民數記 民數記 16:1-50

民數記 16:1-50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可拉】是哥轄族的利未人,與摩西、亞倫的輩分相同,但不是神所揀選的族長
(3:30)。他可能認為哥轄族既然能負責聖物,就都有資格做祭司(10 節),摩西膏立哥
哥亞倫做祭司是出於私心。【大坍,亞比蘭,安】(1 節)屬於流便支派,也不是神所揀
選的族長。他們是【以色列會中的二百五十個首領】更是【有名望選入會中的人】
(2 節)但成為神計劃裡的難處。摩西【俯伏在地】可能是尋問神的指示。神立即
應允了摩西的祈禱,用祂的靈引導他。【一黨的人】(5,6 節)原文是【全會眾】暗示
可拉要另立一個【以色列全會眾】。摩西用可拉自己說的【擅自專權】(3 節)來駁
斥他【你們這利未的子孫太過分了】。利未人【辦耶和華帳幕的事】(9 節)是恩典,
亞倫承接【祭司的職任】(10 節)也是恩典。可拉既不認識事奉是出於恩典,也不認
識事奉是服事人【站在會眾面前替他們當差】(9 節),反而把事奉當作自己出頭做
主,爭名奪利的機會。摩西再一次引導可拉去認識恩典,但他裡面的黑暗卻使他完
全聽不進去。摩西對可拉說:【這豈為小事】(10 節),大坍和亞比蘭也用【這豈為
小事】(13 節)來反唇相譏,表明當時的爭辯非常激烈。大坍和亞比蘭聲稱埃及才是
【流奶與蜜之地】(13 節)諷刺摩西沒有把他們領進【流奶與蜜之地】(14 節),並把
神在曠野管教百姓的計劃說成摩西【要在曠野殺我們】,把摩西的動機說成要【自
立為王】(13 節)。所以摩西讓可拉一黨的人和亞倫一起【站在耶和華面前】(16 節)
讓神自己來顯明祂的揀選。神宣告要滅絕的【全會眾】(22 節),並不是【以色列全
會眾】(41 節)而是可拉【一黨的人】。摩西和亞倫的代禱救了他們(22 節)。神的榮
光顯現,顯明摩西和亞倫是對的。神要殺背叛的人,因為他們這樣悖逆祂。摩西就
為他們求,但是神沒有答應,讓眾人離開他們。第 25-35 節是審判:摩西剛說完了這
一切話,他們腳下的地就開了口,把他們和他們的家眷,並一切屬可拉的人丁,財物,
都吞下去。【一切屬可拉的人丁】不包括【可拉的眾子】(26:11)他們沒有跟隨父親
背叛神,所以並不是【屬可拉的】。(38 節) 【記號】原文也被譯為【神蹟】(出 4:8)。
神讓大家看清楚,祭司利未人的職事都是神的揀選,其他人是不能拿香爐的,只有
祭司可以。更提醒百姓不可隨私意事奉,敬拜,免得百姓【遭可拉和他一黨所遭的】
(40 節)。【以色列全會眾】並沒有參與可拉的背叛,也未必目睹可拉之死,但他們卻
出於個人的同情,指責摩西,亞倫用詭計【殺了耶和華的百姓】(41 節),把可拉一黨
的死亡看作是權力鬥爭的結果,不承認是【耶和華必指示誰是屬祂的】。這個時候
雲彩突然出來遮蓋會幕,耶和華的榮光就顯現了,跟著瘟疫就發生了。摩西和亞倫
不是憑自己的虔誠去【平息】神的忿怒,而是用神所印證過的香爐盛上祭壇裡的
火,再加上香,按著神救贖的法則去挽回愚昧的百姓(利16:12-13)。摩西受聖靈感動,
指示亞倫用這種特別的方法平息神的怒氣。而亞倫則完全不計較個人的恩怨【快
快】(46 節)地【跑到會中】(47 節),盡量減輕百姓的愚昧所帶來的虧損。雖然摩西
為百姓求情(45 節),但只有大祭司亞倫的【贖罪】才能使瘟疫止住。可拉燒的香觸
動了神的怒氣,亞倫燒的香卻平息了神的怒氣,亞倫被揀選的地位再一次在反對他
的百姓面前得到確認。大祭司【不可挨近死屍】(利 21:11)但亞倫卻冒著被死人沾

染的危險,【站在死人和活人中間】(48 節)。大祭司亞倫不計較眾人的反對,也不
關心個人的生死,只是忠心地去成全他的職分。
思想:可拉的叛變不是一日就發生的,是有歷史,有原因的,最大原因是對神的刑罰
也不服, 我們是否看名望多過看權柄?我們是否願意跟隨神所選立的權柄?我們
是靠力量還是靠神的權柄?讓我們知道跟從神設立的權柄,而不是跟從名望,並且
也要成為有信心的人。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讓我們知道不要作怨言和叛逆的人。求天父幫助我們謙
卑順服,更尊重祢安排賜下的權柄。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民數記 14:20-45民數記 14:20-45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摩西根據神的話來求神(17 節),而神則回答:【我照著你的話赦免了他們】(20 節)。
這兩句話表明摩西的禱告是摸著了神的心意,所以神就照著他的禱告來應允他。
神照著自己的【大慈愛赦免這百姓的罪孽】(19 節),繼續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百姓和
產業,但並不豁免公義的懲罰。但他還是必須為自己的罪獻上贖罪祭作為代價。百
姓雖蒙赦免,但代價是【斷不得看見我向他們的祖宗所起誓應許之地】。以色列人
【十次】(22 節)試探神(出 14:11-12) (出 15:23-24) (出 16:2) (出 16:20) (出 16:27) (出
1:1-3) (出 32:1) (11:1-3) (民 11:4-6) (14:2-4 節)。迦勒不看人,也不看環境,只是憑著
信心【專一跟從】神,這就是【另有一個心志】。迦勒和約書亞之所以能承受應許,
並非因為他們比別人做得越多,做得更好,而是因為他們相信神所說的,神把他們
留在應許裡。雖然以色列人已經來到應許之地的邊緣,神卻命令他們【從紅海的路
往曠野去】讓他們按自己的選擇【死在這曠野】(2 節),因為不信的人總是得不著
安息。26-35 節是神向摩西,亞倫宣布正式判決。人向神的感謝,讚美和祈求,神會
垂聽;人向神【所發的怨言】神也【都聽見了】(27 節)。人若巴不得【死在這曠野】
(2 節),神就讓他們的【屍首必倒在這曠野】(29 節)。人若不肯【立刻上去得那地】
神就讓他們【必不得進我起誓應許叫你們住的那地】。【凡被數點,從二十歲以外,
向我發怨言的】(29 節)的男丁,本來是要在神的帶領之下進入迦南,承受應許之地
的,現在卻因著不信,【屍首必倒在這曠野】(29 節)。以色列人的【被數點】原來是
承受應許的依據,現在卻因著不信,成了被定罪的根據。神用兩個【得知】(31,34 節)、
兩個【擔當】(33,34 節)宣告了祂的審判:不信的以色列人【厭棄】應許之地,他們
【在曠野飄流四十年】,是【擔當罪孽四十年】,他們將【在這曠野消滅】【經歷】
神的【疏遠】(34 節);而在不信者眼中看為軟弱的【婦人孩子】(31 節),他們【在曠
野飄流四十年】是擔當父輩【淫行的罪】他們將在這曠野成長,準備【經歷】神所
應許的那地。【淫行】(33 節)指以色列人對神不忠,背離了與神所立的約,神就與他
們【疏遠了】(34 節),神三次宣告【你們的屍首必倒在這曠野】(29,32,35 節)這判
決立刻在【報惡信的人】(37 節)身上生效。【以色列眾人】(39 節)已經試探神十次
(22 節),卻不知真實悔改,以為輕輕一句【我們有罪了】就可以免除刑罰。以色列
人此時自行出戰,並不是因為真心悔改,願意憑著信心順服神,而是想靠自己的行
為來逃脫刑罰,實際上是再次【違背耶和華的命令】(41 節)。人若【為神】去打神
不要他們打的仗,【為神】去走神沒叫他們走的路,實質上是以【順服】的名義不
順服,以【跟從耶和華】(43 節)的名義跟從自己,所以神【必不與你們同在】(43 節)。
思想:神賜下應許之地乃是恩典,以色列人既然【厭棄】那地,就已經從恩典中失落。
今天許多人也以為跟隨神是自己聰明的決定,事奉神是給神面子。人越是這樣驕
傲無知地一廂【情願】,越是在高舉自己,得罪神。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對我們有恩典,有憐憫,感謝祢提醒必須有信心和有承擔,
求天父使我們時刻記念祢的應許,用信心思想和說話,勇敢面對環境中的困難,因
為神與我們同在,求祢使我們都能進入應許之地。阿們!

民數記 24:14-25民數記 24:14-25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巴蘭將要離開,他不但祝福以色列,還預言將來以色列要怎樣對待摩押和列國。雖
然巴蘭的心並沒有向著神,但他的口卻被神所管制。神不但藉著巴蘭的口祝福了
以色列,也預言了在毗珥山上能看到的七個民族的前途,向外邦人宣告了將來更大
的事。【我看他卻不在現時,我望他卻不在近日】(17 節)意思是【一段比較長的時
間】。【有星要出於雅各,有杖要興於以色列】(17 節)是宣告國度的王要從以色列中
興起,管理全地。這個預言首先應驗在大衛身上,最終實現在彌賽亞身上。【星】在
古代中東經常代表君王(賽 14:12;結 32:7;啟 2:16),【杖】代表君王的權柄(詩 45:6;
摩 1:5,8)。【他必得以東為基業】(18 節)首先應驗在大衛的時代(撒下 8:14),最終實
現在彌賽亞的國度(賽 63:1-4)。【西珥】(18 節)是以東的另一個名字。【除滅城中
的餘民】【城】原文是單數,是指以東的佩特拉(Petra)城。【亞瑪力原為諸國之首】
是指他們最先抵擋以色列人(出 17:8-16)。亞瑪力人最後被希西家王消滅(代上
4:43)。【基尼人】(20 節)與米甸同族(出 2:16)在這裡是代表米甸人(22:4-7)。【亞述】
可能不是指亞述帝國,而是迦南地的一個民族【亞書利】(創 25:3;撒下 2:9)。【神行
這事,誰能得活】(23 節)是宣告人類的歷史是神掌管的,不管一個國家或民族是否
認識神,都無法抵擋神的計劃和旨意。從本章看見,神定意要祝福以色列人,神也定
意要祝福祂的百姓。若故事停在第 25 節是多美好的結局。
思想:表面上,我們看不出巴蘭有甚麼問題,他雖然想得到【尊榮】和【金銀】,但彷
彿不敢【越過耶和華的命】。事實上,巴蘭一直明白神的心意,卻一直在試探神。神
是不改變,是堅定的。巴蘭明明知道神的心意,卻扮作順服,喜歡一次又一次地求問
神。我們又有否如此的【錯謬】呢?!
祈禱:親愛主,求祢光照我們,使我們不單知道主祢的旨意,更願意遵行主祢的旨意,
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按照主祢的意思,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阿
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