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 民數記 20:1-29

民數記 20:1-29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1 節【正月】意味著新的開始。現在已經到了出埃及的第四十年,舊世代的百姓大
都倒斃曠野,新世代的百姓已經成長起來。米利暗在這年的正月去世,亞倫在這年
的五月去世,而摩西可能這年的十二月去世。在這 38 年裡,百姓走過了 18 站,大約
每兩年只走一站(33:19-36)照神所吩咐的【在西珥山繞行了許多日子】。在人看來,
百姓經過了 38 年,只是從【加低斯】走到【加低斯】完全是在原地【繞行】(申 2:1)。
(3 節)表明這些領頭【爭鬧】的人仍然是舊世代的那批人,他們要等到過了撒烈溪
【才從營中滅盡】(21:12)。這些人雖然經歷過【米利巴】磐石出水的神蹟(出 17:7),
也經過了 38 年曠野飄流中神的保守,但對神還是缺乏信心。年青時固然愚昧,年老
時智慧也沒有增加,連所發的怨言也和從前一樣。因此,神對付他們的方法,既不是
思想教育,也不是進步改良,而是徹底棄絕,讓他們【在這曠野消滅,在這裡死亡】
(14:35)在這些百姓當中,大部分是新的一代。所以在這次【爭鬧】(3 節)中,神既沒
有責備,也沒有管教,而是用忍耐和憐恤造就他們,讓新的一代認識祂是一位負責
到底的神。【吩咐】原文是複數,意思是要摩西和亞倫一起【吩咐磐石發出水來】
(8 節)。摩西和亞倫的【不信】(12 節),指他們沒有忠心執行神的指示。四十年前,
神在何烈指示摩西【擊打磐石】出水(出 17:6),但這次,卻是指示摩西和亞倫一同
【吩咐磐石發出水來】(8 節)。因為神的目的不是責備舊世代的百姓,而是造就新
的一代。然而【因他們惹動他的靈,摩西用嘴說了急躁的話】(詩 106:33),他先是責
備百姓是【背叛的人】(10 節)然後【用杖擊打磐石兩下】(11 節),並沒有嚴格執行
神的指示。(14 節)摩西客氣地向以東王自稱為【弟兄】。【以東】位於死海以南直
到亞喀巴灣的地區。【大道】(19 節)原文指一般的道路,而不是【王道】(17 節)表
明以色列人退讓一步,請求走比較沒有威脅的一般道路。但以東王還是【不肯容以
色列人從他的境界過去】。所以百姓並沒有穿越以東地,只是向以東人買糧買水(申
2:6)。神藉著【米利巴水】(13 節),讓新世代的百姓學習信靠神;現在又藉著以東王
的【不肯】,讓百姓學習順服神。這次百姓沒有憑血氣行事,而是順服神的吩咐,不
與以東爭戰,繞道而行。雖然要多走一些路,但他們相信神的引導沒有錯,只要是神
領他們走的路,神一定負責到底。【何珥】(23 節)原文的意思是【山】所以【何珥
山】不一定是某座特定的山名,也可能指【高山】或【山中之山】。亞倫是在出埃
及後第四十年去世的,享年一百二十三歲(33:38-39)。百姓為亞倫【哀哭了三十天】,
表示亞倫在百姓心中的重要性。以利亞撒穿上【亞倫的聖衣】(28 節),接任大祭司。
亞倫既能【當著會眾的眼前上了何珥山】(27 節),可見身體健康,並不是因為衰老
或疾病而死亡,而是順服神的安排。這三個人一同默默上山,只有兩個人默默下了
山,成為順服,信靠神的美好見證,補足了米利巴的【不信】(12 節)見證的虧損。
思想:屬靈的成長沒有捷徑,經過 38 年的曠野行走,神百姓中間的舊人逐漸倒斃曠
野,新人逐漸成長起來,然後神才把他們領回【加低斯】重新踏上進入應許的道路。
縱使在天路上有不少的灰心失敗,神讓不是逃避而是重新起步!重新面對!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一路引導我們的生命,主祢從來沒有離開我們,更要我們一步

一步的經歷主祢,縱使我們有不少的軟弱,但主祢仍給予我們重新面對的機會。阿
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民數記 27:1-23民數記 27:1-23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西羅非哈的女兒們要求在【我們父親的弟兄中分給我們產業】,並不是為了爭奪產
業,而是為了父親的名不被【從他族中除掉】。應許之地的土地是屬於神的,以色列
人在神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利 25:23)只是神所託付的土地的管家,必須遵行
與神所立的約,才能【在那地上長久】(申 4:26)。西羅非哈的女兒們所看重的是神
的記念,是與神的立約關係。而她們在還沒有進入迦南時就提出這樣不合常理的
要求,也是因為她們對神的應許必然實現的信心。摩西知道應許之地真正的業主
是神,所以既沒有按照人的智慧,也沒有隨從世界的風俗來解決問題,而是把問題
帶到神面前。當人承認神的主權的時候,神就顯明了祂的恩典,允許【將她們父親
的產業歸給她們】(7 節)讓所以看重神應許的人都能在神面前永遠蒙記念。神宣
告【西羅非哈的女兒說得有理】(7 節)表明她們所看重的,正滿足了神的心意。但
神並沒有提前頒布 8-11 節的【律例典章】而是藉著人懇切的盼望來向人指明,人
應當看重神所賜的【產業】勝過地上的好處。承受應許的人雖然在地上會死去,但
在神面前卻永遠蒙記念,歸在他名下的神的應許永遠是【他的產業】。13 節這是神
第一次宣告摩西即將離世,完成他在地上的使命。雖然摩西沒能進入迦南,但他只
要看一眼,就可以填補他在地上事奉的這點遺憾。所以神讓摩西先上【亞巴琳山】
(12 節)看到迦南地(申 34:1)。聽到神宣告自己即將離世,摩西並不戀棧,而是立刻求
神【立一個人治理會眾】(16 節)。作為一個在神【全家盡忠】的僕人,在他即將走
到人生盡頭的時候,所牽掛的不是人的得失,人的感情,而是神的工作,神的百姓。
【約書亞是心中有聖靈的】(18 節)表示神已經揀選了他,並賜給他事奉的恩賜,所
以他能夠成就神要他做的工作。【將你的尊榮給他幾分】(20 節),原文是【授與他
某些你的權柄】。約書亞並不像摩西那樣能與神【面對面說話】(12:8),而要通過以
利亞撒【憑烏陵的判斷】來求問神的旨意。約書亞【站在祭司以利亞撒和全會眾
面前】(22 節),也是【站在】神面前。【站】是僕人事奉的標準姿勢(3:6;16:9;)。一
個【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不能憑著自己的心意工作,而應當【站在】主人面前,
根據主人的時間,按照主人的方法,完成主人所吩咐的事,在神宣告摩西即將離世
之後,民數記接下來的事都是神吩咐摩西安排後事(27:18-36:13)。【摩西在神的全
家盡忠】但僕人的【盡忠】並不是出於自己的雄心壯志,也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
生抱負,而是完全根據工作的主人-神的吩咐:有些工作必須自己完成,才能向神交
帳,比如除滅米甸人(31:2)和重申律法(申 1:3),都必須在摩西的手中結束;有些工作
應該移交別人【成功不必在我】比如進迦南(書 1:2)和分地(書 13:6),都應當交給約
書亞。
思想: 西羅非哈的女兒們所看重的是神的記念,神也這樣重視人在應許中所得的
分,我們就更應當看重自己【蒙召的恩】;神也提醒每一個信徒,我們應當像即將離
世的摩西一樣,省察自己每天的生活,能否隨時在主面前交帳(彼前 4:5)。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讓我們生命得著祢給予我們的份,求主使我們每日看主祢的
給予,更願每日都省察自己的生活,因我們要在主面前交帳。阿們!

民數記 24:14-25民數記 24:14-25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巴蘭將要離開,他不但祝福以色列,還預言將來以色列要怎樣對待摩押和列國。雖
然巴蘭的心並沒有向著神,但他的口卻被神所管制。神不但藉著巴蘭的口祝福了
以色列,也預言了在毗珥山上能看到的七個民族的前途,向外邦人宣告了將來更大
的事。【我看他卻不在現時,我望他卻不在近日】(17 節)意思是【一段比較長的時
間】。【有星要出於雅各,有杖要興於以色列】(17 節)是宣告國度的王要從以色列中
興起,管理全地。這個預言首先應驗在大衛身上,最終實現在彌賽亞身上。【星】在
古代中東經常代表君王(賽 14:12;結 32:7;啟 2:16),【杖】代表君王的權柄(詩 45:6;
摩 1:5,8)。【他必得以東為基業】(18 節)首先應驗在大衛的時代(撒下 8:14),最終實
現在彌賽亞的國度(賽 63:1-4)。【西珥】(18 節)是以東的另一個名字。【除滅城中
的餘民】【城】原文是單數,是指以東的佩特拉(Petra)城。【亞瑪力原為諸國之首】
是指他們最先抵擋以色列人(出 17:8-16)。亞瑪力人最後被希西家王消滅(代上
4:43)。【基尼人】(20 節)與米甸同族(出 2:16)在這裡是代表米甸人(22:4-7)。【亞述】
可能不是指亞述帝國,而是迦南地的一個民族【亞書利】(創 25:3;撒下 2:9)。【神行
這事,誰能得活】(23 節)是宣告人類的歷史是神掌管的,不管一個國家或民族是否
認識神,都無法抵擋神的計劃和旨意。從本章看見,神定意要祝福以色列人,神也定
意要祝福祂的百姓。若故事停在第 25 節是多美好的結局。
思想:表面上,我們看不出巴蘭有甚麼問題,他雖然想得到【尊榮】和【金銀】,但彷
彿不敢【越過耶和華的命】。事實上,巴蘭一直明白神的心意,卻一直在試探神。神
是不改變,是堅定的。巴蘭明明知道神的心意,卻扮作順服,喜歡一次又一次地求問
神。我們又有否如此的【錯謬】呢?!
祈禱:親愛主,求祢光照我們,使我們不單知道主祢的旨意,更願意遵行主祢的旨意,
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按照主祢的意思,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阿
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