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 民數記 21:1-35

民數記 21:1-35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1 節)【擄了他們幾個人】新的世代剛一開始就遇到了挫折。因為神要藉著這個
小小的挫折來恢復百姓的信心,用外面的挫折催促他們去仰望神【向耶和華發願】
(2 節)。不再憑著自己去爭戰,而是求神【將這民交付我手】(2 節)神就讓他們在同
一個【何珥瑪】享用了得勝,恢復了信心。神也用【何珥瑪】的得勝,作為神允許
百姓得著應許之地的憑據,【因這路難行】(4 節),就引出了【你們為甚麼把我們從
埃及領出來】【我們的心厭惡這淡薄的食物】等一堆抱怨,這些都是老調重彈,表明
帶頭【怨讟神和摩西】的還是舊世代的以色列人。【怨讟】原文是【談論】。【心】
原文是【生命,人】。【厭惡】原文是【極端厭惡,憎惡】。【淡薄的】原文是【不屑
一顧的,無用的】。舊世代的百姓對神白白賜給他們的嗎哪不屑一顧,甚至【厭惡】。
人若不能解決生命的問題,與神的關係永遠都沒法正確。(6 節)【火蛇】可能指被
蛇咬了以後,會有火燒般的感覺。經過了曠野飄流的新世代,不像上一代那樣頑梗,
神的管教一顯明,他們就認識到自己【有罪了】承認【怨讟神和摩西】(5 節),表明
這】נָשַ ְך咬【和】נָחָ ש蛇】、【נְחשֶּ ת 銅。【也不配活在恩典中,自己不但不配接受恩典
三個字原文讀音相近;【銅】蛇醫治【蛇】所【咬】的傷,是雙關語。【銅蛇】本身
並沒有醫治的能力,是人【望這銅蛇】所表明的對神的信心,使他們支取了神的醫
治能力。12 節過了撒烈溪【那世代的兵丁都從營中滅盡】(申 2:14),從此新世代不
再受舊世代的攪擾,百姓中再也沒有怨言出現了。(13 節)【亞嫩】的意思是【湍急
的溪流】從約旦高原向西流入死海中部,是摩押的北界。亞嫩河常年有水,河谷很
深,許多支流將約旦高原割裂,成為天然的分界線,南面是摩押,北面是亞摩利人。
【耶和華的戰記】可能是一部古代詩歌集,現在已經失傳。14-15 節和 17-18 節就
是書中的詩歌。10-20 節的路線是從死海南端向北前進。自從火蛇事件之後,百姓
不再發怨言,一直在信心中走在神的祝福中,行程節奏不斷加快,最後來到迦南地
的門口。從【亞嫩河】(13 節)到【毗斯迦的山頂】(20 節),必須經過亞摩利人的地
方。神要攆出住在迦南地的亞摩利人(出 34:11),但約旦河東並不在應許之地的範
圍內,所以以色列人還是照著神的吩咐,先向亞摩利人【宣告和睦的話】(申 20:10)。
27-30 節是亞摩利詩人為慶祝西宏擊敗摩押而作的詩,描述西宏從北向南擊敗摩
押,奪取了從雅博河到亞嫩河之間的土地。這首詩證明,摩押雖然曾經佔有雅博河
到亞嫩河之間的土地,後來卻被亞摩利奪走,【巴珊】並不在進迦南的路上,但神卻
特意引導百姓向北與巨人【巴珊王噩】(33 節)交戰,是為了消除亞衲族巨人在他們
心中留下的陰影(13:33),操練百姓的信心。
思想: 當人若是甘心走在神的路上,就能看見挫折是神引導我們恢復信心的機會。
但活在恩典的罪人卻很容易對恩典麻木,眼睛只盯著自己的沒有,卻不知為已有的
感恩。所以神造就我們的方法,不是繼續供應,而是暫時撤回了祂保護的手,任憑
【火蛇進入百姓中間】(6 節)讓我們道自己原來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能讓我們生命可以不斷的更新,不斷的成長,更藉著逆境,管教
使我們靠著主祢,更使我們成長,使我們更堅強,感謝祢。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民數記 30:1-16民數記 30:1-16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當神宣告摩西即將離世之後(27:12-14)親自安排了摩西之後的事:第三件是頒布許
願的條例(1-16 節)讓【以色列各支派的首領】(1 節)帶領百姓學習靠神爭戰。神特
別向【以色列各支派的首領】(1 節)頒布許願的條例,而不是向祭司或利未人,因為
這條例與即將到來的承受應許的爭戰有關。以色列人即將開始與米甸人爭戰(31:3)
與迦南人爭戰(32:17)。所以在爭戰之前向神【許願或起誓】是常見的事情 21:2)。
因此,神此時清楚地頒布許願的條例,免得百姓因著隨意【許願或起誓】而出現破
口。【食言】原文是【褻瀆話語】。人若不在乎自己向神的承諾,就是【褻瀆】自己
的話語,不但自己成了神不喜悅的【愚昧人】,更是【褻瀆】神,得罪神。在神的百
姓中間,父親是家中屬靈的頭,要在神面前為全家的屬靈光景承擔起責任。【女子年
幼,還在父家的時候】(3 節)並不是指未成年,而是指未出嫁。古代以色列未出嫁的
女兒住在父親家中,應該順服一家之主父親。即使父親的決定不對,神也會自己向
承擔屬靈責任的父親追討,並且【赦免】女兒,不需要女兒憑著血氣堅持己見。因
此,這個條例對女兒是屬靈的保護,而不是限制自由的轄制;對父親卻是需要謹慎
掂量的責任,而不是隨意濫用的權力。【出了嫁】(6 節)原文是【她是屬於一個男子】
表示女子已經訂婚或結婚。【有願在身】(6 節)指出嫁前在父家已經許了願。【冒
失話】(6 節)原文是【輕率的發言】指妻子出嫁後輕率地許願。神給丈夫權柄【廢
了】妻子在神面前的【冒失話】這是對妻子的屬靈保護。神也給丈夫權柄【廢了】
妻子出嫁前在父家【所許的願】是要維持全家的同心。即使丈夫的決定不對,神也
會自己向承擔屬靈責任的丈夫追討,並且【赦免】妻子,不需要妻子憑著血氣堅持
己見。因此,這個條例對妻子是屬靈的保護,而不是限制自由的轄制;對丈夫卻是需
要謹慎掂量的責任,而不是隨意濫用的權力。【寡婦或是被休的婦人】(9 節)通常都
會【歸回父家】(利 22:13),或者由兒子供養。但她已經失去了作屬靈保護的丈夫,
必須自己負起屬靈的責任,為自己【所許的願】負責,所以更加不可隨便說【約束
自己的冒失話】(6 節)。離婚或喪偶並不影響丈夫以前做出的決定,已經應承的願
必須還願,已經被廢的願則不必履行。因為在婦人離婚或喪偶之前,由丈夫在神面
前承擔屬靈的責任。丈夫如果反對妻子所許的願,必須在知道的當天就【廢去】(13
節),否則【就算是堅定】(14 節)。丈夫如果等到以後才反對妻子所許的願,妻子也
要順服,但丈夫卻要在神面前【擔當婦人的罪孽】。即使丈夫後來的反對是有道理
的,因為他沒有當天就反對,所以神照樣要向他追討沒有及時履行屬靈責任的罪。
思想:神此時清楚地頒布關於妻子和女兒許願的條例(3-16 節),讓我們認識到,許願
和爭戰一樣,本身都不是目的,而是進入應許,享用應許的途徑。神設立這些條例的
目的,是讓神的百姓在許願中學到順服,同心的功課,好在神的應許中活得長久。人
若是為許願而許願,用出於血氣的方法來持守自己的願,這願並不能蒙神悅納。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成為我們人生的應許,成為我們的保障,更看重我們每個
人對祢的承諾,感謝祢藉此也建立權柄下的關係,讓我們懂得溝通和彼此尊重,更
信任祢生命的應許。阿們!

民數記 15:1-41民數記 15:1-41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神對新世代的開場白卻是:【你們到了我所賜給你們居住的地】(2 節)。這表明本
章所吩咐的,是新世代進入迦南地之後所要遵守的條例。神向新世代的第一個吩
咐,是進入迦南地之後(2 節)所有的【燔祭,平安祭】(3 節)都要一同獻上【素祭】(4
節)和【奠祭】(5 節),才能成為蒙神悅納的【馨香之祭】(3 節)。神詳細地指示了同
獻的【素祭】與【奠祭】所使用的細麵,油和酒的分量。這些要求實際上是神對新
世代的應許,神必然會帶領他們進入【流奶與蜜之地】(13:27),而不是停留在曠野;
進入迦南地之後,無論是以色列人還是寄居的外邦人,只要是獻上【馨香的火祭】,
【都要這樣辦理】(13 節)。表明只有靠著神所供應的生命,在應許之地活出應許的
屬靈實際,燔祭和平安祭才能蒙神悅納。雖然新世代的百姓還在曠野中飄流,但神
卻向他們反復強調進入迦南後要【世世代代】(14;15;21;23;38 節)遵守這些條例,
表明這些事必然會成就。神向新世代的第二個吩咐,是進入迦南地之後(18 節)【初
熟的麥子】必須【當舉祭獻給耶和華】然後由神賜給祭司;物質的富足是神的祝福
和恩典。因此,神的百姓必須不斷藉著【舉祭】來提醒自己,若不是神施恩,人一切
的努力都是徒然;若不是有賜福的神,人暫時的福樂都是虛空。神向新世代的第三
個吩咐,是進入迦南地之後(18 節),全會眾所獻的【贖罪祭】與舊世代不同。對於
舊世代,若全會眾誤犯了罪,就要【獻一隻公牛犢為贖罪祭】(利 4:14)。但對於新世
代,若全會眾誤犯了罪,首先要獻【一隻公牛犢作燔祭】並且同獻【素祭和奠祭】,
然後【又獻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24 節)。新世代尋求神悅納的心意,多於尋求赦
免的心意,才能長久地活在應許和恩典裡。神向新世代的第四個吩咐,是進入迦南
地之後,個人所獻的【贖罪祭】與舊世代不同。原本個人所獻的贖罪祭只是使【以
色列中的本地人】得蒙赦免(利 4:35),但在應許之地裡,這贖罪祭卻可以使【以色列
中的本地人和寄居在他們中間的外人】都【必蒙赦免】(28 節),表明神赦免的恩典
擴大了。32-36 節是贖罪祭不適用故意犯罪的例子。神已經七次要求百姓守安息
日(出 16:29;20: 8;31:13;35:3;利 19:3;23:3;26:2,但這個人竟然還在【藐視耶和華的
言語,違背耶和華的命令】(31 節) 因此,必從民中剪除】(30 節);因為人看的是外面
的行為,神看的是裡面的內心。神向新世代的第五個吩咐,是進入迦南地之後,要
【在衣服邊上做繸子,又在底邊的繸子上釘一根藍細帶子】(38 節),隨時提醒自己
活出屬天的生活,不要再故意犯罪。神的百姓在最接近地的衣服底邊【佩帶這繸
子】(39 節),並不是顯示自己虔誠,而是提醒自己的屬天地位,在生活中隨時【遵行
耶和華一切的命令,不隨從自己的心意】(39 節)。以色列人多次的悖逆,都是【隨
從自己的心意,眼目】的結果; (39 節)【隨從】原文和【窺探】(13:2)是同一個詞,暗
示了隨從自己心意的結局。37-41 節是猶太人的禱文【示馬 The Shema】的一部
分,神對新世代的這些吩咐,是因為祂【曾把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要作你們的神】,
祂也必將自己的百姓領進應許之地。思想:神是自有永有的【耶和華】祂所定意要
做成的事,不必倚靠任何其他的存在,祂自己必負責做成。人只要憑著信心跟隨神,
順服神的話,就能進入應許之地,也能長久地活在應許和恩典裡。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讓我們知道,我們有軟弱,有不信,但天父一次又一次的給
予我們生命很多很美好重新的機會,一次又一次給予我們盼望,讓我們充滿感恩,
珍惜天父給予我們擁有一切的恩典。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