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 民數記 23:1-12

民數記 23:1-12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七】(1 節)在聖經中代表【完全】因為神用七天創造世界(創 2:2-3)這個記憶留
在古代中東的許多民族中。巴蘭叫巴勒築壇,這個壇非常特別,巴蘭【築七座壇】
(3 節)也是古代巴比倫文獻中記載的行法術的方法,因爲他們分別築了七座壇、七
隻公牛、七隻公羊,雖然乍眼看起來很有氣勢,但是神從來沒有叫人一次要築幾座
壇,這是他們犯的一個錯誤。巴蘭【上一淨光的高處】(3 節),指巴蘭到高處行【法
術】24:1)。從第七節開始,巴蘭講了一段祝福以色列的話【耶和華將話傳給巴蘭】
原文是【耶和華把話放在巴蘭的口中】。神可以把話放在驢的口中,照樣也可以把
話放在假先知巴蘭的口中。神藉著巴蘭第一次祝福以色列人,宣告神過去在以色
列人身上的作為。神揀選以色列歸祂自己【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 19:5-
6),在他們身上有特別的計劃,所以以色列與別的民族不同:【這是獨居的民,不列在
萬民中】(9 節)。【誰能數點雅各的塵土】,因為神應許亞伯拉罕和雅各的後裔【如
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創 13:16;28:14)。【四分之一】指【一小部分】。【我願如義
人之死而死;我願如義人之終而終】,可能指巴蘭希望自己能享有亞伯拉罕子孫的
福份(創 12:3)。【亞蘭】(7 節)是【兩河間的亞蘭】(Aram-Naharaim)的簡稱,位於現
代敘利亞的東北部。迦南人稱亞蘭東邊的山嶺為【東山】(7 節),那裡是巴蘭的家
鄉。(7 節)【雅各】代表以色列。神可以【從嬰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
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詩 8:2),也可以管制仇敵的口,從假先知的口中發出祂的祝
福(12 節)。巴勒對巴蘭的預言不滿意,所以巴蘭就解釋,神傳給我的話我一定要說。
從巴蘭發出的預言可以看見巴蘭是一個很愛錢卻又要故作敬虔的,想要在不違背
神的旨意下得到最大的好處。神明明不要他去,但他卻硬著頸項要去,為的是能在
巴勒身上找好處,卻又故作敬虔的說神要說的話。
思想: 當我們知道巴蘭是一個為錢永不放棄的人,而巴勒卻是一個為了咒詛以色
列永不放棄的人,這兩個意志堅定都人走在一起,是走在一條錯誤的路上,所以最
終他們都沒有好結果。我們又將生命中意志的堅定放在那裡呢?
祈禱:親愛主,求祢記念我們每都活在這彎曲的世界中,面對很多扭曲的價值觀,求
主藉祢的話保守我們的心,使我們活在祢的旨意中。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民數記 4:1-33民數記 4:1-33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

【民數記】
神兩次數點利未人,第三章的數點是為了安排生命的服事 ,揀選利未人在神面前
【 代替以色列人一切頭生的 】 (3:12),所以 【 凡一個月以外的男子都要數點 】 (3:15);第四章的數點是為了安排工作上的服事 ,所以隻數點 【 從三十歲直到五十歲 】 的男子。神規定以色列人 【 出去打仗 】 的最小年齡是 【 二十歲 】 (1:3),沒有上限 ,但卻規
定 【 在會幕里辦事 】 的年齡是 【 從三十歲直到五十歲 】 ,這表明 【 在會幕 裡 辦事 】
比 【 出去打仗 】 的要求更高 ,因為 【 從三十歲直到五十歲 】 是人 強盛壯 年 的時期 。
(5節 )【 遮掩櫃的幔子 】 就是把至聖所與聖所分開的幔子 ,會幕內的各樣聖物都要
蓋上 【 海狗皮 】 只有約櫃要在 【 海狗皮 】 之外再加一層 【 純藍色的毯子 】 成為曠
野行走時最 耀眼 的聖物 ,在百姓的前頭 【 為他們尋找安歇的地方 】 (10:33)。 【 陳設
餅的桌子 】 及相關器具不但要包上 【 藍色毯子 】 (7節 ),還要蒙上 【 朱紅色的毯子 】
(8節 )再蒙上 【 海狗皮 】 (8節 )。 【 朱紅色 】 代表生命和保護。即使是在搬運的時候 ,【 桌子上也必有常設的餅 】 (7節 )表明會幕在搬運的時候也是移動的會幕 ,神始終
在恩典中與祂的百姓同在。 9-12節 金燈檯、金香壇和相關器具都要用 【 藍色毯子 】
和 【 海狗皮 】 兩層包裹。燔祭壇和相關器具要用 【 紫色毯子 】 和 【 海狗皮 】 兩層
包裹。 【 紫色 】 代表尊貴 。 一切聖物的包裹都必須由大祭司亞倫和他的兒子來做 ,哥轄的子孫只管抬著上路 ,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高舉祂的見證。 【 以利亞撒 】 負責看
守 【 點燈的油與香料 ,並當獻的素祭和膏油 】 並監督哥轄子孫搬運 【 聖所的器具 】 。
哥轄人很容易自高自大 ,隨意觸摸、觀看聖物。所以神特別提醒祭司要用好自己的
權柄 :【 不可將哥轄人的支派從利未人中剪除 】 (18節 )不要疏於監督 ,或者沒有包
好聖物 ,以致讓哥轄人因 【 觀看聖所 】 或 【 摸聖物 】 (15節 )而死亡。 【 革順子孫 】
負責會幕裡軟的物件 ,這些物件把會幕有形有體地顯明出來 ,由 【 以他瑪 】 管理監
督。 25-26節所列出 【 革順子孫 】 所負責的物件與 3:25-26相同 ,但第三章所強調
的職責是 【 看守 】 (3:25),本章所強調的職責是 【 抬 】 (25節 )。 【 米拉利子孫 】 負責
會幕裡硬的物件 ,這些物件是會幕的根基 ,也是由 【 以他瑪 】 管理監督。 31-32節所
列出 【 米拉利子孫 】 所負責的物件與 3:36-37相同 ,但第三章所強調的職責是 【 看
守 】 (3:36),本章所強調的職責是 【 抬 】 (31節 )。 【 米拉利子孫 】 所負責的物件都很
繁瑣 ,尤其是 【 橛子、繩子 】 (32節 ),看起來很不起眼 ,數量卻非常大 ,是一個吃力不
討好的事奉。但神卻偏偏要求祭司 【 按名指定 】 他們的事奉 ,把任務具體地分給每
一個人 ,因為只要了少一個 【 橛子 】 會幕就會出現缺口。
思想
:人常常喜歡為神做大事 ,負責 【 搬運至聖之物 】 ;但神卻常常用繁瑣的小事來
訓練我們 【 按名指定 】 我們去負責一個小小的 【 橛子 】 。一個負責 【 橛子 】 的人 ,如果能二十年如一日 ,認認真真地拆、認認真真地搬 ,認認真真地裝 ,緊緊跟隨而不
掉隊 ,低調事奉而不攀比 ,這 正是 不求 【 人的榮耀 】 只討 【 神的喜悅 】 。
祈禱
:親愛 主 ,感謝祢愛我們 是 無微不至 ,為著要與我們同住 ,各事安排 都是 細緻無
遺。求 主 幫助我們 同樣 謹慎面對與祢的關係 ,忠心做好自己當做的 , 不求【人的榮
耀】只討【神的喜悅】。 阿們!

民數記 30:1-16民數記 30:1-16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當神宣告摩西即將離世之後(27:12-14)親自安排了摩西之後的事:第三件是頒布許
願的條例(1-16 節)讓【以色列各支派的首領】(1 節)帶領百姓學習靠神爭戰。神特
別向【以色列各支派的首領】(1 節)頒布許願的條例,而不是向祭司或利未人,因為
這條例與即將到來的承受應許的爭戰有關。以色列人即將開始與米甸人爭戰(31:3)
與迦南人爭戰(32:17)。所以在爭戰之前向神【許願或起誓】是常見的事情 21:2)。
因此,神此時清楚地頒布許願的條例,免得百姓因著隨意【許願或起誓】而出現破
口。【食言】原文是【褻瀆話語】。人若不在乎自己向神的承諾,就是【褻瀆】自己
的話語,不但自己成了神不喜悅的【愚昧人】,更是【褻瀆】神,得罪神。在神的百
姓中間,父親是家中屬靈的頭,要在神面前為全家的屬靈光景承擔起責任。【女子年
幼,還在父家的時候】(3 節)並不是指未成年,而是指未出嫁。古代以色列未出嫁的
女兒住在父親家中,應該順服一家之主父親。即使父親的決定不對,神也會自己向
承擔屬靈責任的父親追討,並且【赦免】女兒,不需要女兒憑著血氣堅持己見。因
此,這個條例對女兒是屬靈的保護,而不是限制自由的轄制;對父親卻是需要謹慎
掂量的責任,而不是隨意濫用的權力。【出了嫁】(6 節)原文是【她是屬於一個男子】
表示女子已經訂婚或結婚。【有願在身】(6 節)指出嫁前在父家已經許了願。【冒
失話】(6 節)原文是【輕率的發言】指妻子出嫁後輕率地許願。神給丈夫權柄【廢
了】妻子在神面前的【冒失話】這是對妻子的屬靈保護。神也給丈夫權柄【廢了】
妻子出嫁前在父家【所許的願】是要維持全家的同心。即使丈夫的決定不對,神也
會自己向承擔屬靈責任的丈夫追討,並且【赦免】妻子,不需要妻子憑著血氣堅持
己見。因此,這個條例對妻子是屬靈的保護,而不是限制自由的轄制;對丈夫卻是需
要謹慎掂量的責任,而不是隨意濫用的權力。【寡婦或是被休的婦人】(9 節)通常都
會【歸回父家】(利 22:13),或者由兒子供養。但她已經失去了作屬靈保護的丈夫,
必須自己負起屬靈的責任,為自己【所許的願】負責,所以更加不可隨便說【約束
自己的冒失話】(6 節)。離婚或喪偶並不影響丈夫以前做出的決定,已經應承的願
必須還願,已經被廢的願則不必履行。因為在婦人離婚或喪偶之前,由丈夫在神面
前承擔屬靈的責任。丈夫如果反對妻子所許的願,必須在知道的當天就【廢去】(13
節),否則【就算是堅定】(14 節)。丈夫如果等到以後才反對妻子所許的願,妻子也
要順服,但丈夫卻要在神面前【擔當婦人的罪孽】。即使丈夫後來的反對是有道理
的,因為他沒有當天就反對,所以神照樣要向他追討沒有及時履行屬靈責任的罪。
思想:神此時清楚地頒布關於妻子和女兒許願的條例(3-16 節),讓我們認識到,許願
和爭戰一樣,本身都不是目的,而是進入應許,享用應許的途徑。神設立這些條例的
目的,是讓神的百姓在許願中學到順服,同心的功課,好在神的應許中活得長久。人
若是為許願而許願,用出於血氣的方法來持守自己的願,這願並不能蒙神悅納。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成為我們人生的應許,成為我們的保障,更看重我們每個
人對祢的承諾,感謝祢藉此也建立權柄下的關係,讓我們懂得溝通和彼此尊重,更
信任祢生命的應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