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 民數記 33:16-56

民數記 33:16-56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從【蘭塞】(5 節)到【哈洗錄】是以色列人在曠野的第一個十四站。在這十四站的
行程中,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在【瑪拉】(8 節)【以琳】(9 節)【汛的曠野】(11
節)【利非訂】(14 節)經歷了神,學到了功課,最後在西奈山與神立約(出 24:8),領受
律法(出24:12)接受管教(出32:35)建造會幕(出40:17,被數點,編組成耶和華的軍隊,
起行準備進入迦南,承受應許。以色列人【從哈洗錄起行,在巴蘭的曠野安營】
(12:16),也就是【巴蘭曠野的加低斯】(13:26)。這裡是迦南地的南端,以色列人已經
來到了應許之地的邊緣,但卻因為懼怕迦南人而不敢進去,打算回埃及(14:1-4)。
【加低斯】是以色列人最惹神怒氣的地方,以色列人從這裡開始了三十八年的飄
流。但神在這四十二站的記錄裡卻不提【巴蘭曠野的加低斯】而是用【利提瑪】
來代替失敗的加低斯,用完全的赦免來顯明祂的恩典,不留下任何的陰影在人裡面,
使人可以抬起頭來邁步向前。經過三十八年曠野的飄流,以色列人又回到他們在
從前失敗的【加低斯】。在這三十八年裡,百姓照神所吩咐的,【在西珥山繞行了許
多日子】(申 2:1)。在人看來,百姓經過了三十八年,只是從【加低斯】走到【加低
斯】完全是在原地【繞行】;但在神的帶領裡,他們卻是從【巴蘭曠野的加低斯】
(13:25)走到了【尋的曠野】的【加低斯】從【大而可怕的曠野】(申 1:19)重新回
到了應許之地的邊緣。神在這份行程中,特地提到【祭司亞倫遵著耶和華的吩咐上
何珥山,就死在那裡】(38 節),表明這是神所安排的新老交替。神讓以利亞撒接任
大祭司(20:28 節)用大祭司職位的轉換來標誌著世代的轉換(35:28)。但不管帶領的
人怎樣更替,真正帶領他們的神永遠不變。神特別提到,以利亞撒剛剛接任大祭司),
【迦南人亞拉得王】就來攻擊他們,新世代的百姓剛一開始就遇到了挫折。這是提
醒百姓,在神帶領中的挫折,在人看是失敗,在神卻是得勝。第四十二站是【摩押平
原】此時以色列人即將結束曠野飄流,準備進入應許之地(22:1)下一站就是迦南地
的【耶利哥】(48 節)。從【曷·哈及甲】(32 節)到【摩押平原】是以色列人在曠野
的第三個十四站。在這十四站的行程中,舊世代的百姓全部倒斃曠野;新世代的百
姓雖然也經歷了失敗,但卻因著信在失敗中不斷成長,得勝。現在,百姓已經到了
【約旦河邊、耶利哥對面】(50 節),神也必然負責帶領他們走過行程的最後一段;
【過約旦河進迦南地】(51 節)。百姓將來能【奪那地,住在其中】(53 節),也不是根
據自己和環境,而是根據神對亞伯拉罕的恩典和應許【: 因我把那地賜給你們為業】
(53 節)。百姓如果【容留】(55 節)他們,就會成為百姓【眼中的刺,肋下的荊棘】(55
節),不是用【擾害】(55 節)來對付百姓,就是用淫行來誘惑百姓,使百姓和他們一樣
敗壞,最後讓神自己來【照樣】對付自己的百姓。
思想:經文可讓我們反思現在是處於人生中的那一站?所經歷的每一站,有否願意
盛載神的恩典?有否為我們生命的每一站去感恩,若有埋怨的地方有否認罪?我們
要相信嗎哪是天天供應,神的供應是實在的;每一步都要跟隨神。
祈禱:親愛主,感謝有祢拖帶我們的生命,更每日每一步都充滿主祢的應許,祢的同
在,祢的恩典,求主使我們每都懂得每日緊緊跟隨主祢的腳步,不偏離,不放棄。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民數記 2:1-34民數記 2:1-34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民數記】【對著會幕的四圍安營 】 正如當時的埃及軍隊圍繞中央的王營安營。這樣的安營
方法正是神國度的 宿 影 ,表明神就是以色列的王 ,神住在祂的軍隊中間 ,神的權柄
通行在祂的國度之中。每個支派都有自己的 【 旗號 】 。 【 纛 】 指四個領導支派的 【 旗
號 】 代指圍繞著 【 猶大營的纛 】 (3節 )【 流便營的纛 】 (10節 )【 以法蓮營的纛 】 (18節 )【 但營的纛 】 (25節 )安營的四個軍團。神數點了祂的軍隊以後 ,第一件事 就是
教導他們 【 安營 】 。第一組安營在會幕的東邊 ,包括猶大 ,以薩迦和西布倫三個支派。
他們都是利亞的後代 ,猶大是其中的領導支派。根據猶太人的傳統 ,【 猶大營的纛 】
是畫著獅子的綠旗 ,這是根據 【 猶大是個小獅子 】 (創 48:9)的預 表 。 第二組安營在
會幕的南邊 ,包括流便 ,西緬和迦得三個支派。流便 ,西緬都是妻子利亞的後代 ,迦得
是利亞婢女的後代 ,流便是其中的領導支派。流便營在行軍時 【 要作第二隊往前
行 】 前後都是利未人。因此 ,他們要和猶大營一起護衛帳幕 ,和以法蓮營一起護衛
聖物。根據猶太人的傳統 ,【 流便營的纛 】 是畫著人首的紅旗 ,可能因為流便是長
子 (創 49:3)。在行軍時 ,抬帳幕的利未人走在流便營的前面 (10:17),抬聖物的利未人
走在流便營的後面 (10:21)。這樣當聖物到達時 ,【 抬帳幕的已經把帳幕支好 】 (十
21)。以色列人在安營時以會幕為中心 ,在行軍時也是以會幕為中心 ,表明神不但住
在祂的百姓之中 ,也親自帶領他們前往應許之地。第三組安營在會幕的西邊 ,包括
以法蓮 ,瑪拿西 ,便雅憫三個支派。他們都是拉結的後代 ,以法蓮是其中的領導支派。
約瑟的次子以法蓮在雅各的祝福中 ,被排在約瑟的長子瑪拿西的前面 (創 48:14)。
以法蓮營 在行軍時 【 要作第三隊往前行 】 前面是抬聖物的利未人 (10:21)。因此 ,他
們要和流便營一起護衛聖物。根據猶太人的傳統 【 以法蓮營的纛 】 是畫著牛犢的
黃旗 ,可能因為約瑟解開關於牛的夢 (創 41:1-4)。第四組安營在會幕的北邊 ,包括但 ,亞設和拿弗他利三個支派。但和拿弗他利是拉結婢女的後代 ,亞設是利亞婢女的
後代 ,但是其中的領導支派。但支派是人數第二多的支派 ,但營在行軍時要 【 作末
隊往前行 】 負責守衛後方。根據猶太人的傳統 【 但營的纛 】 是畫著鷹的紅白旗 ,可
能因為但不喜歡被描述成蛇 (創 49:17)所以選擇了蛇的天敵鷹。 【 以色人就這樣行 】 ,就是每天在生活中學習接受神的權柄 ,以神為中心 ,按著次序 【 安營起行 】 。二百萬
以色列人在曠野中所安的營 ,成為在神的救贖計劃中將要臨到地上的國度的 縮 影。
思想
:神 教導百姓如何 【 安營起行 】 然後帶領他們走過曠野 ,進入迦南 ,讓他們一路
學習怎樣跟隨神 ,準確地活在神面前。神一切的作為 ,都是根據祂美善的目的 ,按照
祂自己的方式 ,等到祂最好的時間 ,而不是按著人希望的方法和時間 ,來解決人眼
前的難處。因此 ,事奉神的人固然不可落在神的後面 ,但也不可走在神的前面。
祈禱
:親愛的 天 父 ,感謝祢讓我們 知道我們各人在祢裡面都有特定的位置 ,。當我們
的心和眼睛常朝向祢 ,願意跟從祢 ,順服祢 ,是因為我們深信 祢在我們中間 ,感謝祢
賜我們這美好的應許。求 天父 幫助我們 ,常以祢為我們生活的核心 ,我們要視祢為
最重要的。阿們!

民數記 26:1-65民數記 26:1-65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神在【瘟疫之後】(1 節)才吩咐重新數點人數,這時瘟疫已經奪走【24000 人】的
生命。這數點人數之前死的,無論是舊世代還是新世代的百姓,都是神命定不得進
入迦南地的人(申 4:3-4)。而經過【瘟疫之後】曠野的飄流正式結束了,神的百姓將
進入迦南,開始新的生活。以色列人第二次被數點的資格(2 節)和第一次數點時完
全相同(1:3)神的心意從未改變。流便支派比 38 年前少了 2770 人 1:20-21)很可能
與大坍和亞比蘭支持可拉背叛而導致的瘟疫有關(16:1)。神在第二次數點人數的
時候,再次提到【可拉的背叛】作為百姓的【警戒】(10 節)。但神的公義中又帶著
恩典,所以特別提到【可拉的眾子沒有死亡】。西緬支派比 38 年前少了 37100 人
(1:22-23),減少了五分之三,成為人口最少的支派。這很可能是因為什亭的瘟疫,當
時最猖狂的是西緬支派(25:9,14)。迦得支派比 38 年前少了 5150 人(1:24-25)。猶
大支派比 38 年前多了 1900 人(1:26-27)仍舊是人數最多的支派。以薩迦支派比 38
年前多了 9900 人(1:28-29)。瑪拿西支派比 38 年前多了 20500 人(1:34-35),增加得
最多。這裡特別提到【西羅非哈沒兒子,只有女兒】(33 節)。按著當時中東的慣例,
女兒是不能承受產業的,但神在下一章要做一件新事,顯明承受產業的屬靈意義。
以法蓮支派比 38 年前少了 8000 人(1:32-33)。第一次數點人數時,把以法蓮放在瑪
拿西之前(1:32-34),第二次數點時,把瑪拿西放在以法蓮之前,可能是根據人口數目
的多少。便雅憫支派比 38 年前多了 10200 人(1:36-37)。但支派比 38 年前多了
1700 人(1:38-39)仍舊是人數第二多的支派。亞設支派比 38 年前多了 11900 人
(1:40-41)。拿弗他利支派比 38 年前少了 8000 人(1:42-43)。以色列人雖然在【大
而可怕的曠野】中飄流了 38 年,但總人數只減少了 1820 人(1:45-46)。其中有七個
支派的人數增加了:猶大,以薩迦,西布倫,瑪拿西,便雅憫,但和亞設,增加得最多的
是瑪拿西。其他的五個支派的人數減少了,減少得最多的是西緬支派。進入應許之
地承受產業的資格,並不是根據人的功勞或品行,而是根據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
的生命關係。分地的三大原則是:1.大小【看人數多,人數少】根據神的恩典;2.地點
【按著所拈的鬮】接受神的安排;3.【按著祖宗各支派的名字承受為業】(55 節)永
遠蒙神記念。利未人第二次被數點的資格(62 節)和第一次數點時完全相同(3:15)
神的心意從未改變。利未人雖然不承受土地,但他們作為亞伯拉罕的後裔,仍然有
承受產業的資格,所以利未人也要被數點,以承受 48 座利未人的城(35:1-8)。【摩西
和祭司以利亞撒】負責【數點以色列人】(63 節),預備分配土地。但這些負責分配
土地的人,自己卻得不著土地,因為神自己就是他們的產業(18:20)。
思想:經過 38 年的曠野飄流,以色列的總人口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人口的素質被
徹底更新,所有不信從的人全都已經【死在曠野】;【祭司的國度】的屬靈方向更
加清楚【聖潔的國民】的屬靈素質也大大增長。這都是因為 38 年裡神在曠野默
默的供應(申 8:2-4)和做工。神今天也是這樣默默地在我們的生命中工作,雖然表
面上好像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內心能一天新似一天。祈禱:親愛主,感謝祢每日都保
守我們,更帶領我們,要我們一步一步經歷主祢,使我能內心一天新似一天。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