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記 申命記 27:1-10

申命記 27:1-10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申命記】
二十七至二十八章是從十二章開始的重申律法的結尾,摩西以祝福和咒詛結束了第二篇長篇講章(4:44-28:68)。【摩西和以色列的眾長老】(1節)吩咐百姓在渡過約旦河以後,在應許之地重新舉行與神立約的儀式(1-8節)。這儀式與西奈山下的立約儀式相似(出二十四3-5),包括:立起寫上律法的石頭、築壇、獻燔祭和平安祭。【用沒有鑿過的石頭】(6節)築壇,正是遵照了西奈山立約時神的要求(出二十25)。百姓在進入應許之地的【當天要立起幾塊大石頭】(2節),是宣告神的權柄臨到應許之地。這幾塊石頭後來被搬到以巴路山(4節)。律法不是刻在這些石頭上,而是寫在【墁了石灰】(4節)的平面上,方法和埃及一樣。【以巴路山】(4節)位於迦南地交通中心示劍城的城北,靠近【摩利橡樹】(11:30)。【摩利橡樹】是亞伯拉罕進入迦南時第一次停留的地方(創12:6)神在這裡第一次應許【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創12:7)確認迦南就是應許之地。雅各也在這裡第一次為神築壇,正式承認神是以色列的神(創33:20)。百姓在這裡舉行立約的儀式,也是宣告神對列祖應許的實現。在【宣布咒詛】(13節)的【以巴路山】立起寫著律法的石頭。因為以色列人已經【成為耶和華,你神的百姓了】(9節)【所以要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10節)。他們是因為有立約百姓的地位,所以需要順服神;而不是因為順服神,所以才得著立約百姓的地位。因此,【神的百姓】(9節)的身分是神白白的賞賜,而不是靠人的行為賺得的;順服不是立約的前提,而是立約的結果。
思想:神是唯一愛我們,創造我們的主,若我們為責任而守神的話,反映我們並不明白神的愛,以為可以用宗教行為來換取神的愛和揀選。若我們看見神的愛,便知道神的話並非規條,因為聽從神是出於回應主的愛。
祈禱: 親愛主,求祢幫助我們時刻來到祢面前聽祢的話,也求主幫助我們看重,看準祢的話,並堅守遵行。求祢把生命的話語放在我們心中,使我們全心全人走在祢的心意裡。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申命記 34:1-12申命記 34:1-12

【和合本】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申命記】 【尼波山】和【毗斯迦山頂】(1節)是【亞巴琳】(32:49)山脈中的兩座山峰,可以俯瞰耶利哥、遠眺應許之地。天氣晴朗時,可以看見北面的黑門山,他泊山和基利波山,中央山地的基利心山,以巴路山,南面的隱基底。摩西的視線按逆時針方向,從東北面的【基列全地】(1節)開始,然後轉向北面的【但】和【拿弗他利全地】(2節)西北的【以法蓮、瑪拿西的地】(2節)西面的【猶大全地直到西海】(2節)、西南的【南地】(3節)眼前的【棕樹城耶利哥的平原,直到瑣珥】(3節)。在【毗斯迦山頂】只能模模糊糊地看見這一切,但神卻在屬靈的高處把這一切【都指給他看】(3節),所以摩西能看得清清楚楚,用【觀看】(32:49)來履行當時認領產業的法律程序。本章可能是約書亞或大祭司以利亞撒在十二支派分地之後寫完的,所以第2節所提到的地名都是約書亞分地以後各支派的名字。【耶和華的僕人摩西死在摩押地,正如耶和華所說的】(5節)表明不但他比一般人多活幾十年是神親自安排的,他在進迦南之前的死也是神親自安排的。神親自把摩西【埋葬在摩押地,伯·毗珥對面的谷中】(6節,既是極大的榮耀,也是為了不讓人【知道他的墳墓】(6節)好讓百姓學習敬拜神,而不是敬拜神的僕人。根據對古埃及木乃伊的檢測,當時一代人的平均壽命大約四十年。摩西一生的年日是【一百二十歲】(7節)一共活了三代,卻【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7節),並且能從海平面以下300多米的摩押平原登上海拔700多米的尼波山,爬了1000多米的山,表明他並不是因為身體衰敗而死,而是被神帶回了【更美的家鄉】(來11:16)。百姓在為亞倫(民20:29)和摩西(8節)都哀哭了三十日,並不是因為悲傷,而是表達對神的僕人極大的敬意,也是表達對神的敬畏。按手在約書亞頭上的摩西(民27:18-23),用【智慧的靈】(9節)充滿約書亞的卻是神自己。摩西和約書亞都不會永遠永遠活在地上,但差遣他們的神卻永遠也不會撇下自己的百姓。神不讓百姓倚靠屬靈的領袖,而是讓百姓跟隨神的話語;因為摩西雖然死了,但那活在摩西時代的神,卻是過去,現在和將來永遠常存。摩西可以與神直接說話(出33:11)【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10節)而約書亞則需要藉著祭司的烏陵和土明來尋求神的旨意(民27:21)。摩西又行了【各樣神蹟奇事】(12節),神所設立的四種職事,審判官,君王,祭司,先知——都集中在他身上,這些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打發他去行【一切大而可畏的事】(12節)的卻是神。 思想: 經文讓我們明白摩西和神有很親密的關係,他與神是直接溝通,神也直接對他說話。摩西為我們立下很好的榜樣,原來我們可以和神如此親密!當我們與神親密時,我們就能成為祂話語的出口,能力的出口,就能彰顯神的生命。我們如同摩西和約書亞一樣要被神充滿,神必定會逐步帶領,我們世世代代都要跟隨祂! 祈禱:親愛天父,感謝祢的看顧,感謝祢的帶領,更讓我們生命能建立美好的關係,每天都能夠親近祢,跟隨祢。阿們!

申命記 28:15-68申命記 28:15-68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申命記】
15節與1-2節正好相反【這以下的咒詛】(15節)實際上是3-14節十二個祝福的反面。人若不願順服神,不想要神的祝福,而倚靠自己,倚靠假神,面臨的只能是咒詛。神不需要特意降下咒詛,祂只要收回祝福和保守,人便處於被罪污染的地和人之中,面臨的就是咒詛。16-19節的六個咒詛,與3-6節的六個祝福正好相反,表明正如順服會使人的整個生命都蒙神祝福,悖逆也會使人的整個生命都陷入咒詛。20-24節的咒詛,與7-14節的六個祝福正好相反。從【擾亂】(20節)開始的各種咒詛,結局都是【滅亡】(20,21,22,24節)。22節列舉了七種災難,【七】是代表完整,實際的災難並不限於這七種。25-37節的咒詛原文以交錯配列的形式排列,即先列出各個咒詛(25-33節),再以倒序重複一遍(34-37節):1.百姓失去了神的爭戰,將無力抵擋不斷興起的【仇敵】(25a節,36節):2.百姓失去了神的同在,將在萬國中【令人驚駭,笑談,譏誚】(25b-26節,37節):3.百姓失去了神的醫治,身體將【無法醫治】(27節,35節);4.百姓失去了神的安慰,精神將【癲狂,眼瞎,心驚,瘋狂】(28,34節); 5.百姓失去了神的保護,將【時常遭遇欺壓】(29,33節);6.百姓失去了神的拯救,將【無人搭救,無力拯救】(30-32節)。38-44節是一系列經濟方面的咒詛,神的百姓偏離神,跟隨外邦偶像,目的都是為了得著物質上的好處,但結果反而在物質上遭受虧損。因為物質的豐富不是倚靠人【勞碌】(33節),也不是來自偶像,而是根據神的祝福。45-46節是對16-44節咒詛的總結,重複了15節的警告,提醒百姓,當他們落到這樣的光景中以後,應當心中思想背後的屬靈原因。當神的百姓【富有的時候】(47節)如果【不歡心樂意地事奉耶和華,你的神】(47節),就失去了【祭司的國度】的功用。因此,神會親自【打發】仇敵來【攻擊】他們(48節),管教,挽回自己的百姓。從前以色列人怎樣被神從埃及為奴之地拯救出來,享用豐富,當他們背離神之後,他們也將失去豐富,恢復到為奴的地位,重新思想作為立約之民的本分。50-51節詳細形容這些侵略者的行為,他們不尊重生命,徹底劫掠百姓。52-57節形容被圍攻的恐怖情形,離開了神,人【所倚靠,高大堅固的城牆都被攻塌】(52節)並不能成為他們的保障。58-68節的咒詛,是因為背約的百姓失去了神在盟約之中的祝福和保護。因為百姓拒絕神的保守,所以他們的歷史將完全倒退回到出埃及之前的狀況:與外邦人同受【疾病】(59-61節)人數恢復到原來【稀少】的狀態(62節),和外邦人一樣事奉偶像(64節),失去安身立命的應許之地(65-67節),最後是回到埃及作奴隸( 68節)。本章宣告了十二個【祝福】(3-14節),但【咒詛】(15-68節)的篇幅卻是【祝福】的四倍之多。
思想: 今天,或許我們也在【富有的時候】忘記了自己是【有君尊的祭司】,只顧享受平安,喜樂,富足,卻不肯用心事奉和見證來信仰的美善。我們願意讓神使我們重新思想甚麼叫【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弗四1)呢?
祈禱:親愛天父,感謝祢藉環境,管教,使我們不走差,更要引導我們不致失去祢的祝福,因祢深知我們離開祢必定失去祢的保護,更面對生命的咒詛,求天父引導我們。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