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記 約伯記 2:1-6

約伯記 2:1-6


[又有一天,神的眾子來侍立在耶和華面前,撒但也來在其中。耶和華問撒但說:『你從哪裡來?』撒但回答耶和華說:『我從地上走來走去,往返而來。』耶和華問撒但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他雖然受了試探,仍然持守他的純正;你雖激動我攻擊他,無故地毀他,他仍然持守正直。』撒但回答耶和華說:『人以皮代皮,情願捨去一切所有的保全性命。你且伸手傷他的骨頭和他的肉,他必當面棄掉你。』耶和華對撒但說:『他在你手中,只要存留他的性命。』](和合本) 經文背景2:1-6 進入第二次爭論,撒但不服,試煉加深至約伯的身體。這段經文揭示苦難的層次進展,同時彰顯神的主權與對約伯的信賴,為後續苦難與對話鋪墊。 當中的場景與1:6-7相同[又有一天]顯示試煉的連續性。[神的眾子](天使)與撒但同現,撒但的[走來走去](參彼前 5:8)表明它持續尋隙攻擊,神的主動提問顯示祂掌控全局。約伯受苦是[無故](3節)的,敬畏神也是[無故](1:9)的,因果律並不是解釋一切的萬能公式。神允許撒但傷約伯,但限制其範圍(6節)。試煉雖加深,仍在神掌中,撒但無權逾越。神再次誇約伯[完全正直],強調他通過第一次試煉(1:22),[無故地毀他]承認苦難非約伯應得。這顯示神看重約伯的忠心,並以此反駁撒但。約伯通過第一次試煉(3節),撒但要求更嚴厲考驗。這顯示真信仰需在極限中顯明,純正非一時,而是持久。(4節) [人以皮代皮]是一句諺語, 意思都是表達[並非切膚之痛](5節)。(5節) [當面棄掉你]原文是[當面祝福你]是[當面咒詛你]的委婉說法。第4-5節表示指人願犧牲外物保命,撒但認為約伯未棄神是因未傷及性命。它要求更深的試煉(傷骨肉),預言約伯會咒詛神,挑戰信仰的極限。神允許試煉加深,但設限[存留他的性命],顯示祂的主權與對約伯的保護。撒但受限於神旨意,無法越界。約伯的信心比撒但所預期的更為堅韌,但撒但不承認失敗。牠認為對約伯財富和兒女的攻擊並非切膚之痛,還不算真正的試驗。牠暗示約伯真正關心的是自己,所以只要他的身體遭受痛苦,就會露出本相[當面棄掉](5節)神。撒但很清楚,許多人外表無私,內心自私,他們在身外之物發生難處的時候,還能保持屬靈的面貌;或許一旦自己出現切膚之痛問題,內心的軟弱,苦毒和小信就全都出來了。 思想: 約伯記 2:1-6 帶我們看見試煉的加深:撒但挑戰,神掌權,約伯蒙信賴。苦難從財產到身體,卻未脫離神的界限;信仰從考驗到顯明,彰顯約伯的純正。我們也常面對試煉加深的時候,但可確信神的主權未變,祂信賴我們能站立。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在約伯記中顯明祢的主權與信賴。祢掌管試煉的界限,祢考驗我們的純正,祢看我們為僕人。求祢幫助我們在苦難加深時信靠祢,以忠心持守祢,以順服榮耀祢。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伯記 1:13-22約伯記 1:13-22

有一天,約伯的兒女正在他們長兄的家裡吃飯喝酒,有報信的來見約伯,說:『牛正耕地,驢在旁邊吃草,示巴人忽然闖來,把牲畜擄去,並用刀殺了僕人;惟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他還說話的時候,又有人來說:『神從天上降下火來,將群羊和僕人都燒滅了;惟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他還說話的時候,又有人來說:『迦勒底人分作三隊忽然闖來,把駱駝擄去,並用刀殺了僕人;惟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他還說話的時候,又有人來說:『你的兒女正在他們長兄的家裡吃飯喝酒,不料,有狂風從曠野颳來,擊打房屋的四角,房屋倒塌在少年人身上,他們都死了;惟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約伯便起來,撕裂外袍,剃了頭,伏在地上面拜,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也不妄評神。
經文背景:《約伯記》第1章13-22 記述試煉降臨,約伯失去財產與兒女,卻以敬拜回應。這段經文展現苦難的突然與劇烈,並突出約伯在試煉中的信仰態度,為後續對話奠基。[有一天]與兒女筵席(1:4)呼應,試煉突如其來。四次災難接連發生:示巴人搶牲畜(15節)示巴人來自南方,可能居住在阿拉伯半島南部的也門。天火燒羊(16節)、迦勒底人奪駱駝(17節)迦勒底人來自北方,此時在美索不達米亞西北部的黎凡特地區游牧; (18-19節)狂風塌屋殺兒女;狂風來自東方,可能是來自曠野的旋風。撒但工作勤奮,是個出色的破壞者。牠得到神的允許後,一天之內,就從四個方向交替帶來兩次天災和兩次人禍(13-19節),使約伯的完美世界公頃崩塌。每次[惟有我一人逃脫]強調災難的徹底,顯示撒但的攻擊(1:12)迅猛無情。四次災難接連而至,約伯毫無預備,卻顯明神許可的界限(1:12)。苦難雖猛烈,仍在神手中。20節[撕裂外袍][剃頭]是中東哀悼習俗,表達極度悲痛。[伏地面拜]卻轉向敬拜,顯示約伯在痛苦中仍尋求神,而非怨恨。這動作反映內心的掙扎與信仰。約伯撕袍剃頭表悲傷,卻伏地敬拜,選擇稱頌神。這不是否認痛苦,而是超越痛苦的信心。約伯的話承認人生無常(傳 5:15),將福禍歸於神的主權。[賞賜…收取]表明他接受神的權柄,[應當稱頌]顯示敬拜的心。22節[不以口犯罪]指未咒詛神,[不妄評]指未指責神不公,證明撒但預言錯誤(1:11)。約伯說[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接受神的旨意,不妄評祂。這順服顯明信仰的深度。
思想: 約伯記 1:13-22 展示約伯在試煉中的信仰:災難突然而猛烈,他悲痛卻敬拜,順服仍稱頌。他失去一切,卻未失去對神的信靠。這不僅是故事,更是我們的榜樣。苦難無法奪走我們的信仰,因神仍在掌權,祂的名永遠當稱頌。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在約伯記中賜下試煉中的榜樣。祢掌管我們的苦難,祢接納我們的悲傷,祢悅納我們的順服。求祢幫助我們在試煉中信靠祢,以敬拜回應祢,以稱頌榮耀祢。願祢的靈安慰正處身苦難的信徒,堅定我們的信仰。阿們!

約伯記 1:1-5約伯記 1:1-5

烏斯地有一個人名叫約伯;那人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他生了七個兒子,三個女兒。他的家產有七千羊,三千駱駝,五百對牛,五百母驢,並有許多僕婢;這人在東方人中就為至大。他的兒子按著日子輪流在各家設擺筵席,並請他們的三個姊妹來一同吃喝。筵席的日子過了,約伯打發人去叫他們自潔。他清早起來,按著他們眾人的數目獻燔祭;因為他說:『恐怕我兒子犯了罪,心中棄掉神。』約伯常常這樣行。
《約伯記》是一部智慧文學,探討苦難與神主權的奧秘。第1章作為引言,介紹約伯的品格與生活,為後續試煉鋪路。1:1-5 描繪約伯在順境中的敬虔,展示他如何在富足與家庭幸福中仍以神為中心。這段經文不僅是故事開端,更是信仰生活的典範。[烏斯地]可能是阿拉伯北部,約伯非以色列人,顯示神的恩典普世。[完全正直]指道德無瑕,[敬畏神]是信仰核心,[遠離惡事]表明積極避罪。這三者構成約伯的屬靈肖像。約伯被稱為[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這不是外在虛名,而是內心與生活的真實。這敬虔使他在試煉前站穩。我們的生活是否反映敬畏神?我們有沒有在順境中保持正直?約伯提醒我們,信仰是品格的根基。每天檢視自己,說:[主啊,幫助我活出完全正直。]在小事上遠離惡,榮耀神。
第2節[七子三女]象徵完全與福分([七]在聖經中常表完美)。家產龐大(羊、駱駝等)顯示財富與社會地位,[至大]指他在東方人中的影響力。這是神賜福的明證。兒女輪流設宴,顯示家庭和睦與富足生活。筵席可能是生日或節日,反映歡樂氛圍,但也潛藏試探(過度享樂)。約伯擁有財富與家庭,卻未驕傲,而是將福分歸於神。他的富足未遮蔽對神的依靠。我們是否在順境中感恩?我們有沒有因福分而忘記賜福的主?約伯的謙卑是我們榜樣。以感恩的心回應神的供應。
第5節表示約伯為兒女[自潔]與[獻燔祭],擔心他們[心中棄掉神],顯示他作為父親與祭司的責任。[常常這樣行]表明敬虔是習慣,而非偶爾行為。約伯為兒女獻祭,擔心他們犯罪,顯示他對家庭的愛與對神的忠心。更表明他將信仰融入家庭責任。
思想:約伯記 1:1-5 展示約伯在順境中的敬虔人生:他品格正直,每日感恩有的福分,為家人的代禱。這不僅是故事開端,更是信仰的鏡子。約伯未因富足而遠離神,反而更親近祂,這為後來的苦難預備了根基。我們也當如此,在順境中持守信仰,為試煉預備心志。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在約伯記中賜下約伯的榜樣。祢看見他的正直,賜他福分,也悅納他的代禱。求祢幫助我們活出敬虔,感恩祢的供應,每日為家人祈求祢的保守。願我們的生命榮耀祢,無論順逆都信靠祢。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