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必不收回他的怒氣;扶助拉哈伯的,屈身在他以下。我怎敢回答他,怎敢言詞與他辯論呢?我雖然有義,也不能回答;只能向那次審判提出我的懇求。如果呼求他,他應允我,我仍然不信他真聽我的聲音。祂用暴風折斷了我,無故增加了我的傷害。他不讓我喘氣,反令我心煩意亂。若論力量,他真有能力!若論審判,他說:誰能將我放在裡面?我雖有義,自己的口必定我有罪;我雖完全,口必顯我為不正。我不顧惜自己的性命,我徹底厭棄我的生命。都一樣,所以我說,人和惡人在他那裡都完全滅絕了。若忽遭殺害之禍,他必笑無辜人的試煉。世界交在惡人手中;他蒙蔽了世界刑官的臉,若不是他,是誰呢? (9:13-24)頌揚他的闡述,從頌讚神的權能轉向對神公義的困惑,表達無力感與對世界不公的控訴。約伯的語氣兼具敬畏與苦毒,反映他對神主權與自身困境的掙扎。他進一步表達自己在神面前的無助與困惑。他的朋友比勒達認為苦難是罪的懲罰(伯8章),但約伯堅持自己的清白,卻又無法理解為何神似乎[無故]使他受苦。經文結構9:13-15 神的權能與人的無力; 9:16-18 神的沉默與意識形態; 9:19-21 無辜的困苦與絕望; 9:22-24 世界的不公與神的責任。[拉哈伯](9:13)可能指古代神話中的海怪(詩89:10;賽51:9),象徵混沌與反抗神的勢力。約伯以此比喻:連最強大的敵人在神面前都屈身,何況渺小的人?約伯承認,即使自己是義的(9:15),也無法與神辯論,因為神的審判權柄絕對,人只能[懇求](9:15)。他甚至懷疑,即使神回應他的呼求,他也無法確信神真的垂聽(9:16),因為神的作為超乎他的理解。約伯感覺到神似乎[無故地]加增他的痛苦(9:17),連讓他喘息的機會都不給(9:18)。這反映他的困惑:若神是公義的,為何義人受苦?神的力量無人能敵(9:19),即使約伯自以為義,在神面前也顯得有罪(9:20)。他甚至厭惡自己的生命(9:21),因為無論他如何自辯,在神面前都顯得[彎曲](不完全)。約伯觀察到現實世界的不公:[完全人和惡人,他都滅絕](9:22)。他質疑:神是否對無辜者的苦難無動於衷? (9:23)最後,他質問:[世界交在惡人手中,若不是他是誰呢?](9:24)若神是至高主宰,為何容許惡人橫行? 思想:約伯在神的全能前自覺如塵,連拉哈伯也屈服。我們是否也曾在試煉中感到無力?神的威嚴讓我們謙卑也提醒祂的權能遠超乎我們的道德。約伯的懷疑道出信仰的試煉,祈禱無回應,痛苦無解。我們是否也曾感到神離去?約伯的堅持教導我們,即使懷疑,仍要等待神的時間。約伯未見此恩典,但我們可因介入得安慰。我們的義或許不足,祂的義卻完全。約伯的控訴敏銳,反應對不公不義的憤怒。當我們看到惡人興旺、正義缺席,是否也質問神? 祈禱:親愛主,當我們面對困難,疑問,甚至無法理解的苦難時,求祢賜我們信心不動搖。幫助我們像約伯一樣,誠實地把心聲向祢傾訴,並堅信祢是公義的神。雖然我們不明白祢的道路,卻願意倚靠祢的恩典與慈愛。阿們!
約伯記 9:13-24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