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猶太人的曆法是一週七天,以第七天為安息日,就是今天的星期六。【七日的頭一日】是一個新的開始,就是現在的星期天,也就是基督徒所稱的【禮拜天,主日】。主耶穌在【七天的頭一日】復活,祂的復活帶來一個新的開始,【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這【七日的頭一日】正是逾越節後的【安息日的次日】初熟節(利23:11)。初熟節所獻的是第一天的收割,主耶穌是初熟節第一個復活【初熟的果子】(利23:9-14;林前15:20,23);五旬節所獻的是第一茬的收割(夏收)(利23:16)教會是五旬節第一批【初熟的果子】(利23:15-17;雅1:18)。逾越節叫我們看見羔羊的死,但是只有死去的羔羊復活了,那救恩才有把握;如果沒有初熟節的復活,逾越節的果效就沒有保證。主耶穌復活的第一批見證人都是婦女(可16:1)從反面證明這不是虛構的故事,因為在當時猶太人的社會裡,婦女是不可以作見證的。當時富貴人的墳墓是一個由巨岩鑿出來的石洞,有如一房間,內有石床,石桌,石椅;洞後方有一低矮長方形凹槽,供存放用香料熏過的屍體,石洞的入口處用圓石擋住,大石底部嵌放在軌槽內,身強力壯的人才能把大石滾開。門徒因怕猶太人,所以一直躲在房子裡面(19節)。第2節【那門徒】一般認為就是使徒約翰。【細麻布】就是那緊緊裹住主耶穌身體的裹屍布(19:40)。主耶穌的身體如果被人偷去了,通常會將細麻布和身體一起移走。所以放在那裡的細麻布,乃是主復活的見證。主復活後,身體不受任何物體的阻隔,可以自由進出行動(19節),即便是有細麻布的裹纏,也能自由離去。當拉撒路從墳墓裡走出來時【手腳裹著布,臉上包著手巾】需要別人替他解開(11:44),但主耶穌從死裡復活時,這些裹屍的細麻布和裹頭巾都留在背後了。【看見就信了】指相信主耶穌的身體不見了,墳墓是空的,並非相信主耶穌已經復活(9節)。【因為他們還不明白聖經的意思】活在自我生命裡的人,看見了復活的標誌,也不能領會復活的意義。因此他們並不是虛構一個故事,去迎合他們心中既有的一個觀念。 思想: 【石頭滾開了】門徒跑去要看的是甚麼呢?整章聖經很多次【看見】門徒看見【石頭滾開了】墓穴內只有細麻布和裹頭巾,耶穌的屍體不見了,約翰看見了就信。【石頭滾開】不是為了復活的主耶穌,方便祂離開,而是為了門徒能進入內,讓他們看見主復活了。或許復活的主已將我們生命的【石頭滾開了】,但我們又願意藉著信心去看見耶穌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復活除去了我們生命的障礙,除去我們生命的懼怕,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每日都藉著信心,看到榮耀復活的救主。阿們!
約翰福音 20:1-10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17:17-26約翰福音 17:17-26
【約翰福音】 17節這是主耶穌為門徒所作的第三個祈求。門徒因接受主耶穌的道已經乾淨了(15:3),而神的道會繼續使他們【成聖】,他們越讀聖經、越接受神的話,生命和生活就越與世人分別。這【成聖】不是指地位上的成聖(太二十三17),而是指生命和生活上【因真理成聖】(19節)活出基督的見證。門徒【成聖】的目的,是為了被主耶穌差遣到世上作見證。除了主耶穌在十字架上代贖之外,神差遣主耶穌去做的所有事,現在主耶穌也同樣差遣門徒去做(2021)。【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表示門徒不屬乎世界,但不離開世界,乃是要被差到世界去做主的見證。【自己分別為聖】指主耶穌單單照著父神的旨意行事,將真理和永生賜給凡相信祂的人,將他們從罪惡中洗滌乾淨,從世界分別出來,在世上為祂作見證。主耶穌的最後一段祈求包括歷代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這些人】指在場的門徒,【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指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當時的門徒和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都在基督裡【合而為一】這合一是生命本質的合一。由於聖靈來住在門徒裡面,聖父與聖子也就住在他們裡面,他們也同樣住在聖父和聖子裡面(14:16-20),聖父和聖子生命本質的合一就延伸到門徒。合一是神的生命在信徒身上增加, 信徒自己的生命減少,讓基督來充滿信徒,讓基督從信徒裡面活出來。當信徒的生命裡外都是基督的時候,所有的見證內容也都是基督,就能【使世人可以信祢差了我來】。【祢所賜給我的榮耀】包括聖父與聖子之間的愛(15:10,17:23,26),主耶穌所行的神蹟(2:11,11:4)父神給予主耶穌的尊榮(8:50,54),主耶穌死而復活之後被高舉(5,24節)。主耶穌賜給門徒的榮耀包括:門徒與聖父之間的愛(14:21,23,17:23,26)門徒所行的神蹟(14:12)父神賜給門徒的尊榮(12:26),將來門徒與父神同享榮耀(24)。主耶穌將父神給祂的榮耀賜給門徒的目的,是為了使他們與聖父聖子【合而為一】,好向世人作見證,最終使萬有都歸於一(弗1:10),彰顯神的榮耀(弗1:12)。如果門徒不先進入合一,萬有也就不可能歸於一裡,所以門徒的合一是彰顯神榮耀的關鍵。門徒的【合而為一】不僅見證聖子的工作,也見證聖父的愛。因為神所要的見證不是只要人認識有神,還要人認識人與神,人與人合一的關係。基督最大的盼望就是教會與祂一同進入父的榮耀裡,這也每個信徒在地上所應當盼望的。 思想: 門徒之間的彼此相愛,才能讓世人看見他們裡面【合而為一】的生命,認出他們是基督的門徒(十三35),他們才能為基督作見證。門徒若無法保守合一,就會拆毀教會的見證。主耶穌將父神顯明給我們,為的是使我們裡面有神的愛,讓基督在我們裡面作主。 祈禱:親愛主,是你用你的生命活出聖潔,更活出與天父合一的生命,主你生命的捨己,主你生命對天父的信靠都是我們一生要知要學習的事情,求主使我們明白看似很困難的合而為一,看似不容易的彼此相愛,就是在主你的生命中找得到,求主更使我們成聖,單單屬於你,活出主你的生命。阿們!
約翰福音 20:24-31約翰福音 20:24-31
【約翰福音】 主耶穌再一次在門窗緊閉的屋裡找到門徒,也許他們仍然【怕猶太人】(19節),所以祂也再次以【願你們平安】和他們打招呼。猶太人在計算天數時,通常將首末兩天也計入,所以【過了八日】是指第二個七日的第一日(主日)。這顯示主耶穌的復活是身體的復活,而不是死後靈魂的繼續存在。主耶穌復活以後的手上和腳上仍遺留有十字架的釘痕,這些釘痕乃是祂愛我們的記號。凡真正遇見主顯現的人,都不能不衷心俯伏下來尊榮祂。多馬的看見是經轉折的。當他聽見門徒告訴他看見復活的主,他仍不信,除非他能親手摸到。多馬不再需要將手指探入主耶穌手上的釘痕、用手探入祂的肋旁了,只要看到主就已經足夠了(29節)。【我的主!我的神】是約翰福音中最後一次對主耶穌的信仰告白(1:34;1:49;4:42;9:33,35-38;11:27;16:30)。使徒約翰記錄這個告白,就將讀者帶回本書的第一句話:【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1:1)。凡是【看見】才相信的,只不過是接受既成的事實,但感官上的憑據,並不是信心準確的根基。而【沒有看見就信的】,是因為聽到或讀到門徒對主耶穌所作的見證,然後有聖靈在心中做印證的工作(15:26-27)。約翰福音記載了主耶穌所行的七個神蹟:在迦拿將水變為酒(2:1-11),治好大臣的兒子(4:46-54)醫好畢士大池旁的瘸子(5:1-9)餵飽五千人(6:1-14)在海上行走6:16-21)醫好生來瞎眼之人(9:1-7)且將拉撒路起死回生(11:1-44)。這些只是從主耶穌所行的許多神蹟中精選出來的幾個。約翰福音精選這幾個神蹟的主要目的,是叫散居羅馬帝國的猶太人相信拿撒勒人耶穌是【基督】(彌賽亞),是神的兒子。全書都指向這方向,所以再三記錄人們作這告白的例子:拿但業(1:49),撒馬利亞人(4:42)生來瞎眼的人(9:33,35-38),馬大(11:27)門徒(16:30)和多馬(20:28)。【基督】是主耶穌的職分【神的兒子】是主耶穌的身份。祂是神的受膏者基督,來成全神的旨意,完成神的計劃;祂是神的兒子,來顯出神自己,表明神自己。【名】代表了祂的本性和祂的一切。【信】有些抄本的時態是不定過去式,有些抄本是現在式。有人認為不定過去式表示最初的相信,而現在式則表示持續的相信。但希臘文的動詞時態不支持如此的分歧,因為約翰福音中【信】的不定過去式既表示最初也表示繼續的相信(1:7,7:39),而現在式也同樣表示這兩種相信(6:35,一12)。 思想: 信的人得生命,生命不是指肉體生命,原文是永恆生命, 生命是禮物,是恩典, 生命亦是一個人與神的關係,認識基督耶穌,這就是永生,不斷與主有互動,使我們生命更豐盛更滿足!我們的生命信息又是甚麼?讓我們同來領受差遣,一生傳揚這信息,見證耶穌基督復活大能的榮耀。 祈禱:求主幫助我們領受神所賜給我們各人的生命信息,領受差遣,一生竭力傳揚這信息,見證耶穌基督的信實,彰顯父神的榮耀,使更多人相信耶穌,領受那【沒有看見就信】的祝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