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 1:1-8

約翰福音 1:1-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的主題是啟示主耶穌是神(20:30-31)所以直接從【太初】開始。【太初】與【起初】(創1:1)原文同字,但【起初】是指神創造的開始,即時間的起頭,而【太初】是指在未有時間以前,在過去的永遠裡就已經存在。【道】(logos)意思是【話】當時猶太文化和希臘文化背景的讀者對【道】這個概念都很熟悉,猶太哲學家斐羅(Philo)用【道】來指神的心意,創造世界時的工程師與神與受造物之間的中間人。耶穌基督是在創世以前就已經存在的【道】祂是將神的榮耀和心意發表出來的【道】(18節)。【道與神同在】顯示【道】與【神】一樣是有位格的,處於同等的地位,同時存在,心意相交相通。【道就是神】的【是】字在原文為過去式,表示【道】並不是後來才逐漸變成【神】。本節的【神】字原文無冠詞,表明神的屬性;【道就是神】意思是【神有怎樣的神性,道就有怎樣的神性】。【道】並未構成神的全部,而是擁有神的屬性,是三一神的一個位格。第2節確認耶穌基督在過去的永遠裡就已經是神,並非後來由人變成。祂的神性乃是永恆,絕對的,從亙古到永遠,祂就與神同在,祂是三位一體神的一個位格。3節宣告【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祂造的】所以耶穌基督自己並非【被造的】而是神創造萬物的管道(西1:16-17)創造的目的是為了顯明基督,萬有都是【為祂造的】(西1:16),基督不但創造了物質與規律,也在萬有中賜下了【生命】。【生命在祂裡頭】因為基督的本質就是生命,祂是生命的源頭,接上了祂就是接上了生命的源頭,所以【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約壹5:12)【這生命就是人的光】表示這生命要與人發生關係,基督樂意把生命賜給尋求祂的人。雖然光可以結束黑暗的轄制,領人走向永遠的榮耀,但人的本相卻拒絕光,因為轄制這世界的【黑暗卻不接受光】。本書中所有的【約翰】都是指【施洗約翰】。約翰福音從不提及作者使徒約翰的名字,所以不像其他三卷福音要用【施洗約翰】來區別【西庇太的兒子約翰】。【從神那裡差來的】意思是【先知】雖然撒但的抵擋使全地都陷在黑暗裡,人的心思更是黑暗中的黑暗。但神不甘心讓照著祂的形像被造的人在黑暗中走向滅亡,所以祂不因人的無知而緘默,而是興起見證人來【為光作見證】要使人甦醒過來脫離黑暗的轄制【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20:31)。施洗約翰不是叫人注意自己,而是指示人歸向基督。神的僕人總是見證基督,但【祂不是那光】所以不可把神的僕人看成是真理的化身。 思想:當我們接受基督的時候,祂的生命就進到我們的裡面,發光照亮我們,讓我們真正認識神,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好脫離黑暗的權勢,活出神的榮耀。 祈禱:親愛天父,你是偉大的神,更是創造我們的主宰,使我們有生命,更能與你建立緊密的關係,願我們真正認識神,認識生命,好叫我們脫離黑暗的生命,活出神的榮耀。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17:17-26約翰福音 17:17-26

【約翰福音】 17節這是主耶穌為門徒所作的第三個祈求。門徒因接受主耶穌的道已經乾淨了(15:3),而神的道會繼續使他們【成聖】,他們越讀聖經、越接受神的話,生命和生活就越與世人分別。這【成聖】不是指地位上的成聖(太二十三17),而是指生命和生活上【因真理成聖】(19節)活出基督的見證。門徒【成聖】的目的,是為了被主耶穌差遣到世上作見證。除了主耶穌在十字架上代贖之外,神差遣主耶穌去做的所有事,現在主耶穌也同樣差遣門徒去做(2021)。【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表示門徒不屬乎世界,但不離開世界,乃是要被差到世界去做主的見證。【自己分別為聖】指主耶穌單單照著父神的旨意行事,將真理和永生賜給凡相信祂的人,將他們從罪惡中洗滌乾淨,從世界分別出來,在世上為祂作見證。主耶穌的最後一段祈求包括歷代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這些人】指在場的門徒,【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指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當時的門徒和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都在基督裡【合而為一】這合一是生命本質的合一。由於聖靈來住在門徒裡面,聖父與聖子也就住在他們裡面,他們也同樣住在聖父和聖子裡面(14:16-20),聖父和聖子生命本質的合一就延伸到門徒。合一是神的生命在信徒身上增加, 信徒自己的生命減少,讓基督來充滿信徒,讓基督從信徒裡面活出來。當信徒的生命裡外都是基督的時候,所有的見證內容也都是基督,就能【使世人可以信祢差了我來】。【祢所賜給我的榮耀】包括聖父與聖子之間的愛(15:10,17:23,26),主耶穌所行的神蹟(2:11,11:4)父神給予主耶穌的尊榮(8:50,54),主耶穌死而復活之後被高舉(5,24節)。主耶穌賜給門徒的榮耀包括:門徒與聖父之間的愛(14:21,23,17:23,26)門徒所行的神蹟(14:12)父神賜給門徒的尊榮(12:26),將來門徒與父神同享榮耀(24)。主耶穌將父神給祂的榮耀賜給門徒的目的,是為了使他們與聖父聖子【合而為一】,好向世人作見證,最終使萬有都歸於一(弗1:10),彰顯神的榮耀(弗1:12)。如果門徒不先進入合一,萬有也就不可能歸於一裡,所以門徒的合一是彰顯神榮耀的關鍵。門徒的【合而為一】不僅見證聖子的工作,也見證聖父的愛。因為神所要的見證不是只要人認識有神,還要人認識人與神,人與人合一的關係。基督最大的盼望就是教會與祂一同進入父的榮耀裡,這也每個信徒在地上所應當盼望的。 思想: 門徒之間的彼此相愛,才能讓世人看見他們裡面【合而為一】的生命,認出他們是基督的門徒(十三35),他們才能為基督作見證。門徒若無法保守合一,就會拆毀教會的見證。主耶穌將父神顯明給我們,為的是使我們裡面有神的愛,讓基督在我們裡面作主。 祈禱:親愛主,是你用你的生命活出聖潔,更活出與天父合一的生命,主你生命的捨己,主你生命對天父的信靠都是我們一生要知要學習的事情,求主使我們明白看似很困難的合而為一,看似不容易的彼此相愛,就是在主你的生命中找得到,求主更使我們成聖,單單屬於你,活出主你的生命。阿們!

約翰福音 12:1-19約翰福音 12:1-19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主耶穌叫拉撒路復活,是約翰福音記載的最後一個神蹟。【伯大尼】意思是無花果之家,困苦之家。這晚宴可能設在長大麻風的西門家(太26:6;可14:3)拉撒路是陪客,馬大被請來幫忙。抹膏是當時社會表示歡迎和尊敬的禮儀,通常是將膏抹在頭上。 【真哪噠香膏】是印度進口的甘松香油,價格昂貴。在筵席間以香膏塗抹貴賓是古代中東的習俗,不過使用如此大量的昂貴香膏顯得很奢侈。馬利亞以自己最榮耀的【頭髮】來擦主耶穌最低下的【腳】。這香膏值三十兩銀子,就是300得拿利烏,相當於普通人300天的工資,是寡婦兩個小錢的19200倍。主耶穌接受這麼昂貴的香膏,香膏用在主身上就枉費【週濟窮人】不枉費? 正是一些看起來屬靈,善良的理由,奪取了基督在信徒心中該有的地位。猶大跟隨主三年半,蒙主託付重要的財務重任,但仍勝不過錢財的誘惑。不是因為主耶穌缺乏智慧,用人不當,而是人越在哪裡軟弱,主越要我們在哪裡服事。伯大尼的馬利亞在主死之前抓住機會膏了主,抹大拉的馬利亞在主死之後想要去膏主,卻沒能機會(可16:1-6)。馬利亞領會了主耶穌屢次關於十字架的教導,她靈裡的敏銳滿足了主的心意。主耶穌不是否定【週濟窮人】的義務(申15:11),而是要門徒不要把人的需要看得高於主,只有做在主身上的【行善】才有永遠的價值。(10節)【祭司長】多為撒都該人,他們不相信復活(太22:23)在猶太公會中影響力最大。他們與羅馬人合作,是政治,宗教上的既得利益者。拉撒路沒有說過一次話,沒有講過一篇道,但他是一個從死裡復活(1節)的見證。表示我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腓1:27)往往會產生比話語見證更大的果效。每年逾越節時,耶路撒冷的人口都會暴增。主後一世紀的猶太史學家約瑟夫說,有一回在逾越節時作了人口統計,總共有兩百七十萬人之多。【棕樹枝】常用於節慶(利23:40)。在住棚節和修殿節時,朝聖者都會用棕樹枝作為敬拜的一部分,棕樹枝也是勝利和王權的象徵。當群眾拿著棕樹枝來迎接主耶穌時,就表示他們視祂為君王。主耶穌得著國度的途徑不是來自人的擁戴,而是祂自己從死裡復活,然後在父神的手中接受權柄,這次進耶路撒冷,只是像徵性地顯出國度的榮耀。【和散那】是【求祢立刻拯救我們】(詩118:25)的意思,當時已經轉用作頌讚的呼聲。【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引自詩118:26,這裡【奉主名來的】指那要來的彌賽亞,【以色列的王】是群眾在此附加上去的稱呼。14節引自亞九9,在那裡預言彌賽亞是騎著驢駒的和平之君。為了應驗這個預言,主耶穌刻意騎著驢駒進入耶路撒冷,表示祂不是大眾所期盼的政治軍事領袖,而是將和平帶給全人類的和平之君。【眾人】有許多只是出於對神蹟奇事的好奇,並非相信祂是神的兒子。法利賽人現在已經不能公開捉拿祂了。 思想: 有人獻上最好給主,有人從主身上獲取利益,不是因有太多的事奉,更不是為著主的喜悅而作可能只是為著眼見的需要我們有否同樣只顧表面上好像是為主的事奉,沒有讓主進入讓主作王居首位呢? 祈禱:親愛主,祢是我們的王,祢是我們的主,我們榮幸地能為主祢的獻上,更感謝能讓祢進入我們的內心,讓主祢成為我們生命的王。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