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 12:20-36

約翰福音 12:20-36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經文中的【希臘人】是泛指在希臘文化影響下的外邦人,他們已經入了猶太教。腓利的老家【伯賽大】靠近希臘人聚集的低加坡里地區,這些希臘人找腓力,可能他們認為【腓力】是希臘文名字,他又是伯賽大人,所以會比較接納他們。安得烈和腓利是同鄉【安得烈】也是希臘文名。他們一起去將希臘人的要求告訴主耶穌,可能因為他們不確定主耶穌是否願意與外邦人打交道。【希臘人是求智慧】(林前1:22)當外邦希臘人醒悟人的智慧有盡頭,而轉過來要見主的面的時候,象徵著主耶穌借十字架的死而復活得榮耀的時刻已經來到了。【一粒麥子】指主耶穌自己【落在地裡死了】指祂的肉身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主耶穌若不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祂裡面的生命就不能被釋放,繁殖。十字架的意義不只是受苦,十字架最終的目的是生命的釋放。25節【生命】原文是【魂】包括心思,情感,意志。【愛惜】與【恨惡】是相對的說法,凡愛自己過於愛神的,就是愛惜自己;凡愛神過於愛自己的,就是恨惡自己。信徒若要服事主,就必須跟隨主的腳蹤,效法祂走十字架的道路。在十字架的道路上跟隨主的人,單單專注於所要服事的主,他們最關心的不是工作的內容,也不是工作的需要,而是主自己是不是在那裡。27節這是約翰福音第五次提到主耶穌的【時候】(第一個)這【時候】是指祂受死的【時候】。【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是父神宣告主耶穌的聖工已經榮耀了祂的名,祂的受死和復活將繼續榮耀祂。約翰福音沒有記載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而是記載這段禱告。父神對主耶穌這次禱告的回應,是用天上的聲音宣告神已垂聽了要榮耀祂的禱告;父神對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的回應,是差派天使來扶持祂。站在旁邊的眾人聽見說是【打雷了】意即只聞其聲,不明其意或說: 【有天使對祂說話】意即似話非話,似懂非懂。【這聲音不是為我】主耶穌不需要任何東西證明祂的禱告得到聽,因為祂與父神的關係保證了這件事。現在這從天上來的聲音也【是為你們來的】要向他們顯明神垂聽主耶穌的禱告,堅固他們的信心。(31節)【世界】指那些仇視主耶穌的猶太領袖們,正是因為他們拒絕主耶穌且讓祂釘十字架,就確定了他們自己要受神的審判。 【世界的王】(31節)指魔鬼(14:30)【被舉起來】(32節)指主耶穌被掛在十字架上,在人這是羞辱,在神卻是極大的榮耀。 【萬人】(32節)指不同的種族的人,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眾人不領會十字架的意義,所以也不領會十字架上的基督。他們只是傳統地知道基督是永遠存在的,卻不知道沒有十字架就顯不出基督來。舊約聖經預表彌賽亞將會永遠存續(詩89:36)。當主耶穌復活之後只向祂的門徒顯現(14:22-24),不信的人沒有機會再見到祂。當眾人糾結於【人子是誰】(34節)的時候,主耶穌的答覆是不要認人,而是去認光,【你們要趁著有光,信從這光】(36節),因為時間剩下不多了。 思想: 主耶穌面對十字架這樣榮耀地被舉起來,就打通了人與神之間的通道,使人有條件回到神起初的榮耀旨意裡去。讓我們生命能服事主更實在是一生最榮耀的事。祈禱:感謝主成為一粒麥子,是祢的捨己,讓我們得到生命,更讓我們能跟蹤主祢的腳踪,走進主祢的光中。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19:11-17約翰福音 19:11-17

【約翰福音】 主耶穌曾說:【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拿回來】10:18)除非祂自己允許,彼拉多沒有權柄動祂一根毫毛。【把我交給你的那人】指大祭司該亞法。彼拉多只處理政治犯,不想惹宗教上的麻煩,因此想釋放主耶穌。但猶太人威脅彼拉多,如果他釋放主耶穌,他們就會向凱撒告密,生性猜忌多疑的羅馬皇帝一定會對彼拉多起疑心。從人的角度看,是猶太教領袖和彼拉多使得主耶穌被釘的事成了定局;從神的安排看,是【耶和華卻定意將祂壓傷,使祂受痛苦。耶和華以祂為贖罪祭】(賽53:10)主耶穌受難和受死的經歷,證明祂是神的兒子,祂藉著所承受的一切,成全了神所要做的救贖。【鋪華石處】指聖殿西北角一處鋪有石頭的地方。據說羅馬巡撫出外開庭審判時常將審判座設在露天的地方,座下喜歡鋪上一些棋盤式的方格華石。【午正】第六時,如以猶太計時法為中午十二點,但以羅馬計時法為上午六點。【預備逾越節的日子】指正月十四日,當天黃昏開始逾越節(利23:5,民9:2)將近黃昏時要宰殺逾越節羔羊(出12:6)。【看哪,這是你們的王】這是彼拉多第二次羞辱猶太人(18:39),但使徒約翰在此乃要強調主耶穌的王權。當猶太人與彼拉多唇槍舌戰時,主耶穌被他們公然棄絕。祭司長說【除了凱撒,我們沒有王】,不但否定了主耶穌,也否定了以色列的真王耶和華神(撒上八7),顯明他們拒絕作神的子民,拒絕神的國度,犯了最大的褻瀆罪。羅馬人有權處死人,猶太人沒有權力處死人;但不是羅馬人的律法定了主耶穌的罪,而是猶太人藉著神的律法定了祂的罪。神的【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羅3:20),卻被猶太人用來定了基督的罪,這正顯示主耶穌【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彼前2:24)。神之所以允許有律法的猶太人和沒有律法的外邦人聯手【將耶穌交給他們去釘十字架】是因為神救贖的計劃就是要【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祂裡面成為神的義】(林後5:21)。【各各他】是希伯來文,意思是【死人的頭骨】。英文名【加略】是從拉丁文轉譯。據說這個小山丘的形狀像死人的頭顱,故有此名。 思想: 依律法的原則【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來9:22)。從耶穌死的日子,死前的經歷,耶穌一次又一次要向我們證實,他就是神的羔羊,是為你為我流出寶血的救主。為著我們得到赦免,得到救贖耶穌為我們都是毫無保留。 祈禱:主耶穌你真的好愛我們,在我們還不明白,還犯罪的時候,仍按所定的日期為我們死,你的愛是堅定的愛,是毫無保留的愛,願我們都願意明白你的愛,更願意一生都愛你。阿們!

約翰福音 4:16-30約翰福音 4:16-3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撒馬利亞婦人向主耶穌要活水(15節)但主耶穌卻提到她的【丈夫】,也就是她的生命中的隱惡(18節)。猶太人認為一個女人只可以離婚兩次,如果撒馬利亞人也有類似的標準,這個婦人的生活就顯得極端不道德。【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可能指她現在跟另一個男人有關係,但並未結婚。因此,婦人認為只有先知才可能對她的私生活瞭如指掌。認定耶穌是一位先知,但這位撒馬利亞婦人可能想避談她不光彩的隱私,就把話題轉移到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古老的分歧上。(20節) 【這山】是基利心山。當婦人與主耶穌在敘加談話時,抬頭就可望見,山上有主前388年建造的撒馬利亞聖殿,今日仍有撒馬利亞人在基利心山上敬拜。撒馬利亞人認為基利心山是特別神聖的地方。亞伯拉罕和雅各曾在這附近築壇(創12:7;33:20)而以色列百姓也在這座山上得到祝福(申11:29;27:12)但猶太人根據聖經在耶路撒冷敬拜神。主前128年,猶太王許幹摧毀了撒馬利亞聖殿;主後6-9年間,撒馬利亞人在逾越節時將死人骨灰灑在耶路撒冷的聖殿裡褻瀆它。主耶穌表示敬拜將不再局限於一個特定地點。既然要敬拜,就該知道敬拜的對像是【父】這是神在人間做工的目的,祂要作人的父,人有了神的生命,神成為人的父,神是人的父才是人與神正確的關係。撒馬利亞人的聖經只有摩西五經,以致他們對神的認識不多。耶穌更清楚指示她神的旨意就是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主耶穌在此將【心靈】與【地點】相對,【誠實】與【祭物】相對,指出【靈】乃是敬拜地點的實際,【誠實】乃是祭物的實際。神是靈,只有從聖靈重生,接受神的生命以後,才能真正敬拜是神的靈。我們拜祂也必須在真理裡,真正的敬拜是在生命裡發出來的,是靈裡面與真理相配合的感動。但婦人仍然認為在何處敬拜的問題必須等到撒馬利亞的彌賽亞來到後,才能真正明白。主耶穌竟然將祂彌賽亞的身份首先啟示給一個對彌賽亞持有不同看法的撒馬利亞婦人!27節根據當時拉比的教導,猶太人應盡量避免在街上與婦女說話,連自己的妻子都不行。因此婦人將她重要的維生器具那【水罐子】留下,表明她生活的優先次序因著救主耶穌改變了。婦人原本在酷熱中午太陽底下去打水(6-7節),是因為怕見眾人,但遇到基督之後就不再避諱,而【往城裡去,對眾人】作見證。 思想:因著主耶穌的真光, 這位婦人竟然肯把她羞恥的隱私擺在眾人面前,足見一個真心悔改的人;耶穌願意主動除去我們生命的罪,更要解決我們生命的困惑,我們有否願意被主引導光照我們的生命呢? 祈禱: 親愛主耶穌,我們承認生命有很多的隱惡,更有很多隱而未見的罪,是主祢樂意光照我們,樂意引導我們出黑暗進入那奇妙的光明中。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