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 14:1-14

約翰福音 14:1-14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替門徒洗完腳後,主耶穌說到一些令人十分困擾的事。門徒無法理解這些事,因此對他們自己往後的處境感到恐慌,心裡憂愁。【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並非指主耶穌回到天家後,為門徒預備天堂裡的住處忙了兩千年,而是指透過祂的被釘、復活和升天,使門徒能得以住在神的面前。【住所monēn】原文的意思是【房間】聖經只出現過兩次,23節的【同住monēn】也是這個字。因此,【住處】不是指在天堂裡的房間,而是指與神同在的特權。【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根據上下文,這裡的【再來】是指主耶穌升天之後在聖靈裡再來(18-19節)。主耶穌在聖靈裡臨到信徒,乃是要將信徒接到祂自己裡面(20節),而祂自己乃是在父神裡面(10-11節)。【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我要往哪裡去,你們知道】因主曾告訴他們,祂將要回到父神那裡(7:33)。多馬生性多疑(20:25)受物質觀念的束縛,因此無法跟上主耶穌的啟示, 成為屬靈認識的障礙。基督之所以是去父神那裡的道路,也因為祂將認識神的【真理】帶入人間(1:17-18),祂的所是,所言,所行都活出了真理。【到父那裡去】按原文更好翻作【到達父】不是指父所在的地方,而是指父自己。主作我們的道路,真理,生命,不只是把我們帶到天上去,乃是要把我們帶到父神裡面。【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因為除祂之外,沒有別人見過神或能將神彰顯出來(1:18)基督之所以是去父神那裡的道路,因為祂是永遠的豐盛【生命】(1:4)。7節【已經看見祂】並不是指看見神的本體,乃是指看見神的聖潔,公義,憐憫和慈愛等神性(來1:3)。主耶穌與父神原為一,並且將父神的真理和生命活出來,凡拒絕接受主耶穌是神兒子的人,都不能說他認識神(5:23)。許多信徒也常常和腓力一樣,雖然感到有主的【同在】(9節),卻【還不認識】(9節)與我們同在的主。主耶穌與父神合而為一,任何人見了主耶穌,也就見到了神性所有的美德。主耶穌【所做的事】(11節)乃是住在祂【裡面的父做祂自己的事】(10節)【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指門徒們也要讓【住在我裡面的父做祂自己的事】(10節)。因為主耶穌【往父那裡去】(12節)得著【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太28:18)並且差遣聖靈保惠師來內住在門徒裡面(16-17節)。【奉我的名】原文是【在我的名裡】在主的名裡就是在主的裡面,與主合而為一。【奉耶穌的名禱告】不是為了藉著主耶穌的名接近父神,而是指為著主的緣故,按著主的性情向祂祈求那些能讓祂榮耀神的事情。惟有這樣的禱告,主耶穌【必成就】(13節)。信徒所做的比主耶穌【更大的事】(12節)是靠著禱告成就的;信徒所做的,實際上是主耶穌自己做的;目的是【使父因兒子得榮耀】(13)。 13-14節是主耶穌四個【必成就】禱告的應許中的第一個(14:13-14;15:7;15:16;16:23-24)。我們若肯順服【住在我裡面的父做祂自己的事】(10節),主必能讓我們奉祂的名【做比這更大的事】(12節)。 思想: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主耶穌讓我們在憂愁中得安慰,是因有祂的同在,有祂讓我們生命的應許,為將來的憂愁耶穌為我們預備了地方,為生命憂愁耶穌成為我們的道路真理生命,更應許【奉耶穌的名禱告】就是在主名裡的同在。生命不是為了憂愁,憂愁更要讓我們明白真的生命;【住在主裡面】!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看重我們的生命,更讓我們能在憂愁中讓我們明白真正的生命,或許我們的憂愁為懼怕將來,懼怕失去,但主祢的真理更使我們有出道有生命,求主保守我們生命【住在主裡面】。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16:16-33約翰福音 16:16-33

約翰福音 【不多時】指從當時說話起到主耶穌被釘十字架。【再等不多時】指從主耶穌被釘十字架到復活的三天時間。當門徒看到主耶穌被賣,受審,受難,被釘的時候,就會【痛哭,哀號】。十字架的死,帶來生產之苦,榮耀的復活,帶來生產之樂。當時猶太人相信在彌賽亞時代來臨之前,必定有一段苦難時期,稱那時期為【彌賽亞的生產之痛】主耶穌的比喻可能與此背景有關。門徒將在復活的主內進入新造裡,得著那沒有人能奪去的喜樂。【到那日】(23節),指聖靈降臨的時候(13節)。門徒既看見了基督復活的事實,又有聖靈的內住,一切便會豁然開通了。基督的復活帶進了聖靈的內住,那時,主就在信的人裡面,信的人也在祂裡面,彼此聯合為一,門徒就可以直接來到父神面前祈求,他們為主的緣故向父神求什麼,一定會得到垂聽。23-24節是主耶穌四個【必成就】禱告的應許中的第四個(14:13-14;15:7;15:16;16:23-24)。我們若順服內住的聖靈【祂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12節)使我們專心祈求神所喜悅的事。神心滿意足了,才能【使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24節)。在整個臨別贈言中,主耶穌一直是用比喻,因為門徒們還無法完全理解主耶穌十字架的計劃。在整個臨別贈言中,主耶穌一直是用比喻,因為門徒們還無法完全理解主耶穌十字架的計劃。【到那日】,指聖靈降臨的時候(13節)。【我並沒有對你們說,我要為你們求父】指當聖靈降臨以後,主耶穌不需要像原來在肉身裡一樣為門徒求父,因為門徒可以直接來到父神面前,奉主的名求父。27節這是門徒可以直接來到父神面前奉主的名祈求的理由。這話的意思是:【你們現在是信了,但你們很快就要遇到難處,那時你們的信心將會動搖】(32節)。在主耶穌成就十字架的救恩之前,門徒的信心都是軟弱的。【時候將要】是在一連串有關主耶穌的【時候】的句子中的第八個(2:4,7:30,8:20,12:23,27,13:1,16:32,17:1),指主耶穌被釘十字架和復活得榮耀的時候。前三個說主耶穌的時候未到,後面六個則說祂的時候已到。【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主耶穌事先預言門徒們會離棄祂(32節),日後他們悔恨不已時,就會想起祂早已預先知道,卻仍然愛他們,這會使他們在與主的關係上有平安。【苦難】原文與婦人生產的【苦楚】(21)是同一字,主耶穌並沒有應許信徒在敵視他們的世界上可以免遭苦難,但信徒的苦難有如生產時的陣痛,只是從憂愁到喜樂的過渡。主耶穌即將被釘十字架,但祂卻說【我已經勝了世界】,因為世界一切的環境、勢力都無法使祂偏離十字架的使命。門徒也能【勝過世界】(約壹五4),世界一切的環境、勢力也無法使我們偏離基督。 思想:面對憂慮我們需要平安,主耶穌賜的平安不是物質短暫的擁有,更不是膚淺的承諾,而是生命的內住,生命與我們一同的面對,更是正因耶穌已經勝了世界。祈禱:親愛主耶穌,祢愛我們,祢的愛不是膚淺的承諾,祢的愛更不是讓我們物質的填滿,而是主祢的內住,陪伴,更因主祢已經勝了世界。阿們!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約翰福音 18:28-40約翰福音 18:28-40

【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沒提主耶穌在大祭司該亞法所主持的公會前的審判(太26:57-68;可14:53-65;路22:54-55)直接就說【從該亞法往衙門內解去】。根據對觀福音書,主耶穌是在吃過逾越節的筵席後被捉拿的(太26:17-21;可14:12-17;路22:14-21)而這裡卻說【不能吃逾越節的筵席】。【彼拉多】是羅馬帝國派駐猶太地的第五任巡撫,任期主後26-36年。通常住在凱撒利亞,但在重大節期都會鎮守耶路撒冷。根據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的描繪,彼拉多是個個性倔強且冷酷無情的人。這些人的態度傲慢無禮,他們認為彼拉多應該照著他們的決定處死主耶穌,但彼拉多並不願意照他們的心意去做。倔強的彼拉多不接受猶太人的態度,反而向他們挑戰,讓他們自行決定。彼拉多知道猶太人沒有權利這麼做,當時猶太人是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被賦予有限的自治權力,除了對擅闖聖殿內院的外邦人之外,並無執行死刑的權柄。所以他們被迫承認【我們沒有殺人的權柄】。如果由猶太人執行死刑,一定是用石頭砸死,但主耶穌已說過祂將被【舉起】,即被釘十字架(3:14,8:28,12:32-33),只有當羅馬人執行死刑時,才有機會用此刑罰。主耶穌必須被掛在木頭上,才能擔當咒詛(申21:22-23)。彼拉多是羅馬的巡撫,只要不影響羅馬帝國的統治,通常是不過問猶太人的宗教紛爭,因此公會並未以宗教的罪名(太26:59-66)來控告主耶穌,而以政治罪名誣陷祂。主耶穌若自命為【猶太人的王】,即表示與羅馬政府對抗。【還是別人論我對你說的呢?】意思是如果是猶太人說的,那麼【猶太人的王】意思就是【彌賽亞】。彼拉多看不起猶太人,所以不關心什麼叫作【猶太人的王】。彼拉多說【你本國的人】主耶穌卻改變了對話的方向,說【我的國不是從世界來的】神國的建立是靠神的能力,不是靠人的勢力。【屬】原文指來源【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指【我的國不是從世界來的】。彼拉多抓住主耶穌所提【我的國】想讓主耶穌親口承認祂想做這世界的王,但主耶穌反而說祂是來為神的真理作見證。彼拉多則墜入雲裡霧中問:【真理是什麼呢?】【真相是什麼?】彼拉多只是隨口一問,並不是在認真探問,所以未等答案就離開了,表明他對此問題並不太關切。【我查不出祂有什麼罪來】是宣告主耶穌不觸犯羅馬律法。這是彼拉多第一次宣告主耶穌無罪(18:38;19:4,6)。彼拉多想放了主耶穌,同時又想安撫猶太人,所以提到這個規矩。他說【猶太人的王】是想嘲弄猶太人。【強盜】原文含有革命分子與亂黨的意思,巴拉巴是當時造反的殺人犯(可15:7)。祭司長和長老們絕不同情造反者,因為他們的既得利益會因此受損,但此時卻慫恿民眾要求釋放巴拉巴(太27:20;可15:11)。世人寧願要殺人犯和強盜,也不要主耶穌,所以沒有一個真正的基督徒能得到全世界的愛戴。 思想:【我的國不是從世界來的】我要為真理作見證,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上。屬世界的掌權者為自己的利益不斷行惡,但屬神的主卻為真理作見證,甚至受苦捨命。我們明白【真理是什麼呢?】 祈禱:主耶穌,感謝祢不只為我們來到世上,更為真理作見證甚至受苦捨命,願主使我們更愛惜真理,為主活出真理。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