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 16:16-33

約翰福音 16:16-33

約翰福音 【不多時】指從當時說話起到主耶穌被釘十字架。【再等不多時】指從主耶穌被釘十字架到復活的三天時間。當門徒看到主耶穌被賣,受審,受難,被釘的時候,就會【痛哭,哀號】。十字架的死,帶來生產之苦,榮耀的復活,帶來生產之樂。當時猶太人相信在彌賽亞時代來臨之前,必定有一段苦難時期,稱那時期為【彌賽亞的生產之痛】主耶穌的比喻可能與此背景有關。門徒將在復活的主內進入新造裡,得著那沒有人能奪去的喜樂。【到那日】(23節),指聖靈降臨的時候(13節)。門徒既看見了基督復活的事實,又有聖靈的內住,一切便會豁然開通了。基督的復活帶進了聖靈的內住,那時,主就在信的人裡面,信的人也在祂裡面,彼此聯合為一,門徒就可以直接來到父神面前祈求,他們為主的緣故向父神求什麼,一定會得到垂聽。23-24節是主耶穌四個【必成就】禱告的應許中的第四個(14:13-14;15:7;15:16;16:23-24)。我們若順服內住的聖靈【祂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12節)使我們專心祈求神所喜悅的事。神心滿意足了,才能【使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24節)。在整個臨別贈言中,主耶穌一直是用比喻,因為門徒們還無法完全理解主耶穌十字架的計劃。在整個臨別贈言中,主耶穌一直是用比喻,因為門徒們還無法完全理解主耶穌十字架的計劃。【到那日】,指聖靈降臨的時候(13節)。【我並沒有對你們說,我要為你們求父】指當聖靈降臨以後,主耶穌不需要像原來在肉身裡一樣為門徒求父,因為門徒可以直接來到父神面前,奉主的名求父。27節這是門徒可以直接來到父神面前奉主的名祈求的理由。這話的意思是:【你們現在是信了,但你們很快就要遇到難處,那時你們的信心將會動搖】(32節)。在主耶穌成就十字架的救恩之前,門徒的信心都是軟弱的。【時候將要】是在一連串有關主耶穌的【時候】的句子中的第八個(2:4,7:30,8:20,12:23,27,13:1,16:32,17:1),指主耶穌被釘十字架和復活得榮耀的時候。前三個說主耶穌的時候未到,後面六個則說祂的時候已到。【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主耶穌事先預言門徒們會離棄祂(32節),日後他們悔恨不已時,就會想起祂早已預先知道,卻仍然愛他們,這會使他們在與主的關係上有平安。【苦難】原文與婦人生產的【苦楚】(21)是同一字,主耶穌並沒有應許信徒在敵視他們的世界上可以免遭苦難,但信徒的苦難有如生產時的陣痛,只是從憂愁到喜樂的過渡。主耶穌即將被釘十字架,但祂卻說【我已經勝了世界】,因為世界一切的環境、勢力都無法使祂偏離十字架的使命。門徒也能【勝過世界】(約壹五4),世界一切的環境、勢力也無法使我們偏離基督。 思想:面對憂慮我們需要平安,主耶穌賜的平安不是物質短暫的擁有,更不是膚淺的承諾,而是生命的內住,生命與我們一同的面對,更是正因耶穌已經勝了世界。祈禱:親愛主耶穌,祢愛我們,祢的愛不是膚淺的承諾,祢的愛更不是讓我們物質的填滿,而是主祢的內住,陪伴,更因主祢已經勝了世界。阿們!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11:45-57約翰福音 11:45-57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因看神蹟而來的信心常常是膚淺的(2:23-25,6:14,66,8:31-38),但這次並非如此,這些猶太人是看見神蹟而信之人的表率(20:31 )。經文表示這些猶太人是看見神蹟而信,同樣的複活神蹟,人們卻有兩樣的反應:有的相信,有的去告密。這些猶太教領袖並不否認主耶穌所行神蹟的真實性,但這【好些神蹟】對心眼矇蔽的不信者毫無作用。約翰福音多次提到【祭司長和法利賽人】開會(7:32,45,11:57,18:3)但本節是惟一一次明確提到【公會】(47節)。而猶太公會仿效摩西與七十位長老的模式,由七十位委員組成,大祭司是公會主席。它是猶太人的最高權力機構,在羅馬帝國統治下的猶大省管理猶太人。猶太公會一方面要對羅馬政府交帳,一方面又要爭取大部分猶太人的民心,所以現在進退兩難。主耶穌在耶路撒冷城和附近地區所行的許多神蹟,使許多猶太人相信祂是彌賽亞。此事若持續下去,大部分人都會跟隨祂,這會被視為對羅馬帝國的威脅,招致羅馬軍隊的鎮壓。公會若袖手旁觀,羅馬帝國會將他們革職,他們就會失去對聖殿和人民所享有的特權。當中的公會主席大祭司該亞法,無意中說出的話正好符合神的救贖計劃,不自覺地說了預言。其實仍然為著他們固有的利益,但作者作出補充【也不但替這一國死,並要將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歸一。】是因主耶穌是全世人的救主。該亞法的提議被猶太公會接納為正式的決議捉拿耶穌。猶太公會決意為了保全人而犧牲神的兒子,而神的兒子則是為了神的國而預備好犧牲自己。但因為神的時候未到以前,耶穌決不魯莽行事。因此主耶穌隱退【以法蓮】可以暫時迴避耶路撒冷城裡的反對者,又可以及時趕到耶路撒冷過逾越節。這是主耶穌被釘十字架之前的最後一個逾越節,也是約翰福音所記錄主耶穌在公開事奉期間的第三個逾越節(2:13,23;6:4;11:55)。逾越節期間,猶太男人必須提前在聖殿南面台階入口處舉行潔淨禮,然後才能將他們的羔羊帶入祭司院獻祭。這潔淨禮在逾越節前舉行,為期七天(12:1)。主耶穌剛在耶路撒冷近郊的伯大尼使拉撒路起死回生,這消息在耶路撒冷不脛而走(45-48節),所以人們都盼望祂的出現。 思想: 【人的忿怒,要成全祢的榮美。人的餘怒,祢要禁止】(詩76:10)。因著人的利益,自私儘管多有歷歷在目的神蹟在他們面前,都可以不相信,甚至要將神的兒子殺掉;但神的旨意就是儘管人的惡都能成就祂的工作。 祈禱:親愛主耶穌,在我們社會的環境中有很多的惡,很多的人的自私,但主祢不但知道,更能夠利用,甚至成就主祢的旨意。願我們深信祢仍為我們掌權,為我們作王。阿們!

約翰福音 20:19-23約翰福音 20:19-23

【約翰福音】 雖然彼得和約翰已見過空墳墓,【抹大拉的馬利亞,和約亞拿,並雅各的母親馬利亞,還有與她們在一處的婦女】已見過復活的主(路24:10 ),但門徒們仍不能相信主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主耶穌突然出現在躲在門戶緊閉房裡的門徒面前,顯示祂復活以後的身體不再受到時空的限制。耶穌向門徒顯現,伸出手給各人看。門徒看見,就明白耶穌是復活的主。這看見是看見就相信的。一如約翰看見就明白。主耶穌問安說:【願你們平安】顯示祂未怪門徒的膽怯和小信。【手和肋旁】指主耶穌被釘十字架所遺留的傷痕之處(25節;19:34)。主耶穌被父神差遣,在世上見證和彰顯父神,執行祂的旨意;我們也被主差遣,在世上見證和彰顯基督,執行祂的大使命。【吹一口氣】是像徵性的動作,預表聖靈在五旬節時真正的降臨。此時主耶穌還沒有升天,所以聖靈還沒有降下與門徒同在。23節原文直譯【凡被你們赦免其罪的,他們必是已經蒙了赦免的;凡被你們留下其罪的,他們必是原本就被留下的】。神不是因為我們赦免別人的罪,祂才赦免這些人的罪,也不是因為我們不赦免別人的罪,祂就不赦免這些人的罪。而是信徒有了聖靈的內住以後,就能從聖靈清楚知道神的心意,從而藉著傳福音宣告信主(罪得赦免)和不信主(罪不得赦)的後果。 思想:主耶穌的復活帶給人盼望,更帶給人平安,主的確已經復活了,有人仍然懷疑,有人仍然不信,我有否相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人有福呢? 祈禱:親愛主耶穌,祢是活生生的救主,主祢不但一直活著,更一直愛著我們,主祢最渴望我們信靠祢,因信在主裡得那美好的福,就是主祢賜下的平安,同在!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