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那門徒】可能就是【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20:2)也就是使徒約翰。使徒約翰的父親西庇太的捕魚事業相當興隆,除了兩個兒子做幫手外,還請了僱工(可1:20),表示這個家庭相當富有,可能與大祭司家很熟。【你不也是這人的門徒嗎】這使女知道約翰是主耶穌的門徒,所以順便問彼得是不是也是,未必懷有惡意,卻使彼得變得手足無措。這是應驗主耶穌預言彼得將不認祂三次(13:38)中的第一次(17,2,27節)。耶路撒冷城海拔750米,逾越節是陽曆三,四月間,晚上還很冷。差役無權過問公會審案的事,他出手摑打主耶穌的臉是不合律法的。這些人只看大祭司代表神,卻不關心自己在神面前是否活得對。有人以為主耶穌這問話,與祂教導別人【有人打你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太5:39)的話有矛盾。那裡的教訓是說,天國子民憑著神的生命可以超越羞辱,而主在這裡的抗辯是為真理作見證,祂並不是為受羞辱而不平,乃是為真理而申述。基督是【逾越節的羔羊】(林前5:7)。主耶穌的受審,正如逾越節的羔羊在被殺獻祭之前,必須先送到祭司那裡被察看,驗明確無殘疾,方可作神的祭物(出12:5;申17:1)。25節【有人】原文是複數,當時有一班僕婢圍著火堆談話,極可能有幾個人同時發出同樣的疑問,所以馬太說是另一個使女問這個問題(太26:71),馬可說是同一個使女(可14:69),而路加則說是另一個男人(路22:58)。這是應驗主耶穌預言彼得將不認祂三次(13:38)中的第二次(17,25,27節)。彼得憑著一時血氣之勇,拔刀削掉了馬勒古的耳朵(10節)卻在馬勒古親屬的質問下跌倒。可見血氣之勇不能持久,也絕無屬靈的功效,憑血氣行事的,必會自食血氣之果。這是應驗主耶穌預言彼得將不認祂三次(13:38)中的第三次(17,25,27節)。神安排環境,叫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受試驗,而且越來越厲害,直到我們完全認識自己的軟弱而不再信靠自己為止。主允許彼得跌倒,但卻不允許彼得失落,所以安排了環境來挽回他,藉著雞叫來喚醒他。今天,主耶穌也常常藉著我們的遭遇和環境,提醒我們對祂的不忠和虧欠。 思想: 或許神安排環境,叫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受試驗,而且越來越厲害,是為要直到我們完全認識自己的軟弱而不再信靠自己為止。今天,我們有否察驗主耶穌藉著我們的遭遇和環境提醒我們呢? 祈禱:親愛主耶穌,我們明白到不可單靠自己,單靠承諾去跟隨祢,而是要明白好好倚靠祢,使我們每日都好好察驗主祢。阿們!
約翰福音 18:15-27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11:1-27約翰福音 11:1-27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主耶穌使拉撒路從死裡復活,是祂在地上公開事奉的最高潮,顯明了復活的能力。拉撒路從死裡復活的消息在民間傳開,促使猶太首領們打定主意除掉主耶穌。雖然神做工的結果也會滿足人,但祂做工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乃是為神的榮耀】是要高舉祂的兒子,來成就神永遠的旨意。主耶穌等了兩天,並不是【延誤】兩天。主耶穌有祂自己最好的時間和方式,事實上,此時拉撒路已經斷氣了,因為當主耶穌到達的時候,拉撒路已去世四天(17節)。當時猶太人認為人斷氣後靈魂還會盤旋三天,期間仍有甦醒的希望。拉撒路若是斷氣四天後復活,才能清楚顯明那是神榮耀的作為(4節)。(7節)【再】字與剛過不久的修殿節連結起來(10:31-39)。修殿節時猶太人企圖用石頭砸主耶穌;現在剛過2-3個月,此時回猶太地還會遇到危險。門徒可能認為主耶穌等了兩天才動身,是擔心有危險。【白日】(9節)比喻父神指派祂在世工作的時日,在父神所定規的時日未結束以前,祂乃是這世上的光,故當趁此機會有所行動,必不至於遭遇甚麼危險。15節【我沒有在那裡就歡喜】因為拉撒路的死是主耶穌有機會讓他起死回生,讓門徒經歷主復活的大能,因此在主耶穌升天以後的日子裡,也能憑著單純的信心,不偏離跟隨主的道路。古時猶太人的習俗,哀喪期有的長達三十天之久,鄰舍與親友會來探望並慰問喪家。除家人以外,還僱有婦女幫忙哀哭。馬利亞還不知道主耶穌來了(28-29節)。馬大受人觀念的限制,認為主耶穌必須在場才能醫治,拉撒路的死已經成了定局,主就無能為力了。馬大的話並非埋怨主耶穌沒有及時趕來,因為報信的出發不久,拉撒路就死了。馬大以為主耶穌就像從前的先知,要【向神求】才能得著甚麼。她此時還不認識主耶穌復活的大能,也不知道祂自己就是那復活(25節)。馬大以為是指在末日復活,這也是當時法利賽人的觀念。人若只知道末日的復活,還不明白什麼是復活,他們只知道是死了的人活過來,卻不知道復活是生命勝過死亡,又廢去死亡的權勢。【我就是復活與生命】(25節)是主耶穌用七個【我是】來啟示自己的第五次(6:35,48,51;8:12,9:5;10:7,9;10:11,14;11:25;14:6;15:1,5)這詞組在原文是莊嚴而加重的語氣,表示祂就是【我就是那我是】(出3:14)的神。(26)【必永遠不死】不是指肉身不死,乃是指因著與主耶穌聯合,信徒的靈魂已經進入永生,死對他們已經無能為力了,因為他們的生命已經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裡面(西3:1,3)。馬大是聖經中除彼得(太16:16)撒馬利亞婦人(4:29)之外的第三個公開承認主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的人。主後一世紀的猶太人以【神的兒子】這頭銜作為彌賽亞的頭銜。 思想: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人若只知道末日的復活,還不明白什麼是復活,我們有否只知道是死了的人活過來,卻不知道復活是生命勝過死亡的主?或是我們只期待用我們的方式時間去要求經歷上主呢? 祈禱: 親愛主, 當我們面對困難,我們會感到傍惶,感到絕望,但『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主祢不只是我們的盼望,更是我們的主,成為我們的生命。阿們!
約翰福音 1:1-8約翰福音 1:1-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的主題是啟示主耶穌是神(20:30-31)所以直接從【太初】開始。【太初】與【起初】(創1:1)原文同字,但【起初】是指神創造的開始,即時間的起頭,而【太初】是指在未有時間以前,在過去的永遠裡就已經存在。【道】(logos)意思是【話】當時猶太文化和希臘文化背景的讀者對【道】這個概念都很熟悉,猶太哲學家斐羅(Philo)用【道】來指神的心意,創造世界時的工程師與神與受造物之間的中間人。耶穌基督是在創世以前就已經存在的【道】祂是將神的榮耀和心意發表出來的【道】(18節)。【道與神同在】顯示【道】與【神】一樣是有位格的,處於同等的地位,同時存在,心意相交相通。【道就是神】的【是】字在原文為過去式,表示【道】並不是後來才逐漸變成【神】。本節的【神】字原文無冠詞,表明神的屬性;【道就是神】意思是【神有怎樣的神性,道就有怎樣的神性】。【道】並未構成神的全部,而是擁有神的屬性,是三一神的一個位格。第2節確認耶穌基督在過去的永遠裡就已經是神,並非後來由人變成。祂的神性乃是永恆,絕對的,從亙古到永遠,祂就與神同在,祂是三位一體神的一個位格。3節宣告【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祂造的】所以耶穌基督自己並非【被造的】而是神創造萬物的管道(西1:16-17)創造的目的是為了顯明基督,萬有都是【為祂造的】(西1:16),基督不但創造了物質與規律,也在萬有中賜下了【生命】。【生命在祂裡頭】因為基督的本質就是生命,祂是生命的源頭,接上了祂就是接上了生命的源頭,所以【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約壹5:12)【這生命就是人的光】表示這生命要與人發生關係,基督樂意把生命賜給尋求祂的人。雖然光可以結束黑暗的轄制,領人走向永遠的榮耀,但人的本相卻拒絕光,因為轄制這世界的【黑暗卻不接受光】。本書中所有的【約翰】都是指【施洗約翰】。約翰福音從不提及作者使徒約翰的名字,所以不像其他三卷福音要用【施洗約翰】來區別【西庇太的兒子約翰】。【從神那裡差來的】意思是【先知】雖然撒但的抵擋使全地都陷在黑暗裡,人的心思更是黑暗中的黑暗。但神不甘心讓照著祂的形像被造的人在黑暗中走向滅亡,所以祂不因人的無知而緘默,而是興起見證人來【為光作見證】要使人甦醒過來脫離黑暗的轄制【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20:31)。施洗約翰不是叫人注意自己,而是指示人歸向基督。神的僕人總是見證基督,但【祂不是那光】所以不可把神的僕人看成是真理的化身。 思想:當我們接受基督的時候,祂的生命就進到我們的裡面,發光照亮我們,讓我們真正認識神,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好脫離黑暗的權勢,活出神的榮耀。 祈禱:親愛天父,你是偉大的神,更是創造我們的主宰,使我們有生命,更能與你建立緊密的關係,願我們真正認識神,認識生命,好叫我們脫離黑暗的生命,活出神的榮耀。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