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 18:1-14

約翰福音 18:1-14

【約翰福音】 主耶穌在14:31對門徒說了【起來,我們走吧】之後,就出了最後晚餐的樓房,路上講了15至16章的話,又在聖殿山上做了17章的禱告,此時才離開聖殿山。【汲淪溪】是耶路撒冷東城牆和橄欖山之間小山谷裡的旱溪。這【園子】是一個橄欖園,名叫【客西馬尼】位於汲淪溪對面的橄欖山畔,離耶路撒冷城牆約一點二公里,是主耶穌和門徒常去之處(2節)。猶大帶來捉拿主耶穌的人包括祭司長,守殿官並長老(路22:52)法利賽人的差役,千夫長和一隊兵(12節),大祭司的僕人(10節),一些閒雜人(26節)。主耶穌主動【出來】見他們,表示祂上十字架是甘願捨命。主耶穌【知道】將要臨到自己的一切事,所以臨事不會驚慌失措;【我就是】原文是【我是egō eimi】猶太人都知道,這是神向摩西宣示祂自己時所用的稱號(出3:14-15)。主耶穌一說【我就是】他們就退後倒在地上。從這戲劇性的反應看來,主耶穌使用【我是(egō eimi)】不只說祂就是他們要找的人,也是宣告祂與神原為一。無論那些人是否明白這意思,都感受到從主身上發出的力量,令他們在祂面前站立不住。若不是主耶穌甘心樂意把自己交在這些人的手中,他們是毫無能力捉拿祂的。8節主耶穌再次主動用【我是(egō eimi)】表明祂的身份,並且對來捉拿祂的人下命令,顯明是祂在掌控局勢。在四福音中,只有約翰福音指出砍人的是西門彼得,而他所砍的那人叫馬勒古,只有路加福音記錄主耶穌醫好了那人(路22:51)。不認識十字架意義的人,常伸出肉體的手,拔出血氣的【刀】憑血氣替神出頭,替神出主意,動機雖然是為了保護主和屬主的事物,其實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有害。彼得以為自己在護衛主耶穌,其實情勢完全在主耶穌的掌控之下,祂不需要門徒憑血氣為祂的榮耀爭戰(36節)。人所關心的是事情的平安順利,主所關心的是事情照神的旨意成就。從外面看,是人把主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但主卻說這是【我父給我的那杯】。任何十字架的苦難,我們若能認識這是天父量給我們的,就不會怨天尤人,而是樂於接受。【亞那】是在主後5-15年任大祭司,後來被羅馬巡撫革職,但猶太人認為大祭司是終身職,所以他能在幕後繼續行使大祭司的職權。【該亞法】在主後18-36年任大祭司,是羅馬政府所認可的大祭司。對於一位曾經說過要把主耶穌處死是恰當的人(11:49-52),不要期望從他那裡得到公平的審訊。 思想: 面對十字架的如此苦難,主耶穌因信靠天父安然面對,我們若能認識生命中的苦難是天父量給我們的,就不會怨天尤人,而是樂於面對。還是像彼得藉助自我的方法去處理生活中的困境呢? 祈禱:主耶穌,我們感謝祢為我們面對人的出賣,面對十字架都全然信靠天父,活出天父的旨意,求主教導我們面對困苦都願意信靠祢,與主祢一同面對。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6:60-71約翰福音 6:60-71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經文表示跟蹤主的門徒中因無法領會並接受耶穌基督吃我肉、喝我血的十字架啟示,因此令你們反感。更表示耶穌基督心裡知道,耶穌質問他們,他們是否只期望看見主耶穌升天得榮耀,而不是十字架的苦難? 叫人活的並不是主耶穌物質的血、肉,而是靈,因【肉體是無濟於事】這靈是從主耶穌的話裡來的。當按著主耶穌話裡去接受主自己,就能得著靈裡的生命。耶穌再表示從起初就知道那些不信的人是誰, 主耶穌並不是要勉強人相信祂,也不擔心有人不信祂、出賣祂。信主的【信心】,本身就是神的恩賜:不信導致那些人無法理解並接受主耶穌的話語,惟有得著信心恩賜的人,才能克服這不信的障礙。66節他的門徒中有許多人退卻離開了,不再與耶穌同行,人若沒有蒙父神所【恩賜】(65節)的信心,從自己裡面並不能生發真正的信心,而憑外表也不能真正認識主,所以他們只是暫時跟隨主,實際上是假【門徒】。對於主耶穌同樣的話,沒有信心的人反應是【這話實在難以接受,誰能聽得進去呢】(60節)但有信心的人反應卻是【祢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有真正信心的人不是為著今生的好處來跟隨主,而是為著永生來跟隨主。西門彼得確認已經相信耶穌基督就是【神的聖者】舊約常稱耶和華神為【那聖者】這稱呼只在對觀福音書中出現過兩次(可1:24;路4:34)。相反主耶穌說猶大是【一個魔鬼】,指他是被魔鬼利用的工具。主耶穌雖然知道猶大將會出賣祂,卻還在整夜禱告以後(路6:12),照著父神的旨意揀選猶大作門徒,【好叫經上的話得應驗】(17:12;可15:21)。因為祂【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 思想: 主啊,你有永生的話語,我們還要投靠甚麼人呢?西門彼得被主呼召,更從與主的生活中,察檢出主就是他生命的出路,不只是因他的相信,更是他的知道,認識進入主的生命中。我們有否只看到跟隨主的得著,並無看到跟隨主的關係呢? 祈禱:主耶穌,在祢的旨意中或許我們會經歷很多的不明白,不明白生活的困苦,不明白信仰帶給我們自我不如意的經歷,求主光照我們,引導我們明白主的旨意,更願進入與主親密的關係當中。阿們!

約翰福音 4:16-30約翰福音 4:16-3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撒馬利亞婦人向主耶穌要活水(15節)但主耶穌卻提到她的【丈夫】,也就是她的生命中的隱惡(18節)。猶太人認為一個女人只可以離婚兩次,如果撒馬利亞人也有類似的標準,這個婦人的生活就顯得極端不道德。【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可能指她現在跟另一個男人有關係,但並未結婚。因此,婦人認為只有先知才可能對她的私生活瞭如指掌。認定耶穌是一位先知,但這位撒馬利亞婦人可能想避談她不光彩的隱私,就把話題轉移到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古老的分歧上。(20節) 【這山】是基利心山。當婦人與主耶穌在敘加談話時,抬頭就可望見,山上有主前388年建造的撒馬利亞聖殿,今日仍有撒馬利亞人在基利心山上敬拜。撒馬利亞人認為基利心山是特別神聖的地方。亞伯拉罕和雅各曾在這附近築壇(創12:7;33:20)而以色列百姓也在這座山上得到祝福(申11:29;27:12)但猶太人根據聖經在耶路撒冷敬拜神。主前128年,猶太王許幹摧毀了撒馬利亞聖殿;主後6-9年間,撒馬利亞人在逾越節時將死人骨灰灑在耶路撒冷的聖殿裡褻瀆它。主耶穌表示敬拜將不再局限於一個特定地點。既然要敬拜,就該知道敬拜的對像是【父】這是神在人間做工的目的,祂要作人的父,人有了神的生命,神成為人的父,神是人的父才是人與神正確的關係。撒馬利亞人的聖經只有摩西五經,以致他們對神的認識不多。耶穌更清楚指示她神的旨意就是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主耶穌在此將【心靈】與【地點】相對,【誠實】與【祭物】相對,指出【靈】乃是敬拜地點的實際,【誠實】乃是祭物的實際。神是靈,只有從聖靈重生,接受神的生命以後,才能真正敬拜是神的靈。我們拜祂也必須在真理裡,真正的敬拜是在生命裡發出來的,是靈裡面與真理相配合的感動。但婦人仍然認為在何處敬拜的問題必須等到撒馬利亞的彌賽亞來到後,才能真正明白。主耶穌竟然將祂彌賽亞的身份首先啟示給一個對彌賽亞持有不同看法的撒馬利亞婦人!27節根據當時拉比的教導,猶太人應盡量避免在街上與婦女說話,連自己的妻子都不行。因此婦人將她重要的維生器具那【水罐子】留下,表明她生活的優先次序因著救主耶穌改變了。婦人原本在酷熱中午太陽底下去打水(6-7節),是因為怕見眾人,但遇到基督之後就不再避諱,而【往城裡去,對眾人】作見證。 思想:因著主耶穌的真光, 這位婦人竟然肯把她羞恥的隱私擺在眾人面前,足見一個真心悔改的人;耶穌願意主動除去我們生命的罪,更要解決我們生命的困惑,我們有否願意被主引導光照我們的生命呢? 祈禱: 親愛主耶穌,我們承認生命有很多的隱惡,更有很多隱而未見的罪,是主祢樂意光照我們,樂意引導我們出黑暗進入那奇妙的光明中。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