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 21:12-19

約翰福音 21:12-19

門徒中沒有一個敢問祂:你是誰?因為知道是主。這些門徒在外面是不知道【你是誰】但是裡面卻又莫名其妙地知道。世上一切的宗教,只有要求,卻沒有供應;惟有我們的主,祂不但有要求,且有供應。主總是先有供應,後才有要求。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可能是與那些魚,船,網相比,也可能是與其他門徒對主的愛相比。但彼得經過三次不認主的失敗,已經不敢對自己的肉體再有自信,所以只敢說【你知道我愛你】。主耶穌指派彼得【餵養我的小羊】意思是為信徒提供屬靈的糧食。主耶穌指派彼得【牧養我的羊】意思是牧養一般的信徒。彼得【憂愁】可能因為他覺得主耶穌對他前兩次的回答不滿意。但主耶穌可能是給彼得三次機會來重新恢復他,因他曾三次不認主(18:15-17,25-27)。主耶穌指派彼得【餵養我的羊】意思是為一般信徒提供屬靈的糧食。主耶穌在15,16節的問話中所用的【愛】原文是agapaō,而彼得回答的【愛】原文是phileō,而17節的問和答中的【愛】原文都是phileō。有人認為agapaō是指【神聖愛】而phileō是指【朋友之愛】;實際上,agapaō和phileō在約翰福音中是同義詞。使徒約翰既用agapaō來描述聖父對聖子的愛(10:17;15:9;17:23,24,26)主耶穌對拉撒路的愛(11:5)主耶穌對使徒約翰的愛(13:23;19:26;21:7,20)父神對門徒的愛(14”23);也用phileō來描述聖父對聖子的愛(5:20)主耶穌拉撒路的愛(11:3,36)主耶穌對使徒約翰的愛(20:2)父神對門徒的愛(16:27)。主耶穌預言彼得年老時被逮捕與殉道的情形(19節),彼得對此預言銘記在心(彼後1:14)。根據古教會的傳說,使徒彼得不但是為主被釘十字架而殉道,並且還要求行刑的人將他倒釘,因為他自覺不配與主有同樣的死法。 思想:在我們失敗軟弱時,主耶穌明白我們最需要的不是道理,不是教義,而是愛,這不是一種的溺愛,而是讓我們再次有勇氣跟蹤主的愛!使我們不再靠自己自把自為的愛,而是信任主在我們生命中獨特安排的愛! 『你跟從我吧!』 祈禱:親愛主耶穌,多謝祢愛我們,更使我們生命面對軟弱時都能經歷主祢的愛,是祢的愛使我們有勇氣面對我們的軟弱,面對我們的將來,求主使我們愛祢更願意一生跟隨祢。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8:21-38約翰福音 8:21-3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Ccs2M7p-3s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經文中耶穌表示【你們要找我】是指猶太人會繼續找彌賽亞,但是卻找不著,他們在找別的彌賽亞的時候會死在自己的罪中。猶太人相信自殺的人要進地獄,而自己肯定可以上天堂,所以誤會主耶穌所謂【不能到的地方】就是地獄。他們沒有辦法相信祂,原因在於他們與祂無論在源頭、關係和觀點上,都分屬兩個不同的世界。猶太人再質問耶穌【祢是誰】意思是【祢以為祢是誰啊】?因此,主耶穌宣告【就是我從起初所告訴你們的】就是【神的兒子】;更表示主耶穌來到世間,並沒有與父神分隔,祂不是【獨自】在世,父神始終與祂同在,總是做天父喜悅的事。因這些話有很多人信了祂,但這些【信祂】的人信得並不完全,因此耶穌向他們解釋真信的定義與效果(31-36節)。基督是叫人得以自由的真理,當人住在基督裡的時候,將從各種捆綁之中得著【自由】:1) 免於受律法的捆綁(3-11節)因為基督成全了律法的要求;2) 免於受罪惡的捆綁(34-36節)因為基督復活的生命已經勝過了罪;3) 免於受魔鬼的轄制(44節)因為基督在十字架上已經敗壞了魔鬼;4) 免於死在罪中的定命(51節)因為基督在十字架上已經為我們受了審判,使人在祂裡面不再受死亡的威脅。這些【信祂】的人不是真門徒,因為他們立即就拒絕了主耶穌說的話。他們認為亞伯拉罕的後裔就有屬靈的自由。因為他們仍活在隨心所欲罪中享樂的生命,正是在作罪的奴僕,無法靠著自己的力量擺脫罪的捆綁。但被主耶穌從奴隸的地位釋放出來的人,能享受不被審判的自由,也從死亡的權勢之下脫離出來,不再與神隔離,這才是真正的自由;亞伯拉罕謙卑接受神的話,甚至連他尚不了解的話也憑信心接受(創12:1-4,22:1-14)這些猶太人完全不照著亞伯拉罕的榜樣而行。這些【信祂】的人竟然想殺主耶穌!因為主耶穌的道在假信徒心中找不到容身之處。 思想: 我們生命是否渴望自由?渴望那自由讓自我沖天飛?那自由讓我們隨心所欲?主耶穌要讓我們明白真的自由,認識真理,真理將會使你們自由,就是願意活出真理的生命,做他喜悅的事。 祈禱:親愛主耶穌,我們承認生命有不少的自我,我們更以為這是我們享往的自由,原來是在罪中的綑綁,更成為罪的奴僕,感謝主祢不但讓我從罪中釋放,更要我們明白進入真理使我們生活活出自由與神緊密的關係。阿們!

約翰福音 15:1-17約翰福音 15:1-17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舊約聖經常用葡萄樹來象徵以色列人(詩80:8-19;賽5:1-8;耶2:21;6:8-9;結15:2-4),他們是神所揀選和【栽培】的族類,卻結出壞葡萄,失去了見證的實際。當時聖殿的頂部裝飾有金葡萄,入口處有金葡萄樹,每串葡萄和人一樣高。主耶穌在前往客西馬尼園的途中要經過聖殿,可能看到聖殿頂部巨大的金葡萄在逾越節滿月的光輝下閃閃發光,因此藉題發揮。【我是真葡萄樹】原文是【我是葡萄樹,那真實的】,只有主耶穌是【真葡萄樹】豐盛的生命在祂裡頭(1:4)所以祂能結出果子,完成神【栽培】的目的(4節)。【修理】是指春天葡萄樹開花時的剪枝,為要除去生命中一切浪費生命,攔阻生命成長,影響多結果子的東西,【修理乾淨】了才能【使枝子結果子更多】。【修理kathairō】(2節)原文也有【乾淨katharos】(3節)的意思,在13:10-11用來形容門徒們除了加略人猶大之外是【乾淨】的,在這裡是雙關語。父神修剪門徒,就是用主耶穌對他們所說的【道】來潔淨他們。【果子】就是門徒活出的整個生活和事奉。結果子是生命長成的自然現象,是內在基督生命的流露和彰顯,甚麼樣的樹,就會結出什麼樣的果子。之前主耶穌暗指門徒是真葡萄樹上的枝子,現在則明確說出【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秋天剪枝的時候,不能再結果子的枝子會被剪掉,枯乾後燒掉。【火燒】不是指受永刑,而是指枯枝沒有甚麼用處,只能燒掉。7節是主耶穌四個【必成就】禱告的應許中的第二個(14:13-14;15:7;15:16;16:23-24)。我們若常在主裡面,祂的話也就常在我們裡面,我們就能從主的話中領會神的心意,這樣,凡我們【所願意的】,也就是神所願意的。多結果子,就是讓神的生命多得彰顯,讓世人在我們身上看見神的性情,神就因此得榮耀。【常在】原文是【住在】。【住在主的愛裡】就是因愛主而遵守主的命令(10節)從而在我們身上彰顯出祂的愛來。主耶穌的喜樂來自於遵守父神的命令(10節)門徒的喜樂也來自於遵守主的命令(10節)。順服主的權柄,才能讓主喜樂。基督對我們捨己的愛,是我們彼此相愛的標準,這愛不是出於人的感情,而是出於基督的生命。遵行主所吩咐的,是作主【朋友】的條件。門徒被稱為主的朋友,是指與主的親密關係,而不是說與主平起平坐。因為門徒必須服從主的命令,才能成為主的朋友。門徒能成為主耶穌的朋友,不是因為他們的選擇,而是主耶穌的選擇,目的是讓門徒【去結果子】。16節是主耶穌四個【必成就】禱告的應許中的第三個(14:13-14;15:7;15:16;16:23-24)。我們若是被主揀選,分派【去結果子】的,主必然為我們預備了為了【結果子】使【果子常存】所需要的一切。15節是1-17節有關真葡萄樹和枝子的教導的結束。門徒(枝子)之所以能多結果子,所靠的是遵守主的命令而住在祂裡面;而主耶穌所強調的命令,是要叫門徒【彼此相愛】。 思想:你們要常在我裡面,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在我們的生命中有很多想作的事,能使我們真正作上主的心意的事必須緊記【住在主裡面】,否則不能作甚麼,我們相信嗎? 祈禱:親愛主祢是我們真的葡萄樹,我們是祢的枝子,我們承生命不可沒有祢,因為離了祢我們生命不能作甚麼,願主讓我們每日都緊貼主祢, 一生都【住在主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