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 6:60-71

約翰福音 6:60-71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經文表示跟蹤主的門徒中因無法領會並接受耶穌基督吃我肉、喝我血的十字架啟示,因此令你們反感。更表示耶穌基督心裡知道,耶穌質問他們,他們是否只期望看見主耶穌升天得榮耀,而不是十字架的苦難? 叫人活的並不是主耶穌物質的血、肉,而是靈,因【肉體是無濟於事】這靈是從主耶穌的話裡來的。當按著主耶穌話裡去接受主自己,就能得著靈裡的生命。耶穌再表示從起初就知道那些不信的人是誰, 主耶穌並不是要勉強人相信祂,也不擔心有人不信祂、出賣祂。信主的【信心】,本身就是神的恩賜:不信導致那些人無法理解並接受主耶穌的話語,惟有得著信心恩賜的人,才能克服這不信的障礙。66節他的門徒中有許多人退卻離開了,不再與耶穌同行,人若沒有蒙父神所【恩賜】(65節)的信心,從自己裡面並不能生發真正的信心,而憑外表也不能真正認識主,所以他們只是暫時跟隨主,實際上是假【門徒】。對於主耶穌同樣的話,沒有信心的人反應是【這話實在難以接受,誰能聽得進去呢】(60節)但有信心的人反應卻是【祢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有真正信心的人不是為著今生的好處來跟隨主,而是為著永生來跟隨主。西門彼得確認已經相信耶穌基督就是【神的聖者】舊約常稱耶和華神為【那聖者】這稱呼只在對觀福音書中出現過兩次(可1:24;路4:34)。相反主耶穌說猶大是【一個魔鬼】,指他是被魔鬼利用的工具。主耶穌雖然知道猶大將會出賣祂,卻還在整夜禱告以後(路6:12),照著父神的旨意揀選猶大作門徒,【好叫經上的話得應驗】(17:12;可15:21)。因為祂【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 思想: 主啊,你有永生的話語,我們還要投靠甚麼人呢?西門彼得被主呼召,更從與主的生活中,察檢出主就是他生命的出路,不只是因他的相信,更是他的知道,認識進入主的生命中。我們有否只看到跟隨主的得著,並無看到跟隨主的關係呢? 祈禱:主耶穌,在祢的旨意中或許我們會經歷很多的不明白,不明白生活的困苦,不明白信仰帶給我們自我不如意的經歷,求主光照我們,引導我們明白主的旨意,更願進入與主親密的關係當中。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13:21-38約翰福音 13:21-38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經文【心裡憂愁】表示主為猶大而心裡傷痛。主耶穌不但實際地洗猶大的腳,而且還再三用暗示的言語提醒猶大(10,18節)。古時猶太人坐席的姿勢是圍著馬蹄型桌子斜躺著用餐,左手肘支撐著身體,頭部靠近桌子,腳部伸向後邊。使徒約翰原就斜臥在主耶穌的右邊,他將身子稍向後挪移,便有如挨近主的懷裡。 本書四次提到【耶穌所愛的門徒】(23節,19:26,21:7,21:20)一般認為這門徒就是使徒約翰。(26節)【沾了一點餅】猶太人的逾越節晚餐是大家共享羊肉,餅,苦菜等食物,吃時有一盤用水果,醋等熬成的調味醬,各人拿一小塊餅蘸著盤裡的調味醬吃,沾餅遞給別人是友善的表示。主耶穌早已知道猶大蓄意賣主,但祂直到最後,仍是對敵對祂的人滿了慈愛,為他洗腳(12節)並且蘸餅給他。【耶穌回答說】(26節)可能只是悄悄地告訴了身旁的使徒約翰。猶大接受了主耶穌遞給他的餅,卻沒接受主耶穌的愛,從此他便完全受制於撒但。先是撒但把賣主的意思放在猶大的心裡(2節),如今是撒但自己進入了他的心。此時正值逾越節期,當夜開始長達七天的無酵節(利23:5-6)。拉比律法允許只要不用現款,人們可以在逾越節晚上掛帳購買食物,等過完節後再付帳。猶太人在逾越節也有周濟窮人的習俗。30節【夜間】在此也有像徵的意義,猶大離開主耶穌進入了屬靈黑暗。主耶穌必須經過十字架才進入榮耀,所以猶大出去賣主會引出【如今人子得了榮耀】這句話。猶大賣主是主耶穌接受人間羞辱的開始,但主的眼睛並沒有看在人間的羞辱上,只是看見在神面前的榮耀。【快快的榮耀祂】(32節)指主耶穌的復活和升天。【小子們】這個稱呼含有親切,體卹,憐憫,掛懷的意思。這是主耶穌兩次(13:34,15:12)吩咐門徒要【彼此相愛】的第一次。舊約命令以色列人要【愛人如己】(利19:18),但主耶穌的【新命令】裡所要求的是【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不是以愛自己的標準去愛別人,而是以主耶穌愛我們的捨己之愛去彼此相愛(約壹3:16)。若沒有彼此相愛,或沒有用捨己之愛去彼此相愛,都是違背了主的命令。基督的捨己之愛與世人的愛完全不同,乃是基督徒的獨特標記(約壹3:23;4:7-8,11-12,19-21)。彼得太過度自信,往往是失敗的根源(36節),因此,主耶穌要預言彼得【雞叫以先】即今晚三更以前三次不認主。 思想: 【彼此相愛】是主給我們的【命令】命令不需要我們贊成、擁護,也不需要我們研究、分析,只需要我們絕對順服接受。因愛使我們明白在一些黑暗的環境,容許我們經歷一些挫折、跌倒,使我們不敢再自我,而是要主的愛並信徒【彼此的相愛】。 祈禱:親愛主,感謝主祢愛我們,更藉著身邊的信徒使我們經歷愛,求主除去我們生命中有很多的自我,在生活中不再不自量力,使我們知道需要祢的愛,更需要身邊彼此的相愛。阿們!

約翰福音 7:25-39約翰福音 7:25-39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經文中【耶路撒冷人】指居住在耶路撒冷的本地人,不是外地來的【眾人】 猶太教的領袖們想要殺害主耶穌的陰謀,只有那些本地人知道,因此,由外地來的眾人則不知道。耶路撒冷人相信彌賽亞會降生在伯利恆(42節),所以他們認為來自加利利的主耶穌不可能是彌賽亞。其實主耶穌出生於伯利恆,成長於加利利的拿撒勒,並且猶太人相信在以利亞膏抹彌賽亞之前,連彌賽亞本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彌賽亞,也沒有任何能力。所以耶穌在殿裡表示這些人雖然自以為認識祂、知道祂從哪裡來的,卻不知道祂屬天的來源。即使猶太教的領袖們想就想要捉拿耶穌,但主耶穌在地上一直活在神的【時候】裡。【時候】是在一連串有關主耶穌的【時候】的句子中的第二個(2:4,7:30,8:20,12:23,27〔2x〕,13:1,16:32,17:1 )指主耶穌被釘十字架和復活得榮耀的時候。因耶穌深知在十字架上完成救贖大工後,將復活升天,回到天父那裡去,連祂的身體也無處尋覓。猶太人就彼此對問說:『這人要往哪裡去,叫我們找不著呢(34節)?當時住棚節有澆水禮。祭司每天用一個金水罐去西羅亞池取一罐水拿回聖殿,一邊繞著祭壇遊行,一邊唱讚美詩(詩113至118篇)然後將金水罐交給在祭壇當職的祭司,他將水倒在兩個銀質盆子裡,一個為盛水用,一個則為盛酒用。當這兩個盆子裝滿水後,就將水澆在祭壇上。第七天則繞著祭壇遊行七次。因此主耶穌表示:【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表明祂自己乃是那靈磐石(林前10:4)湧流出生命的活水,能滿足人深處的乾渴。正如當時的猶太拉比把住棚節的澆水禮與聖靈連在一起,主耶穌也同樣把活水江河與要賜下聖靈的事連在一起。 思想:經文中眾人並領袖都因著故有的理解去認識耶穌,因此產生讓自己不能解脫的問題;我們有否讓自我的認知,故有的理解去認識主耶穌呢?還是明白自己的乾渴,到主那裡來,不只是解決疑惑,而是願意被主充滿呢? 祈禱:親愛主耶穌,我們承認信仰的生命中有很多的疑惑,或許會嘗試用我們的識知,故有的理解去明白主祢,願主引導我們懂得到主祢的面前,更願被祢充滿。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