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 7:1-24

約翰福音 7:1-24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經文記載耶穌【周遊】是指帶著門徒們到處講道。這是在五餅二魚神蹟之後六個月。 【住棚節】是猶太人的三大節期之一,是在猶太曆七月十五日開始,一連慶祝七天。期間,時值莊稼收割完畢以後,百姓都上耶路撒冷過節,居住在以樹枝臨時搭蓋的棚內(尼8:14-17),記念他們祖先四十年飄流曠野時住在帳棚內的經歷,並感謝神厚賜一年的豐收,所以也是一個歡樂的節期(利23:34,39-43;申16:13-15)。第3節【這裡】即加利利【上猶太去】指去耶路撒冷過節,那裡的地勢比加利利高。【門徒】並非指十二門徒,而是去耶路撒冷過節,被主耶穌吸引的人(2:23,4:45)。主耶穌的肉身弟弟和眾人一樣,認為彌賽亞應該用叫人驚嘆的神蹟奇事來獲得人的信任和跟隨,要達到這一目的,熱鬧的住棚節自然是最好的機會。也許弟弟們聽到主耶穌在作了生命之糧的演說後,許多【門徒】退去不再跟從祂,所以就幫主耶穌出主意,把這些人再吸引回來。主耶穌的肉身弟弟都經歷過祂所行的神蹟,也相信祂能行神蹟,但他們裡面還沒有真正認識祂的身份,所以說【不信祂】。主耶穌復活升天之後,他們也相信了(徒14;15:13;林前15:7;加1:19;雅1:1;猶1:1)。主耶穌可能因為祂知道猶太教領袖正在找機會除掉祂。因此【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指不是照祂弟兄所提議的方式受人簇擁著張揚而去,而是以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去遵行律法的規定。在那裡眾人為祂紛紛議論, 是【好人】或是【迷惑人的】,是因他們存在論斷者主觀的看法,而非基於客觀的事實,這裡的【猶太人】特指猶太教領袖,對主耶穌並未在知名拉比門下受過正式的訓練作出質疑。耶穌因此表示人只有存順服、遵行神旨意的心,才能明白神的旨意。18節當時法利賽人在教導人時都要引用別人的權威,例如某某拉比如此說,否則就會被認為驕傲,【是求自己的榮耀】。主耶穌並沒有引用拉比的話做祂的權威,但並不表明祂驕傲,因為祂只求父神的榮耀,因此祂是【真誠的人】(新譯本)【在祂心裡沒有不義】 。主耶穌在此更暴露了猶太教領袖們想要殺祂的念頭。作出對他們的指控,既然在安息日容許行割禮,免得違背摩西的律法,那麼,叫人得痊癒、安息的醫治,豈不更該容許在安息日進行嗎?主耶穌的意思是說,猶太教的領袖按照律法的字句斷定祂不該在安息日醫治人,相當於按外貌斷定是非。正是違反摩西律法吩咐人不可按外貌判斷(申1:16-17)。 思想: 耶穌面對至親的誤解,更面對同族人以他們雙重的標準向他的信仰作出挑戰,我們在信仰的路途中,有否同樣面對別人面我們信仰的沖擊呢?因著主耶穌的生命有否成為我們的鼓勵與支持呢? 祈禱: 主耶穌,多謝祢為我們面對的一切,更願意為我們承受別人的誤解與威脅,感謝主祢的一生成為我們的體恤,更成為我們的激勵,願我們繼續仰望祢,效法主祢前行。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1:35-51約翰福音 1:35-51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再次日】即第三日(29節)並非約翰所有的門徒都跟隨了主耶穌(3:25-27),但這兩位去了。要作門徒一定要跟從,自稱信主不願意跟隨主的人,還不是主的真門徒。主耶穌今天也問每一個想跟隨祂的人同樣的問題:【你們要什麼?】跟隨主,究竟是單單要主自己呢?或是要主以外的甚麼呢?這兩位門徒只要與主同住,好認識祂,不要主之外的一切。【拉比】是對猶太律法教師的尊稱。【申正】按羅馬計時法則為上午十時。40節一般認為,另一個人就是本書的作者使徒約翰。【彌賽亞】是希伯來文,希臘文譯為【基督】意即【受膏者】被神委派完成祂永遠的計畫的那一位。【磯法】是亞蘭文的【石頭】【彼得】是希臘文的石頭。43節【又次日】即第四日(29,35節)。前三卷對觀福音書中,常將腓力和巴多羅買的名字連在一起(太10:3;可3:18;路6:14)因此許多解經家認為拿但業就是巴多羅買。【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就是【那先知】(申18:15)。腓利對拿但業的見證說出:1.基督是全部舊約聖經啟示的中心;2.基督是整個舊約時代中所有人的盼望。45節【約瑟的兒子】約瑟雖然不是主耶穌的親生父親,卻是祂法律上的父親。【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嗎?】是嘲諷。【你來看】是傳福音的秘訣,就是把聖經中所記載的, 腓力自己所經歷的主耶穌擺出來給人看。當我們遇到疑惑,不信的人時,最好的方法不是辯論,而是向祂見證基督,引祂與基督相遇。雖然拿但業還沒有信主,但主耶穌喜悅他存心正直,渴慕真理,心裡【沒有詭詐】與用【詭詐】騙取長子名分的雅各不同,所以稱他為【真以色列人】。【以色列】是神給以色列人的祖先雅各所取的名字。猶太拉比常坐在【無花果樹】下默想,學習或教訓門徒。【你是以色列的王】意思是【祢是彌賽亞】。主對拿但業說:【你將會看見比這更大的事】意思是【你將要得到更大的證據,顯明我是神的兒子】。【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原文是【我阿們、阿們地告訴你們】是主耶穌的慣用語,提醒對方注意祂在下面所說的乃是重要的真理。雅各曾經夢見【天開了】一個天梯連結天與地,有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來(創28:12)。那天梯正預表【人子】耶穌基督,祂是通往天上惟一的道路,是神與人中間惟一的中保(提前2:5),是天與地的聯結,神與人的交通。【神的使者】就是天使,他們的主要服事就是在神與信徒之間傳達信息。【人子】源自但7:13-14,顯示基督的權柄,能力和榮耀,但主耶穌在約翰福音中特別用【人子】來指自己的受難與受死,顯示得勝的彌賽亞也必須是受苦受死的彌賽亞。 思想:當使徒約翰九十多歲的時候仍然對跟隨主耶穌的當日歷歷在目,同樣使徙彼得,腓力,拿但業對主耶穌的行動,主耶穌的對話從來沒有被忘記;在我們信仰的生命中,主耶穌基督對我們每一人的感召都有所不同,證明主對我們獨特個人的愛 。 祈禱:親愛主,多謝你來要接近我們,愛我們,更按我們每個生命來感召我們,感謝你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因你愛的不只是一群的人,只是每一個人。願我們都愛你,以你為主,以你為王。阿們!

約翰福音 2:1-12約翰福音 2:1-12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第三天】可能指七日的【第三日】從星期一晚上開始。因為神在創造的第三日兩次宣告【神看著是好的】(創1:10,12)所以猶太人傳統把【第三日】當作適合舉行婚禮的雙福日(Double Blessings/פעמיים כי טוב)。古時猶太人的婚筵通常長達七天,給前來祝賀的親友提供流水席。因此【酒用盡了】耶穌母親要求主耶穌出手幫助【婦人】希伯來文是女人同義;正是(創 3:15)女人的後裔,全卷約翰只有兩處出現【婦人】另一處是當耶穌釘十字架時稱呼母親為【婦人】 (19:26)因此,作者是要讀者知道耶穌就是舊約中直指那【女人的後裔】是神設立那位救主。【我與你有何相干】原文只有四字: ti=what; emoi=to me; kai =and; soi =to 直譯是【甚麼是我和你】可譯為【我與你的關係是怎樣的】。耶穌與母親是怎樣的關係接著下文便有交代,而根據上下文,此處是主耶穌拒絕母親在【我的時刻還沒有到】來作出指揮神旨意的行動。【我的時刻還沒有到】在本書中總共出現9次(4節,7:30,8:20,12:23,27×2,13:1,16:32,17:1)主耶穌的【時候】是約翰福音的一個重要主題,頭3次都說主耶穌的【時候】未到,後6次則說【時候】已到。主耶穌現在是按著天父的時間表而行。【潔淨的規矩】指猶太宗教禮儀上的條例(3:25)。猶太教將舊約對祭司的吩咐擴大至一般百姓的生活細節,規定在進食以前必須履行用水潔淨的儀式。【每口可以盛兩三桶水】約等於一百公升,如此大量的水擺在那裡,因為賓客很多。這些用人不問任何理由,主說把水倒滿了,他們就倒滿直到缸口。當人肯順服接受主的權柄的時候,也就是主行神蹟的時候。他們明知所送的是自己所倒的水,卻不怕出洋相,毫不猶豫地遵行,這真是【他吩咐你們甚麼,就做甚麼。】的最佳實踐。好酒從何而來,管筵席的人不知道,【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只有完全順服的人,才能經歷並見證主奇妙的作為,只有全然接受神權柄的僕人,才能讓人享用神的供應。管筵席的嚐了主耶穌用水變的酒,就覺得先前的只是次酒; 當時的習俗是先將最好的酒奉上,酒喝多了後味蕾就會麻木,那時再將次等酒拿出來。在約翰福音裡,都是用【記號】來稱呼【神蹟】(23節)強調的是神蹟所含有的重要意義,而不是神奇的現象本身。【這是主第一件神蹟】暗示主耶穌所行的一切神蹟都是用來表明祂就是神的記號。約翰福音挑選記錄了七個神蹟,目的是為了讓人相信主耶穌是基督,並且因相信祂的名而得生命(20:30-31)。【榮耀】用來描述神臨在的光景(出24:16)所以【顯出祂的榮耀來】意思是【顯出祂的神性來】。 思想: 信心不是看環境事實,而是單單看主,明明知道環境事實不符合自己所嚮往的,卻仍因主的話而不動搖。雖然在神凡事都能,但若沒有我們憑信心順服的合作,祂就不做任何事。人的信心和順服,乃是全能之神做工的軌道。我們願意成為順服主的旨意的人嗎? 祈禱:親愛主耶穌,感謝祢的大能,讓我們不但經歷不一樣的生命,更讓我們生命能藉著順服主祢,使祢參與我們的人生,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一生都願意順服祢。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