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 8:21-38

約翰福音 8:21-3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Ccs2M7p-3s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經文中耶穌表示【你們要找我】是指猶太人會繼續找彌賽亞,但是卻找不著,他們在找別的彌賽亞的時候會死在自己的罪中。猶太人相信自殺的人要進地獄,而自己肯定可以上天堂,所以誤會主耶穌所謂【不能到的地方】就是地獄。他們沒有辦法相信祂,原因在於他們與祂無論在源頭、關係和觀點上,都分屬兩個不同的世界。猶太人再質問耶穌【祢是誰】意思是【祢以為祢是誰啊】?因此,主耶穌宣告【就是我從起初所告訴你們的】就是【神的兒子】;更表示主耶穌來到世間,並沒有與父神分隔,祂不是【獨自】在世,父神始終與祂同在,總是做天父喜悅的事。因這些話有很多人信了祂,但這些【信祂】的人信得並不完全,因此耶穌向他們解釋真信的定義與效果(31-36節)。基督是叫人得以自由的真理,當人住在基督裡的時候,將從各種捆綁之中得著【自由】:1) 免於受律法的捆綁(3-11節)因為基督成全了律法的要求;2) 免於受罪惡的捆綁(34-36節)因為基督復活的生命已經勝過了罪;3) 免於受魔鬼的轄制(44節)因為基督在十字架上已經敗壞了魔鬼;4) 免於死在罪中的定命(51節)因為基督在十字架上已經為我們受了審判,使人在祂裡面不再受死亡的威脅。這些【信祂】的人不是真門徒,因為他們立即就拒絕了主耶穌說的話。他們認為亞伯拉罕的後裔就有屬靈的自由。因為他們仍活在隨心所欲罪中享樂的生命,正是在作罪的奴僕,無法靠著自己的力量擺脫罪的捆綁。但被主耶穌從奴隸的地位釋放出來的人,能享受不被審判的自由,也從死亡的權勢之下脫離出來,不再與神隔離,這才是真正的自由;亞伯拉罕謙卑接受神的話,甚至連他尚不了解的話也憑信心接受(創12:1-4,22:1-14)這些猶太人完全不照著亞伯拉罕的榜樣而行。這些【信祂】的人竟然想殺主耶穌!因為主耶穌的道在假信徒心中找不到容身之處。 思想: 我們生命是否渴望自由?渴望那自由讓自我沖天飛?那自由讓我們隨心所欲?主耶穌要讓我們明白真的自由,認識真理,真理將會使你們自由,就是願意活出真理的生命,做他喜悅的事。 祈禱:親愛主耶穌,我們承認生命有不少的自我,我們更以為這是我們享往的自由,原來是在罪中的綑綁,更成為罪的奴僕,感謝主祢不但讓我從罪中釋放,更要我們明白進入真理使我們生活活出自由與神緊密的關係。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翰福音 4:16-30約翰福音 4:16-3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撒馬利亞婦人向主耶穌要活水(15節)但主耶穌卻提到她的【丈夫】,也就是她的生命中的隱惡(18節)。猶太人認為一個女人只可以離婚兩次,如果撒馬利亞人也有類似的標準,這個婦人的生活就顯得極端不道德。【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可能指她現在跟另一個男人有關係,但並未結婚。因此,婦人認為只有先知才可能對她的私生活瞭如指掌。認定耶穌是一位先知,但這位撒馬利亞婦人可能想避談她不光彩的隱私,就把話題轉移到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古老的分歧上。(20節) 【這山】是基利心山。當婦人與主耶穌在敘加談話時,抬頭就可望見,山上有主前388年建造的撒馬利亞聖殿,今日仍有撒馬利亞人在基利心山上敬拜。撒馬利亞人認為基利心山是特別神聖的地方。亞伯拉罕和雅各曾在這附近築壇(創12:7;33:20)而以色列百姓也在這座山上得到祝福(申11:29;27:12)但猶太人根據聖經在耶路撒冷敬拜神。主前128年,猶太王許幹摧毀了撒馬利亞聖殿;主後6-9年間,撒馬利亞人在逾越節時將死人骨灰灑在耶路撒冷的聖殿裡褻瀆它。主耶穌表示敬拜將不再局限於一個特定地點。既然要敬拜,就該知道敬拜的對像是【父】這是神在人間做工的目的,祂要作人的父,人有了神的生命,神成為人的父,神是人的父才是人與神正確的關係。撒馬利亞人的聖經只有摩西五經,以致他們對神的認識不多。耶穌更清楚指示她神的旨意就是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主耶穌在此將【心靈】與【地點】相對,【誠實】與【祭物】相對,指出【靈】乃是敬拜地點的實際,【誠實】乃是祭物的實際。神是靈,只有從聖靈重生,接受神的生命以後,才能真正敬拜是神的靈。我們拜祂也必須在真理裡,真正的敬拜是在生命裡發出來的,是靈裡面與真理相配合的感動。但婦人仍然認為在何處敬拜的問題必須等到撒馬利亞的彌賽亞來到後,才能真正明白。主耶穌竟然將祂彌賽亞的身份首先啟示給一個對彌賽亞持有不同看法的撒馬利亞婦人!27節根據當時拉比的教導,猶太人應盡量避免在街上與婦女說話,連自己的妻子都不行。因此婦人將她重要的維生器具那【水罐子】留下,表明她生活的優先次序因著救主耶穌改變了。婦人原本在酷熱中午太陽底下去打水(6-7節),是因為怕見眾人,但遇到基督之後就不再避諱,而【往城裡去,對眾人】作見證。 思想:因著主耶穌的真光, 這位婦人竟然肯把她羞恥的隱私擺在眾人面前,足見一個真心悔改的人;耶穌願意主動除去我們生命的罪,更要解決我們生命的困惑,我們有否願意被主引導光照我們的生命呢? 祈禱: 親愛主耶穌,我們承認生命有很多的隱惡,更有很多隱而未見的罪,是主祢樂意光照我們,樂意引導我們出黑暗進入那奇妙的光明中。阿們!

約翰福音 13:1-20約翰福音 13:1-2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逾越節以前】就是快要接近吃逾越節筵席的時候;依照猶太人的計日法,逾越節是從那天黃昏日落時才開始算起的(出12:6)。【愛他們到底】可以有兩種解釋:1) 指主耶穌將祂的愛全部向他們顯示;2)指主耶穌對他們的愛會持續到祂在地上的最後一刻。【時候到了】是在一連串有關主耶穌的【時候】的句子中的第七個(2:4,7:30,8:20,12:23,27,13:1,16:32,17:1)指主耶穌被釘十字架和復活得榮耀的時候。前三個說主耶穌的時候未到,後面六個則說祂的時候已到。主耶穌現在【要歸到神那裡去】(3節)留下門徒在地上,所以就示範了洗腳的舉動,讓門徒將來一思想到主,就同時想到他們必須謙卑自己,彼此服事(14節)。主耶穌知道自己的權柄何等無限,自己的源頭何等神聖,並自己的去向何等榮耀,但仍謙卑自己,洗了門徒的腳。古時猶太人外出,通常都穿無鞋幫的拖鞋,只要走一段路,腳上就免不了沾染灰塵,所以一進門後,就要脫鞋並洗腳。最低微的奴隸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替他的主人或來客解鞋帶,脫鞋並提鞋,然後拿盆水來替他們洗腳。【拿一條手巾束腰】是僕人的動作。【你洗我的腳嗎】(6節)意思是說【你竟然要洗我的腳】?彼得只知道主耶穌所做此事的表面意思,卻不明白洗腳的屬靈意義,但後來【必明白】(7節)。【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指彼得若不接受【洗腳】所象徵的屬靈意義,就無法與主相交。彼得急欲與主耶穌有分,以為主耶穌是將洗腳這事作為能與祂有關係的條件,他不明白主耶穌指的是洗腳的屬靈意義。在慶祝逾越節前,猶太人已在耶路撒冷接受潔淨禮(11:55)只需洗腳就可以了。根據這些背景,洗澡是比喻彼得因接受主耶穌的道而得潔淨(15:3)只需要再接受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做的事,就不再需要別的潔淨了。【乾淨】指罪得赦免,只有當罪得赦免後,人才能與主耶穌有分,也才有資格來到神面前,留在神的家中。主耶穌也洗了賣主的猶大的腳,但猶大不是用主的道【洗過澡的人】(10節)所以不是乾淨的。(13節)【夫子】指教導別人的人,【(13節)主】指擁有主權可以指揮和使用別人的人。【彼此洗腳】(14節)是【彼此服事】是【彼此相愛】的表現(34-35節)是合一的見證。主耶穌的腳蹤是門徒跟隨的榜樣,跟隨主的人必須效法主,走十字架的道路,捨棄自己服事人的道路【若是去行就有福了】(17節)。18節【不是指著你們眾人說的】指猶大並不在內,因為他不會去行,也不會得這福。【經上的話】引自詩41:9。19節【事】指猶大將要出賣主的事。主耶穌即將被出賣的事告訴門徒,並非要他們分擔祂的憂傷,而是為了將來他們的信心不至動搖。人們接受基督所差遣的門徒,就是接受基督,也就是接受差祂來的父神。 思想: 世界上或許不是缺乏財富,不是缺乏智慧,主耶穌讓我們知道世上最缺乏的是愛,我們的生命走到有幾低沉,,被別人,被自己看到有多低下,主耶穌的愛是愛到底的愛,更用行動一步步表示主為你和我同樣走到最低下,最卑微,讓人明白愛,更讓我們活出愛。 祈禱:親愛主,感謝主祢對我們的愛,並用祢的行動表示何為愛,是祢使我們知道何為真的愛,願主祢愛成為我們愛的動力。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