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4:1-12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12:35-59路加福音 12:35-59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35-40節從關於財富的教導延伸開來,提醒門徒要【警醒】(37,39節)等候主。【腰裡要束上帶,燈也要點著】(35節)比喻預備隨時行動,迎接主人。這位主人竟然違反常規,與警醒的僕人轉換位置【叫他們坐席,自己束上帶,進前伺候他們】(37節)。【或二更天來,或三更天來】(38節)指深夜或凌晨。 39-40節的比喻,是解釋什麼是【警醒】。賊並不會讓家主知道他什麼時候來,所以家主【不容賊挖透房屋】(39節)的唯一方法,就是隨時【警醒】。【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40節),所以得救的信徒不能高枕無憂,而要天天警醒【預備】(40節)無論是生活為人,還是對待錢財的態度,都要像基督今天就來。對於一個警醒等候主的人,基督無論何時再來,在他都是一樣的。彼得想確定這比喻裡的僕人是誰(41節)但主耶穌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誰是那忠心有見識的管家】(42節)。誰都可以進入神的國,作主的僕人和管家。問題是【誰是那忠心有見識的管家】呢?【管家】也是一個【僕人】(43節)並沒有自己的財產,他所管理的一切都是主人的。同樣,我們從神所得的一切恩賜,金錢也不屬於自己,所以不應該【為自己積財】(21節),而要照著神的心意使用(33節),這才是【警醒】( 37節)【預備】(47節)迎接主的態度。【主人要派他來管理一切的】(44節)比喻得勝的信徒將在國度裡【與基督一同作王】(啟20:4)。【僕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卻不預備,又不順他的意思行】(47節),就是【不忠心的人】(46)【那僕人必多受責打】(47)。他之所以被【重重地處治】(46節)不是因為做了錯的事,而是因為不做對的事。【那不知道的,做了當受責打的事,必少受責打】(48節)但卻不是免受責打。因為無知本身就是罪,不知道主人心意的僕人是不合格的。神的恩賜總是【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48節)不要與別人比較,而是單單與主對自己的託付比較。主耶穌來不是為幫人解決爭議,恢復太平,那祂來到底是要做什麼呢?現在,主的回答讓眾人大吃一驚:【你們以為我來,是叫地上太平嗎?我告訴你們,不是,乃是叫人紛爭】(51節)!主耶穌來,不是要做社會義工,解決家庭矛盾,而是要【把火丟在地上】(49節)。(50節)指主耶穌還沒有上十字架,要等到主耶穌死而復活之後,十字架的火才能完全丟下來。53節引自先知彌迦的預言:【兒子藐視父親;女兒抗拒母親;媳婦抗拒婆婆;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彌七6)。主耶穌在地上傳福音,相當於【將火丟在地上】(49節),每個人都要面臨選擇,即使是一家人,也可能因著不同的選擇而起紛爭(52-53節)。因此,福音很可能會加劇家庭衝突,而不是解決衝突。這個世代本來就是一個衝突的世代,福音只是揭開了世界的真相。以色列的西邊是地中海,海上的雲彩會帶來水分,所以【西邊起了雲彩】(54節)很可能就會下雨。以色列的南邊是沙漠【南風】(55節)是從沙漠刮來的熱風,所以起了南風,天氣就會燥熱。【半文錢】(59節)是【小錢Lepton】(二十一2),是猶太面額最小的銅幣。比喻最小的罪債。【不知道分辨這時候】(56節)指不知道分辨這時代的兆頭。【假冒為善的人】(56節)可以分辨天氣的變化(54-55節),卻不肯承認彌賽亞的時代已經來臨。因為【假冒為善】會使人瞎眼,所以他們能觀察天空,卻看不見屬天的事;他們能觀測風向,卻看不見屬靈的事。【你們為何不自己審量什麼是合理的呢】(57節)主耶穌指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每個人都有分辨對錯的能力。因此,在審判的時候,無知並不能成為藉口。58-59節的比喻是解釋怎樣才能【自己審量什麼是合理的】。主耶穌用這個比喻來提醒眾人應小心【分辨這時候】:在生命的終極法庭裡,指控我們的對頭是神,作出判決的法官是神,施行懲罰的差役也是神。 思想: 耶穌認為法利賽人既能從今世天色的情況預測晴雨並做好準備,當然就也必曉得趁著永世審判未臨之前就作好一切化解善惡對錯矛盾對立的準備工夫?究竟我們會否常常因著在生活上出現自以【小事聰明】變成【大事愚昧】呢? 祈禱:親愛主,求你記念我們現今身處的生活,每日都可能活在很多的虛假中,求你教導我們,更賜下智慧懂得好何分辨,使我們好好警醒等候主你。阿們!
路加福音 1:39-56路加福音 1:39-56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39-45節是伊利莎白之歌,整體是一個交錯平行結構:(39節)【馬利亞起身,急忙往山地裡去】是要趕快去確認天使的話(36節)。順服不等於盲目,確認已經發生的神蹟,不等於沒有信心。(39節)【山地】指猶大山地。從拿撒勒到伊利莎白家,大約要走三,四天。(43節)【我主】這個稱號,顯示聖靈已經向伊利莎白啟示:馬利亞的孩子就是彌賽亞。伊利莎白從神那裡得到了極大的祝福,但在見到比她更加蒙福的馬利亞時(42節),卻沒有絲毫的嫉妒,反而是真誠的興奮和祝福(42節)。伊利莎白並沒有嫉妒神賜給馬利亞更大的福分,因為真正承認恩典的人,知道恩典既是白白得著的,也是自己不配的。46-56節是馬利亞之歌,被稱為【尊主頌】整體是一個交錯對稱的結構:每一句都有聖經根據(包括:詩篇,哈巴谷書,以賽亞書)可見馬利亞對聖經非常熟悉,經文從裡面湧流出來,這就是她對神話語的預備。雖然年輕的馬利亞憑信心單純地順服神,但卻不是個無知的女孩。而且一路都在反覆思想神的話語:51-53節的原文一連用了六個簡單過去時態,顯示馬利亞是在回顧過去神的作為;神在過去所做的,將來還要再做。神與人類的價值觀完全相反,祂要廢除【狂傲的】(51節)【有權柄的】(52節)和【富足的】(53節),抬舉【卑賤的】(52節)餵飽【飢餓的】(52節)。馬利亞是【有福】(48)的,她的順服,使自己成為神的旨意在地上的出口;但她也知道,這不是因為她自己的【能】或【配】而是神要照著定意成就自己的應許(55節)。她只是一位卑微的【使女】(48節),並且是一個需要【救主】(47節)的罪人;既不是神計畫中的核心,更不能取代彌賽亞。馬利亞在伊利莎白懷孕六個月時(36節)與她同住【約三個月,就回家去了】(56節)。此時施洗約翰即將出生,伊利莎白的家裡將會非常熱鬧(58節)。當眾人見證了伊利莎白的神蹟之後,只要伊利莎白一句話,就可以幫助馬利亞擺脫未婚先孕的困境。但希奇的是,馬利亞不但沒有留在那裡,也沒有請伊利莎白和撒迦利亞幫忙作證(65節),反而帶著三個月的身孕回家,獨自面對艱難的現實(太1:19 )。因為神藉著伊利莎白的見證,更堅固了馬利亞完全交託的信心。 思想:今日當我們面對神的工作旨意時,我們有否先預備自己被主使用,還是對神討價還價,讓我們藉著經文透過馬利亞預備好自己被神使用。深信神有祂的計劃,日子到了神就會作工。 祈禱: 親愛主,我們要相信祢的揀選,相信祢的應許,救贖,救恩與慈愛。求主使我們在祢的工作旨意時先帶著感恩的心,從讚美中領受主祢的旨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