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利門書 腓利門書20-25

腓利門書20-25

20-22節是期望與4-7節的讚美前後呼應。[在主裡因你得快樂](20節)可譯為[在主裡因你得益處];[益處oninemi]原文與[阿尼西謀Onesimos] (11節)的名字諧音,是雙關語。在當時的社會制度下,為了維持社會秩序,主人必須嚴懲逃奴,以儆效尤,方式小到取消獲釋權,大到肉體刑罰,甚至釘十字架。如果腓利門不採取某種懲罰,他的社會背景和同儕期許,都會帶給他巨大的壓力。因此,保羅並不是請求腓利門做一些很容易的事情,也不是要他做一些被社會贊同的事情,而是盼望他做一件合神心意的事(7節)。20節的[心splagchnon]和[暢快anapauo]原文與第7節的[心]和[暢快]相同。[眾聖徒的心](7節)已從腓利門[得了暢快](7節),所以他也應盡力使保羅的[心在基督裡得暢快](20節)。這不是外來權柄的壓力,而是裡面愛的壓力,因為[基督的愛激勵我們](林後5:14)。[暢快anapauo]原文又被譯為[安息](太11:28)每個信徒都應該幫助肢體在基督裡得安息。[我寫信給你,深信你必順服](21a)不是指順服保羅。在保羅的書信中[順服hupakoe]都是指人對神,基督或福音的回應(羅1:5)這裡也是指順服神。因為在本信中保羅從來沒有發出任何命令,腓利門所需要順服的,是神愛人如己的命令。(21節)這句話並沒有明確的目標;保羅當然不希望腓利門懲罰阿尼西謀,但並沒有明說要釋放他;因為當時釋放奴隸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而把奴隸當作弟兄接納,實際上已經廢除了奴隸制。保羅留下了一種模糊的開放性,給聖靈留出了在腓利門心中動工的空間。而本信得以保存下來,證明腓利門已經[順服],並且所行的[過於]保羅所說的,讓整個教會都得著了造就。22節這句話意味深長;一方面,腓利門和他的家人可能正在為保羅禱告,盼望能再見到他,所以保羅也盼望自己很快就會被蒙恩釋放,前往歌羅西探訪。另一方面,這句話也是在提醒腓利門:既然他禱告與保羅盡快見面,當保羅來了以後,他會發現腓利門把阿尼西謀當作弟兄對待嗎?信徒的信心,並不在乎我們承認什麼,贊同什麼,而是我們能否做出某些艱難,甚至痛苦的選擇。保羅擺在腓利門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個選擇。主耶穌擺在每個信徒面前的,也是這樣一個選擇。23-25節是問安與1-3節的問候首尾呼應。23-24節提到了五個名字,比【歌羅西書】的名單(西4:10-14)只少了一個猶士都。這份問安的名單裡,竟然包括了四福音一半的作者,新約聖經三分之一的作者這讓我們不得不再次思想,這是一封[私人信件]還是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呢?[以巴弗]是歌羅西人(西4:12),是他先向自己城裡的人傳福音(西1:7-8),與腓利門很熟悉。[馬可](24節)可能是《馬可福音》的作者,又名約翰(徒12:12)。 [亞裡達古](24節)是來自帖撒羅尼迦的馬其頓人,他曾在保羅第三次宣教旅程中與保羅一同在以弗所事奉。保羅剛說完[必須往羅馬去看看](徒19:21)亞裡達古就出現了:他出現在以弗所騷亂的戲園(徒19:29)出現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徒20:4)出現在地中海的風浪中(徒27:2),出現在羅馬的監牢裡(西四10)。在患難中同行的弟兄,乃是主的恩典和安慰。[底馬](24節)是保羅的同工(西4:14)。誰會想到,底馬後來因貪愛世界而離棄了保羅(提後4:10),而阿尼西謀卻成了一個有益的人呢?[路加](24節),就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作者。(25節)這句話總結了保羅對腓利門的所有期望。只有[主耶穌基督的恩],才能使腓利門勝過自己的社會和文化處境,拒絕那條人以為正的道路,赦免別人的[虧負](18節),[收納](17節)凡基督所收納的弟兄。保羅寫這封信的時候,在羅馬監獄中困難重重,但卻費盡心思寫下本信,關心一位出逃的奴隸。只有[主耶穌基督的恩]才能使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掃羅成為柔和謙卑的使徒保羅。 思想:正是因為[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我們得以與神和好,彼此和好;我們與神的關係,決定了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今天,神已經藉著[主耶穌基督的恩]收納了我們,我們也應當收納虧負過自己的阿尼西謀,因為在神面前,我們都是阿尼西謀。那麼,你我該收納的阿尼西謀是誰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賜下的是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使我們得以與神和好,彼此和好;一切都是出於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求主每日都光照我們,使我們進入你的恩典中。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腓利門書4-10腓利門書4-10

4-7節是稱讚與20-22節的期望前後呼應。5-7節原文以[愛心](5a) [信心](5b)[信心](6節)[愛心](7節)組成了一個交錯對稱結構。第5節[對眾聖徒的愛心]是信徒得救的標誌[對主耶穌的信心]是信徒得救的根據,不但腓利門如此,其他的歌羅西信徒也是如此(西1:4)。保羅為腓利門的[信心,愛心]感謝神(4節)因為這兩樣都不是人的修養,而是神所賜的[恩惠](3節)。第6節[與人分享信心]指出於信心而表現出[對眾聖徒的愛心]所以能[讓人知道我們所行的各樣善事都是為基督做的]。相反,人若缺乏慷慨之心,證明自己缺乏對基督的信靠,所以缺乏安全感。第7節[舒暢anapauo]原文又被譯為[安息](太11:28)腓利門就是一個[得享安息]的人,所以也成了一個能讓人[得到舒暢]的人。新約書信從來不管信徒對彼此的感受,一律要求他們彼此相愛(約13:34)。只有一個[得享受安息]的人,才能成為彼此相愛的人;只有一個彼此相愛的人,才能讓別人[得到舒暢]。8-19節是請求。第8節 [因此]意思是因為保羅非常清楚腓利門的品格(4-7節),所以才進一步提出請求,把腓利門[對眾聖徒的愛心](5節)也展示給阿尼西謀。保羅不會要求沒有生命的世人按照道德行事,只會要求基督徒活得像個真正的基督徒。保羅擁有使徒的權柄,[靠著基督能放膽吩咐]腓利門做該做的事。保羅常運用使徒的權柄命令教會遵行真理原則,但卻很少命令個人去做具體的事情。保羅在有關個人的事務上,不是發號施令,而是把對方當作在基督裡平等的弟兄來請求。本信是保羅第一次在羅馬被囚時寫的,他可能已經有55-60歲,所以自稱[有年紀的保羅]。保羅[又是為基督耶穌被囚的]為了基督的緣故,甘心接受不公義的待遇;腓利門也有義務為了基督的緣故,放棄自己的合法權益。保羅所關心的,不只是阿尼西謀能否被接納,而是基督的身體能否合一,信徒能否活出基督的生命。所以他既不用權柄,道理來壓服人,也不用年紀,遭遇來感動人,而是[寧可憑著愛心求],在愛心裡彼此相交(5, 7節)。命令和煽情,固然可以立刻解決問題,但神的心意不是頭痛醫頭,腳疼醫腳,而是藉著肢體之間的難處,讓肢體學習在身體裡彼此相交 (10節)指阿尼西謀是保羅在被囚羅馬期間帶信主的,是保羅[在基督耶穌裡用福音生](林前四15)的屬靈兒子。[阿尼西謀Onesimos]是當時的奴隸常用的名字,意思是[有益]。阿尼西謀是從腓利門家逃走的奴隸。一位奴隸和一位囚犯,因著基督成為屬靈的父子。除了阿尼西謀,保羅只把這個非常親熱的稱呼用在提摩太和提多身上(提前1:2;多1:4)。生活在那個時代的基督徒,幾乎沒有留意到奴隸制的存在,正如現代人很少會給身處的經濟制度貼上道德的標籤。在當時的社會制度下,法律若不強制逃奴回到主人那裡,只會導致更大的社會動亂和癱瘓。因此,脫離環境來譴責聖經時代奴隸制的道德缺陷;保羅自己也不打算耗費時間改變地上的製度。所以,保羅並沒有命令腓利門,而是憑著愛心求他。而腓利門的回應,將完全取決於他自己與[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3節)的關係。當信徒[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腓2:15-16)以後,不必等到社會改革完成,基督的福音就能開始影響世界。 思想:如果要活出彼此相愛,教會合一的生活,我們必須[心裡柔和謙卑][得享安息];帶出真正的愛心,讓眾人大有快樂,大得安慰。我們願意因眾聖徒的心從我們得到暢快呢? 祈禱:親愛主,我們愛,是因你先愛我們,你讓我們在愛中舒暢,安息;更讓我們能將你的安息,帶給我們身體人的舒暢,求主引導我們每日都懂得進入讓人舒暢的安息中。阿們!

腓利門書11-19腓利門書11-19

(11節)這句話是雙關語:[沒有好處achrestos]與[有益於euchrestos]。[阿尼西謀Onesimos](10節)名字的意思是[有益]但他卻名不副實。不僅如此,阿尼西謀還棄主逃跑,對腓利門來說根本[沒有益處]。腓利門將發現這位重生的奴隸誠實努力,凡事為主而做(西3:23-24)對神,對保羅,對腓利門[都有益處]。(14節)這句話表達了兩層意思:1.當時的奴隸被視為主人的財產,不算是真正的人。但阿尼西謀已經成了保羅[心上的人]不再是活的工具。[他是我心上的人]在原文中,保羅特地使用了與第7節同樣的[心splagchnon]。[眾聖徒的心](7節)已從腓利門得了安息,所以他也應盡力使保羅的心得著安息。既然阿尼西謀是保羅的[心]那麼,要使保羅的心得安息,就要使阿尼西謀得安息,也就是接納他,饒恕他以前的錯誤。(13節)這句話表達了兩層意思:1.保羅預計自己可能很快就會出獄(22節),還有其他的人在身邊(23-24節),並不需要阿尼西謀繼續伺候自己。因此,[我本來有意將他留下]是暗示阿尼西謀已經接受了【歌羅西書】中關於僕人如何對待主人的教導(西3:22-25),主動願意冒險回到腓利門那裡,接受懲罰。根據羅馬法律,主人對逃奴有生殺之權;阿尼西謀冒險回到主人那裡,不是為了帶信,而是為了憑信心解決生命裡的虧欠。2.古羅馬的囚犯倚靠訪客提供生活必需品,阿尼西謀可能負責把附近信徒的食物,衣服等生活必需品帶給保羅,也幫助保羅打掃,傳遞訊息。保羅指出,他是[為福音所受的捆鎖]所以腓利門有義務分擔他的難處;阿尼西謀實際上是在主人不知道的情況下,替他伺候了保羅,所以對保羅和腓利門[都有益處]。根據古羅馬的法律,私自收留逃奴,等於侵犯別人的財物,一經發現,收留者需要賠償主人。但保羅並不是從法律角度考慮問題,那不是保羅所關心的。保羅考慮的是如何在主裡造就弟兄;只有[出於甘心]的善行,才是[使人知道你們各樣善事都是為基督做的](6節);而[出於勉強]的善行,只是因為出於人的壓力,需要或面子。保羅甘心不把阿尼西謀留下,阿尼西謀甘心回歌羅西接受懲罰,腓利門若是也能甘心收納阿尼西謀,這就是基督身體裡的彼此相交了。15 節[被與你分開]表示他們是被神暫時分開。因為神在背後的管理,阿尼西謀才能認識保羅,得以在基督裡與腓利門建立新的,永恆的關係,可以[永遠得著他](出21:6)。腓利門[永遠得著]阿尼西謀的方式[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兄弟](16a)。這不是說解放阿尼西謀,那不是保羅最關心的事(林前7:21)意思不是說不再有種族,男女的區別。保羅並不在乎奴隸和自由人之間的差別,在意的是把主裡的弟兄當作弟兄對待。(16 節)指保羅已經接納原來素不相識的阿尼西謀為弟兄,何況是原來就熟悉阿尼西謀的腓利門呢。對腓利門而言,他在肉身上得了一位弟兄作奴僕,又在主裡得了一位奴僕作弟兄,這是一種雙重的關係。你若以我為同伴,就收納他,如同收納我一樣](17節),這是保羅提出的正式請求。[同伴koinonos]原文是第6節的[同有koinonia]的字根,意思是[團契的成員]。保羅的請求,是關於團契相交的愛。保羅並沒有指示腓利門釋放阿尼西謀,而是希望他像對待主內弟兄一樣[收納他]。保羅相信腓利門有足夠的愛心和信心(5節)找到處理此事的智慧。保羅知道腓利門可能對逃奴的印象並不好,所以請求腓利門[收納他,如同收納我一樣],用自己來代替阿尼西謀。[代替](彼前3:18)是福音的核心,也是信徒彼此相愛,彼此接納的原則。(18節)指阿尼西謀逃走時偷了主人的錢,或因為他的逃走,腓利門必須另外僱人工作。在當時的社會制度下,奴隸是主人的投資,阿尼西謀就算沒有偷竊腓利門的財產,也剝奪了他應得的服務,所以腓利門有權追討。但是,保羅並沒有說接納阿尼西謀就是接納基督(路9:48),而是說[都歸在我的帳上]。表示這是一個有效的欠條。這張欠條背後所迴響的意思是保羅帶腓利門信主,使他在自己[屬靈的好處上有分](羅15:27) ,相當於腓利門欠了屬靈的債(羅15:27)。這句話提醒腓利門,其實他也欠了阿尼西謀福音的債(羅1:14)。這句話也提醒我們,我們在神面前都是阿尼西謀,每個信徒都欠著基督的債。 思想: 我們在基督裡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並不表示可以逃避過去,因為基督裡的新人[凡事都不可虧欠人](羅13:8),應該靠著基督來解決過去的虧欠。讓我們活出基督的僕人,彼此相愛,彼此接納的生命。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接納我們一班的罪人,我們都欠了基督的債,是因主你的恩,求你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每日都能認清主你的恩;活出基督的僕人,彼此相愛,彼此接納的生命。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