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13:22-35

路加福音 13:22-35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22-35節的主題是【要努力進入窄門】;(22節)是經過約旦河東的比利亞地區,這裡是希律·安提帕的轄區。有人問:【主啊,得救的人少嗎】(23節)是因為看到跟從主的人很少,很多人已經離開了主耶穌,也可能是有些門徒不太確定自己能否堅持跟從到底。神的恩典是主動的,卻需要人的回應,所以【你們要努力進窄門】(25節)。【努力】原文也被譯為【爭戰】(約18:36)【竭力】(西1:29)。人們追求【進窄門】的態度必須非常【努力】因為【進窄門】是有時間性的【將來有許多人想要進去,卻是不能】(24節)。【進窄門】就是跟隨【被長老,司祭長,和文士棄絕】(9:22)的主耶穌,悔改接受主。因此,並非聽過道,受過洗,受過主恩的人就是得救的(25-27節)只有跟從,悔改接受主的人,才能進入神的國。【亞伯拉罕,以撒,雅各】(28節)是以色列人的祖宗,他們和【眾先知】(28節)都是信心的見證人(來11:17-21)。(29節)【從東,從西,從南,從北將有人來】指外邦人。他們因著信心,得以有分於神的國度,【在神的國裡坐席】(29節)。外邦人的被召雖然是【在後】(30節),但因為他們悔改接受主,所以【將要在前】(30節)進入神國坐席。猶太人的被召雖然是【在前】(30節),但他們若不肯悔改接受主,所以【將要在後】(30節)。【希律】(31節)就是殺害施洗約翰的希律·安提帕(9:7-9)他的轄區是加利利和比利亞。或許主耶穌現在已經到了比利亞,所以法利賽人想用希律的名來嚇走祂。在聖經中【狐狸】(32節)代表三件事:1.沒有建設性(結13:4);2.毀壞性強(歌2:15);3.無足輕重(尼4:3)。(32節)【今天.明天我趕鬼治病,第三天我的事就成全了】是猶太人的習慣用語,指在一段短暫但不確定的時間之後,很快就會發生一件確定的事。主耶穌在地上的事奉乃是按照既定的時間表,祂的使命絕不會被人打岔。(33節)【今天,明天,後天】是猶太人的習慣用語,用來表示一段不確定,但卻有限的時間。 (33節)表明主耶穌早已定意到耶路撒冷上十字架,很快就會離開希律的轄區比利亞,進入猶太巡撫彼拉多的轄區猶太地。整個計劃都已經安排好了,不必法利賽人用希律來轟走祂。【耶路撒冷】(34節)是當時猶太教的聖城,代表猶太教的核心集團,他們有敬虔的外表,卻沒有敬虔的實際。猶太教把那些奉主差遣的人當作假先知(太21:35)用石頭打死他們(34節),耶路撒冷也成了【流人血的城】(結22:2)。【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34節)指主耶穌曾經多次訪問耶路撒冷呼召百姓迴轉歸向神。【你們的家成為荒場】(35節)這是聖約的咒詛(利26:33)預言神將撇棄耶路撒冷城和聖殿(太24:2),主後70年第二聖殿被羅馬帝國徹底毀滅。【你們不得再見我】(35節)是宣告主耶穌從此不再向拒絕基督的猶太教領袖傳道,直到祂第二次再來。(35節)【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引自歡迎彌賽亞的詩118:26。當主耶穌第二次再來的時候,猶太人都要承認祂是彌賽亞。 思想: 耶穌說窄門,路小,人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人知道得救的道理固然簡單,得救的恩典固然白白,但人對進入得救窄門的認識和認知卻不可含糊,對走上得救小路的心態和心志卻不可隨便!得救的門路當然全由主鋪排,得救的代價當然全由主支付,但真肯接受主,真肯跟隨主的人,卻不怕艱苦的精神和決心不可。 祈禱:親愛主,感謝為我們付出最大的代價,甚至付上你的生命,付出你全部的愛,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明白,真知道主為我們付上的贖價,以至我們願意一生為你走上窄門。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15:1-10路加福音 15:1-1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本章的主題是【失而復得的比喻】(15:1-32)【眾稅吏和罪人】(1節)稅吏指幫助羅馬侵略者收稅的人,罪人指不能遵守律法的人,他們都被法利賽人和百姓所鄙視,但仍【都挨近耶穌,要聽祂講道】(1節)。在自以為敬虔的【法利賽人和文士】(2節)看來【眾稅吏和罪人】在神面前毫無價值,對他們不需要同情和體卹,所以無法忍受主耶穌竟然【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2節)。本章的三個故事,都是講給【法利賽人和文士】聽的。【比喻】(3節)原文是單數,顯示本章的三個故事,其實是同一個比喻的三個面向。這個比喻的重點,並不是人該怎樣悔改,也不是福音的全部,而是表達神對罪人【死而復活,失而又得】(24,32節)的喜樂,好讓法利賽人明白神看重罪人悔改的心意:第一個是【牧人的故事】(4-7節)。在這個故事裡,【失去的羊】(6節)代表失喪的罪人,這隻羊知道自己已經迷路了,也知道周圍的環境非常危險,但卻不知道怎麼回去。而尋找迷羊的牧人,正是舊約中彌賽亞的形象(耶31:10-11)。他不但付出代價去尋找【失去的羊】也因為找到了而【歡歡喜喜】(5節)。古代的牧羊人通常結伴放羊(歌1:7)牧人【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4節)應該是請同伴把羊群領回家(5節)所以不必擔心。這個故事的重點,並不是說牧人不重視另外【九十九隻】羊,而是說那隻【失去的羊】更需要憐憫。牧人找到了迷羊,他的朋友就一同歡喜(6節)。同樣,當神得回祂所失去的,祂的朋友也應當一同快樂;而那些指責主耶穌與罪人來往的法利賽人,並不是神的真朋友。【不用悔改的義人】(7節)是諷刺那些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和文士】。神會為罪人的悔改歡喜,卻不會為看不見自己有罪的【義人】歡喜;這個故事中的失羊完全是被動的,並沒有【藉著悔改允許自己被找到】。但這並不是說罪人不必悔改,因為本章的比喻所表達的不是悔改的本質,而是罪人的悔改在神眼中的價值。第二個是【婦人的故事】(8-10節)在這個故事裡,失去的錢代表失喪的罪人。這塊錢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失落】(8節)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價值,一切都在乎主人的心意。【十塊錢】(8節)原文是【十個德拉克馬】是這位婦人的全部財產。德拉克馬(Drachma)是希臘銀幣,相當於羅馬銀幣得拿利烏(Denarius)【一塊錢】(8節)大約是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資(太20:2)。古時猶太人的房子通常沒有窗戶、或窗戶極小,地面由粗糙的石頭鋪成,石頭之間的縫隙很多,所以必須【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地找】(8節)。對這位婦人來說,每一塊錢都有重要的意義;對神來說,每個罪人都有祂的形象。雖然許多罪人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失落】也不知道自己有甚麼價值,但神卻不會輕看任何罪人(太5:45)。凡是祂所揀選的,祂都要【細細地找】(8節)直到找到為止。這個故事中的失錢完全是被動的,並沒有【藉著悔改允許自己被找到】。但這並不是說罪人不必悔改,因為本章的比喻所表達的不是悔改的本質,而是罪人的悔改在神眼中的價值。 思想:稅吏和罪人所以能蒙恩得救,因為他們是為了要【聽】神的道而去挨近耶穌。耶穌要我們明白即使世界上只有百分之一的罪人,基督也會付出十字架的代價。凡是祂所揀選的,祂都要【細細地找】直到找到為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要我們明白你是如何愛我們,甚至願意尋求拯救為我們付上生命,求主使我們明白你對我們的愛,更願意明白主你看重我們每個的價值。阿們!

路加福音 3:21-38路加福音 3:21-38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在21節的三個子句中【眾百姓都受了洗】和【耶穌也受了洗】原文都是不定時態,只有【正禱告的時候】原文是現在時態,顯示聖靈的降臨和聖父的見證不是在耶穌受洗的時候,而是祂【正禱告的時候】(21節)。只有【路加福音】記載了主耶穌的禱告,此時三位一體真神的三個位格全部在場:這聖靈的【形狀彷彿鴿子】,聖靈降在耶穌身上,不是為了賜祂能力,而是為了在眾人面前印證耶穌就是神用聖靈膏抹的基督(4:18;賽11:2;61:1)。【祢是我的愛子】(22節)引自詩2:7對彌賽亞君王的宣告。這位甘心降卑來到地上做人的神子,不但讓神得著了祂從創世以來所要得著的那個人,也將把更多的人帶進祂的國度裡去。(22節)【我喜悅你】引自賽42:1對神僕的宣告。父神悅納這位神僕在地上的為人,祂過去的人生顯示了神的榮耀,耶穌開頭傳道,年紀約三十歲】(23節)。三十歲是利未人正式事奉的年齡(民4:47)被看作男人完全成熟的年齡,約瑟(創41:46)和大衛(撒下5:4)都在三十歲承擔重任。若主耶穌是生於主前7年的住棚節期間,此時大約是三十五歲。【依人看來,祂是約瑟的兒子;約瑟是希里的兒子】23-38節用耶穌的家譜來回應神的宣告:【祢是我的愛子】(22節)好讓耶穌受試探之前(4:1-13)清楚地認識祂的真實身分。這份家譜指出了以下事實:【馬太福音】的家譜是根據約瑟數算的,而【路加福音】的家譜(23-38節)是根據馬利亞數算的。因此,這份家譜的原文並不像【馬太福音】說【某某生某某】而是一連串名字:【某某,某某,…】前者不一定是後者的親生兒子:正如主耶穌不是約瑟的親生兒子(23節),亞當不是神的親生兒子(38節),約瑟也不是希里的親生兒子(23節)。事實上約瑟的父親可能是雅各(太1:16),希里可能是馬利亞的父親,約瑟的岳父。古代以色列人的翁孫關係有如父子,岳父也可以稱女婿為【兒子】(撒上24:16)。【路加福音】啟示主耶穌是人類的救主,最初的讀者是住在外邦的慕道者,所以要【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路1:3)把家譜追溯到全人類的始祖亞當(34-38節),指出主耶穌和全人類的關係。 思想:藉著主耶穌受浸,及記述他的家譜,都能看到主耶穌與天父,聖靈的關係,更讓我們自己知道與耶穌之間的關係。因人類的受造,是為了與神建立親密的父子關係,而耶穌就是彰顯這段關係的完美典範,祂也要與自己的百姓分享這段關係。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為我們切切實實地成為一個人,祢的成長,祢的順服,祢的一生都是我們生命的榜樣,主祢讓我們知道祢並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可親可近的神。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