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19:28-48

路加福音 19:28-4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十九28-44的主題是【耶穌進入耶路撒冷】;【耶穌說完了這話,就在前面走,上耶路撒冷去】(28節)表明祂完成了在地上的傳道事工,最後的使命乃是到耶路撒冷去上十字架,成就神所命定的救贖大工。主耶穌在伯法其說:【你們往對面村子裡去】(30節)就是要門徒到伯大尼去。主耶穌和門徒當天晚上出城往伯大尼住宿可以順便把驢駒歸還主人。【主要用它】(31節)這句話可能是主耶穌預先與他們安排好的一個口令。伯法其距離耶路撒冷大約兩公里,其實並不需要騎驢子。但主耶穌刻意安排了一個神國之王的入城儀式,目的是要向百姓公開表明自己的身分。(35節),是用衣服代替鞍子。主耶穌坐在衣服上面,代表彌賽亞君王的榮耀。【眾人把衣服鋪在路上】(36節)是向彌賽亞君王表示效忠致敬(王下9:13)。此時逾越節將到,有極多的人從各地前來耶路撒冷過節。眾門徒【都歡樂起來,大聲讚美神】(37節),是因為他們想起了先知撒迦利亞對彌賽亞君王的預言 (亞九9)。但他們所不知道的是,主耶穌進了城,還要上十字架。(38節)【奉主名來的王是應當稱頌的】這個頌詞原是詩118:26向朝聖者祝福的話,這裡是對彌賽亞的稱頌。眾人稱耶穌為【奉主名來的王】(38節)法利賽人稱耶穌為【夫子】(39節),表示他們仍不肯承認耶穌是彌賽亞。 (40節)指律法規定,該作見證的人若是【不把所看見的,所知道的說出來,這就是罪;他要擔當他的罪孽】(利5:1)。【這些石頭必要被呼叫起來】(40節)是諺語(哈二11)意思是【這些石頭就要代替他們作見證】。主後70年羅馬軍隊攻陷耶路撒冷,甚至拆毀聖殿石頭(43-44節),可以說是這些石頭向他們呼叫,見證他們頑梗的罪。41-44節只有《路加福音》有記載。神國之王入城儀式的高潮,竟然是主耶穌為耶路撒冷【哀哭】(41節),與群眾的歡樂形成對比(37-38節)。人所看見的是神國即將顯現,主所看見的卻是耶路撒冷因拒絕救主而將要被毀。 (42節)是雙關語,因為【耶路撒冷】意思是【平安的訓誨】(來7:2)。但那些身處平安之城中的人,卻不知道關係自己平安的事,他們即將因為棄絕神國之王,遭遇可怕的災難(43-44節)。【日子將到】(43節)指主後66-73年爆發了第一次猶太戰爭(First Jewish–Roman War)猶太百姓起來反抗羅馬帝國的統治。主後七十年,羅馬王子提多圍城七個月,攻陷耶路撒冷,聖殿被毀。主耶穌進入耶路撒冷,正是百姓接受基督為王、與神恢復平安的時候,但許多人卻剛硬地拒絕了神的眷顧,結果只能悲慘地自食其果。(45節)【耶穌進了殿,趕出裡頭做買賣的人】不是在主耶穌進城的當天,而是在第二天。主耶穌的行動不是一時的衝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我的殿必作禱告的殿】( 46節)是引自賽56:7;【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46節)是引自耶7:11。【耶穌天天在殿裡教訓人】(47節)成全了祂十二歲的時候【坐在教師中間】(2:46)的光景。那時【凡聽見祂的,都希奇祂的聰明和祂的應對】(2:47);現在,【百姓都側耳聽祂】(48節)但他們的領袖卻【都想要殺祂】 (47節)。 思想: 今天,騎著驢謙卑的主耶穌帶領我們,也是【在前面走】。我們的前面無論是甘,苦,是耶路撒冷,或地極,主都會為我們領路,我們都可以安心地跟隨。 祈禱:親愛主,是你的謙卑讓我們生命能向前走,是你的同在使我們有方向,求主引導我們,走在主你的旨意,更走在你同在中。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23:44-56路加福音 23:44-56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午正】(44節),指中午十二點。【申初】(44節)指下午三點。主耶穌在上午九點被釘十字架,到申初一共經過了六個小時。前三小時受盡人的羞辱,後三小時【遍地都黑暗了】(44節)。但這並非日食,因為逾越節是月圓之時,不可能發生日食。【殿裡的幔子】(45節)指隔開聖所與至聖所的幔子(出26:33),使人不能直接來到施恩寶座前,只有大祭司才能在每年的贖罪日進入至聖所,替眾人贖罪。【從當中裂為兩半】(45節)顯示這是神的作為,象徵主耶穌【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祂的身體】(來10:20)。一般人被釘十字架,會在痛苦幾天之後,精疲力竭,無聲無息地斷氣。但主耶穌卻在當天就斷氣了,而且死前能【大聲喊著】(46節)說話,與常人完全不同。【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祢手中】(46節)這是引自詩31:5也是許多猶太母親都會教導孩子的睡前禱告。主耶穌的死並非自然原因,而是祂自動把靈魂交給父神,就像嬰孩安睡在父親的臂膀裡。主耶穌斷氣之後,十字架的大能就展開了。【百夫長看見所成的事,就歸榮耀與神】(47節)他看慣了十字架上一般人斷氣時的情形,現在見到耶穌獨一無二的斷氣方式,所以認定祂必非常人。在主耶穌的死裡,這百夫長看見了神的工作,所以他和希律(15節)彼拉多(14節)同釘的強盜(41節)一樣,都承認耶穌【真是個義人】(47節)。【聚集觀看的眾人見了這所成的事都搥著胸回去了】(48節)他們中間可能既有同情耶穌的,也有反對耶穌的,現在卻【都搥著胸】。【從加利利跟隨祂來的婦女們】(49節)包括主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她的姊妹雅各和約翰的母親【撒羅米】【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抹大拉的馬利亞】(約19:25)。亞利馬太人約瑟是耶穌的門徒;他【是個議士】(50節)也就是猶太公會的成員。【眾人所謀所為,他並沒有附從】(51節)顯示猶太公會急急忙忙開會審問耶穌時,約瑟並不在場,因為當時的表決結果是全場一致同意(22:71)。按照羅馬人的慣例,被釘死的罪犯通常都是被丟進公墓裡,但約瑟卻【去見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52節)。約瑟是【素常盼望神國的人】(51節)在主耶穌上了十字架之後,勇敢地公開了自己的身分(約19:38-39)。他不但勇敢地埋葬了耶穌的身體,也勇敢地埋葬了過去的自己,從猶太教裡分別出來。主耶穌的身體被約瑟從十字架上【取下來,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石頭鑿成的墳墓裡】(53節)是約瑟所預備的家族墳墓,裡面有不只一個墓室,可以安置許多屍體。但入口只有一個,外面有一個凹槽,可以滾過一塊大石頭擋在墓口。【那裡頭從來沒有葬過人】(53節)說明這個墳墓是新的,還沒有被使用過,所以復活的只能是主耶穌,不可能是別人。四卷福音書都詳細地描述了耶穌被埋葬的過程,以證實祂確實是死了。(54節)【預備日】指安息日的前一天。因為猶太人在安息日不能隨意行動和工作,所以必須在前一天作必要的預備。【那些從加利利和耶穌同來的婦女】(55節)當眾門徒棄主而逃(可14:50)的時候,她們卻一直跟隨主到十字架下,跟隨主直到墳墓,見證了基督的死,也見證了基督的復活,這是何等的榮耀!【照猶太人殯葬的規矩】(約19:40)屍體必須用【香料香膏】(56節)包裹,但在安息日受到許多禁令的限制(《密西拿Mishnah》Shabbat 23:4-5) 。【她們在安息日,便遵行誡命安息了】(56節)因為逾越節之後就是【安息日】(利23:11)但這些婦女所不知道的是,這是一個真正的安息,所以【安息日】所預表的安息將成為事實。【人子是安息日的主】(6:5)這個安息日一過,就是復活的黎明(24:1)! 思想: 跟隨主到十字架到底的人是誰?是學識豐富的文士,祭司們?是跟隨了三年見不少了神蹟的門徒?正是一些軟弱普通,被人輕看的姊妹,但她們卻默默地跟隨主,忠心地服事主。 祈禱:親愛主,你要我們背起十字架跟隨你,這不是難題,不是口號,而是讓我們要看到一些軟弱普通,被人輕看的姊妹,但她們卻默默地跟隨主,忠心地服事主的榜樣。求主引導我們,使我們一生都跟隨主你。阿們!

路加福音 19:11-27路加福音 19:11-27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十九11-27的主題是【有誰迎接神的國】從耶利哥到耶路撒冷,只剩下一天的路程。因此,有些人【以為神的國快要顯出來】(11節)彌賽亞很快就要登上寶座,門徒也可以共享榮耀。主耶穌在地上事奉的高潮的確已經在望,但卻不是登上寶座,而是被釘十字架。因此,祂用這個比喻總結了前往耶路撒冷一路的教導(9:51-19:27)也糾正門徒的心思,啟示基督得國的時間還沒有到,門徒應當忠心地履行主的託付,等候基督再來。(12節)比喻主耶穌還要到天上,從父神那裡領受王權,然後再來;經過一段時日,神的國才能顯在地上。這個比喻是就地取材,引用了三十多年前在耶利哥發生的歷史。【十錠銀子】(13節)原文為希臘銀幣單位【十彌拿】。一彌拿大約是普通工人一百天的工資。每人【一錠銀子】(16節)數目相同,不大不小。這裡的【銀子】並不是比喻各人不同恩賜(太25:15)而是比喻每個信徒都從主領受了相等的責任和機會,包括活出生命,見證主(徒1:8 )和大使命(太28:19-20)。主所託付的責任並非重擔,只有【一錠銀子】而已。(14節)【他本國的人】比喻拒絕耶穌的猶太人。【我們不願意這個人作我們的王】比喻猶太人不願意接受主耶穌作王。【他既得國回來】(15節)比喻基督再來的時候。【吩咐叫那領銀子的僕人來,要知道他們做生意賺了多少】比喻信徒在基督台前接受審判(林後5:10)。(16節)表示僕人工作的本錢和收益都是主人的。同樣,我們事奉的機會和成果都是屬於主的,不可據為己有。(17節)【良善的僕人】是稱讚這位僕人體會主人的心意、忠心順服。【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17節),比喻信徒的事奉,就是一心一意把主所交託的事情做得最好。【有權柄管十座城】(17節)比喻國度裡的賞賜,不是讓忠心的僕人休息,而是讓他們在國度裡承擔更多的工作,賦予更大的權柄和責任,因為工作才是真正的享受。這位僕人【怕】(21節)把所領的銀子賠掉了,將來難以交帳,所以不敢使用。【惡僕】不體貼主人的心意,與【良善忠心】(17節)的僕人恰恰相反。既然這個僕人知道自己的主人【是嚴厲的人,沒有放下的,還要去拿,沒有種下的,還要去收】(22節)就應當體貼主人的心意,即使沒有做生意的本事,也可以把銀子存入銀行,得點利息,將來【連本帶利都可以要回來】(23節)。【奪過他這一錠來,給那有十錠的】(24節)比喻不肯忠於託付的信徒,連僅有的機會也會失去,被主交給可以妥善利用它的僕人。殊不知神國的規則是【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26節)。人若不肯勤於練習,任何技能都會衰退;人若不肯善加運用,任何機會都會逝去。屬靈的生命也是如此,不是在運動中成長,就是在靜止中衰退;不是在追求中豐富,就是在懈怠中窮苦。(27節)比喻基督再來之後,要對那些拒絕基督作王的人進行審判。每個人都要在主面前作出抉擇,這個抉擇並非無關緊要,而是生死攸關。 思想: 今天,或許多我們也是按照地上工作的思路來揣摩主的心思,以為多做事多犯錯,少做事少犯錯,不做事不犯錯,所以乾脆甚麼都不做。但主要我們知道神國工作的規則是:不做事,肯定錯,不履行責任的,就是不忠心的【惡僕】(22節)。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託付,更感謝你的選召,是主你使我們知道自己的價值,更知道主你的旨意,求主使我們更懂得體貼你的心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