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20:27-44

路加福音 20:27-44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撒都該人】(27節)大多是祭司和貴族,是政治上的既得利益者,所以接受希臘化思想與羅馬帝國妥協,是猶太教中的【理性主義者】。【人若有妻無子就死了,他兄弟當娶他的妻,為哥哥生子立後】(28節)這是律法的要求(申25:5-6)表明神要讓人永遠在祂面前蒙記念,讓神所賜的產業在選民中永遠存留下來。【當復活的時候,她是哪一個的妻子呢】(33節)這是想用神學難題來陷害耶穌。28-33節這個極端的問題並非為了誠心探討,而是要挑戰復活的信仰(27節)。撒都該人的眼光是屬地的,行事為人只憑眼見,自然無法想像復活之後從未見過的屬天光景。(34節)【這世界】是短暫的,屬地的,有死亡的,臥在撒但的手下(約壹5:19)。(35節)【那世界】是永恆的,屬天的,沒有死亡的,是神掌權的國度。這是兩個性質不同的世界,不能用【這世界】的觀念去理解【那世界】。人若根據【這世界】的情形去推斷【那世界】自然無法認識屬天的事。【他們不能再死,和天使一樣】(36節)不需要藉著生兒育女來延續生命,所以【也不娶也不嫁】(35節) 。主耶穌特地提到【天使】是因為撒都該人不相信天使。凡是復活後進入【那世界】的人,都要被稱為【神的兒子】(36節),因為只有【神的兒子】才能活在【那世界】裡。既然撒都該人只接受摩西五經,並且認為摩西沒有教導過復活,主耶穌就用摩西五經作為依據。【主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37節)這是引用神親自向摩西發表的自我啟示(出3:6)。既然神是永恆不變的神,祂若把【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放在自己的名字裡,怎麼會任憑他們死亡,使自己的名和死亡聯合呢?因此,神必將叫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復活,所以說:【神原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因為在祂那裡,人都是活的】(38節)。【文士】(39節)都是熟悉律法的法利賽人,他們相信復活,並不贊成撒都該人的神學觀點,所以稱讚主耶穌【說得好】(39節)。雖然文士們恭維耶穌(39節)但主耶穌並沒有放過他們,而是進一步挑戰他們:【人怎麼說基督是大衛的子孫呢】(41節)。(42節)【主對我主說】是引自大衛的詩篇111:1。第一個【主】是指神,第二個【我主】是指彌賽亞基督。法利賽人根據先知字面上的預言,知道那要來的基督是【大衛的子孫】所以狹隘地以為彌賽亞只是另一個大衛,帶領以色列復國的政治領袖。但大衛自己卻在靈裡看到,他那位將成為彌賽亞的子孫具有神性,所以稱祂為【我主】。法利賽人無法明白這一點,所以也不明白彌賽亞的身份比大衛大得多。面對主耶穌的挑戰,文士們啞口無言。主耶穌進入耶路撒冷以後的一連串辯論,以祂的全勝而告終。從此以後,主耶穌不再與猶太領袖辯論,而是直接教導群眾。 思想:猶太領袖們只顧與主耶穌辯論律法字句,卻完全忽略了他們所盼望等候的那位【基督】所以主耶穌要把眾人的注意力帶回基督身上,因為世人最重要的問題,乃是對基督的認識,惟有基督是一切問題的答案,我們又有否將生命注意在基督上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樂意啟示你自己,讓我們的生命不只能夠認識你-耶穌,更認識主基督,充滿著拯救,更充滿著權能,為我們掌權;讓我們生命更認識你,信靠你。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1:57-80路加福音 1:57-80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伊利莎白的產期到了】(57節)顯示約翰是足月而生,也就是妊娠38-42週後。【憐憫】(55,55,58,72,78節)是本章的關鍵字。(59節)【割禮】就是切割男性生殖器的包皮,被神用來作為與亞伯拉罕和他後裔【立約的證據】(創17:11)。猶太男孩必須在出生的第八日行割禮(創17:12;利12:3)。但這些親友並沒有權力為孩子取名字,他們有點熱心過度了。施洗約翰滿有神蹟的經歷而生,當然也不可照著平常的規矩命名(61節)。【寫字的板子】(63節)是一小塊木板,上面塗有一層薄蠟。撒迦利亞從啞口到孩子出生,已經有九個多月不能說話。他在這段時間與神親密相交,所以開口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稱頌神】(64節)。(65節)【懼怕】表示極深的敬畏。因為周圍的人都感覺到,這些事都在預告神某種大能的作為。68-79節是撒迦利亞之歌,被稱為【撒迦利亞頌】(Benedictus)整體組成一個交錯對稱的結構:(68)【救贖】和(69)【拯救的角】都是指那位要來的救主彌賽亞(撒下22:3)。動物的【角】是力量的象徵。(72節)【聖約】指神向亞伯拉罕(創17:4-8)應許了國度和彌賽亞君王。(72節)【向我們列祖施憐憫,記念祂的聖約】這句話包含了撒迦利亞名字的意思:【耶和華記念】也包含了約翰名字的意思:【耶和華已施恩】。【就是祂對我們祖宗亞伯拉罕所起的誓】(73節),這句話包含了伊利莎白名字的意思:【神的誓言】。在不能說話的九個月裡,撒迦利亞反覆思想神的話語,終於明白了天使加百列所傳達的信息。所以這首撒迦利亞之歌,就是彌賽亞的救恩之歌,宣告救恩將包括四個步驟:1.拯救罪人脫離轄制(71節);2.向不配的人施憐憫(72a);3.把人帶回聖約之下(72b-73節);4.使人能永遠事奉神(74-75節)。自從瑪拉基以後,猶太人中已經有四百多年沒有出現先知了。因此,撒迦利亞預言施洗約翰將【要稱為至高者的先知】(76節)成為彌賽亞的先鋒(瑪3:1)是一個重大的宣告。但他的預言並不是新的,而是回應舊約的彌賽亞預言: (76節)是回應先知瑪拉基的預言:【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瑪3:1),也是回應先知以賽亞的預言(賽40:3)。(78節)【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這是回應先知瑪拉基的預言:【向你們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義的日頭出現】(瑪4:2)。】(79節)是回應先知以賽亞的預言:【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賽9:2)。(78節)【因我們神憐憫的心腸】顯示施洗約翰並不能取代彌賽亞實行拯救。施洗約翰【心靈強健】(80)與【撒迦利亞被聖靈充滿了】(67節)首尾呼應,【心靈】(80)和【聖靈】(67)原文是同一個詞。約翰年邁的父母可能在他懂事之前就已經過世,所以他直到耶穌受洗,才發現祂就是那位彌賽亞。 思想: 救主的先鋒已經預備好了,祂的使命並非施行拯救,而是向人呼喊:有一位能夠拯救他們!當人類全然失敗的時候,神的道路已經預備妥當。我們有否願意效法施洗約翰?不是試圖只用愛心去拯救世界,而是為基督預備道路,呼喚世人迴轉,因為只有基督才能施行拯救! 祈禱:親愛天父,感謝祢為我們預備救恩,更為我們預備我們的人生,使我們見到道路,見見光明,求天父使我們每日都信靠祢的預備,信任祢的供應。阿們!

路加福音10:25-42路加福音10:25-42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律法師】(26節)是熟悉摩西律法的文士。律法師的【試探】是要考倒耶穌,抬高自己(29節)。他稱呼耶穌【夫子】(26)表示他把耶穌看作一位善於教導的【師傅】不是基督。(25節)【我該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這句話表明,這位律法師看重永生,也知道自己還沒得著永生,但卻相信可以靠著自己【做甚麼】來賺取永生,只是他還不知道【該做甚麼】。【承受永生】就是進入神的國【名記錄在天上】(20節)得著神永遠的美好的關係。【律法上寫的是甚麼】(26節)是提醒他摩西五經最重要的教導。(27節)【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引自申6:5。(27節)【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引自利19:18。十誡分為【愛神】和【愛人】兩大部分(出20:3-17)猶太人都同意律法的總綱就是愛神,愛人,所以熟悉摩西五經的律法師立刻引用《申命記》和《利未記》來回答。律法師想要的是一些行為準則,使他可以照著行,因此就配得永生。所以主耶穌就說:【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28節)。【誰是我的鄰舍呢】 (29節)?似乎他只要知道誰是應該去愛的鄰舍,他就可以做到【愛鄰舍如同自己】(27節)了。30-37節是【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根據律法【祭司不可為民中的死人沾染自己】(利21:1)。這個人已經被強盜【打個半死】(30節)祭司若不摸他,就無法確定他的生死;但若摸後發現這人已死,就會使祭司不潔淨。兩難之間這位祭司認為遵守潔淨的律法更重要,所以撇下弟兄,【就從那邊過去了】(31節)。【利未人】(32節)要協助祭司事奉(民3:6-9)教導百姓律法(申33:10)也是一位關心潔淨的人。出於同樣的考慮,他也裝作沒有看見【照樣從那邊過去了】(32節)。猶太人認為【撒馬利亞人】(33節)的血統和信仰都不純正,根本不配作自己的【鄰舍】彼此互不來往,互相敵視。但是,這位最不可能幫忙的撒馬利亞人,卻對猶太人【動了慈心】(33節)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34節)猶太人和希臘人都使用酒來清洗傷口,橄欖油來緩和痛苦。【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34節)表示撒馬利亞人自己必須走路。【帶到店裡去照應他】(34節)下耶利哥的路上至今只有一處旅店,因為只有那裡有水源。墊付了店錢,並承諾支付額外的費用【二錢銀子】(35節)是當時一個普通工人兩天的工資(太20:2)【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36節)也就是思想:【我該怎樣做別人的鄰舍呢】?祭司和利未人並非不知道受傷者是自己的鄰舍,但卻無法愛他如己。個問題太敏感了,所以他不願直接說是撒馬利亞人,只好說:【是憐憫他的】(37節)。主耶穌對他說:【你去照樣行吧】(37節)意思是【你照樣去做別人的鄰舍吧】。38-42節的主題是【兩種愛主】馬大和馬利亞,代表了兩種愛主的態度。路加把這個故事放在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後面,讓我們不要誤以為【做個好撒馬利亞人】就可以【承受永生】(25節)。這個故事並沒有否定行為,但卻指出基督才是【那上好的福分】(42節),只有認識主愛主,才能【承受永生】。馬大很愛主但她愛主的方式,是讓主得著最周到的招待,所以【伺候的事多,心裡忙亂】(40節)。但她越用事奉來表達愛主效果越是相反【你不在意嗎?請吩咐她來幫助我】(40節)表示她已經忙到心煩意亂,以致忍耐不住、抱怨主耶穌和妹妹都不體諒她。馬大的問題不在於事奉多少,而在於【思慮煩擾】結果失去了安息和喜樂,錯過了最重要的事。主卻表示【不可少的只有一件就是像馬利亞一樣【選擇那上好的福分】(42節)也就是認識主【在耶穌腳前坐著聽祂的道】( 39節)。 思想:今天,我們是否和這位律法師一樣,認為自己並不是沒有【愛】,而是沒有配得我們去愛的【鄰舍】嗎?又或是當我們在難處中有否和馬大一樣,就是自以為忙著事奉主,結果卻忙到失去了主;但要我們知道真正的愛主是無論外面有多忙,裡面都是【不見一人,只見耶穌】。 祈禱:親愛主耶穌,感謝你要我們的生命能夠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更要愛人如己,因主祢的生命就是彰顯愛神,愛人的榜樣,願主引導我們每日【不可少的只有一件就是【選擇那上好的福分】聽從主的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