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21:20-28

路加福音 21:20-2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20-24節是預言耶路撒冷被毀之前的預兆。【你們看見耶路撒冷被兵圍困】(20節),指主後70年逾越節的前三天,羅馬提多將軍開始圍困耶路撒冷。根據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的記載,由於當時從世界各地來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人很多,所以大約有110萬猶太平民喪生,【倒在刀下】(24節);9萬7千人被賣為奴隸【被擄到各國去】(24節);城牆和聖殿被拆毀,成為【荒場】(20節)。通常在打仗的時候,住在城外的百姓會躲進有城牆保護的城裡。但主耶穌要門徒盡可能遠離耶路撒冷,【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在城裡的應當出來;在鄉下的不要進城】(21節)。因為耶路撒冷被圍困,預示著【它成荒場的日子近了】(20節)。【因為這是報應的日子】(22節)指耶路撒冷城被毀滅的原因,乃是對它拒絕彌賽亞的【報應】(22節)。【使經上所寫的都得應驗】(22節)指先知但以理早已預言 (但九26)。【懷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禍了】(23節)指她們行動不便,當【大災難】(23節)來臨時,逃起來很辛苦。主後132-136年,猶太人再次爆發巴爾科赫巴起義(Bar Kokhba revolt)在被羅馬鎮壓之後,羅馬皇帝哈德良廢除猶太行省,將耶路撒冷城夷為平地,【連一塊石頭也不留在石頭上】(19:44);並在原址另建羅馬城市愛利亞加比多連(Aelia Capitolina ),在聖殿山另造羅馬神廟。在此四百多年裡,羅馬帝國禁止猶太人平時進入耶路撒冷,只能在每年埃波月九日到哭牆哀悼。【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踐踏,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滿了】(24節)這段時期將持續到基督再來為止。25-28節是預言【門徒要得贖】與10-19節【門徒將被逼迫】前後呼應。雖然門徒必將遭受逼迫,但逼迫也意味著他們【得贖的日子近了】(28節)。(25-26節)主耶穌的話是引用賽13:10和34:4,前者是形容神對巴比倫的審判,後者是形容神對以東的審判。因此,25-26節也不一定會依照字面應驗為自然界的災難。【人子】(27節)就是主耶穌,祂是先知但以理所預言的彌賽亞(但7:13)。當祂再來的時候,將特別顯出【能力】(27節)和【大榮耀】(27節)【那時這不法的人必顯露出來。主耶穌要用口中的氣滅絕他,用降臨的榮耀光廢掉他】(帖後2:8)。主耶穌再來時是【駕雲降臨】(27節)不是在地上出現;祂不是需要用雲來做交通工具,而是要用【駕著天雲】(但7:13)應驗先知預言中的彌賽亞身分。當基督再來之前,世上將有【大災難】(23節,【人想起那將要臨到世界的事,就都嚇得魂不附體】(26節)。但門徒卻【當挺身昂首】(28節)歡喜快樂,因為災難和逼迫意味著我們【得贖的日子近了】【我們的身體得贖】(羅8:23)的時候到了。 思想: 在面對看似不明的困苦,我們若從留意預兆轉而注意主自己,預兆才能成為我們的安慰, 才能扶持我們專心等候【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腓三20)與祂一同進入榮耀。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的同在,更在我們生命中的同伴,儘管面對看不通的困境,主你仍然掌權,更仍與我們同在,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每早都注意主你自己。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6:12-26路加福音 6:12-26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12-16節是【神的揀選】。主耶穌經過【整夜禱告神】(12節)挑選了十二位使徒,作為建立神國百姓的基礎。這從一開始就表明,進入神國並不是人的決定或選擇,而是神主動的揀選。【門徒】(13節)的意思是【學徒,跟隨者】;【使徒】(13)的意思是【使者,被差遣者】。【彼得∏έτρος】(14)是亞蘭文名字;【磯法】的希臘文,意思是【石頭】他是十二門徒的領袖;【安得烈Ἀνδρέας】(14節)是希臘文名字,意思是【有男子氣概的】。【雅各Ἰάκωβος】(14節)是希伯來文名字【雅各יַעֲקֹב】的希臘文形式,意思是【抓住腳跟,取代者】。【約翰Ἰωάννης】(14節)是希伯來文名字【約哈難יוֹחָנָן】的希臘文形式,意思是【耶和華已施恩】。(16節)【賣主的加略人猶大】原文是【後來成為出賣者的加略人猶大】此時他還是真心跟隨耶穌的。他們的共通點都是普通的小人物,沒有一個是有權利,有錢,有名或有學問的人。17-19節是【神國的百姓】也就是第二次出埃及的以色列十二個支派。主耶穌【站在一塊平地上】(17節)可能是站在加利利海邊山坡上的一塊平地上。在這些聽眾中,有門徒,也有【許多百姓】;有想【聽祂講道】人,也有【指望醫治他們的病】的人;有來自南方【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猶太人,也有人來自【推羅,西頓的海邊】的外邦人。這樣一幫動機複雜,參差不齊的烏合之眾,路加卻把他們都稱為【百姓】;正像當年第一次出埃及的那幫奴隸,。因為主耶穌【站在一塊平地上】(17節)所以20-49節也被稱為【平地寶訓】以區別於《馬太福音》五至七章的【登山寶訓】。(20節)【耶穌舉目看著門徒說】顯示主耶穌的教訓是以門徒為對象。【有福了】(20,21,22節)意思是【快樂的,被祝福的】。20-26節是【神國價值】: (20-23)四福和(24-26)四禍。原文結構勻稱簡潔,容易記憶背誦,從正反兩面宣告了【神的國】(20節)臨到地上時的光景,完全顛倒了世界的標準,給這個世界的價值觀敲響了喪鐘:【貧窮的人有福了】(20節)包括那些知道自己物質貧窮和【靈裡貧窮】的人。當一個人看見自己的所有在永恆裡毫無價值的時候,他就【有福了】。【飢餓的人有福了】(21節)包括那些【飢渴慕義】的人。當一個人看見自己的所能無法使自己的靈裡滿足的時候,他就【有福了】。【哀哭的人有福了】(21節)包括那些身心靈遭遇難處.以及因認識自己的本相而痛苦的人。當一個人看見自己的所是在神面前全然敗壞的時候,他就【有福了】。為主被世界逼迫的人有福了(22-23節),指跟隨主的門徒。(24節)【有禍了】意思是【哀哉,慘了】表示悲嘆與同情。(24節)包括那些不知道自己【靈裡貧窮】的人。他們欣賞自己的所有,自以為物質充足,精神豐富,所以不需要進入神國。【飽足的人有禍了】(25節)指那些不再【飢渴慕義】的人。他們欣賞自己的所能,自以為可以靠著努力得到【飽足】,靠著行為成為義人,所以不需要救贖。【喜笑的人有禍了】(25節)指那些身心靈不覺得痛苦的人。他們欣賞自己的所是,人生自得其樂,所以不覺得自己需要【安慰】。被世界歡迎的人有禍了(25節)指那些拒絕基督,討好世界的人。因為【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26節),表示他們致力於【討人喜歡的喜歡】(加2:10)但【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壹2:15)。 思想: 當我們接受主的呼召的時候,無論最大的分歧,最深的矛盾,也能在基督的大愛和生命的大光中消失於無形,無論是政治觀點,貧富差距,還是文化修養,種族矛盾,主耶穌都要讓認識何為【福】與【禍】。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的揀選,感謝祢的呼召,祢不是看我們的背景,我們的身份,更不是我們的才幹,而是主祢的恩賜與選召。祢更要讓我生命進入真正的【福】與【禍】。阿們!

路加福音 7:36-50路加福音 7:36-5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36-50節是【蒙赦免者的感恩】;這個女人【是個罪人】(37節)很可能是個妓女,這位法利賽人出於某種動機【請耶穌和他吃飯】(36節);但主耶穌不但樂意和稅吏同席(5:29),也願意和法利賽人一起吃飯。其他三卷福音書都記載了伯大尼的馬利亞在主耶穌上十字架之前的最後一周膏抹主耶穌(太26:6-13;可14:3-9;約12:1-8);但《路加福音》所記載的是加利利的女人在主耶穌的傳道中期膏抹主耶穌,並不是同一件事。這個被看為【罪人】的女人卻經歷過主的赦免,從裡面看見祂是罪人的救主,所以帶著感恩的心來尋求主(38節)。【盛香膏的玉瓶】(37節)是一種半透明的長頸瓶子,用來盛載膏抹主耶穌的香料,代表感恩。這女人【站在耶穌背後,挨著祂的腳哭】(38節)卻在眾人面前【用自己的頭髮擦乾】(38節)主耶穌的腳【又用嘴連連親祂的腳,把香膏抹上】(38節),表明她的眼中只看見基督、不看見別人。赦免的恩典吸引她來親近主,高舉主,面對賜恩典的主,原來自以為最重要的東西,現在都變得微不足道的了。(39節)法利賽人心裡說表明他過去可能認為主耶穌最多是個【先知】,現在可能覺得連【先知】都不如了。因為根據猶太口述律法,人若接觸了罪人,就會不潔淨。這位法利賽人以為只有那女人【是個罪人】他自己卻不是。主耶穌看出了這位法利賽人心裡的嘀咕(39節),但並沒有生氣,而是親切地對他說。這位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對主的誤解,竟然讓他在聖經中留下了名字,這實在是神的恩典 (41節)的比喻西門和那女人都是罪人【一個欠五十兩銀子,一個欠五兩銀子】(41節)比喻罪人自己認為自己欠了多少罪債。其實兩人的罪債並無分別,都是一樣的【無力償還】(42節)無法自我拯救。一個人愛主的程度,印證了他對罪和救恩的認識程度;一個愛主更多的【是那多得恩免的人】(43節)。【你斷的不錯】(43節)顯示法利賽人的回答,是主耶穌引導這位法利賽人認識自己,自我定罪。因為一個人對救恩的回應,是根據對自我的認識。人越認識自己的罪,就越能感受到神的赦罪之恩;越認識恩典,就越愛賜恩的主。西門卻完全忽略了這些基本的禮節(44-46節),表明他的心中對主是輕視的,而主耶穌對此知道得一清二楚。因此,主耶穌滿有憐憫地將西門和她作了一個對比(44-46節)幫助他來認識這女人,更認識他自己。【香膏】(46節)比【油】(46節)貴重得多,這女人對待主耶穌的態度和西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47節)意思是說,這女人愛主多,就證明她經歷的赦免多;而那愛主少的,則證明他經歷的赦免少。一個人對救主基督的愛,並不是蒙赦免的原因,而是蒙赦免的結果(42-43節)。主耶穌說:【你的罪赦免了】(48節)不是說現在赦免,而是向眾人宣告她的罪早已被赦免了。因為這女人是【那多得恩免的人】(43節),所以才那樣不管一切地愛主(38節)。 【同席的人】(49節)大都是像西門那樣的法利賽人。他們對主耶穌的認識是糊塗的,因為他們不明白為甚麼祂也能【赦免人的罪】。當眾人心裡都在質疑的時候,主耶穌卻再次向那女人保證【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回去吧】(50節)。因此,【信】就成了支取救恩的鑰匙,而救恩能使人與神,與自己都恢復【平平安安】(50節)。 思想: 經文讓我們明白一個自以為義的人,只能把自己關在救恩的門外;一個居高臨下的人,很難相信自己是個需要救恩的罪人。無論外表怎樣敬虔,無論行為有多熱心,對救恩,對救主都不可能有真正的【信】。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的憐憫與寬恕,更感謝祢對我們的愛,願主光照我們,使我們明白自我的本相,是因主祢的大憐憫,祢的大愛讓我們得平安,得生命。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