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24:36-53

路加福音 24:36-53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願你們平安】(36節)在這個時候,主耶穌的這句問安卻讓人產生了完全不同的感覺以致讓門徒們刻骨銘心。但其他的門徒還是【煩惱,心裡起疑念】(38節)。甚至當主親自顯現的時候,【他們卻驚慌害怕,以為所看見的是魂】(37節)。【你們看我的手,我的腳,就知道實在是我了】(39節)因為主耶穌的手腳仍然帶著十字架的釘痕(約20:25-28)這是祂愛我們的記號。【摸我看看】(39節)顯示主耶穌復活以後,有實在在可以觸摸的身體。主耶穌說;【你們這裡有什麼吃的沒有】(41節)不是因為飢餓,而是因為體貼。復活後的身體並不需要飲食維持生命,但也可以吃喝。主耶穌多次向門徒顯現,讓門徒們又【看】又【摸】又【在他們面前吃】(43節)都是為了讓門徒真實地經歷復活,真正地認識復活,確信自己所看到的並不是幻覺或鬼魂,而是真實的人。44-53節的主題是【耶穌差遣門徒向萬邦作見證】。【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44節)指舊約的律法書,先知書和聖卷三部分中,都有關於彌賽亞的預言;當門徒的心竅還沒開啟的時候,主耶穌雖然多次預言自己的死和復活,他們卻始終不知所雲;甚至在主耶穌復活之後,他們多次看見了復活的主,卻仍然沒有把握認識復活。現在,復活的基督【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45節)。主耶穌復活之後,一切都被打開了:打開的墳墓(2節),打開的家門(29節),打開的眼睛(31節),打開的聖經(32節),打開的嘴唇(35節) ,打開的心竅(45節),最後是打開的天(51節)。當門徒的【心竅】打開以後,才能真正領會屬天的事。主耶穌不但打開了門徒的【心竅】而且親自概括了福音的兩大內容,好讓我們傳得清楚,傳得全備:成就的救恩:【照經所寫的,基督必受害,第三日從死裡復活】(46節)。【照經所寫的】指詩22:1-21,賽53:1-9等預言了【基督必受害】【第三日從死裡復活】。【人要奉祂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47節)。施洗約翰和主耶穌所傳的福音,都是【天國近了,你們當悔改】(4:17)。因此,凡是不講【悔改,赦罪】只講【信耶穌得好處】的,都是假福音。【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48節),顯示主耶穌不是要門徒去【講】見證,而是說門徒生命的改變,本身【就是】基督從死裡復活的見證。傳福音不是只靠【說】更是要靠【活】;每個信徒生命的改變,都在見證福音的大能。【我要將我父所應許的降在你們身上】(49節這是神所應許的聖靈澆灌(珥2:28-29)目的是為了讓門徒能【領受從上頭來的能力】(49節)與聖靈一同為基督作見證。 (50節)【伯大尼的對面】指橄欖山(徒12)。【舉手給他們祝福】這是大祭司為百姓祝福的姿勢(利9:22)。【祝福】也是使徒彼得對主耶穌在地上全部工作的總結。從主復活一直到【離開他們】(51節),總共經過了四十天(徒1:3)。主耶穌開始事奉的時候【四十天受魔鬼的試探】(4:1);兩個【四十天】都是為了幫助我們抵擋魔鬼的試探和迷惑。主耶穌本來可以突然消失(31節),但祂選擇在眾人的注視和見證下【被帶到天上去了】(51節)。門徒們並沒有帶著破碎的心靈離去,而是【大大地歡喜】(52節)【他們就拜祂】(52節),這是《路加福音》第一次說到敬拜主耶穌,表明主耶穌的受難和復活、十字架與空墳墓,已經使門徒們確信祂是配得敬拜的神,所以要把當有的敬拜獻給祂。在主耶穌升天後的日子,門徒【常在殿裡】(53節)聚集(徒2:462)。《路加福音》開始於【在殿裡】的禱告神,等候基督(1:8-10)結束於【在殿裡】稱頌神,等候聖靈(53節)。神所要得著的,就是那些渴慕【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裡求問】(詩27:4)的人。 思想: 在《路加福音》之後《使徒行傳》將啟示怎樣建立和帶領教會,好讓門徒奉祂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47節;徒1:8)得著神在基督裡所揀選的人。盼望每一個讀者,都已經被列在神所要得著的人當中了!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已升上高天;更為我們坐在神的右邊,更要領許多的兒子進榮耀裡去(來2:10),我們再次感謝你的救恩,你的愛。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15:1-10路加福音 15:1-1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本章的主題是【失而復得的比喻】(15:1-32)【眾稅吏和罪人】(1節)稅吏指幫助羅馬侵略者收稅的人,罪人指不能遵守律法的人,他們都被法利賽人和百姓所鄙視,但仍【都挨近耶穌,要聽祂講道】(1節)。在自以為敬虔的【法利賽人和文士】(2節)看來【眾稅吏和罪人】在神面前毫無價值,對他們不需要同情和體卹,所以無法忍受主耶穌竟然【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2節)。本章的三個故事,都是講給【法利賽人和文士】聽的。【比喻】(3節)原文是單數,顯示本章的三個故事,其實是同一個比喻的三個面向。這個比喻的重點,並不是人該怎樣悔改,也不是福音的全部,而是表達神對罪人【死而復活,失而又得】(24,32節)的喜樂,好讓法利賽人明白神看重罪人悔改的心意:第一個是【牧人的故事】(4-7節)。在這個故事裡,【失去的羊】(6節)代表失喪的罪人,這隻羊知道自己已經迷路了,也知道周圍的環境非常危險,但卻不知道怎麼回去。而尋找迷羊的牧人,正是舊約中彌賽亞的形象(耶31:10-11)。他不但付出代價去尋找【失去的羊】也因為找到了而【歡歡喜喜】(5節)。古代的牧羊人通常結伴放羊(歌1:7)牧人【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4節)應該是請同伴把羊群領回家(5節)所以不必擔心。這個故事的重點,並不是說牧人不重視另外【九十九隻】羊,而是說那隻【失去的羊】更需要憐憫。牧人找到了迷羊,他的朋友就一同歡喜(6節)。同樣,當神得回祂所失去的,祂的朋友也應當一同快樂;而那些指責主耶穌與罪人來往的法利賽人,並不是神的真朋友。【不用悔改的義人】(7節)是諷刺那些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和文士】。神會為罪人的悔改歡喜,卻不會為看不見自己有罪的【義人】歡喜;這個故事中的失羊完全是被動的,並沒有【藉著悔改允許自己被找到】。但這並不是說罪人不必悔改,因為本章的比喻所表達的不是悔改的本質,而是罪人的悔改在神眼中的價值。第二個是【婦人的故事】(8-10節)在這個故事裡,失去的錢代表失喪的罪人。這塊錢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失落】(8節)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價值,一切都在乎主人的心意。【十塊錢】(8節)原文是【十個德拉克馬】是這位婦人的全部財產。德拉克馬(Drachma)是希臘銀幣,相當於羅馬銀幣得拿利烏(Denarius)【一塊錢】(8節)大約是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資(太20:2)。古時猶太人的房子通常沒有窗戶、或窗戶極小,地面由粗糙的石頭鋪成,石頭之間的縫隙很多,所以必須【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地找】(8節)。對這位婦人來說,每一塊錢都有重要的意義;對神來說,每個罪人都有祂的形象。雖然許多罪人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失落】也不知道自己有甚麼價值,但神卻不會輕看任何罪人(太5:45)。凡是祂所揀選的,祂都要【細細地找】(8節)直到找到為止。這個故事中的失錢完全是被動的,並沒有【藉著悔改允許自己被找到】。但這並不是說罪人不必悔改,因為本章的比喻所表達的不是悔改的本質,而是罪人的悔改在神眼中的價值。 思想:稅吏和罪人所以能蒙恩得救,因為他們是為了要【聽】神的道而去挨近耶穌。耶穌要我們明白即使世界上只有百分之一的罪人,基督也會付出十字架的代價。凡是祂所揀選的,祂都要【細細地找】直到找到為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要我們明白你是如何愛我們,甚至願意尋求拯救為我們付上生命,求主使我們明白你對我們的愛,更願意明白主你看重我們每個的價值。阿們!

路加福音 19:11-27路加福音 19:11-27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十九11-27的主題是【有誰迎接神的國】從耶利哥到耶路撒冷,只剩下一天的路程。因此,有些人【以為神的國快要顯出來】(11節)彌賽亞很快就要登上寶座,門徒也可以共享榮耀。主耶穌在地上事奉的高潮的確已經在望,但卻不是登上寶座,而是被釘十字架。因此,祂用這個比喻總結了前往耶路撒冷一路的教導(9:51-19:27)也糾正門徒的心思,啟示基督得國的時間還沒有到,門徒應當忠心地履行主的託付,等候基督再來。(12節)比喻主耶穌還要到天上,從父神那裡領受王權,然後再來;經過一段時日,神的國才能顯在地上。這個比喻是就地取材,引用了三十多年前在耶利哥發生的歷史。【十錠銀子】(13節)原文為希臘銀幣單位【十彌拿】。一彌拿大約是普通工人一百天的工資。每人【一錠銀子】(16節)數目相同,不大不小。這裡的【銀子】並不是比喻各人不同恩賜(太25:15)而是比喻每個信徒都從主領受了相等的責任和機會,包括活出生命,見證主(徒1:8 )和大使命(太28:19-20)。主所託付的責任並非重擔,只有【一錠銀子】而已。(14節)【他本國的人】比喻拒絕耶穌的猶太人。【我們不願意這個人作我們的王】比喻猶太人不願意接受主耶穌作王。【他既得國回來】(15節)比喻基督再來的時候。【吩咐叫那領銀子的僕人來,要知道他們做生意賺了多少】比喻信徒在基督台前接受審判(林後5:10)。(16節)表示僕人工作的本錢和收益都是主人的。同樣,我們事奉的機會和成果都是屬於主的,不可據為己有。(17節)【良善的僕人】是稱讚這位僕人體會主人的心意、忠心順服。【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17節),比喻信徒的事奉,就是一心一意把主所交託的事情做得最好。【有權柄管十座城】(17節)比喻國度裡的賞賜,不是讓忠心的僕人休息,而是讓他們在國度裡承擔更多的工作,賦予更大的權柄和責任,因為工作才是真正的享受。這位僕人【怕】(21節)把所領的銀子賠掉了,將來難以交帳,所以不敢使用。【惡僕】不體貼主人的心意,與【良善忠心】(17節)的僕人恰恰相反。既然這個僕人知道自己的主人【是嚴厲的人,沒有放下的,還要去拿,沒有種下的,還要去收】(22節)就應當體貼主人的心意,即使沒有做生意的本事,也可以把銀子存入銀行,得點利息,將來【連本帶利都可以要回來】(23節)。【奪過他這一錠來,給那有十錠的】(24節)比喻不肯忠於託付的信徒,連僅有的機會也會失去,被主交給可以妥善利用它的僕人。殊不知神國的規則是【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26節)。人若不肯勤於練習,任何技能都會衰退;人若不肯善加運用,任何機會都會逝去。屬靈的生命也是如此,不是在運動中成長,就是在靜止中衰退;不是在追求中豐富,就是在懈怠中窮苦。(27節)比喻基督再來之後,要對那些拒絕基督作王的人進行審判。每個人都要在主面前作出抉擇,這個抉擇並非無關緊要,而是生死攸關。 思想: 今天,或許多我們也是按照地上工作的思路來揣摩主的心思,以為多做事多犯錯,少做事少犯錯,不做事不犯錯,所以乾脆甚麼都不做。但主要我們知道神國工作的規則是:不做事,肯定錯,不履行責任的,就是不忠心的【惡僕】(22節)。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託付,更感謝你的選召,是主你使我們知道自己的價值,更知道主你的旨意,求主使我們更懂得體貼你的心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