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3:1-20

路加福音 3:1-20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3:1-20)【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1-20節的主題是【人心的預備】整體是一個交錯對稱的結構:【凱撒提庇留】(1節)是【凱撒奧古斯都】(2:1)的養子,羅馬帝國的第二任皇帝提貝裡烏斯。他【在位第十五年】(1節)。【亞那】(2節)是敘利亞巡撫居里扭任命的猶太行省第一任大祭司,於主後6-15年在位,後來被羅馬巡撫革職。【該亞法】(2節)是亞那的女婿(約18:13)於主後18-36年任大祭司。(3節)【悔改的洗禮】原來是外邦人加入猶太教的潔淨儀式,現在約翰卻呼召猶太人出來接受【洗禮】。這是要百姓把自己當作不潔淨的外邦人,藉著洗禮的儀式重新【悔改歸向神】(徒26:20)才能【使罪得赦】(3節)。(4節)【預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這是宣告彌賽亞先鋒的工作,引自賽40:3。古代的君王出巡,會派人提前預備道路;而彌賽亞君王進入人心之前,也要差遣先鋒,用神的話語預備百姓悔改的心。第5節宣告彌賽亞的工作,引自賽40:4。彌賽亞不但要向百姓宣告安慰(賽40:1)而且將把他們帶到能受安慰的地步;一面用恩典【填滿】(5節)百姓的虧欠,一面用審判【削平】( 5節)他們的愚昧。【凡有血氣的,都要看見神的救恩】(6節),這是向普世宣告救恩,引自賽四十5。主耶穌基督既是【神的救恩】,也是神榮耀的顯現。(7節)【毒蛇的種類】引自先知以賽亞對百姓的譴責(賽59:5)。猶太史學家約瑟夫指出,此時猶太教有四大派系:法利賽人,撒都該人,奮銳黨和愛色尼人。(8節)希伯來文的【石頭אֶבֶן】(創28:11)和【子孫בֵּ】(創10:31)諧音,是雙關語。這句話表明,亞伯拉罕肉身所生的,不一定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不是亞伯拉罕肉身生的,反而可能成為亞伯拉罕的子孫。(9節)比喻時日無多,隨時會把樹砍下來。(10,12,14節【我們該做什麼呢】)意思是怎樣才算【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8節)。施洗約翰不是在維護道德的準則,也不是在傳授得救的門路;也不指望人心改善,而是單單叫人悔改(3節)。悔改不只是認罪,更是痛感自己罪性難改,放棄自我改善,轉而仰望救主。因此,一個人若是對錢財的態度毫無改變(11,13,14節)表示裡面並沒有真實的悔改。此時猶太人正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百姓翹首企盼彌賽亞的拯救,所以人人都猜測【或約翰是基督】雖然許多人都擁戴和追隨施洗約翰,但他卻始終沒有越過先鋒的界限,反而不住地把眾人的注意力引向那【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16節)。【悔改的洗禮】(3節)不是約翰【傳福音】(18)的目的,更不是自我拯救【使罪得赦】(3節)的門路。(16節)【聖靈與火】是一個整體,代表同一洗禮,施洗的對像是同一批人,所以也被路加稱為【聖靈的洗】(徒1:5)。接受【聖靈與火】的是那些悔改信主的人,他們將被聖靈改變生命,就像被浸到聖靈裡;他們也將被基督潔淨。(17節)比喻基督的審判,這是祂再來時的工作。古代農夫收割麥子以後,先在打禾場上曝曬,碾壓,使穀粒脫離糠皮;然後用叉子迎風揚起混有糠秕的麥子,較重的穀粒落在近處,較輕的糠秕被風吹遠。(20節)【把約翰收在監裡】指施洗約翰的責備有損於希律·安提帕在猶太人中的威望,19-20節的事件發生在主耶穌受洗並開始傳道以後(約3:22-24),並沒有按照年代順序,而是首先結束了基督先鋒的記錄,然後把重心放在基督的事工上。 思想:今天,每個信徒都是為主鋪路的先鋒,也當效法施洗約翰【傳福音】的態度,約翰既沒有迎合【耳朵發癢】的聽眾,也不擔心嚇跑傳福音的對象,而是喚醒神的百姓。同樣,我們傳福音都不是不痛不癢的安慰話,更是讓人悔改歸主的話。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讓我們接受福音,更能夠為主祢傳揚福音,求主教導我們學像約翰的態度去傳揚主祢的福音。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9:1-9路加福音 9:1-9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1-6節的主題,是【耶穌賜給門徒權柄】(9:1-6)。過去,主耶穌帶著十二個門徒【週遊各城,各鄉傳道,宣講神國的福音】(8:1)讓他們見證彌賽亞的工作;現在,祂差遣十二個門徒去【宣講神國國的道,醫治病人】(2節)讓他們體會彌賽亞的工作。十二門徒的使命既不是醫病趕鬼,也不是勸人信主,而是帶著神國的權柄去宣告:國度已經預備好了,每個人都要作出選擇!人若接受這個好消息,降服在神的權柄之下,就不會再被任何別的轄制;人若不接受這個好消息,就要自己承當後果,與神的國度無分無關(5節) 。【不要帶拐杖和口袋】(3節)是一句俗語,意思是【不必準備,就這樣去吧】。【無論進哪一家,就住在那裡,也從那裡起行】(4節)意思是神若安排他們在哪城傳福音,一定會感動人接待他們。主人願意接待他們多久,他們就在那城停留多久,完全順服神的安排。【凡不接待你們的,你們離開那城的時候,要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5節)意思是把拒絕神國的選民當作與神國無關的外邦人。當時法利賽人離開外邦人的地區時,會把塵土從鞋子上除掉,表示脫離外邦塵土的污穢(徒13:51)。7-20節的主題是【耶穌顯明基督的身份】包括:眾人猜測耶穌是誰(7-9節);【分封的王希律】(7節)指希律安提帕,加利利是他的轄區。主耶穌和十二門徒帶著權柄【宣講神國的福音】(8:1;9:2)引起了眾人對祂身分的猜測(7-8節),也第一次引起了希律的注意。希律殺害了施洗約翰(太14:1-12),內心卻無法安寧。現在有人傳說耶穌是【約翰從死裡復活】(7節),讓他非常困惑,所以想見耶穌(9節),可能想試驗祂究竟是不是約翰。希律相信主耶穌能施行神蹟,卻不知道祂到底是誰。無論是神蹟奇事,醫病趕鬼,都不能叫人認識基督。惟有父神的指示,才能讓人認識祂(太16:17)。在人看來【耶穌的名聲傳揚出來】(可6:14),豈不證明神已經開路了嗎?君王願意接見,豈不正是傳福音的好機會嗎?既然主耶穌可以讓稅吏來跟隨祂(5:27),難道不能把希律變成門徒,讓福音征服加利利嗎?但是,主耶穌卻不願見希律,所以【聽見了,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裡去】(太14:13)。無論是魔鬼的試探,或是權貴的垂青,都不能讓主偏離走那十字架的道路。 思想: 主耶穌賜給門徒【能力,權柄,制伏一切的鬼,醫治各樣的病】(1節),差遣他們【走遍各鄉宣傳福音,到處治病】(6節)也不是要作我們傳福音的榜樣,因為他們傳道的方式很快就會有所改變(22:35-36)。當門徒們親身經歷了神國的權柄以後,就會發現醫病的能力並不能讓人信主(10:13-15)趕鬼的權柄也不能讓人跟從),神國的福音絕不能缺少十字架(22節)。今天,主的門徒更當謹慎:一切不需要十字架的捷徑,無論是愛心的感動,或是名人的影響,都不能讓人進入神的國。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呼召我們,使我們能與祢同工,更能夠為主傳揚福音,但主要我們知道祢所要的不是工作,事奉,而是要我們跟隨祢,效法祢;求主教導我們每日樂意走祢十字架的道路。阿們!

路加福音 1:1-38路加福音 1:1-38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提阿非羅】(1節) 是意思【神的朋友】【大人】(1節)是對身份高貴者或官員的尊稱(徒23:26)。四福音不只是從不同的角度來介紹耶穌,而是讓人和作者一起經歷神的大能。因此,正確打開四福音的方法,不是置身事外地旁觀別人的歷史,而是設身處地地與基督同行;讀者只有把自己代入書中每一個配角之中,才能感同身受地經歷基督的觸摸和大能。1-4節的序言原文是一個希臘文的長句,風格優美、韻律對稱,卓越流暢的古典希臘文,最適合一本準備廣為傳閱的文學作品。但在這段序言之後,路加卻刻意改成了舊約七十士譯本的【希伯來式】希臘文風格和用詞,大量採用短句;因為他清楚地知道,他所要講述的故事,乃是舊約救恩史的延續。【撒迦利亞】意思是【耶和華記念】【伊利莎白】意思是【神的誓言】。【他們兩人在神面前都是義人】(6節)不是說他們都是完人,而是指他們【遵行主的一切誡命禮儀】(6節)在神面前活得準確。(8節)【班次】指祭司輪流在聖殿事奉的次序。【香壇】位於聖所之內,一般人不得進入,因此,撒迦利亞突然見到天使顯現,難免【驚慌害怕】(12節)。 (14-17節)天使所說的這段話,原文是詩。在新約裡,只有約翰【從母腹裡就被聖靈充滿了】(15節),表示是神從一開始就揀選他,預備他。此時,猶太人已經深深陷入了宗教儀文的捆綁裡,越來越假冒為善。所以神在開始耶穌基督的事工之前,先興起施洗約翰【使許多以色列人迴轉,歸於主-他們的神】(16節)等候救主的到來。神並不需要倚靠人來為祂開路,而是由祂親自預備先鋒為自己預備道路。神差遣這位重要的天使長向人報告【好信息】(19節),但這位經驗豐富的老祭司卻在要求憑據,這就是亞當裡所有義人的殘缺。人的信心殘缺,並不能阻擋神的計畫。祂將滿足撒迦利亞的要求(18節),但卻不是他所想像的神蹟,而是【必啞巴,不能說話,直到這事成就的日子】 (20 節)。迦利亞從聖所出來的時候,應該和執行其它職務的祭司們一起,向百姓宣告祝福。但他卻突然【成了啞巴】(22節)說明在聖所裡發生了不尋常的事。神正是要讓伊利莎白的不孕在親戚中人盡皆知,以致大家都把她叫作【那素來稱為不生育的】(36節),成為她【在人間的羞恥】(25節)。但這羞恥,卻將成為馬利亞信心的確據(36,41節)。26-38節是天使預報耶穌的降生。【馬利亞Μαρία】(27節),是希伯來名字【米利暗מִרְיָם】(出十五20)的希臘文形式,意思是【反抗】。馬利亞和摩西的姊姊米利暗一樣,雖然都是弱小的少女,卻都有反抗的勇氣(出二3-9)。(27節)【童女】指未婚的年輕女子,古時猶太女子在十多歲與人訂婚,大約一年後完婚。依照當時的習俗,男女訂婚後視同夫妻(申二十二23-24),但必須等新郎擇日迎娶新婦、舉行正式的婚禮後才可同房。【蒙大恩的女子】(28節)即蒙神恩典、被揀選擔當重任的女子。馬利亞【驚慌】(29節)是因為不明白為何天使會用【主和你同在】(28節)這麼重的話來問候她。天使首先宣告了人類救主的名字:【耶穌Ἰησοῦς】(31節)是人類救主的名意思是【耶和華是拯救】。【基督Χριστός】(二11)是人類救主的職分。天使也清楚地宣告了人類救主的身份:【祂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32節)-耶穌是【神的兒子】(35節),具有完全的神性。【至高者】是神的稱號之一(申三十二8)。【主神要把祂祖大衛的位給祂】(32節)耶穌是【大衛的子孫】(20:41-44)具有完全的人性。祂是以色列人長久盼望的大衛的後裔彌賽亞,將繼承神應許給大衛的寶座(撒下7:12-137)。 (33節)耶穌是國度的君王,祂將把神永恆的國度帶到地上(撒下7:16)。(34節)她只是奇怪:【我沒有出嫁,怎麼有這事呢】?撒迦利亞的反應是不信(18節),馬利亞的反應是困惑(34節)。她並沒有要一個憑據,而是不明白這事怎樣才能成就。因為童女懷孕,乃是神救贖的奧祕:(35節)表示馬利亞的受孕是聖靈的工作,完全是神的作為。所以她所生的將是一位【聖者】(35節)也就是分別為聖歸於神,一生聖潔無罪。【神的兒子】(35節)是用人所能理解的語言,來表達耶穌與神之間的一種特殊關係:馬利亞並沒有等到確認伊利莎白懷孕,就順服地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38節)。【使女】原文是【女奴】顯示完全的順服。雖然馬利亞不是我們敬拜的對象,但她的順服永遠都是我們的榜樣。 思想: 當時的猶太社會裡,未婚先孕的女子很可能會被父母從家裡趕出去,被未婚夫休掉,還可能被人用石頭打死(申22:23- 24)。馬利亞是個敬虔的女子,貞潔是她所寶貴的,現在叫她接受一件聲譽和性命都可能不保的事情,這樣的順服對她來說代價太大了。認識神的人雖然不少,但真正順服的人卻不多;神的旨意不需要人的幫忙,只需要人的順服,只有順服的人才能與神同工,這就是神做工的法則。 祈禱:親愛天父,為我們預備祢獨生的愛子,為我們而生,更讓人能夠參與祢偉大救贖的計劃,求天父藉著經文讓我們明白只有順服的人才能與神同工,更願成就天父的旨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