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4:16-30

路加福音 4:16-30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16-30節是耶穌的第一篇講道(路4:16-30)。主耶穌在自己的家鄉講道的經歷,是祂向自己的同胞傳福音的縮影,整體是一個交錯對稱的結構:會堂裡的規矩是【站起來】(16節)念聖經【坐下】(20節)講道,表示尊重神的話語。會堂的敬拜程序是先禱告,接著讀摩西五經,然後讀先知書。當時會堂的主持人會邀請人讀經,講道。(17節)表示當時不是主耶穌決定要讀《以賽亞書》但具體的章節是祂自己找的。18-19節引自賽61:1-2是先知以賽亞關於彌賽亞時代的預言。18節前半部引自賽61:1而19節引自賽61:2。但主耶穌並沒有讀後半句【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因為祂第一次來是要【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19節);第二次再來才是【神報仇的日子】。根據律法,以色列人每五十年要有一個【禧年】(19節)施行釋放的恩典 (利25:10) 而彌賽亞的來臨,開啟了【禧年】所預表神恩典的臨在。猶太會堂裡的希伯來聖經寫在一捲捲的羊皮紙上,平時由會堂的執事放在經筒中保管,讀時展開,讀完以後再【把書捲起來,交還執事】。(20節)【就坐下】指講道者坐在【摩西位】(太23:2)上,準備開始教導或勉勵。【會堂裡的人都定睛看祂】(20節),不只是預備好聽道,而且是因為彌賽亞的預言對拿撒勒人來說,是一個特別敏感的話題。(21節,這是主耶穌宣告自己就是《以賽亞書》所預言的彌賽亞,也是宣告神國度的來臨(7:22)。因為主耶穌已經被聖靈膏抹(3:22)應驗了【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18節)。(22節)【這不是約瑟的兒子嗎?】是主耶穌成年後惟一提到約瑟的地方;在他們的眼中,約瑟只不過是個從事建築業的木匠(太13:55);【約瑟的兒子】頂多也就是個木匠(可6:3)因此對祂所傳的福音(18節)將信將疑。【醫生,你醫治自己吧】(23節)意思是【你先行個神蹟,作為自己是先知的證據吧】。(24節)【沒有先知在自己家鄉被人悅納的】這句話與【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19節)形成鮮明對比。神差遣祂的兒子來報告【悅納】人的好消息,家鄉的人卻不肯【悅納】救恩,這就是無可救藥的愚昧本相。(25-27節)主耶穌列舉了以利亞和以利沙的例子,他們是北國以色列歷史上最偉大的兩個先知。由於北國以色列拒絕神,神就差遣他們轉向外邦人:拿撒勒人自認是神的選民,有特權享受神的恩典,如今卻聽見耶穌似乎偏袒外邦人(25-27節),所以對耶穌的態度從【讚美、希奇】(22)變成了【怒氣滿胸】(28節)。竟然要在安息日【帶祂到山崖,要把祂推下去】但耶穌沒有用說教挽回頑梗的百姓,而是【從他們中間穿過去,走了】(30節)。 思想:拿撒勒人自以為對耶穌知根知底,結果以貌取人,先入為主,看見了彌賽亞也不認識祂,但本書卻用拿撒勒的講道來宣告彌賽亞工作的開始。我們有否只憑著表面的生命去認識我們的信仰,我們的主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來要釋放我們的生命,要帶進我們到神國度的禧年,是主祢的恩言讓我們充滿盼望,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不是看表面的生命,更看到主祢在我們內裡的生命。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3:1-20路加福音 3:1-20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3:1-20)【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1-20節的主題是【人心的預備】整體是一個交錯對稱的結構:【凱撒提庇留】(1節)是【凱撒奧古斯都】(2:1)的養子,羅馬帝國的第二任皇帝提貝裡烏斯。他【在位第十五年】(1節)。【亞那】(2節)是敘利亞巡撫居里扭任命的猶太行省第一任大祭司,於主後6-15年在位,後來被羅馬巡撫革職。【該亞法】(2節)是亞那的女婿(約18:13)於主後18-36年任大祭司。(3節)【悔改的洗禮】原來是外邦人加入猶太教的潔淨儀式,現在約翰卻呼召猶太人出來接受【洗禮】。這是要百姓把自己當作不潔淨的外邦人,藉著洗禮的儀式重新【悔改歸向神】(徒26:20)才能【使罪得赦】(3節)。(4節)【預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這是宣告彌賽亞先鋒的工作,引自賽40:3。古代的君王出巡,會派人提前預備道路;而彌賽亞君王進入人心之前,也要差遣先鋒,用神的話語預備百姓悔改的心。第5節宣告彌賽亞的工作,引自賽40:4。彌賽亞不但要向百姓宣告安慰(賽40:1)而且將把他們帶到能受安慰的地步;一面用恩典【填滿】(5節)百姓的虧欠,一面用審判【削平】( 5節)他們的愚昧。【凡有血氣的,都要看見神的救恩】(6節),這是向普世宣告救恩,引自賽四十5。主耶穌基督既是【神的救恩】,也是神榮耀的顯現。(7節)【毒蛇的種類】引自先知以賽亞對百姓的譴責(賽59:5)。猶太史學家約瑟夫指出,此時猶太教有四大派系:法利賽人,撒都該人,奮銳黨和愛色尼人。(8節)希伯來文的【石頭אֶבֶן】(創28:11)和【子孫בֵּ】(創10:31)諧音,是雙關語。這句話表明,亞伯拉罕肉身所生的,不一定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不是亞伯拉罕肉身生的,反而可能成為亞伯拉罕的子孫。(9節)比喻時日無多,隨時會把樹砍下來。(10,12,14節【我們該做什麼呢】)意思是怎樣才算【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8節)。施洗約翰不是在維護道德的準則,也不是在傳授得救的門路;也不指望人心改善,而是單單叫人悔改(3節)。悔改不只是認罪,更是痛感自己罪性難改,放棄自我改善,轉而仰望救主。因此,一個人若是對錢財的態度毫無改變(11,13,14節)表示裡面並沒有真實的悔改。此時猶太人正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百姓翹首企盼彌賽亞的拯救,所以人人都猜測【或約翰是基督】雖然許多人都擁戴和追隨施洗約翰,但他卻始終沒有越過先鋒的界限,反而不住地把眾人的注意力引向那【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16節)。【悔改的洗禮】(3節)不是約翰【傳福音】(18)的目的,更不是自我拯救【使罪得赦】(3節)的門路。(16節)【聖靈與火】是一個整體,代表同一洗禮,施洗的對像是同一批人,所以也被路加稱為【聖靈的洗】(徒1:5)。接受【聖靈與火】的是那些悔改信主的人,他們將被聖靈改變生命,就像被浸到聖靈裡;他們也將被基督潔淨。(17節)比喻基督的審判,這是祂再來時的工作。古代農夫收割麥子以後,先在打禾場上曝曬,碾壓,使穀粒脫離糠皮;然後用叉子迎風揚起混有糠秕的麥子,較重的穀粒落在近處,較輕的糠秕被風吹遠。(20節)【把約翰收在監裡】指施洗約翰的責備有損於希律·安提帕在猶太人中的威望,19-20節的事件發生在主耶穌受洗並開始傳道以後(約3:22-24),並沒有按照年代順序,而是首先結束了基督先鋒的記錄,然後把重心放在基督的事工上。 思想:今天,每個信徒都是為主鋪路的先鋒,也當效法施洗約翰【傳福音】的態度,約翰既沒有迎合【耳朵發癢】的聽眾,也不擔心嚇跑傳福音的對象,而是喚醒神的百姓。同樣,我們傳福音都不是不痛不癢的安慰話,更是讓人悔改歸主的話。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讓我們接受福音,更能夠為主祢傳揚福音,求主教導我們學像約翰的態度去傳揚主祢的福音。阿們!

路加福音 9:28-50路加福音 9:28-5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28-36節的主題,是【耶穌顯明十字架的榮耀】。【耶穌帶著彼得,約翰,雅各,上山去禱告】(28節)正如摩西上西乃山也帶著亞倫,拿答和亞比戶三個同伴(出24:9)。在神國的榮耀裡【祂的面貌就改變了,衣服潔白放光】(29節),顯明了神兒子主耶穌本來的榮耀。【摩西】(30節)是律法的頒布者,代表律法;【以利亞】(30)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先知,代表先知。舊約聖經最主要的部分是律法書和先知書,所以猶太人用【律法和先知】(太5:17;徒13:15)來代表聖經。律法和先知【在榮光裡顯現】(31節)是為了讓門徒認識基督的榮耀。摩西已經死在摩押地(申34:5-6),他的出現代表復活;以利亞直接被提升天(王下2:11)他的出現代表升天。【他們在榮光裡顯現,談論耶穌過世的事】(31節),顯示十字架的榮耀不但包括主耶穌的受死,更包括祂的復活和升天。【去世ἔξοδος】(31節)原文是【離開】與【出ἔξοδος】出埃及是同一個字。他們被光亮喚醒後,才看見【耶穌的榮光】(32節)和兩位賓客。此時可能接近住棚節(約7:9)彼得興奮之餘,建議為耶穌,摩西和以利亞【搭三座棚】(33節)把他們留在山上過節。但實際上【他卻不知道所說的是什麼】【我們在這裡真好】(33節)這是不知道耶穌的使命,只想停留在享受榮耀,自己得救的光景中,不明白基督必須到耶路撒冷上十字架(22,31節)而門徒也要走十字架的道路(23節)。【可以搭三座棚】(33節)這是不知道耶穌的身分,把耶穌和摩西,以利亞同等對待,當作【古時的一個先知】(19節),把屬靈的人,事,物提高到與基督同等的地位上。【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35節)這是宣告耶穌的身分。父神三次見證了主耶穌(3:22;9:35;約12:28)。【你們要聽祂】(35節)這是宣告耶穌的使命。(36節)【門徒不提所看見的事,一樣也不告訴人】。山上的門徒陶醉於神國的榮耀,山下的門徒受挫於黑暗的權勢,都是因為不認識十字架。37-50節的主題是【門徒對十字架的錯誤認知】。這裡記錄的四個事件表明,門徒已經開始背起了自己的十字架:(37-42節)門徒小信趕鬼失敗。 (43-45節)耶穌再次預言受難。(46-48節)門徒議論誰將為大。(49-50節)門徒禁止別人趕鬼。(43節)耶穌第二次預言提醒【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9:22,44)。門徒的小信是因為對十字架的恐懼;所以主耶穌再次強調【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不讓【神的大能】(43節)使門徒誤以為不必再走十字架的道路。門徒們【不明白這話】是因為他們心中的基督仍然是一位廣受歡迎的英雄;【被交在人手裡】意味著這個理想的破滅。因此,【他們也不敢問這話的意思】(45節)似乎害怕自己的擔心會被證實。門徒就像世人一樣彼此爭論【誰將為大】(46節),只不過是把地上的大小換成了神國裡的大小。【小孩子】(47節)在猶太社會的地位低微,不受重視,代表軟弱無助,無足輕重的人。人若【接待這小孩子】(48節)既不能在日後得回報,也不能在人前得名聲,完全是白白做工。(49節)這句話表明,門徒所關心的是那人與自己的關係,而不是他與基督的關係;不是基督的權柄在地上彰顯,而是透過自己彰顯。因此主耶穌說:【不敵擋你們的,就是幫助你們的】(50節)。因為人不可能在神和鬼之間保持中立,門徒應當用這個原則來包容別人。 思想: 一個人若不經歷十字架,就沒有辦法理解十字架;一個人若開始背負自己的十字架,就會越來越認識十字架。因為在十字架面前的自信剛強,會被顯出軟弱;自信聖潔的,會被顯出自我的污穢;自信謙卑的,會被顯出自我驕傲;最後,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切都是出於恩典。 祈禱:主耶穌,感謝祢不單為我們釘上十字架上,更要我們與祢同坎十字架的道路,越認識主祢的十字架,越明白自己的軟弱,越願意背起祢的十字架,就越明白祢對人對神的愛。求主開我們眼睛,每日都定睛仰望主祢的十字架。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