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6:1-11

路加福音 6:1-11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5:336:11的主題,是【耶穌揭穿偽善的教條】包括猶太口傳律法中的禁食和安息日。根據律法,在別人的田裡【可以用手摘穗子,只是不可用鐮刀割取禾作物】(申23:25)。但法利賽人卻用人為的教條代替了神的律法:【掐麥穗】相當於收割,【用手搓】相當於打穀【拋殼】相當於簸糠,【吃】相當於預備了食物。 (1節)這些動作竟然違反了他們四個安息日的禁令。法利賽人批評主耶穌的門徒,其實是指責主耶穌沒有受過【專業】的口傳律法訓練,所以帶出的門徒不合格。但主耶穌完全不提他們的教條,而是用聖經裡【大衛和跟從他的人飢餓之時所作的事】(3節)。根據律法,會幕裡的【陳設餅】(4節)必須在安息日更換,換下來的餅只有祭司才能吃(利24:8-9)。但大衛在逃避掃羅王的追殺時,和跟從他的人一起吃了陳設餅(撒上21:1-6)卻沒有被神定罪。因為神重視人的生命,過於拘泥律法的字句。法利賽人當然讀過這段聖經(3節)卻從未思想其中的真義,也無法體會天父的【慈悲】(36節)。主耶穌宣告自己是【安息日的主】(5節)等於宣告祂就是設立安息日的神(創2:3;出20:8)所以有權解釋安息日的真意,也有權叫人到自己面前【得安息】進入神國裡的真安息。(6節)【枯乾】原文的意思是【乾枯,萎縮】。可能因為路加是醫生,所以在對觀福音中(太12:10;可3:1)只有《路加福音》特別指出那人枯乾的是【右手】(6節)。 (7節)表明他們並不懷疑主耶穌有醫治的能力,只是為了【要得把柄去告祂】(7節)。猶太口傳律法禁止在安息日醫治沒有死亡危險的疾病。如果主耶穌醫治了,他們就會指控祂觸犯教條;如果主耶穌不醫治,他們又會指責祂沒有愛心。連主耶穌親自施行的神蹟和醫治,都不能改變【文士和法利賽人】剛硬的心;【那枯乾一隻手的人】(8節)並沒有要求醫治,但主耶穌卻主動公開醫治他,目的是為了揭穿【文士和法利賽人】的偽善和詭詐。主耶穌醫治或不醫治,都不是根據人的需要,而是根據祂的使命。【那人就起來,站著】(8節)表示他聽出主耶穌的話裡有權柄。主耶穌問:【在安息日行善行惡,救命害命,哪樣是可以的呢】(9節)卻無人回答。因為【行惡,害命】顯然違反律法,但【行善,救命】卻要破壞教條,這讓偽善的教條主義者們左右為難,只能沉默。主耶穌吩咐右手枯乾的人【伸出手來】(10節)這簡直就是強人所難。但希奇的是,這個人竟然順服了主的命令【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10節);而更希奇的是,這個神蹟不但沒有感化文士和法利賽人,反而讓他們【滿心大怒】(11節)。主耶穌並沒有做任何【醫治】的動作,只是說了一句與醫治無關的話,就完成了醫治。這樣特殊的醫治,並沒有記錄在猶太口傳律法上,所以他們無法直接控告耶穌。但這些自以為敬虔的人不但沒有降服在神蹟面前,反而【彼此商議怎樣處治耶穌】(11節)因他們眼裡只見教條,不見【慈悲】(36節)。 思想: 這是本書第一次提到法利賽人策劃謀害主耶穌。【安息日】是神對與祂百姓最基本的要求,最能證明是否【留意聽從】神。百姓【不聽從,不側耳而聽】並非沒有到聖殿獻祭,而是不肯在日常生活中謹守安息,信靠神的供應和看顧。因此,今天每個信徒都應正確地認識神給予的安息日讓人安息在神的旨意中。 祈禱:親愛天父,感謝祢不只賜下安息日,更要我們生命得著安息,得著讓我們生命安息的主,求主引導我們每日都活在祢安息的旨意中。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11:29-54路加福音 11:29-54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29-32節是【責備選民聽而不行】【約拿的神蹟】(29節)預表主耶穌的死而復活,這個世代的人所需要的是接受死而復活的生命,才能解決難處,而不是用更多的神蹟來滿足自己無止盡的好奇心。(31節)【南方的女王】是示巴女王,她不遠千里地到耶路撒冷來【聽所羅門的智慧話】(31節);神的百姓卻自作聰明,不肯聽【比所羅門更大】(31)的基督的話。(32節)【尼尼微人】就是以殘暴聞名的亞述人,他們一聽見約拿所傳的信息,立刻就認罪悔改(拿3:5-8);神的百姓卻自以為義,不肯聽從【比約拿更大】(32節)的基督。不認識神的外邦人尚且付出代價尋求智慧、聽了真道就立刻悔改,選民卻對神的話聽而不行,還再繼續要求用【從天上來的神蹟】來證明基督。因此,當審判的時候,聽了就行的外邦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31,32節)。33-36節是【心眼了亮才能見光】;【了亮】 (34節)原文是【 專一,無偽,真誠】。人點燈是為了照明,主耶穌也沒有把光藏起來,而是明明地照在人的眼前【使進來的人得見亮光】(33節)。因此,一個人能不能接受光照,問題不在於光的強弱,而是在於自己屬靈的【眼睛】是否【了亮】。人若閉上眼睛,拒絕光照,即使身在大光之中,裡面仍然一片黑暗。因此要時時【省察】(35節)自己是否專一地定睛在主身上,否則恐怕【裡頭的光或黑暗了】(35節)。 37-44節是【法利賽人的三禍】法利賽人飯前【洗手】(38節)不是為了把手洗乾淨,而是像徵性的洗濯禮。律法規定祭司進聖所供職前必須【洗手洗腳】(出30:19)但法利賽人卻把這個規定擴大到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洗淨杯盤的外面】(39節)指法利賽人不但洗手,而且把洗濯禮擴大到杯盤。【裡面卻滿了勒索和邪惡】(39節)指法利賽人外表吹毛求疵,謹守教條,但卻放縱私慾,任憑內心污穢。【造外面的,不也造裡面嗎】(40節)指神不但關心外面的形式,也關心裡面的態度。【只要把裡面的施捨給人】(41節)指把心裡所貪戀的施捨給人,讓心思不再被【勒索與邪惡】的意念轄制,就能有真正的潔淨,不需要行洗濯禮【凡物你們就都潔淨了】(41節)。主耶穌向法利賽人宣告了三禍:1.本末倒置;他們熱衷於遵守繁瑣的教條細節,卻忽略了基本的律法精意。律法規定了什一奉獻(利27:30)但【薄荷,芸香】(42節)只是數量很少的調味香料,連猶太口傳律法都規定芸香不必什一奉獻,這些法利賽人卻造作,刻意【獻上十分之一】(42節)。2. 驕傲自高:他們以自我為中心,貪戀人前的榮耀,【喜愛會堂裡的首位,又喜愛人在街市上問你們的安】(43節);3. 假冒為善:他們不但沒有正確地引導百姓,反而假冒為善,像【不顯露的墳墓】(44節)使跟從他們的人潛移默化地受到敗壞的影響。45-52節是【文士的三禍】【你這樣說也把我們躓蹋了】(45節)意思是主耶穌批評恪守教條的法利賽人,捎帶也侮辱了研究教條的專家。主耶穌並沒有放過這些律法師,祂立刻向文士也宣告了三禍:1.生活虛假:他們用嚴苛的教條來要求別人,自己卻置身事外,只做表面功夫。【你們把難擔的擔子放在人身上】(46節),比喻律法師在神的誡命之外,又添加了許多人的遺傳,編纂成一套繁瑣的口傳律法,成為百姓的可怕重擔。【自己一個指頭卻不肯動】(46節),比喻他們的生活並不誠實,一面用專業知識來告訴人怎樣恪守教條,一面用這些知識來鑽教條的空子。2.不思悔改:他們熱衷於【修造先知的墳墓】(47節)透過尊崇先知來自我安慰,自我標榜。但他們卻不肯悔改,和【殺了先知】(48節)的祖先一樣漠視先知的信息,其實是【又證明又喜歡】(48節)祖先的惡行。3.阻擋真理:他們【把知識的鑰匙奪了去】(52節)用各種繁瑣的教條和靈意的解釋,讓普通人無法領會真理,把聖經變成是一本難以理解的謎語書,只有專家才能講解。53-54節是【耶穌被盤問】;文士和法利賽人殷勤地和主耶穌說話,但卻不是為了尋求真理,而是想伺機抓主的把柄、密謀陷害。 思想:耶穌對文士的講論是否也指向每一個尚還活著的信徒?我們到底該以怎樣心靈誠實的態度來具體面對主呢?我們有否覺察心靈裡有從主而來照亮自己的光? 否則我們每日尋找聖經只可能成為攻擊別人的合理依據。 祈禱:親愛主,求祢光照我們,使除去我們的虛假,更除去我們的驕傲,使我們謙卑聽從主的話,每日都願意被祢光照顧,被你引導。阿們!

路加福音 24:1-12路加福音 24:1-12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七日的前一日】(1節)是一個新的開始,也就是現在的星期天,基督徒所稱的【禮拜天】或【主日】。主耶穌在【七天的頭一日】復活,帶來一個新的開始。古代猶太人殯葬的規矩,是用香膏屍體,並用細麻布加上香料裹上(可14:8)。安息日不能做買賣,婦女們【所預備的香料】(1節)這些婦女一大早就來膏主耶穌的身體,可見她們並不知道主耶穌將會復活,但卻仍然愛祂。主耶穌復活的第一批見證人都是婦女,從反面證明這不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因為在當時猶太人的社會裡,婦女的見證是不可靠的。石頭已經從墳墓滾開了】(2節)目的不是為了讓主耶穌能出來,乃是為了讓婦女們能進去,見證墳墓是空的(3節)。【主耶穌】(3節)這個複合名詞,在四福音書中只出現過兩次(路24:3;可16:19)。新約聖經在主復活以後,才開始稱祂為【主耶穌】(徒1:21)。(4節)【忽然有兩個人站在旁邊,衣服放光】他們是兩個作見證的天使(23節)。主耶穌降生的時候,有天使報告大喜的信息(2:10);主耶穌復活的時候,也有天使見證,二者都是人類救贖史上最關鍵的時刻。【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5節),意思是【為什麼到埋葬死人的墳墓裡尋找復活的主呢】?【祂不在這裡】(6節)指主耶穌只是經過墳墓,因墳墓並非祂的終點,死亡的經歷只是為了敗壞那掌死權的魔鬼(來2:14)。【當記念祂還在加利利的時候如何告訴你們】(6節)指主耶穌在加利利第一次預言受害時,曾經宣告。主耶穌是在受害的【第三日復活】(7節),主耶穌站在人子的地位上替罪人死了。主耶穌是第一個脫離死亡的人,祂打破了黑暗權勢的轄制,同樣能在祂的復活大能裡脫離死亡。(8節)【她們就想起耶穌的話來】她們卻和所有的門徒一樣,總以為只是比喻,從來都不知道將會看到一個空墳墓。然後才能【從墳墓那裡回去】(9節)興奮地把真理分享給所有的人。【其餘的人】(9節)指其他門徒【抹大拉的馬利亞】(10節),曾經被主耶穌趕出七個鬼(8:2)。【約亞拿】(10節)可能就是希律家宰苦撒的妻子(8:3)。【雅各的母親馬利】(10節)就是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太13:55)。這些門徒並不輕信,甚至對於他們所熟悉的姊妹用親身經歷作的見證,他們仍然【以為是胡言,就不相信】(11節)非要眼見為憑(12節)。【胡言】是醫學用語,指在精神錯亂或歇斯底里的狀態下所說沒有意義的話,所以門徒拒絕相信。雖然彼得曾經三次不認主,但卻沒有因為失敗和羞恥而不敢見主。相反,主耶穌那愛的一瞥(22:61)激勵【彼得起來,跑到墳墓前】(12節)同行的還有約翰(約20:2)。【見細麻布獨處】(12節)表示原來的形狀還在。如果屍體被人偷去了,不是將細麻布和身體一起挪走,就是把細麻布解開,形狀一定會很亂。因此,彼得【心裡希奇所成的事】(12節)但還是難以置信。 思想:今天,我們或許只有在靈裡看到空墳墓的時候,才能真正明白聖經中所說的一切都是在見證基督;復活是一件屬靈的事,不但屬肉體的人不能領會屬靈的事,連當日的使徒也信不過來。心眼的帕子若不除去,人就無法相信復活的生命。 祈禱:親愛主,你是復活的救主,你不但愛我為我們死,更為我們復活勝過死亡,使我們生命充滿盼望,因你的活著我們每日有你的同在,陪伴。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