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8:1-21

路加福音 8:1-21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1-3節是【卑微婦女的跟隨】。主耶穌【宣講神國的福音】(1節)正式宣告一個事實,神的國度正在臨到地上,每個人都可以進去。【被惡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治好的幾個婦女】(2節)竟然與【十二門徒】(1節)同列 (2 -3節;六14-16)【馬利亞Mαρία】(2節)是希伯來名字【米利暗】的希臘文形式,意思是【反抗】。這是當時常見的名字,所以用【抹大拉的馬利亞】(2節)這個別名和其他的馬利亞有所分別(二十四10)。主耶穌復活之後【先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可十六9)。【亞拿Ἰωάννα】(2節)是【約翰Ἰωάννης】的陰性名詞,意思是【耶和華是有恩典的供給者】。她丈夫【苦撒】(2節)的名字的意思是【預言家】他是【希律的家宰】(3節),可能是為希律·安提帕管理錢財的管家,或是政府中的官員。【蘇撒拿∑ουσάννα】(2節)是希伯來文【百合花】的希臘文形式。古代猶太社會的婦女地位低下,猶太拉比拒絕教導女人,但主耶穌卻允許這些曾經有病,被人輕視的婦女和十二使徒一起跟隨自己,參與神國的進展。主讓這些卑微的婦女【用自己的財物供給耶穌和門徒】(3節)。4-21節是【人對真道的態度】包括三個比喻:撒種的比喻-聽道的態度(4-15節);點燈的比喻-傳道的態度(16-18節);家人的比喻-遵行的態度(19-21節)。在三卷對觀福音中【撒種的比喻】都列於一系列比喻之首(路8:4-8;可4:1-9;太13:1-9)主耶穌都親自向門徒作了解釋。因此,撒種的比喻,是正確理解這一系列比喻的關鍵。9-18節是門徒和主耶穌的私下對話;【神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10節)意思是只有渴慕追求的人,才能領會【神國的奧秘】聽道的人會對【神的道】(11節)有不同的反應。四種土壤比喻四種聽道的態度,既是四種人的屬靈光景,也是一個人追求真理的四種狀態:當神的國度臨到地上的時候,人的責任是把真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不要忽略和阻擋【神的道】;而是單單倚靠【神的道】本身的生命大能。16-18節是【點燈的比喻】主耶穌用【撒種的比喻】(4-15節)來解釋聽道者的不同態度,接著用【點燈的比喻】(16-18節)來要求傳道者應有的態度。人點燈的目的不是為了隱藏【乃是放在燈臺上,叫進來的人看見亮光】(16節)。神的話語也是為了向世人宣講,因為【神的道】(11節)就是真光,為要【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約1:9)。但是,雖然眾人對【神的道】會有不同的回應,門徒卻【要小心怎樣聽】(18節)好好領受和回應。【凡有的,還要加給他】(18節),那些領悟了真理、並且謙卑順服的人,還將得著更多真理的亮光。【凡沒有的,連他自以為有的,也要奪去】(18節),那些自高自大的人,他們自以為懂的真理只是一知半解;那些聽而不行的人,他們引以為傲的亞伯拉罕子孫身分也會歸於無有(21節)。因為一個人懂得越多,越承認自己無知;越明白真理,越願意順服遵行。19-21節是【家人的比喻】。主耶穌現在要用【家人的比喻】(19 -21節)來教導遵行真道的態度。有親屬從四十多公里外的拿撒勒請了【耶穌的母親和祂弟兄】(19節)來勸祂(可三31)。藉著這個機會,主耶穌宣告:最重要的不是聽道,而是【聽了神之道而遵行】(21節)。因為【人若立志遵著祂的旨意行】才能明白神的旨意,把神的道【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並且忍耐著結實】(15節)。思想: 沒有人能夠迴避國度的到來,每個人對於國度的反應,將決定自己是進去還是錯過,聽到的是好消息還是審判。因此,神國裡的關係不是建立在故有的生命的關係上,而是建立在聽了神之道而遵行的新造生命的基礎上。 祈禱:親愛主,感謝在我們生命的教導,更每日留下神的話讓我們認識,讓我們遵行,求主教導我們每日讓神的話成為我們的生命。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20:1-18路加福音 20:1-1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二十1-44是【耶路撒冷拒絕耶穌】【祭司長和文士並長老】(1節)原文都是複數,他們是當時猶太公會(Great Sanhedrin)的主要成員,代表猶太人的領袖。(2節)【你仗甚麼權柄做這些事】這是質問主【仗甚麼權柄】潔淨聖殿。如果主耶穌說自己的權柄是來自神,他們就會控告祂篡奪;反之,他們也會控告祂擾亂秩序。這些猶太領袖認為自己的權柄是出於神,所以無視於主耶穌所行的彌賽亞神蹟和真理教導,前來挑戰祂的權柄。(3節)這是猶太拉比在論戰時常常使用的反問法。對於硬著心故意不認主的猶太領袖,主耶穌並不正面回答他們的問題,而是藉用他們慣用的辯論方法來回敬他們。【約翰的洗禮是從天上來的?是從人間來的呢?】(4節)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施洗約翰的權柄來源,就是主耶穌的權柄來源,實際上是宣告:主的權柄【是從天上來的】!面對主耶穌的反問,猶太領袖們左右為難。一方面,因為施洗約翰譴責他們(太3:7)所以他們不肯承認約翰是先知(5節);另一面,因為百姓【信約翰是先知】(6節)所以他們害怕得罪百姓,不敢否認約翰是先知。【不信】和【怕人】是不敬畏者的兩大特徵;因為他們的權柄不是來自神,而是來自人,所以他們不願直面真理,也不敢直面自己,成了一個撒謊的人。祭司長、文士和長老【明知】答案,卻推說【不知道】(7節),這是說謊;主知道答案,卻【不告訴】(8節)他們,這是誠實。熟悉舊約的祭司長,文士和長老一聽到9-18節的這個比喻,馬上就會聯想到先知以賽亞的葡萄園之歌(賽5:1-7)。因此,他們都知道怎樣對號入座:園主比喻神自己【葡萄園】(9節)比喻神的產業以色列【園戶】(9節)比喻猶太領袖(19節)。主耶穌用這個比喻提醒猶太領袖,他們只是【園戶】並沒有真正的權柄。葡萄園是園主所栽;【租】(9節)給園戶的,主權仍歸園主。一方面,園戶並沒有出力開墾葡萄園,而是白白享用。另一方面,園主也沒有日夜監督租戶,而是【往外國去住了許久】(9節)給他們極大的經營自主權。但是,園戶最終都必須依照租約,向園主交納【當納的果子】(10節)。園戶認出來者是園主的愛子【是承受產業的】(14節)但卻起意要殺他;正如猶太領袖們明明知道主耶穌是神的愛子彌賽亞(3:22) ;但定意拒絕祂,商議謀害祂。園戶們不能在葡萄園內殺人,因為屍體會玷污他們的地,他們就很難賣出園中所出的果子了,所以就把園主的兒子【推出葡萄園外,殺了】(15節)。這正如主耶穌將被釘死在耶路撒冷城外(約19:17)。【他要來除滅這些園戶,將葡萄園轉給別人】(16節)並非比喻神要把產業轉給外邦人,而是託付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這是萬不可的】(16節)表示在場聽眾完全明白這個比喻的意思,自己的屬靈優越感受到動搖,所以嚇了一跳。希伯來文的【石頭אֶבֶן】(詩118:22)和【兒子בֵּן】(詩2:7)諧音。【匠人所棄的石頭】(17節)指被猶太領袖所棄絕的神兒子耶穌。【凡掉在那石頭上的,必要跌碎;那石頭掉在誰的身上,就要把誰砸得稀爛】(18節)指對於拒絕主耶穌的猶太領袖,主耶穌將成為他們【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賽8:14-15)。 思想:人若存心說謊,拒絕天上的權柄,主就不再向他們說話,因為裝睡的人是喊不醒的。真正【屬神的子民】不但要與神立約,還要在神面前結出生命的果子,活出屬天生命的見證。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充滿權柄,充滿權能,但你更充滿憐憫與愛,願我們活在主你的恩典,更願意活在你的旨意中。阿們!

路加福音 18:15-30路加福音 18:15-3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有人抱著自己的嬰孩來見耶穌,要祂摸他們】(15節)指當時的猶太人請受尊敬的拉比為自己的嬰孩祝福。【門徒看見就責備那些人】(15節)可能認為嬰孩年幼無知,不該為這些小事耽誤主耶穌上耶路撒冷,使國度顯現的大業。祂要向門徒啟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16節)。【像小孩子】(17節)嬰孩的謙卑,乃是誠實的謙卑,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只能倚靠父母。嬰孩的信心,乃是單純的信心,一點也不複雜。人若誠實地承認自己一無所能,單單信靠神,領受神的權柄,才有進入神國的資格。(18節)這個【官】是一位年輕的財主(太19:22)。這個【官】既年輕,又有錢,又有地位,還追求永生,非常敬虔,更難得的是還主動尋找耶穌,實在是人中翹楚,傑出青年。但他卻有兩個問題:這位年輕人並沒有把主耶穌看作【救主】而是看作一位善於教導的【良善的夫子】(18)。這位年輕人問【我該做甚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18節)表明他盼望【永生】也承認在自己裡面沒有【永生】。但他又以為【永生】可以靠做事換取,只是不知道還缺哪些事。【你為甚麼稱我為良善的】(19節)這句話是主耶穌在啟發這位年輕人,讓他認識自己並未真正明白聖經。人若是承認神是良善的,就該知道罪人不該問【我該做甚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因為在真正良善的神眼裡【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詩14:3)。既然這位年輕人問自己【該做甚麼事】主耶穌就用十誡當作鏡子,幫助他認識人並不能靠行為贏得永生。主耶穌提到【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當孝敬父母】(20節)這是十誡中的第5-9誡(申5:16-29)也就是【愛人如己】(利19:18)的部分。但主耶穌故意沒提最後一條誡命:【不可貪戀】(申5:21)。這位年輕人覺得這些誡命沒有甚麼新鮮的,所以膚淺地回答:【這一切我從小都遵守了】(21節)。但是,他一面滿意自己的行為,一面又缺乏自信,心中仍然覺得少了點甚麼,否則也不會來問【我該做甚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因此,主耶穌立刻提出了一個具體的挑戰,證明這位年輕人不但達不到律法的要求,而且根本不明白【從小都遵守】的誡命。祂說:【你還缺少一件】(22節)也就是最後一條誡命【不可貪戀】。【不可貪戀】的實質,不只是不可貪戀人的妻子,也不可貪圖人的房屋,田地,奴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也包括【不可貪戀】自己的錢財。主耶穌接著提出了兩個要求,這兩條正是律法的總綱(10:27)【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22節)。一個人若是願意讓別人來分享自己的【所有】才是真正的【愛人如己】。【你還要來跟隨我】(22節)也就是【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10:27)。【他聽見這話,就甚憂愁,因為他很富足】(23節)所以當他必須在神與錢財之間作出選擇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心中最愛的並不是神,而是財富;雖然他外表謹守律法,內心卻違反了律法的兩大總綱:愛神,愛人。主耶穌並非要每個基督徒都變賣所有分給窮人,而是要叫這人知道他並不能完全遵守誡命。【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24節)並不是因為窮人比富人更屬靈。但是,人若倚仗財富帶來的虛假安全感,就不會誠實倚靠神;【駱駝穿過針的眼】(25節)是當時的一句諺語, 比喻不可能的事。大家都聽懂了這個比喻,所以聽眾的回應是:【這樣,誰能得救】(26節)。雖然人不能勝過自己,但神卻可以拯救那些被祂揀選的人:【在人所不能的事】這是宣告人不能靠著自己得救,倚靠行為進入神國【在神卻能】這是宣告神能成就人所不能的事,只有神的恩典才能帶人進入神國。【看哪,我們已經撇下自己所有的跟從你了】(28節)這句話說明,彼得不知道自己就是一個屬靈的【財主】(25節)。一句【看哪】就說出他裡面的【有】;因為他覺得【撇下自己所有的】就是自己可誇口的地方;【撇下】(29節)不是丟掉,而是把主權交到主的手裡,讓主來掌管,使用。凡是不願【撇下】的東西,最後都會失去。【沒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來世不得永生的】(30節)形容活在神國實際裡的人,現在就能得著基督裡的豐富,平安和喜樂。在猶太人的觀念中,歷史可分為現今的世代和彌賽亞來臨之後的未來的世代,即【今世,來世】(太12:32)但新約進一步教導;【來世】因主耶穌已經臨到了。因為,最終所得到的不是有限的恩典,而是基督自己。 思想:今天,我們或許沒有那麼多的【錢財】可以撇下,但內心卻常常把成就,名譽,感情當作自己的倚靠,用學十字架不是只讓我們【撇下】而是要叫我們【得】著基督。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為我們走上十字架,使我們明白何為愛的道路,更讓我們走左主你愛的旨意中,使我們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我們的神。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