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8:22-39

路加福音 8:22-39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22-56節的主題,是【耶穌顯明神國的權柄】包括: (22-25節)耶穌對大自然的權柄; (26-39節)耶穌對靈界的權柄; (40-56節)耶穌對生命的權柄。渡到加利利海東岸的低加坡里(26節)那裡是外邦人居住的地方,主耶穌主動去服事外邦人。渡海大約需要一兩個小時,但可能因為疲憊,所以【正行的時候,耶穌睡著了】(23節)。事實上,主耶穌不辭勞苦地【渡到湖那邊去】只是為了拯救【一個被鬼附著的人】(27節)主耶穌疲憊地在船上睡著了,連風暴都無法叫醒祂,但門徒的小信可以喚醒祂。他們喊著:【夫子!夫子!我們喪命啦】(24節),卻忘了祂曾經說過:【我們可以渡到湖那邊去】(22節)。而主耶穌【斥責那狂風大浪;風浪就止住,平靜了】(24節)顯示祂對大自然有完全的權柄。主耶穌先施恩,再責備,先平靜風浪,然後才說:【你們的信心在哪裡呢?】(25節)。門徒都知道,只有神才有權柄平息風浪(詩65:6-7)。所以耶穌平靜風浪,表示祂有神的權柄;但祂疲憊地熟睡,表示祂是個真正的人。門徒們自以為已經認識了耶穌,但現在他們卻發現主耶穌並非自己所想像的那樣,所以又懼怕又希奇地彼此說:【這到底是誰】(25節);【加利利的對面】(26節)指加利利海東岸的低加坡里地區被稱為【格拉森人的地方】(26節)。【只住在墳塋裡】(27節)指當地的墳塋都是可以進入的洞穴,既可以埋葬死人,也可以供活人居住。這人稱呼主耶穌【至高神的兒子】(28節)因為污鬼總是比文士和法利賽人更清楚地認識主耶穌的身分(4:34,41)。(28節)表示污鬼知道最後審判的時間還沒到,【無底坑】(31節)是暫時拘禁邪靈的地方(啟9:1)而他的結局乃是火湖裡的【永火】(太25:41;啟20:10)。【是因耶穌曾吩咐污鬼從那人身上出來】(29節)這句話表明,在這人還神誌不清的時候,主耶穌就已經主動施行了拯救,完全不看他有沒有信心。主耶穌問那人【你叫甚麼】(30節)但回答的卻是污鬼。主耶穌在眾人面前問污鬼的名字,是要將這個人的需要顯明在周圍的所有人面前,讓大家明白這人正置身於何等可怕的境地,因為轄制這人的(29節),乃是一支邪惡的軍團。【群】(30節)又被譯為【營】(太26:53)指一個羅馬軍團。新約時代的羅馬軍團由5,200名步兵和120名輔助部隊組成,可見這人身上附了許多鬼,難怪【沒有人能製伏他】(可5:4)。(35-36節)眾人見證了救恩但卻並沒有為同胞的得救而喜樂,反而【因為害怕得很,都求耶穌離開他們】(37節)。因為在世人的心目中,兩千隻豬的價值比一個人的命更重要。主耶穌照著他們所求的【上船回去了】(37節)。一個需要救恩的地方,卻求救主離開自己。【鬼所離開的那人懇求和耶穌同在】(38節)主耶穌卻打發他回家,因為要他向眾人傳揚神在自己身上【做了何等大的事】(39節)。主耶穌雖然離開了這些拒絕祂的外邦人,但卻沒有放棄他們,而是憐憫他們的軟弱,差遣那位經歷了救恩的人向他們做見證。那人不但回家作見證(39節),更【在低加坡傳揚耶穌為他做了何等大的事】(可5:20)。 思想: 主耶穌明明能夠平息風浪,但卻疲憊到風暴也無法將祂喚醒;祂怎麼可能這麼軟弱,同時又這麼有能力呢?當門徒真正認識祂,還會驚奇地發現,祂的能力也可以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因此,我們也有責任見證神為自己所做的大事(39節)。 祈禱:親愛主耶穌,祢充滿著權能,但主祢曾為我們經歷疲累,使我們明白主祢不單能讓我們勝過困境,更能完全體恤我們生命中的軟弱。願我們更親近主祢。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12:1-12路加福音 12:1-12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此時,【有幾萬人聚集】(1節)聽眾各樣的動機都有,其中也有文士和法利賽人【極力地催逼他,引他多說話】(11:53)。但主耶穌並不介意這些,而是先教導門徒【防備法利賽人的酵】(1節)。1-12節都是門徒的教導。【法利賽人的酵】(1節)就是【假冒為善】(1節)。【假冒為善ὑπόκρισις】的意思是【偽裝,演戲】原文用來稱讚戴著面具的演員表演得惟妙惟肖。古代的【酵】(1節)是從上次發酵後的麵團裡留下的一小塊,與新的麵粉混在一起時,可以使新麵團發起來。【酵】的特徵是微小,滲透和膨脹,比喻一點微小的事物就能緩慢地,不知不覺地,持續不斷地滲透,最後產生巨大的後果。【酵】的本身是中性的,根據上下文,可以用作正面或負面的比喻。【假冒為善】是一種具有負面感染力的【酵母】,當一部分人表演得很【屬靈】的時候,其他的人也會跟著裝假。人一旦開始裝假,就會陷入名利和謊言的網羅。2-3節可能是當時的俗語,比喻【紙包不住火】。【假冒為善】的假面具只能遮掩一時,不但經不住生活的檢驗,審判的時候也會被徹底揭開。魔鬼和世界最多只能殺害身體,但在【殺身體以後不能再做什麼】(4節)。因此,我們【不要怕他們】(4節),最後還是逃不過身體死亡的結局,一生卻白白做了奴僕。人在身體朽壞之後,還有永存的靈魂,所以我們【當怕那殺了以後又有權柄丟在地獄裡的】(5節)神。【你要怕祂】(5節),就是遵行神的旨意,把神當得的敬畏歸給祂(申六1,13,24)。兩隻麻雀【賣一分銀子】(太10:29)五隻麻雀【賣二分銀子】(6節),等於買四送一。神連免費送的那隻麻雀也不會忘記(6節),何況是祂所揀選的百姓呢?神不但是我們當懼怕的對象,也是我們可倚靠的保護。神國的百姓連每一根頭髮都經過了神的數算(7節)連自己都不知道的小事,都在神的管理和看顧之中。(8節)【認】原文是【承認】。我們若在人面前承認基督是主,基督也必在天父面前承認我們是神國的百姓。我們若因為懼怕而不敢在人面前承認主,將來就要承擔懼怕的後果(9節)。罪人的心眼昏花,所以都會【說話幹犯人子】(10節);但將來還有醒悟迴轉的機會,所以【還可得赦免】(10節)。而【褻瀆聖靈】(10節)就是【消滅聖靈的感動】(帖前5:19),甚至故意毀謗主耶穌是靠鬼王趕鬼(11:15)所以【總不得赦免】(10節) 。這是新約聖經中最嚴肅的宣告與警告。因此,他們【不要思慮怎麼分訴,說什麼話】(11節),不可憑著自己的血氣說話,因為聖靈會帶領他們怎麼說,說什麼,好在逼迫中能站立得住,勇敢地在人前承認主(11-12節)。人若自己強要出頭,聖靈就沒有機會說話;人若管住自己的口,聖靈就會顯明祂的話(12節)。 思想: 臨到信徒身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經過神的手量給我們的,一切的遭遇都是父神許可的, 而人之所以會【懼怕】(7節)是因為對神缺乏信心或擔心神的安排與自己的利益和預期不一致。 祈禱:親愛天父,感謝你在我們生命中的保護,生命中的愛,是天父的愛護讓我們生命不再懼怕,求天父每日開我們眼睛,讓我們每日都信靠在天父的懷抱中。阿們!

路加福音 15:1-10路加福音 15:1-1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本章的主題是【失而復得的比喻】(15:1-32)【眾稅吏和罪人】(1節)稅吏指幫助羅馬侵略者收稅的人,罪人指不能遵守律法的人,他們都被法利賽人和百姓所鄙視,但仍【都挨近耶穌,要聽祂講道】(1節)。在自以為敬虔的【法利賽人和文士】(2節)看來【眾稅吏和罪人】在神面前毫無價值,對他們不需要同情和體卹,所以無法忍受主耶穌竟然【接待罪人,又同他們吃飯】(2節)。本章的三個故事,都是講給【法利賽人和文士】聽的。【比喻】(3節)原文是單數,顯示本章的三個故事,其實是同一個比喻的三個面向。這個比喻的重點,並不是人該怎樣悔改,也不是福音的全部,而是表達神對罪人【死而復活,失而又得】(24,32節)的喜樂,好讓法利賽人明白神看重罪人悔改的心意:第一個是【牧人的故事】(4-7節)。在這個故事裡,【失去的羊】(6節)代表失喪的罪人,這隻羊知道自己已經迷路了,也知道周圍的環境非常危險,但卻不知道怎麼回去。而尋找迷羊的牧人,正是舊約中彌賽亞的形象(耶31:10-11)。他不但付出代價去尋找【失去的羊】也因為找到了而【歡歡喜喜】(5節)。古代的牧羊人通常結伴放羊(歌1:7)牧人【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4節)應該是請同伴把羊群領回家(5節)所以不必擔心。這個故事的重點,並不是說牧人不重視另外【九十九隻】羊,而是說那隻【失去的羊】更需要憐憫。牧人找到了迷羊,他的朋友就一同歡喜(6節)。同樣,當神得回祂所失去的,祂的朋友也應當一同快樂;而那些指責主耶穌與罪人來往的法利賽人,並不是神的真朋友。【不用悔改的義人】(7節)是諷刺那些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和文士】。神會為罪人的悔改歡喜,卻不會為看不見自己有罪的【義人】歡喜;這個故事中的失羊完全是被動的,並沒有【藉著悔改允許自己被找到】。但這並不是說罪人不必悔改,因為本章的比喻所表達的不是悔改的本質,而是罪人的悔改在神眼中的價值。第二個是【婦人的故事】(8-10節)在這個故事裡,失去的錢代表失喪的罪人。這塊錢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失落】(8節)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價值,一切都在乎主人的心意。【十塊錢】(8節)原文是【十個德拉克馬】是這位婦人的全部財產。德拉克馬(Drachma)是希臘銀幣,相當於羅馬銀幣得拿利烏(Denarius)【一塊錢】(8節)大約是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資(太20:2)。古時猶太人的房子通常沒有窗戶、或窗戶極小,地面由粗糙的石頭鋪成,石頭之間的縫隙很多,所以必須【點上燈,打掃屋子,細細地找】(8節)。對這位婦人來說,每一塊錢都有重要的意義;對神來說,每個罪人都有祂的形象。雖然許多罪人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失落】也不知道自己有甚麼價值,但神卻不會輕看任何罪人(太5:45)。凡是祂所揀選的,祂都要【細細地找】(8節)直到找到為止。這個故事中的失錢完全是被動的,並沒有【藉著悔改允許自己被找到】。但這並不是說罪人不必悔改,因為本章的比喻所表達的不是悔改的本質,而是罪人的悔改在神眼中的價值。 思想:稅吏和罪人所以能蒙恩得救,因為他們是為了要【聽】神的道而去挨近耶穌。耶穌要我們明白即使世界上只有百分之一的罪人,基督也會付出十字架的代價。凡是祂所揀選的,祂都要【細細地找】直到找到為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要我們明白你是如何愛我們,甚至願意尋求拯救為我們付上生命,求主使我們明白你對我們的愛,更願意明白主你看重我們每個的價值。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