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8:40-56

路加福音 8:40-56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40節)表示他們已經等了很久,因為睚魯的獨生女【快要死了】(42節)。【管會堂的】(41節)是在猶太會堂裡主持崇拜秩序的人,在猶太社會中有相當高的地位。【睚魯Ἰάϊρο】(41節)意思是【被神光照的人】。管會堂的睚魯不顧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在眾人面前俯伏拜主,表明他的迫切和信心。【血漏】(43節)的實質就是漏掉生命,因為肉身的生命是在血裡(利17:11)血漏的女人【在醫生手裡花盡了她一切養生的】(43節)裡外都枯乾了。這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43節)睚魯的女兒【約十二歲】(42節),可見這女孩誕生之日,正是那女人開始患血漏之時。這兩個人就像是一個人的兩面,從出生開始,表面上是在不斷成長,實際上是在不停地漏掉生命,直到走向最終死亡。依照律法,【血漏】是不潔淨的,接觸血漏病人的也會不潔淨(利15:25-27)。因此,這位女人不想讓人知道,只想偷偷地摸主耶穌的【衣裳縹子】(44節)。她的動機是出於信心,做法卻是根據迷信。主耶穌並非不知道誰摸了祂,但卻故意問【摸我的是誰】(45節)。因為主耶穌要鼓勵這位女人站出來,一面公開見證她的信心,一面也挑戰那些【擁擠擠緊靠著】(45節)祂的眾人:自己已經被不潔淨的女人摸過了,他們還敢跟隨嗎?睚魯還敢打開家門嗎?主耶穌正等著睚魯和眾人用信心【摸】祂,從祂那裡支取能力。主耶穌特地澄清:【女兒,你的信救了你】(48節)表明是她【信】、不是【摸祂的衣服】(44節)救了她。這也是四福音中唯一被主耶穌稱為【女兒】(48)的女人(太9:22;可5:34)顯示她已經獲得了新的生命。主耶穌回過頭去尋找血漏的婦人,心急如焚的睚魯一句話也沒有說。現在,血漏的女人痊癒了,睚魯卻聽到了女兒的噩耗(49節)。但是,就在祂的盼望瓦解,信心崩潰之前,主的話語卻首先臨到了:【不要怕,只要信!你的女兒就必得救】(50節)。在人看來已經絕望,已經沒有可能的時候,主耶穌卻說:【不要怕,只要信】。這【信】不是自信,也不是心想事成,而是單單【信】眼前的這位主。那位血漏的婦人已經在眾人面前展示了甚麼叫【信】(48節),在信心上成了猶太會堂領袖的榜樣。而主耶穌被不潔淨的女人摸過以後,睚魯仍然向祂打開了家門(51節),表明他已經學到了信心的功課。血漏的婦人不願意讓人知道自己的隱私,主耶穌卻堅持要她公佈於眾(47節);死裡復活是更大的神蹟,但主耶穌卻【不准別人同祂進去】( 51節)。因為主耶穌並不需要向那些【嗤笑】(53節)祂的眾人證明自己,只需要讓被揀選的門徒認識神國的權柄。這是主耶穌第一次把【彼得,約翰,雅各】(51節)單獨挑選出來,見證祂的復活大能。可能因為這三位門徒將要承受更大的託付。54節的【女兒】原文是【孩子】與48節的【女兒】不同。【耶穌吩咐給她東西吃】(55節)是要證明她的生命力已經完全恢復了。卻囑咐猶太人【不要把所做的事告訴人】(56節)。因為許多猶太人把彌賽亞想像成政治和軍事的領袖無法理解一個需要上十字架的基督。 思想: 雖然這些人沒有一個在信心上是完全的,但主耶穌的回應既不是根據人的需要,也不是基於人的信心;相反,祂做或不做,說或不說,都是單單根據父神的旨意。因此,有時人帶著需要來尋求主,主耶穌反而離開;有時人根本不覺得需要,主耶穌卻主動給他們解決難處(29節)。好讓我們憑信心信靠主,跟隨主! 祈禱:親愛主,祢是我們唯一信靠的對象,感謝祢藉著環境,難處讓我們更明白祢的大能,更明白祢的同在憐憫。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3:21-38路加福音 3:21-38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在21節的三個子句中【眾百姓都受了洗】和【耶穌也受了洗】原文都是不定時態,只有【正禱告的時候】原文是現在時態,顯示聖靈的降臨和聖父的見證不是在耶穌受洗的時候,而是祂【正禱告的時候】(21節)。只有【路加福音】記載了主耶穌的禱告,此時三位一體真神的三個位格全部在場:這聖靈的【形狀彷彿鴿子】,聖靈降在耶穌身上,不是為了賜祂能力,而是為了在眾人面前印證耶穌就是神用聖靈膏抹的基督(4:18;賽11:2;61:1)。【祢是我的愛子】(22節)引自詩2:7對彌賽亞君王的宣告。這位甘心降卑來到地上做人的神子,不但讓神得著了祂從創世以來所要得著的那個人,也將把更多的人帶進祂的國度裡去。(22節)【我喜悅你】引自賽42:1對神僕的宣告。父神悅納這位神僕在地上的為人,祂過去的人生顯示了神的榮耀,耶穌開頭傳道,年紀約三十歲】(23節)。三十歲是利未人正式事奉的年齡(民4:47)被看作男人完全成熟的年齡,約瑟(創41:46)和大衛(撒下5:4)都在三十歲承擔重任。若主耶穌是生於主前7年的住棚節期間,此時大約是三十五歲。【依人看來,祂是約瑟的兒子;約瑟是希里的兒子】23-38節用耶穌的家譜來回應神的宣告:【祢是我的愛子】(22節)好讓耶穌受試探之前(4:1-13)清楚地認識祂的真實身分。這份家譜指出了以下事實:【馬太福音】的家譜是根據約瑟數算的,而【路加福音】的家譜(23-38節)是根據馬利亞數算的。因此,這份家譜的原文並不像【馬太福音】說【某某生某某】而是一連串名字:【某某,某某,…】前者不一定是後者的親生兒子:正如主耶穌不是約瑟的親生兒子(23節),亞當不是神的親生兒子(38節),約瑟也不是希里的親生兒子(23節)。事實上約瑟的父親可能是雅各(太1:16),希里可能是馬利亞的父親,約瑟的岳父。古代以色列人的翁孫關係有如父子,岳父也可以稱女婿為【兒子】(撒上24:16)。【路加福音】啟示主耶穌是人類的救主,最初的讀者是住在外邦的慕道者,所以要【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路1:3)把家譜追溯到全人類的始祖亞當(34-38節),指出主耶穌和全人類的關係。 思想:藉著主耶穌受浸,及記述他的家譜,都能看到主耶穌與天父,聖靈的關係,更讓我們自己知道與耶穌之間的關係。因人類的受造,是為了與神建立親密的父子關係,而耶穌就是彰顯這段關係的完美典範,祂也要與自己的百姓分享這段關係。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為我們切切實實地成為一個人,祢的成長,祢的順服,祢的一生都是我們生命的榜樣,主祢讓我們知道祢並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可親可近的神。阿們!

路加福音 24:1-12路加福音 24:1-12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七日的前一日】(1節)是一個新的開始,也就是現在的星期天,基督徒所稱的【禮拜天】或【主日】。主耶穌在【七天的頭一日】復活,帶來一個新的開始。古代猶太人殯葬的規矩,是用香膏屍體,並用細麻布加上香料裹上(可14:8)。安息日不能做買賣,婦女們【所預備的香料】(1節)這些婦女一大早就來膏主耶穌的身體,可見她們並不知道主耶穌將會復活,但卻仍然愛祂。主耶穌復活的第一批見證人都是婦女,從反面證明這不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因為在當時猶太人的社會裡,婦女的見證是不可靠的。石頭已經從墳墓滾開了】(2節)目的不是為了讓主耶穌能出來,乃是為了讓婦女們能進去,見證墳墓是空的(3節)。【主耶穌】(3節)這個複合名詞,在四福音書中只出現過兩次(路24:3;可16:19)。新約聖經在主復活以後,才開始稱祂為【主耶穌】(徒1:21)。(4節)【忽然有兩個人站在旁邊,衣服放光】他們是兩個作見證的天使(23節)。主耶穌降生的時候,有天使報告大喜的信息(2:10);主耶穌復活的時候,也有天使見證,二者都是人類救贖史上最關鍵的時刻。【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5節),意思是【為什麼到埋葬死人的墳墓裡尋找復活的主呢】?【祂不在這裡】(6節)指主耶穌只是經過墳墓,因墳墓並非祂的終點,死亡的經歷只是為了敗壞那掌死權的魔鬼(來2:14)。【當記念祂還在加利利的時候如何告訴你們】(6節)指主耶穌在加利利第一次預言受害時,曾經宣告。主耶穌是在受害的【第三日復活】(7節),主耶穌站在人子的地位上替罪人死了。主耶穌是第一個脫離死亡的人,祂打破了黑暗權勢的轄制,同樣能在祂的復活大能裡脫離死亡。(8節)【她們就想起耶穌的話來】她們卻和所有的門徒一樣,總以為只是比喻,從來都不知道將會看到一個空墳墓。然後才能【從墳墓那裡回去】(9節)興奮地把真理分享給所有的人。【其餘的人】(9節)指其他門徒【抹大拉的馬利亞】(10節),曾經被主耶穌趕出七個鬼(8:2)。【約亞拿】(10節)可能就是希律家宰苦撒的妻子(8:3)。【雅各的母親馬利】(10節)就是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太13:55)。這些門徒並不輕信,甚至對於他們所熟悉的姊妹用親身經歷作的見證,他們仍然【以為是胡言,就不相信】(11節)非要眼見為憑(12節)。【胡言】是醫學用語,指在精神錯亂或歇斯底里的狀態下所說沒有意義的話,所以門徒拒絕相信。雖然彼得曾經三次不認主,但卻沒有因為失敗和羞恥而不敢見主。相反,主耶穌那愛的一瞥(22:61)激勵【彼得起來,跑到墳墓前】(12節)同行的還有約翰(約20:2)。【見細麻布獨處】(12節)表示原來的形狀還在。如果屍體被人偷去了,不是將細麻布和身體一起挪走,就是把細麻布解開,形狀一定會很亂。因此,彼得【心裡希奇所成的事】(12節)但還是難以置信。 思想:今天,我們或許只有在靈裡看到空墳墓的時候,才能真正明白聖經中所說的一切都是在見證基督;復活是一件屬靈的事,不但屬肉體的人不能領會屬靈的事,連當日的使徒也信不過來。心眼的帕子若不除去,人就無法相信復活的生命。 祈禱:親愛主,你是復活的救主,你不但愛我為我們死,更為我們復活勝過死亡,使我們生命充滿盼望,因你的活著我們每日有你的同在,陪伴。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