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書 雅各書 2:1-13

雅各書 2:1-13


本章的主題是[信心必定伴隨行為] 1-13節的主題是[對人的態度反映信心]組成一個交錯對稱的結構:我們[不可按著外貌待人](1節);相反,人若要[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1:27),首先就要保受自己的價值觀[不沾染世俗]。在基督裡並沒有貧富,文化,種族,性別,地位,智力等[外表]的區別,每個人來到神面前,都是根據自己與主耶穌的關係,[在此並不分希臘人,猶太人,受割禮的,未受割禮的,化外人,西古提人,為奴的,自主的,唯有基督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西3:11)。(2節) [會堂]是猶太人聚會的地方,此時散居各地的猶太基督徒還可以在猶太會堂裡聚會。會堂的猶太人不一定都信主,富人通常受到熱情款待,窮人則容易被輕視冷落。第4節表示我們或許不會故意[按著外貌待人](1節),但內心卻常常不知不覺地[對人有歧視,成了心懷惡意的審判官]取代了審判主的地位。[世上的貧窮人](5節),在世人的眼中是貧窮卑微的。但神卻照樣揀選了他們。神沒有應許人在物質上富足,但卻[叫他們在信上富足,並承受祂所應許給那些愛祂之人的國](5節)。人無論貧富,並不是越窮越容易信主,越窮越不倚靠錢財。雖然財富會成為作門徒的絆腳石(可10:23)但只要是出於神的揀選[在人是不能,在神卻不然,因為神凡事都能](可10:27)。那些欺壓信徒,褻瀆基督的[富足人](6節)是猶太會堂中不信主的猶太人(6-7節)。當信徒面臨經濟上的試煉時,很可能傾向於巴結富人,看輕窮人,結果卻是同時失去這兩群人;不但失去所歧視的窮人,也得不著所偏待的富人,因為奉承和巴結並不能使富人信主。信徒和教會若是看上了某人的錢包,不但不能將真道傳給他,反而會讓自己[沾染世俗](1:27)。第8節當中[要愛人如己]引自利19:18,是律法的總綱之一(太22:37-40)。我們[愛人如己]是因為對方是[照著神形像被造的人](3:9),而不是因為對方的外表。[若按外表待人,便是犯罪](9節),因為違反了[愛人如己]的律法。而違反律法中的任何一條,都是得罪神,相當於[犯了眾條](10節)。[不可姦淫](11節)是十誡中的第七誡(出20:14),[不可殺人](11節)是第六誡(出20:13)。這兩條誡命和其他律法一樣,都是神頒布的,無論違反了哪一條,都是不順服神,在神面前便為有罪。[使人自由的律法](12節),就是寫在新約信徒心裡的律法(耶31:33)。這是[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1:25)可以使我們從內心願意順服神的律法(結36:27)。因此,新約信徒[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審判](12節),就更有責任[照這律法說話行事](12節),因為我們將來在基督台前是[按著本身所行的](林後五10;彼前四17)受審判。[按外表待人](9節),是沒有憐憫心的表現。[憐憫]是神的性情(出34:6)每個罪人都需要神的憐憫,所以也應當憐憫別人(太18:32-33)。[那不憐憫人的](13節),不但無視於[愛人如己](8節)的律法和神的心意(亞7:9-10),而且驕傲地以為自己不需要憐憫,所以神就依照公義的原則審判他們(太18:34),讓他們[受無憐憫的審判](13節)。相反,[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13節),因為一個真心[憐憫人的],是因著承認自己也是需要被[憐憫]的罪人,所以神也會按照憐憫的原則審判我們,那時[憐憫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憫](太5:7)。 思想:當教會為了事工的方便,組成各類的團契時候,更要謹慎,不可脫離基督的身體。或許我們的會很不願意與[低層次]的弟兄姊妹互為肢體,總是傾向於依照屬世的標準來分門別類。因愛人如己,正活出我們信仰的實在,更是表示愛我們看不到的神。 祈禱:親愛主,是你憐憫我們,使我們成為蒙恩的人,更讓我們能夠愛你所愛的人,求主使我們每日進到你的憐憫愛中,使我們懂得愛神愛人。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雅各書 5:1-11雅各書 5:1-11


第1節表示當商人們躊躇滿志地規劃未來的時候(4:13),雅各先提醒他們人生無常4:13-17)然後提醒他們向主交帳(1-6節)。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都很富足,因此,神定罪[富足人](1節)並非因為他們[富足],而是因為他們錯誤地累積和使用財富。人人都有可能犯下為富不仁的罪,但雅各在這裡所定罪的[富足人],是那些逼迫信徒的人(6節)。2-3節引自登山寶訓(太6:19-21)。[財物壞了,衣服也被蟲咬了](2節)[金銀都長了鏽](3節),證明這些財富已經囤積太久,沒有使用。[財物]可能指穀物。穀物[衣服]和[金銀]都是當時的主要財富,有的窮人只有一件外衣(出22:27)。銀子容易氧化變黑,金子所含的銅,銀雜質也會氧化出斑點。[那鏽要證明你們的不是,又要吃你們的肉,如同火燒](3節),可譯為[這鏽要成為控告你們的鐵證,又要像火一樣吞吃你們的肉](新譯本)。我們若不肯[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前4:10)所浪費的恩典無論是物質的錢財,還是屬靈的恩賜(太25:26-30)在審判時都會成為控告自己的鐵證(3節)。[只知道存錢財](3節)的人,本來是想為未來積蓄,但這些錢財卻不會存到永遠,反而會轉化成審判的火焰(路16:24);積攢的錢財越多,審判的烈焰越猛,因為[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4:17)。[在末世只知存錢財](3節)的人有禍了,一方面,他們[積攢錢財]並非因為日用所需(2節),而是用錢財代替神來供應安全感和滿足感;另一方面,他們[在神面前卻不富足](路12:21)。律法禁止虧欠工錢,神會為他們伸冤(申24:14-15)。當時許多幫人收割農作物的僱工倚靠當天的工資生活,虧欠工錢意味著讓他們馬上挨餓。第5節表示一個人日用所需的錢財是非常有限的,神若賜給我們財富,既不是為了揮霍浪費,也不是為了閒置朽壞,而是要我們成為分享神祝福的管道。我們若不肯善用財富,只知滿足自己,就是把自己當作餵肥了準備宰殺的牛(耶12:3)將成為被神審判的對象(賽34:5-8)。[定了義人的罪,把他殺害](6節)比喻這些富人欺壓信徒,把他們拉上公堂(2:6)。雅各宣告了這些富人的結局,可以讓那些落在試煉中的貧窮信徒能夠忍耐,堅固(7-8節)。(7-11節)忍耐的人有福;受欺壓的信徒(6節)不可以暴制暴,而要憑信心[忍耐,直到主來](7節),讓主伸冤(4節)。古代地中海世界的農夫之所以能[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7節),是因為知道[秋雨](7節)來了,種子就會發芽;[春雨](7節)來了,豐收就會在望。信徒之所以能在試煉中忍耐等候,也是因為知道主必來臨(8節);所以不是消極地忍耐,而是積極地[堅固你們的心](8節)。[主來的日子近了](8節)思是說基督可以隨時再來,並不是說基督一定很快再來,因為[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太24:36)。但是,局部的審判卻是隨時可能臨到,不必等到基督再來審判全地的日子,所以說:[看哪,審判的主站在門前了](9節)。當落在試煉中的信徒無法[忍耐](8節)的時候,對別人也會失去愛心和寬容,以致[彼此埋怨](9節)。 [彼此埋怨]其實就是彼此論斷,竊取了主的審判者地位(約五22),所以祂必審判我們(9節)。11節[主的目的]是讓約伯在苦難和忍耐中更深地認識神:[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伯42:5)。既然我們從約伯的結局中[知道主是憐憫和慈悲的]也應該讓[主的目的]成就在我們身上,[讓忍耐發揮完全的功用,使你們能又完全又完整,一無所有缺](1:4和合本修訂版)。 思想:今日或許我們期望生活富足,不再擔憂;又或許面對生活彷徨,生命的迷罔;面對很多世上的誘惑,我們應當忍耐,更要堅固我們的心,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我們要深信主的看顧,因我們所忍耐的苦難不會白費。 祈禱:親愛主,我們相信你是看顧我們的神,求主記念我們每日生活都面對很多的試探,誘惑;面對生活彷徨,生命的迷罔,我們都需要你光照,使我們進入你豐盛的生命;使我們能忍耐到底,因主主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阿們!

雅各書4:1-7雅各書4:1-7


3:13-4:12的主題是[從上頭來的智慧幫我們抵擋試探]與1:12-25[從上頭來的真道幫我們忍受試探]前後呼應,組成一個交錯平行的結構:1-5節是屬地智慧的表現,最明顯的就是[放縱私慾](羅13:14)。第1節[私慾]原文也譯為[宴樂](路8:14)特別指對感官享受的貪戀(2節)。[私慾]是人體貼肉體的結果,會在人的內心產生爭戰,使人成為[心懷二意的人](8節);又在眾人之間製造衝突,因為[在何處有嫉妒,自私,在何處有動亂和各樣的壞事](三16和合本修訂版)。2節形容私慾驅使人不擇手段地追求想要的東西。本書原文只有2-3節和1:5-6使用了[求aiteo](2,3節),把求屬天的[智慧]和求屬地的[私慾]作對比。[宴樂](3節)和[私慾]原文是同一個字。放縱肉體的[私慾],是對恩典的[浪費](3節),是動機錯誤的[妄求](3節)。相反[你們中間若有缺乏智慧的,就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1:5)。主耶穌應許[你們祈求,就給你們](路11:9)前提是按照神的名,神的國,神的旨意求(路11:2-4)。貪戀世界[與世俗為友](4節)就是[沾染世俗](1:27)。這種人的生活不是順服神的旨意,而是跟隨世界的潮流和價值觀;人生不是以神為樂,而是樂世界所樂,愁世界所愁,和不信主的世人毫無兩樣。這不是小小的軟弱,而是離棄神[與神為敵](4節);這不是生活的小節,而是屬靈的淫亂,成了[淫亂的人](4節)。人只要動了淫念,就是犯了姦淫(太5:28)屬靈的淫亂還沒付諸行動,只要[是想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4節)。5節引自[神是忌邪的神](出20:5;申32:16)。[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太6:24),所以神愛祂所造的人,就像丈夫愛妻子(耶31:32)[愛到嫉妒的地步]不能容忍我們一面愛神,一面愛世界(4節);一面事奉真神,一面事奉偶像(書24:14-15)。6-12節是屬天智慧的表現,最重要的就是[柔和謙卑](太11:29):6-7節是[謙卑就能得勝]:雖然人的肉體本相都是[有罪的,心懷二意的](8節)[但祂賜更多的恩典](6節),包括[從上頭來的智慧](3:17;1:5 )[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1:17)使我們能滿足祂[戀愛至於嫉妒](5節)的嚴格要求。神若向人要什麼,祂必先賜下什麼,並且所賜的恩典與能力比我們裡面的軟弱和外面的試探更多。雖然神應許賜下更多的恩典,人只能以謙卑來領受。因為謙卑的人才能承認自己軟弱無能,不再倚靠自己和勢力,而是單單仰望恩典,好讓神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12:9)。而驕傲的人對自己滿有把握,無法[誠實倚靠耶和華](賽10:20)結果與恩典無分無關。[所以經上說: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6節;箴3:34)。既然神應許[賜恩給謙卑的人]謙卑的人只要[順服神](7節)就有能力勝過試探。因為我們只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7節),不但能棄絕[屬鬼魔的](3:15)智慧,而且不會[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1:14 )。[魔鬼diabolos]原文的意思是[控告者,毀謗者],牠喜歡在神面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啟12:10)。 思想: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面對每日生命很的挑戰,每日的試探,我們是向求甚麼呢?是否只求讓我們生活肉體滿足的私慾?還是求那賜上頭來的智慧給我們的主呢? 祈禱:親愛主,求你記念我們每日都會面對生活的挑戰,生命的試探。求主使我們順服主你,更教導我們每日求告賜上頭智的主你,使我們有力量抵擋魔鬼.抵擋各樣的試探。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