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 馬可福音 2:1-28

馬可福音 2:1-2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可福音電影-創世電視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https://youtu.be/p2-9VOmKLR8?si=zIRhALVKK5P-Dmbk

【馬可福音】 主耶穌暫時離開,完成在加利利巡迴傳道後,又回到迦百農。這次【許多人聚集】【連門前都沒有空地】(2節)與上一章不同,他們不只是為了醫病趕鬼,也是為了要聽神的道。 (4節)【拆了房頂】古代猶太人的房子大都是為平頂,屋頂通常是用樹枝編成的席子橫排在木樑上,在上面舖一層很厚的黏土,用石輪壓過。這種房頂易於拆開。【他們的信心】包括抬癱子之人和癱子本人的信心,他們雖然沒有說甚麼話,但這信心是用行動表現出來的。【你的罪赦了】顯示這位癱子外面的症狀是不能行走,裡面的病因卻是罪,主耶穌首先醫治人裡面。(6節)這是第一次提到【文士】與主耶穌的對立。【僭妄的話】(7節)猶太人認為除了神自己之外,任何人都沒有赦罪的權柄,所以認為主耶穌說話越過本分,竊奪了神所專有的赦罪權柄。在人看【你的罪赦了】(9節)只是口裡說說而已,誰也看不見立刻的果效,而叫人【起來行走】(9節)則立竿見影,故前者較後者容易。主耶穌赦免人的罪,是祂與罪人之間的事,外人無從【知道】(10節),但主耶穌也願意藉著人們所認為比較難的事,即癱子能行走,來宣告神的兒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10節),祂要用這權柄服事人。【那人就起來】證明他已得著醫治,而他的得醫治,又證明他的罪已蒙赦免,所以主耶穌確實有赦罪的權柄,以致眾人都【歸榮耀與神】。主耶穌經常在露天場合講道,加利利海邊傾斜的海岸可以容納大量的聽眾,主耶穌也可以在離岸不遠的小船上向岸上的群眾講道。利未是使徒馬太(太9:9)是替羅馬政府徵收稅金的稅吏。當時的稅吏幫助羅馬帝國壓榨同族,被猶太人視為罪人。馬太在上班的時候蒙主呼召,立刻丟下了鐵飯碗來跟隨主,成為十二使徒之一。利未所能找到的陪客,都是和他有來往的,被一般猶太人所不齒的稅吏和罪人。耶穌雖然與罪人來往,但在罪上卻【遠離罪人】。主耶穌被差派到地上,是以醫生醫治病人的態度服事人。神救人的方法,是先賜下律法,使人知道自己是個有病的罪人,然後差遣恩典的醫生主耶穌,讓人得著醫治拯救。每週例常禁食並不是摩西律法的一部分,而是法利賽人的遺傳規條,施洗約翰的門徒也小心翼翼地遵守。門徒活在與主面對面的相交裡,就能盡情地享用與主的交通實際,而不必憑藉禁食的儀式。宗教的儀文不但不能帶來神國的顯現,相反還會產生對屬天權柄的抗拒。神國不是建立在律法上,乃是建立在屬天的權柄上。人所要做的不是顯出外表的虔誠,而是裡面真實地接受神國的權柄。新布因未縮過水,若用來【補在舊衣服上】(21節)當洗衣後晾乾時,新布會收縮,把舊衣服撕破。【新酒】(22節)指新近釀造的酒。【皮袋】(22節)是猶太人用來盛裝飲料的羊皮袋。【新酒】發酵的力量較大,【舊皮袋】因陳舊而缺乏彈性,經不住新酒發酵膨脹所產生的壓力,容易爆裂。根據摩西律法,在別人的田裡用手摘麥穗吃是可以的(申23:25),但並無明文規定在安息日是否可摘。法利賽人關於安息日的規定已經繁瑣到一個程度,沒有相當的學問就不知道安息日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心裡完全失去了安息。根據摩西律法的規定,神殿內的【陳設餅】只有祭司才可以吃(出29:32-33)。法利賽人都承認大衛的行為在聖經上並沒有受到責備,但他們也會認為這只是主耶穌為門徒開脫的辯解。所以主耶穌更進一步宣告,法利賽人眾多遺傳的規條,已經使安息日成為人的重擔。神設立安息日是為了叫人得安息,但死守安息日教條就叫人被捆綁。主耶穌是【安息日的主】,表示祂有權柄支配安息日,有權柄解釋安息日的律法。主耶穌要把人帶進神國,就是叫人到祂面前得著安息、在神國裡享用安息。祂喜歡賜人真安息,而不喜歡人受安息日規條的束縛。 思想:人們往往期待以儀式,制度,規條來換取神的恩典,耶穌來到要讓人們不是責備他們的獻上,而是痛心他們對信仰的誤解,我們有否以為能透過我們所謂的好行為,善行及功德去換取神的恩典,耶穌要我的是安息,不是作工換取。 祈禱:主耶穌,我們很多時期待祝福,更妄想用自我的行為來換取主祢的恩典,求主光照我們,使我好好安息在主祢的生命中。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馬可福音 4:21-41馬可福音 4:21-41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可福音電影-創世電視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可福音把21-22節插在兩個撒種比喻的中間。這裡是比喻主的道是光,光是為了照亮眾人,所以主耶穌使用比喻教導人,不是為了把真理向外人隱藏起來(11-12節)乃是為了啟示它。因此門徒們【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23節)準備將來把現在暫時【掩藏,隱瞞】的真理傳給眾人。24節的比喻我們把所領受的神國奧秘傳授給別人更多,神也必讓我們明白神國奧秘更多。25節是比喻神國的福音傳得越多,領會得也越多。不傳福音的,連原來所有的也要被奪去。神國就是人有了神的生命,接受神的權柄的範圍。26-29節的比喻是神國的成長是照著生命的規律循序漸進的,只要有神的道播撒在人心裡面,就自然會生長,不能急於求成。把成熟的收在倉裡,就是有分於神國的實現。此時門徒們還不明白神國的真正含義,他們一直期盼著彌賽亞的國度能在他們有生之年建立起來。31-32節是比喻神國要從最小的生命種子開始循序漸進地成長,不是門徒所能明白的,但他們全都非常熟悉芥菜種的成長,所以主耶穌就繼續用芥菜種來比喻神的國。主耶穌並沒有解釋這個比喻的意思,但可能與上一個撒種的比喻一樣,是向門徒指出,從神生命的種子撒下時起,莊稼也好、芥菜也好,神國成長過程已經開始了,無論開始怎樣微小,生長過程中遇到什麼挫折,神國最後都能照著神的計劃成就。34節【照他們所能聽的】指根據門徒對神國的奧秘所能理解的程度。根據門徒此時的程度,芥菜種的比喻應該是按正面理解的非常簡單,淺顯的比喻,而不是需要按負面理解的複雜深奧的比喻。35-41節這段經文只有馬可福音記載了【也有別的船和祂同行】所以主耶穌的拯救對像不僅是飽受驚嚇的門徒。加利利海常常有突然而來的暴風,狂風從北面吹襲約旦河谷,經過狹谷時風勢加速,海面匉訇不平,對船隻十分危險。主耶穌是完全的人,雖然渡海只需要一,兩個小時,但祂因為整日的傳道,已經疲倦地睡著了。許多人在險惡環境中只會埋怨主【不顧】其實不是主不顧,而是自己【還沒有信心】(40節)。主耶穌斥責風和海,是行使祂對大自然的權柄。有解經家認為風和海是沒有位格和知覺的,所以主耶穌其實是在斥責背後的空中掌權者。但從41節看,這風很可能是自然現象。【睡覺】(38節)表明主耶穌有完全的人性,也表明祂內心的平靜,平靜風和海表明祂有完全的神性。主耶穌責備門徒,是因為他們還不認識祂是神的兒子,對祂的權柄【還沒有信心】以致看到環境就膽怯。主耶穌不但用醫病,趕鬼,赦罪的權柄來服事人,也用對大自然的權柄來服事人。風浪使門徒們經歷了主耶穌的權柄,但他們還沒有認識祂就是神的兒子。 思想:主耶穌神的國度是充滿著生命力,能將不可能變作有可能,能使人看似微不足道的,成為茁壯的避護所,其中不是環境,不是任何的限制,而是神在人生命中掌權中的生命力。信心固然必以個人所理解明白之理論及所見聞經歷之體悟為依據。但信心不論真假強弱,都是內存不可見的實際,既須藉流露在外的心態和言行表現出來,也須藉更多更深的認識和經歷不斷增強增加! 祈禱:感謝主,能讓我們認識進入神祢的國度,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明白主祢的國不只是權柄,更是生命力,讓我們成長,讓環境困苦都不能限制的生命力。求主記念我們的軟弱,面對環境,急難中都需要主加增我們對主祢的信心,讓我們繼續發展在我們信仰的生命中!阿們!

馬可福音 5:22-43馬可福音 5:22-43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可福音電影-創世電視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馬可福音】

【管會堂的】(22節)是在猶太會堂裡主持崇拜秩序的人,在猶太人中有相當高的地位。管會堂的睚魯不顧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在眾人面前俯伏拜主,表明他的謙卑與信心。這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那個死了的女孩剛好是十二歲(42節)這兩個神蹟都指向生命的喪失。血漏【花盡了她所有的】(26節)她是一個裡裡外外都枯乾的人。按照律法【血漏】是不潔淨的,凡接觸患血漏的女人的,也會成為不潔(利15:25-30)可能因此這女人不想讓人知道,而偷偷來摸主耶穌的衣裳。【摸祂的衣裳】(28節)是她信心的行動,但是這個信心是在暗中的。主耶穌是全知的,祂並非不知道誰摸祂的衣裳,祂之所以問這句話,乃是要這女人不要在暗中蒙恩,而要勇敢地在光明中做蒙恩的見證。【你的信救了你】說明她摸主衣裳的行動,乃是出於裡面的信,是【信】而不是【摸】救了她。【女兒】這是四福音所記載唯一被主耶穌如此稱呼的女人(路8:48;太9:22)。主耶穌所說的【痊癒】與其他人說的【痊癒】(23,28節;太9:21-22)並不是同一個字,意思是【健全的,正確的】。那女人原來只想她的疾病能【得醫治】但主耶穌不僅要叫她肉身生命的枯乾停止,也要讓她屬靈的生命【健全,正確】。主的醫治不只是肉身的【痊癒】更是屬靈生命的【健全,正確】。當人絕望的時候,在眼見裡已經沒有可能的時候,主耶穌說:【不要怕,只要信】(36節)。這【信】不是自信,也不是相信自己的意願一定能實現,而是單單信靠主耶穌自己。主耶穌服事人不是根據人的意願,人的信心,而是根據父神的旨意,祂應允人的請求不是因為人的要求迫切,而是因為神本來就要做那件事。所以有時人帶著意願來尋求主,主反而離開(1:38)有時人根本沒有意願,主卻主動給他們解決難處(8節)。睚魯的女兒在人看已經絕望了【何必還勞動先生呢】(35節)沒有必要再尋求主。但主耶穌在地上所有的服事都是根據祂自己的方式,祂自己的時間,為要顯明祂生命的權柄,能力和豐富,顯明祂是誰。血漏婦人的神蹟發生的時候沒有人注意到,但主耶穌卻堅持要使它變得眾所周知。叫人死裡復活是件大事,但主耶穌卻【不許】看熱鬧的人來看復活的大能。可能這三個門徒將承受更多的託付,所以需要領受更進一步的啟示(9:2)。眼見的事實是真實的,但主耶穌說【不要怕,只要信】(36節)叫人只要認定主是誰,就不要再看眼見的環境。因為在神兒子生命的大能裡,只有【睡著】沒有【死】(39節)。管會堂的請主耶穌為他女兒按手(23節)主卻直接拉著孩子的手叫她起來了。神的兒子不必按照人既定的方法行事,我們的禱告不應限制主一定要怎麼做。【不要叫人知道這事】【不要把所作的事告訴人】神不單是要人用口傳來作見證,祂更需要人活出祂的見證。這位從死裡復活的女孩不必多說話,她活在人面前就是神的見證。【又吩咐給她東西吃】這是生命力恢復的表現。 思想: 主耶穌不僅來傳生命的道.也讓人享用祂生命的服事.祂是用生命來服事人的主。神蹟中【擁擠】主的有許多人,但【摸】祂的只有一個。【擁擠】只是熱情的衝動,但【摸】必須用信心的手。我們有否每日願意用信心的手親近神呢,還是只按照群眾的熱情【擁擠】主呢? 祈禱:主耶穌感謝祢生命的大能,讓人經歷何為生命,我們期待很多自我的生活模式,也以為這就是我們的生命,是主祢的旨意讓人明白何為生命,不在乎環境,限制甚至是絕望,只是在乎主祢。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