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 馬可福音 5:1-21

馬可福音 5:1-21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可福音電影-創世電視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馬可福音】

【海那邊】是加利利海的東岸低加坡里地區(20節)是外邦人居住的地方,被稱為【加大拉人的地方】(太8:28)或【格拉森人的地方】。馬太福音記錄了同一件趕鬼的事(太8:28-34)沒有這麼多細節,但提到一共有兩個人。馬可只記錄了其中一個人,可能因為他後來成了門徒(20節)。【至高神的兒子】顯示污鬼比文士和法利賽人更快更清楚地認識主耶穌的身份,這並不奇怪,因為【鬼魔也信,卻是戰驚】(雅二19。【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是污鬼親自否認主耶穌與他有任何關係,這是對法利賽人指控(3:22)的最佳答辯。【不要叫我受苦】污鬼知道牠們將來的結局乃是永火,但他們知道最後審判的時間還沒到,只求不要現在就去無底坑裡受苦。第8節這句話顯示是主耶穌先主動去服事這位被污鬼附著的人。主耶穌是向那人提出問題,但污鬼替他做了答案。主耶穌這樣問,是要將這人的需要顯明在周圍的所有人面前,讓大家明白這人正置身在何等可怕的境地。【群】原文指【軍團】(legion),一個羅馬軍團約有三至六千名士兵。轄制這人的是一支名副其實的邪惡【軍團】難怪【沒有人能捆綁他】(4節)。(11節)【豬】在律法中是不潔淨的(利11:7)所以猶太人不養豬,這一大群豬是外邦人養的。鬼被趕出人身,就需要一個住處(太12:43)。主耶穌【準了】鬼才能行動,若主不準,連鬼也不能隨便行動。主耶穌容許污鬼進入豬群,顯示在最後的審判之前,那些不潔淨的地方是被允許作為邪靈活動的範圍的。鬼帶著豬群投到海裡,可能為了繼續愚弄人,叫當地人只看見物質的損失,卻看不見人得釋放的喜悅。【眾人】一致拒絕主,可見他們關心財物比被鬼附的同胞更多。最可悲的是,主耶穌照著他們所【央求】的離開他們了,格拉森人只希望主耶穌離他們遠遠的。主耶穌的確離開了,而且再也沒有回來過,這就是對他們的審判。格拉森人【央求耶穌離開】(17節)主耶穌就【上船】(18節);從前被鬼附著的人【懇求和耶穌同在】(18節)主耶穌卻【不許】。主耶穌現在卻要這個人去見證主為他做的大事,因為主耶穌要使用他向外邦人見證神的【憐憫】外邦人不會像有民族主義情結的猶太人那樣誤解彌賽亞的使命。主耶穌不管是囑咐人見證、不見證,都是為了讓人能正確地認識祂自己。主耶穌是叫人從黑暗權勢內釋放的主,也是讓人起來服事的主。那人成了門徒,他不但在格拉森向親屬作見證,更在整個【低加坡里】為主作見證。【低加坡里】是指加利利海東面的廣大地區,那裡有十座希臘人建的城市。 思想: 耶穌從海那邊渡到另一邊只拯救一個人,看到主對人的價值充滿肯定,縱使人看到神的作為,但都因個人的損失拒絕耶穌,只有在主的眼光才真正看到人的價值。 祈禱:主耶穌感謝祢成為人,更為人捨身,是祢給我們知道自己的價值,是祢讓我們明白人在主祢心中的重要,求主開我們眼睛,同樣看到祢所看到的,不輕看自己,不輕看別人。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馬可福音 15:33-47馬可福音 15:33-47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馬可福音電影-創世電視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馬可福音】 【正午】原文是【第六小時】即中午12點。主耶穌是在【巳初】上午9點被釘(可15:25)到下午三時一共有6個鐘頭,前3個鐘頭受盡人的譏誚,後3個鐘頭【遍地都黑暗了】是因為神轉臉不顧,。【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是亞蘭文。【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是詩22:1,這是主耶穌在對觀福音中唯一一次沒有稱神為【父】。【大聲喊】原文是個表達強烈感情的字,主耶穌一生時刻都與神同在,只有這3個鐘頭不得不與神疏遠,這是神兒子極度痛苦的【大聲喊】。此刻主耶穌在十字架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彼前2:24),因為【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賽53:6)讓祂【捨命作多人的贖價】(20:28)所以公義的神不能不離棄祂(詩22:1)。(35節)提及【以利亞】是因在場的人聽見主耶穌喊叫【以羅伊】(34節)誤以為祂在呼叫以利亞。36節是第二次應驗詩69:21。這【醋】就是發酸的酒,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喝完了逾越節的第四杯酒(14:25)完成了真正的逾越節筵席。(37節)【氣就斷了】原文的寫法表明主耶穌的死不同於被殺或自然的死。主耶穌斷氣的時刻是下午三時,正是猶太人宰殺逾越節羔羊的時刻。38節【聖所裡的帳幔從上到下裂成兩半】表明這是神的作為,象徵主耶穌的肉身為世人裂開,打開了天國的道路(來10:20)因此【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來10:19)。(39節)百夫長見慣了受十字架刑罰的一般人斷氣時的情形,現在見到主耶穌獨一無二的斷氣,認定祂必不是平常的人。百夫長是外邦人,猶太人諷刺主耶穌是【神的兒子】(太27:40,43節),外邦人卻因看見主死所發生的功效,承認【這真是神的兒子】。最後記述,當其他的門徒棄主而逃的時候,這些卑微,軟弱的婦女卻從加利利一直跟隨主到十字架下,跟隨主不論人的學識地位,而是像這些婦人,這是何等的美! (43節)【亞利馬太】是以法蓮山地的一個小鎮,位於耶路撒冷西北約30公里。他原是暗暗的作主門徒的,但在主耶穌被釘十字架以後,卻大膽表明自己的身份。這裡特別指明他是個【尊貴的議士】,表明他是公會的成員(路23:50-51)。一般人被釘在十字架上,通常要兩,三天才斷氣。主耶穌可能因為受過鞭傷,身體虛弱,所以當日未經打斷腿就已經死了(約19:33),事非尋常,因此【彼拉多詫異耶穌已經死了】。在耶路撒冷仍可見在山壁磐石裡鑿的墳墓,有的墳墓裡有不止一個室,室壁上各有數個壁龕,可安放多具屍體,不過入口只有一個,外面有一個凹槽,可以滾過一塊大石擋在墓口。(47節)【約西的母親馬利亞】就是主耶穌的母親。 思想:亞利馬太的約瑟若非在耶穌斷氣後不久出現,我們根本無從知道他也是信耶穌。以約瑟當時的身份和處境來說,暴露自己與耶穌的關係就等於自斷前程,不但要放摘去烏紗帽,可能要他的頸上人頭。之前暴露自己固然也會麻煩多多,吃不了兜著走,但還可以理解。可是現在群情激動洶湧,反對耶穌的浪潮已來到全城轟動的時刻,連一向跟隨擁護耶穌的人都轉入避風港去了,怎麼他卻竟還挺身而出?因為,他真明白唯獨放下自我,跟隨替人贖罪的耶穌,才有造物主永生的應許。 祈禱:主耶穌祢被人埋葬,表明主祢為人徹底的死,感謝主祢失去的生命,使我們得著生命,能使以為擁有的放下,能使以為尊貴的降卑,願主祢的死,祢的埋葬讓我們更願意跟隨主祢!阿們

馬可福音 4:21-41馬可福音 4:21-41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可福音電影-創世電視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可福音把21-22節插在兩個撒種比喻的中間。這裡是比喻主的道是光,光是為了照亮眾人,所以主耶穌使用比喻教導人,不是為了把真理向外人隱藏起來(11-12節)乃是為了啟示它。因此門徒們【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23節)準備將來把現在暫時【掩藏,隱瞞】的真理傳給眾人。24節的比喻我們把所領受的神國奧秘傳授給別人更多,神也必讓我們明白神國奧秘更多。25節是比喻神國的福音傳得越多,領會得也越多。不傳福音的,連原來所有的也要被奪去。神國就是人有了神的生命,接受神的權柄的範圍。26-29節的比喻是神國的成長是照著生命的規律循序漸進的,只要有神的道播撒在人心裡面,就自然會生長,不能急於求成。把成熟的收在倉裡,就是有分於神國的實現。此時門徒們還不明白神國的真正含義,他們一直期盼著彌賽亞的國度能在他們有生之年建立起來。31-32節是比喻神國要從最小的生命種子開始循序漸進地成長,不是門徒所能明白的,但他們全都非常熟悉芥菜種的成長,所以主耶穌就繼續用芥菜種來比喻神的國。主耶穌並沒有解釋這個比喻的意思,但可能與上一個撒種的比喻一樣,是向門徒指出,從神生命的種子撒下時起,莊稼也好、芥菜也好,神國成長過程已經開始了,無論開始怎樣微小,生長過程中遇到什麼挫折,神國最後都能照著神的計劃成就。34節【照他們所能聽的】指根據門徒對神國的奧秘所能理解的程度。根據門徒此時的程度,芥菜種的比喻應該是按正面理解的非常簡單,淺顯的比喻,而不是需要按負面理解的複雜深奧的比喻。35-41節這段經文只有馬可福音記載了【也有別的船和祂同行】所以主耶穌的拯救對像不僅是飽受驚嚇的門徒。加利利海常常有突然而來的暴風,狂風從北面吹襲約旦河谷,經過狹谷時風勢加速,海面匉訇不平,對船隻十分危險。主耶穌是完全的人,雖然渡海只需要一,兩個小時,但祂因為整日的傳道,已經疲倦地睡著了。許多人在險惡環境中只會埋怨主【不顧】其實不是主不顧,而是自己【還沒有信心】(40節)。主耶穌斥責風和海,是行使祂對大自然的權柄。有解經家認為風和海是沒有位格和知覺的,所以主耶穌其實是在斥責背後的空中掌權者。但從41節看,這風很可能是自然現象。【睡覺】(38節)表明主耶穌有完全的人性,也表明祂內心的平靜,平靜風和海表明祂有完全的神性。主耶穌責備門徒,是因為他們還不認識祂是神的兒子,對祂的權柄【還沒有信心】以致看到環境就膽怯。主耶穌不但用醫病,趕鬼,赦罪的權柄來服事人,也用對大自然的權柄來服事人。風浪使門徒們經歷了主耶穌的權柄,但他們還沒有認識祂就是神的兒子。 思想:主耶穌神的國度是充滿著生命力,能將不可能變作有可能,能使人看似微不足道的,成為茁壯的避護所,其中不是環境,不是任何的限制,而是神在人生命中掌權中的生命力。信心固然必以個人所理解明白之理論及所見聞經歷之體悟為依據。但信心不論真假強弱,都是內存不可見的實際,既須藉流露在外的心態和言行表現出來,也須藉更多更深的認識和經歷不斷增強增加! 祈禱:感謝主,能讓我們認識進入神祢的國度,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明白主祢的國不只是權柄,更是生命力,讓我們成長,讓環境困苦都不能限制的生命力。求主記念我們的軟弱,面對環境,急難中都需要主加增我們對主祢的信心,讓我們繼續發展在我們信仰的生命中!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