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 馬可福音 7:1-37

馬可福音 7:1-37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可福音電影-創世電視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馬可福音】 經文中【古人的遺傳】指歷代猶太拉比對摩西律法的詮釋和引伸,以口傳方式保存下來,被法利賽人所恪守。法利賽人所指的【洗手】不是為了清潔,而是一種宗教禮儀。雖然法利賽人很認真,但他們所在意的不是神怎麼說,乃是人怎麼說。因為動機不對,所以敬拜神也沒有用。(10節)【當孝敬父母】是十誡中人際關係的第一條,咒罵父母的,表明他和神的關係出了問題【各耳板】(11節)是將財物作一種許願式的奉獻,【各耳板】的誓詞,變成了一種手段,讓作兒女的可以逃避律法上明定對父母應盡的責任。【各耳板】的藉口,表面上是以【神的道】維護【神的道】,實際上是【承接遺傳,廢了神的道】(13節)。因為他們只按著一段經文的字句,而忽略了全部聖經的精神。(14節)耶穌特意【叫眾人來】要宣布一個新的原則(15-16節)。猶太拉比認為人剛開始是在一種潔淨的狀態中,污穢的來源是外面。主耶穌卻宣告,污穢的來源不在外面,而是在裡面。在神國裡污穢不是外面的,乃是裡面的:不是物質的,乃是心靈的。主耶穌說出了那番關乎【潔淨】與【不潔淨】的話以後(1-23節),立即前往推羅,醫好了外邦婦人的女兒。祂不但用行動除去了潔淨與不潔淨食物的區別,也用行動除去了猶太人與外邦人的區分。這婦人是個外邦人。【屬敘利腓尼基族】指屬敘利亞轄區的腓尼基人,(27節)【狗】是當時猶太人對外邦人的蔑稱,主耶穌故意用迦南婦人常從猶太人口中聽到的蔑稱來和她說話,好在眾人面前顯明她的信心。主人會餵養家狗,但次序是兒女先吃,狗後吃。主耶穌並不蔑視迦南婦人,而是藉此表明祂事工的次序,祂來原是要使救恩先臨到猶太人,然後才臨到外邦人。離棄神的人,在神面前如同沒有靈性的畜類。但迦南婦人卻不因主以【狗】比喻她而見怪,反倒承認自己在神眼中的本相,甘心站在【狗】不配的地位向主求恩。神必然賜恩給謙卑的人,阻擋驕傲的人。【因這句話】就是她甘心站在狗的地位上求碎渣兒的話,這是她信心的表現。主耶穌從加利利向北走好幾天到推羅,西頓,然後再走十幾天迂迴向東經過【從低加坡里境內】再向南【來到加利利海】表明這次旅行是主耶穌特意為外邦人安排的,因為一路都經過外邦人的地方。32-36節耶穌醫治耳聾舌結的人,他聽不見主的話,所以主耶穌用啞劇的形式讓他明白主對他的醫治。主耶穌沒有照人的請求【按手在他身上】(32節)耶穌【嘆息】(34節)可能是人為何不認識祂做工的方法,一定要限制主做工的方式。過程中有另人費解的行動,但強調的是耶穌施行的神蹟都是親自用祂的手去作的,也正是一個僕人親力親為用手作工的表現,切合馬可福音讓人明白耶穌這個神的義僕的主題,。(34節)【以法大】是亞蘭話,是說給眾人聽的,他的耳朵就立刻開了,舌頭的結也解了,可以開始正常說話了。當中沒有記載這人說甚麼話,但強調開始正常說話,表示能過著正常的生活,這個【耳聾舌結的人】(32節)很可能是猶太人,所以主耶穌囑咐同樣他們不要張揚,免得猶太眾人只把祂看作是個施行神蹟的人。眾人看見神蹟的反應:是他所做的一切都好極了,正是耶穌擔心他們對神蹟的誤解。 思想:法利賽人聽是聽不到,看也看不見,是因為對耶穌的不信,經文的主角沒有記載他信心多少,只是按照人的意願到主的跟前,接受主親手的安排及醫治,我們在信仰的期望裡,有否對主在我們生命的工作過程中產生疑問?或是在過程中期盼主按照自我的意願配合心中的安排呢? 祈禱: 親愛主耶穌,我們承認我們面對前路,方向有很多自我的看法或是判決,縱使交託給祢,都期望按照我們的方式或過程而達到,求主赦免我們,光照我們的內心,讓我們明白將生命放心交比祢。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馬可福音 14:32-72馬可福音 14:32-72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馬可福音電影-創世電視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馬可福音】 【客西馬尼】是希臘文,意思是【榨油之處】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裡的禱告,就像祂在那裡獨自被壓榨。是主耶穌和門徒們常去之處(約18:1-2)所以猶大可以在那裡找到他們。 (33節)【開始驚恐難過】主耶穌是個完全的人,也會哭,也會憂傷難過,主耶穌在此所憂傷難過的,並不是怕死,而是因為祂站在人子的地位上,背起了全世界人一切的重擔。難處重到一個地步,連主也好像擔不起來了。但主耶穌看神的旨意比難處更重,祂不求父同意祂逃避難處,只求父幫助祂接受神的旨意(36節)。這是順服的生命,主耶穌把最完全的人的生命擺在父的面前。(34節)【保持警醒】主耶穌並不是指望門徒的扶持,而是希望他們【免得入了迷惑】(38節)。(35節)這是聖經記載中耶穌唯一的一次【俯伏在地】表示祂強烈需要向父神禱告。【這杯】是主耶穌還沒有喝的逾越節筵席的第四杯,祂要喝的第四杯不是【葡萄汁】(25節)而是盛滿神忿怒的杯。彼得願意與主同死,卻不能與主一同【警醒片時】(37節)更指出這樣會留給敵人趁隙而入的機會。要想免受撒但的迷惑,惟一的辦法就是【保持警醒禱告】(38節)。主耶穌三次禱告,與彼得三次不認主的事相呼應。在關鍵時刻跌倒,正是門徒們未能與主耶穌一同警醒禱告的結果。主耶穌三次禱告完了,每次都回到門徒那裡。此刻正是祂受煎熬最痛苦的時候,但祂仍然記掛門徒。門徒因為軟弱,不能同主警醒分擔苦難,但主耶穌並不勉強門徒,因為祂此時最重要的任務是上十字架。【起來,我們走吧!】(42節)不是逃避,乃是去迎接。照猶太人的習俗【親嘴】乃是親密和尊敬的表示,它竟被用作出賣主的【暗號】。當時天黑人多,必須要一個【暗號】才能確保抓住主耶穌。電光火石的情景下有人拔出刀來,砍了大祭司的奴僕一刀,削掉他一隻耳朵。明顯他認為以武力對抗有關的困境,以便作出重圍。經文再次記述要應驗經上的話【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亞13:7)門徒迅速地離開耶穌,眾門徒誓死忠心的話言猶在耳(31節),但試驗一到便顯明了人的真相。一切表面上是人的陰謀,而是背後卻是上主的旨意,(51節)【有一個年輕人】很可能就是本書的作者馬可。同樣記述他不惜一切要脫離險境的情況。主就是逾越節的羊羔,所以在被殺獻祭之前,必須先送到祭司那里察看,驗明確無殘疾,才可作為祭物(出12:5;申17:1)。逾越節是陽曆三、四月間,位於山區的耶路撒冷晚上還比較冷。彼得可能念記他的承諾所以【遠遠的跟著耶穌】主在公會面前不為自己表白,正應驗了【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賽53:7)。大祭司諷刺主耶穌【祢是那當稱頌者的兒子基督不是】(61節)。大祭司的話雖是諷刺,但主耶穌卻以神自己的名字【我是】(62節;出3:14)肯定了大祭司的話,表明祂是由大祭司察驗過的逾越節的羔羊。大祭司問主耶穌是不是【那當稱頌者的兒子】主卻宣告祂正是預言中的那位【人子】(62節)要在人性裡受苦,也站在人子的身份地位上得勝,死而復活,升天,並要【駕著天上的雲降臨】(但7:13)。(63節)【撕開衣服】是猶太人在哀慟或悲憤時的一種表示,大祭司連死了家人也不可撕開衣服(利十6,21:10 ),僅在聽到僭妄的話時可例外。(64節)【褻瀆的話】即誹謗、褻瀆神的話,按照律法,褻瀆神名的要用石頭打死(利24:10-23)。(64節)【該死的罪】猶太人當時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並無執行死刑的權利,所以公會宣判主耶穌該死,還需要由羅馬巡撫來做最後的判決和執行。公會定主耶穌的罪,是因為祂見證自己是神的兒子,但公會並不關心神的事,所以根本不想去證明主耶穌究竟是不是神的兒子,只不過是因為主耶穌的言行嚴重威脅了他們的權益,需要找一個定罪的藉口而已。因此,耶穌更要面對的人,吐唾沫在祂臉上,又蒙著祂的臉,用拳頭打祂,用手掌打祂的羞辱。 思想:當人面對不公平,無禮的對待,反應是點解,更要為自己討回應有的公道,但耶穌默默無聲,並不是內弱,更不是無奈,而是要活出神羔羊的樣式,正是(賽53:7)他被虐待,受痛苦的時候,他並不開口;他像羊羔被牽去屠宰,又像羊在剪羊毛的人面前寂然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正是一生為天父,為我們活出美善人性的耶穌。阿們! 祈禱:主祢的一生好美麗,從來不是自我,不是為自己,而是一生為神為人,從不後悔活出人最美善的旨意,願主祢的一生成為我們跟蹤的對象,願意愛神愛人。阿們!

馬可福音 4:1-20馬可福音 4:1-2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可福音電影-創世電視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馬可福音】

馬可福音從第四章開始,才正式地把主耶穌教導的話記錄下來。撒種的比喻在三卷對觀福音(馬太,馬可,路加)中都列於一系列比喻之首,主耶穌親自向門徒作了解釋,所以是解開這系列中其它比喻含義的鑰匙。主耶穌要用這個比喻來回答眾人心中最大的問題:為甚麼文士與法利賽人會如此拒絕主耶穌?為甚麼連主耶穌的親屬也會誤解祂?為甚麼主耶穌同樣的傳道和醫病趕鬼不能在每一個人內心產生相同的回應?這段對話可能是門徒和主耶穌在船上進行的,船已劃離了岸邊的群眾。聽眾中顯然有些人無法領悟比喻的意義。由於猶太教領袖對主的拒絕,主耶穌服事的方式變了,起初祂宣告【神的國近了】(1:15),現在卻成了【奧祕】(11節)。【比喻】(11節)使無心追求神國的人【看是看見,卻不曉得;聽是聽見,卻不明白】(12節)因為對於敵對者和僅僅出於好奇的人來說,這些比喻只不過是些故事罷了。而對於有心追求神國的人,【比喻】卻使他們容易記憶,容易明白。12節引自賽六9-10。撒種的比喻之所以佔有特殊的地位,是因為在主耶穌講這個比喻的同時,祂自己正在撒種,就是祂的【道】。主耶穌要用撒種的比喻說明,為甚麼福音所得到的反應是如此不同(2至3章)。主的道若沒有進到我們心裡,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心裡就【沒有根】一時的熱心也【不過是暫時的】。人只有真正明白、領受主的道,才能【結實】,讓神的話從我們身上活出來。 思想:撒種的主每日都帶著期望去在我們的生命中栽種,我們有否每日讓上主的種籽,神的道放在自己的心中呢?還是內心仍然充斥著讓我們不能成長的人,事物呢?祈禱:感謝天父,樂意在我們生命中栽培,感謝祢對我們都帶著不同的期盼,天父就讓我們每天好好讓祢的道進到我們的內心,更讓我們內心成為好的土壤被祢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