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馬太福音 16:1-28

馬太福音 16:1-2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 (1-4節)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試探耶穌;這些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並不是誠心實意要看神蹟,而是存了不信的心來想試探主耶穌。人所需要的不是多看神蹟,而是要接受救恩。(5-12節)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門徒忘了帶餅,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門徒的注意力全集中在【餅】上,所以不明白主耶穌的意思,以為主耶穌是說沒餅也別接受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救濟。門徒因為太定睛在【餅】上,所以不能領悟主耶穌隱喻的教訓;即使單從【餅】的角度看,也沒能從主耶穌餵飽眾人的神蹟中學到教訓。【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教訓】就是他們都不相信主耶穌是彌賽亞,對主耶穌持抵擋的態度,這使他們無法從主耶穌的教訓和神蹟中明白神的旨意,這就是他們的【酵】。(13-20)認信耶穌是基督;教會建造在磐石上。【凱撒利亞腓立比】位於加利利以北的黑門山麓,當地人崇拜各種外邦偶像。主耶穌特意帶領門徒們從加利利來到這裡,遠離猶太群眾,在外邦眾偶像之間問了兩個問題,為要讓門徒們正確地認識祂是誰。主耶穌直接問門徒【你們說我是誰】對主耶穌的二手認識【有人說】不算數,親身的認識【你們說】才算數。彼得一語道破主耶穌是誰,他所承認的彌賽亞【基督】,不只是一位以色列民族的解放者,更是【永生神的兒子】。彼得使用【永生】這個形容詞,是為了把真神與當地人敬拜的外邦假神區分開來。17節節是主耶穌正式確認祂是來做【基督】的【永生神的兒子】(16節)。而彼得之所以能認識基督,是因為父神藉著聖靈的感動與啟示;主藉著復活的生命建立祂的【教會】;【彼得】的意思是【磐石】。【教會】的意思是【召出來,會眾,聚集】【鑰匙】原文是複數,【家宰】是負責管鑰匙的(賽22:15,22),彼得是管理神家事的【家宰】,得著了天國的權柄。這權柄包括【捆綁】和【釋放,這兩個字是猶太拉比慣用的術語【捆綁】表示禁止,【釋放】表示許可。【捆綁】和【釋放】就是在地上執行天國的權柄,決定是神在天上作的,彼得只是執行,傳達的【家宰】接受福音的人要得著釋放,拒絕福音的人就繼續留在捆綁裡。主耶穌囑咐門徒【不可對人說祂是基督】因為其他猶太人是認定彌賽亞是他們民族的救星,要來率領猶太人反抗異族的統治。(21-28節)背起十架跟從主;彼得是剛剛才領受,跟著就向耶穌說萬萬不可,耶穌就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撒但】就是【敵對者,控告者】的意思。【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原文直譯【不思念神,只思念人】這是彼得被【撒但】利用的原因。十字架是天國顯現的道路,十字架顯明了基督,十字架也預備了配得天國的人。背十字架在人看是接受難處,在主看是藉著難處來拆毀人的【自我】。人裡面若是滿了世界,裡面再也沒有地位給主,就得不著主,得不著永生的生命。26節【賺,賠,益處】都是生意人熟悉的術語,主耶穌用這些通俗的語言,要這些加利利的漁夫,稅吏,可能還有生意人明白,神國是世界上最好的事業,最好的買賣,值得付上任何代價。十字架把主引進【祂父的榮耀裡】十字架也一樣把跟隨主的人引進主的榮耀裡。十字架彰顯了基督,引進了復活,帶進了榮耀與國度。 思想: 天國的落實,是要我們每個人都背起十字架來跟從耶穌,而不是跟從這個世界。在這個世代我們仍要防備法利賽人的那些虛假和撒都該人的那些對世俗價值觀的妥協,一方面想跟隨神,一方面仍想得著世界的利益。 祈禱: 親愛主耶穌,求祢幫助我們除去那些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求主幫助我們進入真理的生命,明白祢的心意,領受天國的權柄,更願意捨己跟隨祢,使基督的能力在我們身上顯明,一生榮耀祢見證祢。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馬太福音 18:1-20馬太福音 18:1-2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本章記載主耶穌教導天國子民之間應有的關係。門徒問【天國裡誰是最大的】顯示他們一直思想的是自己在這榮耀與權柄中能佔有多少,卻不是思想如何尋求天國的榮耀,接受天國的權柄。【小孩子】在猶太社會裡是極小的,不受人重視和尊敬。人所思想的是怎樣得著天國裡最大的地位,主耶穌卻要他們思想怎樣才能進天國。如果進天國的條件都不符合,哪裡還談得上誰大誰小呢?【回轉】原文是被動語氣,表示【小孩的樣式】不是靠自己【裝作】的,而是生命被神【改變】的結果。小孩子的【謙卑】乃是誠實的【謙卑】人只有誠實地承認自己一無所有,才能單純地仰望神,接受神的權柄。【為我的名】指為榮耀歸主,為對方是屬主的。【接待】指歡迎,關心,樂意接納,主耶穌看重這樣單純向著祂的人。【將人絆倒】的主要原因,通常都是因為【自己】太強,沒有小孩的【謙卑】的樣式。活在【自己】裡的人,不是自傲就是自卑,不是【將人絆倒】就是被人絆倒。主看【絆倒人】是一件很嚴重的事。人之所以會被別人絆倒,固然有外面環境的原因,但首先是因為自己有容易【跌倒】的【手,腳,眼】實際上許多人是自己絆倒了自己。如果一個人不想被絆倒,首先不是把責任推給別人,而是要自己付出代價,接受主對付並除去自己身上任何會使自己【跌倒】的【手,腳,眼】竭力維持自己在神面前的謙卑和單純。9節比喻出天國還可以接受外面有殘缺的人,但不能接受裡面悖逆的生命。【地獄】一詞原為耶路撒冷城外一處深谷的地名,又叫【欣嫩子谷】(書18:16)。該處的火常年不止息,比喻地獄永遠的刑罰。在神眼中,人的價值高低,不在乎他的年紀大小,地位尊卑,學識高低,財富貧富,只要那人謙卑單純地尋求神,他們在天國中就是最大的。人子來為要拯救失喪的人;因此,12節的比喻是講給門徒聽的,告訴他們天父關懷所有的【小子】講的是【走迷了路】的羊,即失去方向的門徒。主耶穌不是說看重這隻迷羊過於其他九十九隻羊,而是說祂為一隻羊都不失喪而心滿意足。15節【得了你的弟兄】指將弟兄從罪裡挽回過來,照著天父的樣子來找回【走迷了路】的羊(10-14節)。這種牧者般的關懷與破壞性的批評指責的區別之一,就是先要私下相交,【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這另外的【一兩個人】不是為了作目擊見證,討回公道,而是為了幫助挽回弟兄,讓他被兩三個人的見證說服。【句句都可定準】表示見證人的話必須有份量。【教會】是信徒之間出事時的最後挽回機會,如果教會全體的力量仍無法幫助犯錯的弟兄,那麼他必定是墮落到完全自我的地步。這時就應該不再和他相交來往,一面叫他自覺羞愧(帖後3:14)一面免使教會的見證受到虧損。18節表示教會的權柄不是像地上的政權那樣管轄人的身體,而是執行天上的定意,宣告屬靈的釋放或捆綁。【同心合意】意思是【音調和諧,協奏,交響】。兩個人【同心合意】的禱告之所以有功效,是因為主與他們同在。【奉我的名聚會】原文是【被聚集在我的名裡】他們的聚會不是自己發起的,乃是被聖靈感動,離開個人的看法和立場,放棄自我,單純地歸屬並聯結於基督裡面。 思想:在教會裡只有基督的名,沒有其它的名。人若自己不先接受神的權柄,就不能執行神的權柄。教會就是活出這樣的實際來,屬天的權柄就可以在教會中顯明出來。我們願意與主【同心合意】把基督顯明出來,把天國的權柄顯明出來嗎? 祈禱:親愛主, 求祢幫助我們放下內心的爭競和比較,謙卑自己, 願意與主【同心合意】幫助我們追求屬神的生命,給予更多饒恕,恩典,好讓把基督顯明出來。阿們!

馬太福音 8:17-34馬太福音 8:17-34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第17節這個預言引自(賽53:4)。主的救贖大功,不只除去人的罪惡,並且還使人經歷祂生命的大能,軟弱變剛強,疾病得醫治。主耶穌【見許多人圍著祂】正是工作大有成效的時候,卻【吩咐渡到那邊去】。【那邊】是外邦人的地方【加大拉】通常猶太人是不願意去的,主耶穌藉此把那些真心願意跟隨祂的人從【許多人】中分別出來。第18-22節表示跟從耶穌要有的態度。有宗教地位的【文士】沒有蒙主呼召,卻主動要來跟從主。也許他是因為見到主耶穌會醫病趕鬼,想得些神奇的能力,好在宗教界中出人頭地。但主耶穌卻潑了他一頭冷水,讓他好好計算代價。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對於跟隨主是為得屬地好處的人,主要求他們必須有接受在地上一無所有的心志。另一個人對耶穌說:【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可能是當時的諺語,並不代表他父親已經死了,意思是先為父親養老送終,然後再來跟從主。主耶穌不是要天國子民不照顧地上家庭的需要,而是說不應該等到屬地的事務都辦妥了,然後才來跟從主。主耶穌要那位主動要求跟從祂的文士好好計算代價。第23-27節的【平靜風浪】是講耶穌的權柄。加利利海常常有突然而來的暴風,狂風由北面吹襲約旦河谷,經過狹谷時風勢加速,海面匉訇不平,對船隻十分危險。主耶穌是完全的人,雖然渡海只需要一、兩個小時,但祂因為整日的傳道,已經疲倦地睡著了。主耶穌責備門徒,是因為他們對祂的權柄(18節)失去了信心,以致看到環境就膽怯(25節)。主耶穌斥責風和海,是行使祂對大自然的權柄。風浪使門徒們更深地認識了天國之王的權柄。第28-34節記述這位有權柄的主能趕出污鬼。神的兒子表明污鬼比門徒更認識主耶穌的身份(27節)。【豬】在律法中是不潔淨的(利11:7),所以猶太人不養豬,這一大群豬是外邦人養的。主說【去吧】鬼才能行動,若主不允許,連鬼也不能隨便行動。主耶穌容許污鬼進入豬群,表明在最後的審判之前,那些不潔淨的地方是被允許作為邪靈活動的範圍的。撒但利用財物來控制人心,無論是得著或損失,都有可能使人拒絕主。【合城的人】一致拒絕主,可見他們關心財物比被鬼附的同胞更多。這裡並沒有提到那兩人痊癒後成了傳道人(可5:18-20),因為馬太記錄此事的重點是要表明天國的權柄勝過黑暗勢力的權柄。 思想: 許多人願意跟著耶穌,卻沒有信心,也不懂如何與神建立關係,做主門徒最重要的乃是在於有沒有主的呼召,不在於我們有沒有意願。因門徒的【小信】和百夫長【這麼大的信心】(10節)成為鮮明對比。信心大的人只需要主的話,小信的人是因為忘記了主的話。 祈禱: 親愛主,求祢赦免我們過去的小信心,求主加增我們的信心,使我們跟從神,使我們因著主祢有信心面對環境,平靜風浪,放下自我,就算枕首的地方也沒有,仍然願意跟從主祢。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