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馬太福音 17:1-27

馬太福音 17:1-27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馬太福音】 主耶穌說有人【必看見人子降臨在祂的國裡】之日(16:28),到上高山的那一天,中間【過了六天】。【暗暗的】是因為登山變像是在復活裡的榮耀的啟示,但【人子還沒有從死裡復活,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9節)。【摩西】代表律法,【以利亞】代表先知,律法和先知所指向的就是基督,天國之王正是按著律法和先知的預言顯現在人的眼前。彼得表示【搭三座棚】不但是要留住基督,也要留住摩西和以利亞,把與基督有關的人,事,物提高到與基督同等的地位上。【搭三座棚】也表示只願意停留在山上榮耀,享受的光景中,而不願意下山去面對苦難,背十字架。【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神不讓彼得糊塗下去,親自出聲打斷彼得的話,向門徒肯定了只有祂的兒子能帶進天國的榮耀。【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當主耶穌受洗時,天父也說過同樣的話(3:17);【你們要聽祂】神的宣告應驗了摩西的預言:【耶和華你們的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們興起一位先知像我,你們要聽從祂】(申18:15)。三位門徒因而【恐懼戰兢】主耶穌安慰他們【起來,不要害怕】。6-8節正是天國的小影,神的兒子是天國裡唯一的權柄,眾人都要聽從祂。主耶穌是唯一配得高舉的,活在祂的同在中,就能享用祂作喜樂與安慰。10節門徒問有關以利亞先來的問題,可能是因為剛見過主耶穌登山形象,認定祂就是那要來的彌賽亞。他們剛才既然已經看見以利亞來了,為甚麼還不能宣告主耶穌是彌賽亞呢?但天國之王在向世人顯明自己之前,必須先經歷十字架的道路。主耶穌下山後,立即面對群眾的不信(17節)和門徒的小信(20節)。門徒應該是有權柄去醫治這個病人的(10:1,8)。他們的失敗表明,他們雖然具有神給的權柄,卻缺乏行使權柄所應有的信心。耶穌表示他們的【不信】指對於天國王的權柄沒有信心,不能在信心裡支取主的權柄。【悖謬】指彎曲,偏離了主的旨意。這些人對天國王的權柄的【不信】;【信心小】並不是【真實卻微弱的信心】不是說信心不夠,而是說根本沒有信心。信心不在大小,而在於有無。真實的信心即使像【芥菜種】一樣微小,也大有能力,因為信心不是【自信】不是人的主觀願望,乃是對神所要做的事有把握的看見,看見了主的權柄,主的計劃,相信神的旨意必要如此,趕鬼不是人的所有所能做得到的,必須在信心中支取天國之王的權柄去對付鬼。21節【禱告,禁食】就是認識自己的欠缺,因而捨棄自己合理合法的權利,付上代價,在神面前承認自己的【沒有】和【不能】專一地尋求主的【有】和【能】,讓主的【有】和【能】來蓋過我們的【沒有】和【不能】。【禁食】的功效並不是因為其行為,而是因為其存心和態度。22-23節是主耶穌第二次預言自己在十字架上的死(16:21),祂自己望定十字架,也不讓門徒忘記十字架,每次提到十字架,都有新的功課給門徒去學習。24-27節收取丁稅的經歷;這是主耶穌最後一次來到迦百農,祂和門徒都住在彼得的家裡,所以收稅的人自然找這家的主人彼得。【丁稅】折合【半舍客勒銀子】。當時猶太人一過二十歲,每年要繳【半舍客勒銀子】聖殿稅,用來維持聖殿(出30:16)。彼得卻不去問主,而是替主耶穌出主意做了答案。但耶穌先向他說主耶穌在彼得開口之前先說話,表明彼得不應該說話,而應該聽話。主耶穌有權不繳丁稅,但祂復活的時候還沒到,為了不絆倒別人,祂寧可捨棄自己的權力,不堅持兒子的地位,這就是十字架的工作。不但如此,祂還顧念到彼得的需要,【作我和你的稅銀】成為彼得的供應。 思想: 耶穌面對門徒信心微小,又要面對各方的敵擋,這需要有更大的忍耐,更多的信心,更多的智慧,才能繼續行上去。同樣我們或許面對環境看似很艱難,要面對很多敵擋,更要受苦,受磨鍊,但我們要深信這卻是一條榮耀的道路。 祈禱: 親愛主,求祢幫助我們對一切困境時有正確的認識,帶領我們靠主祢面對係。也求主幫助我們,在每日的生活中,使我們的心是緊緊跟隨神的,親近神【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馬太福音 26:31-75馬太福音 26:31-75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耶穌預言門徒【都要跌倒】離開主四散逃走(56節)和彼得三次否認主(69-75節)是引自亞13:7的預言。主不單啟示祂的死,也啟示祂的復活,不單啟示羊群的分散,也啟示羊群的聚集。但彼得說:我卻永不跌倒;自以為剛強的人往往跌倒得最厲害。耶穌卻告訴彼得,今夜雞叫以先,要三次不認我。彼得和眾門徒確實有與主同死的心志,有屬靈的知識,也有屬靈的熱情,但是他們並不認識自己的本相,也不知道這將是一個多麼艱難的抉擇。【客西馬尼】是希臘文,意思是【榨油之處】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裡的禱告,就像祂在那裡獨自被壓榨。主耶穌在此【憂愁起來,極度難過】並不是怕死,而是因為祂站在人子的地位上,背起了人一切的重擔。難處重到一個地步,連主也好像擔不起來。但主耶穌看神的旨意比難處更重,祂不求父同意祂逃避難處,只求父幫助祂接受神的旨意(39節)。主耶穌並不是指望門徒【一同警醒】的扶持(40節),而是希望他們【免得入了迷惑】(41節)。主耶穌的話引自詩42:5,11。【這杯】是主耶穌還沒喝過的逾越節筵席的第四杯,祂要喝的第四杯不是【葡萄汁】(29節)而是盛滿神忿怒的杯。【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完全順從父的旨意,這是主耶穌屬天生命的流露。這是聖經記載中主耶穌唯一的一次【俯伏在地】表示祂強烈需要向父神禱告。彼得願意與主同死(35節),卻不能與主一同【警醒片時】。【迷惑】指留給敵人趁隙而入的機會。要免受撒但的迷惑,惟一的辦法就是【警醒禱告】主耶穌第一次是求問【倘若可行】(39節)第二次是堅定的【願祢的旨意成全】。主耶穌三次禱告,與彼得三次不認主的事(69-75節)相呼應。在關鍵時刻跌倒,正是門徒們未能與主耶穌一同警醒禱告的結果。主耶穌三次禱告完了,每次都回到門徒那裡。此刻正是祂受煎熬最痛苦的時候,但祂仍記掛門徒。47節這【許多人】是聖殿的猶太警衛,並非羅馬士兵。照猶太人的習俗【親嘴】乃是親密和尊敬的表示,它竟被當作出賣主的【暗號】。當時天黑人多,必須要一個【暗號】才能確保抓住主耶穌。猶大再次稱主耶穌為【拉比】。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主仍然稱呼猶大為【朋友】從祂的口中找不出一句苦毒的話。【十二營天使】表示許多天使,也可能用來與十二個門徒作對比。主耶穌不是個可憐無助的受害者,需要門徒的保護。祂之所以被捕是出於自願,為要成就父神的旨意。主耶穌坦坦蕩蕩,【天天坐在殿裡教訓人】但猶太宗教領袖們卻不敢公開抓祂是光明與黑暗的對比。眾門徒誓死忠心的話說猶在耳(35節),但試驗一到便顯明了人的真相。主是逾越節的羊羔,所以在被殺獻祭之前,必須先送到祭司那裡察看,驗明確無殘疾,才可作為祭物(出12:5)。【尋找假見證】判處死刑依律法需要兩個證人(民35:30)。主在公會面前不為自己告白,正應驗了【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賽53:7)。大祭司清楚重建聖殿和彌賽亞有關,所以訥【你是神的兒子基督不是】。主耶穌用【你說的是】肯定了大祭司的話,表明祂是由大祭司察驗過的逾越節的羔羊(出12:5 1)。主更宣告祂正是預言中的那位【人子】要在人性裡受苦,也站在人子的身份地位上得勝,死而復活,升天,並且要【駕著天上的雲降臨】(但7:13)。大祭司【撕開衣服】是猶太人在哀慟或悲憤時聽到【僭妄的話】即誹謗,褻瀆神的話的一種表示,按照律法,褻瀆神名的要用石頭打死(利24:10- 23 )。【祂是該死的】猶太人當時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並無執行死刑的權利,所以公會宣判主耶穌該死,還需要由羅馬巡撫來做最後的判決和執行。69節這使女可能見過彼得之前在大庭廣眾之下當首席門徒的風光情形。自認剛強,愛主的彼得(35節)竟被弱小使女的一句話嚇倒了,彼得第一次只是【不承認】現在又加上【起誓】這個【起誓】指一般的立誓。彼得第三次否認主,比第二次更嚴重。【發咒】指咒詛這個【起誓】指極力的發誓,程度比第二次的【起誓】更嚴重(72節)。在【雞叫】中【想起耶穌所說的話】被主的話摸著,從心裡憂傷痛悔,【出去痛哭】。 思想: 當我們面對困局,黑暗,沉重壓力時,我們對周圍的人,是怨恨,苦毒,還是愛呢?在這些情況下是否懂得學像主耶穌的禱告?十字架顯明了人的軟弱,彼得的自信被打碎了,自尊也維持不下去了,他完全被拆毀了。因主藉著【雞叫】提醒彼得對祂的虧欠,主是否也已經藉著遭遇和環境提醒了我們? 祈禱:親愛主,在爭戰中,求主饒恕我們的軟弱,我們裡面的無知,不明白;求主開我們的眼睛,讓我們願意時刻與主祢儆醒禱告,願意行在主祢的意思,不行自我的意思。阿們!

馬太福音 18:21-35馬太福音 18:21-35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那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阿,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麼?猶太拉比傳統建議,饒恕弟兄最高可達三,四次,彼得饒恕【七次】已經難能可貴了。但主耶穌卻說【七十個七次】意思是完完全全,沒有限度。神赦免了我們的罪,就不再記念我們從前所犯的罪愆(來八12;十17),我們饒恕別人,也不該再記念他們的過錯。【饒恕】原文意思是【不留住】、【讓它去】,饒恕人卻記得饒恕幾次,表示仍舊耿耿於懷,並沒有忘記,根本不算真正的饒恕。真正的饒恕,根本不記得饒恕了多少次,因為從前被得罪的事都已經忘了。及後耶穌說出一個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帳的比喻, 【一千萬銀子】原文是【一萬連得】,【一萬】是希臘數字中最大的數,【他連得】是當時最高的幣值單位,,每他連得銀子相當於羅馬六千個得拿利烏銀幣(Denarius),所以這人所欠總值是六千萬銀幣。當時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資為一個得拿利烏,即一錢銀子(二十2)。這個僕人其實並無【還清】的力量。因此, 那僕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把他釋放了,並且免了他的債(27節)。可惜該僕人卻要求欠他十兩銀子同伴 【十兩銀子】原文是一百個得拿利烏(Denarius)。僕人自己欠主人的【六千萬得拿利烏】是這個數目的60萬倍。他同伴向僕人的請求,和僕人向主人的請求一模一樣(26節)。天國子民若不經歷十字架的大能,就不能真正認識神的恩典和權柄;就看不見自己對神的虧欠,只看見別人對他的虧欠;就只會以公義的原則對付別人的虧欠, 【把他下在監裡】,而不肯以恩典的原則饒恕別人。結果被看不過眼的同伴告訴主人, 蒙天父白白赦免的天國子民,應該從心裡饒恕得罪自己的弟兄,因為主既以恩典對待我們,我們也當以恩典對待別人。我們若以公義的原則對待別人,主也要以公義的原則對待我們,直到我們滿足了祂公義的要求。但我們是永遠無法滿足祂公義的要求的,所以應該趕快切實悔改饒恕人,否則永遠不能免去神的懲罰。35節【從心裡饒恕】不只是口頭和外表的饒恕,而是從心裡不再記得弟兄從前的虧欠。凡心裡還記得弟兄的虧欠的,就還沒有【從心裡饒恕】,難免受到父神的責罰。 思想: 經文讓我們明白信仰這生命就是要謙卑和愛。這正是一種生命的信仰,也是作耶穌門徒所要的。我們更要明白今天神這樣愛我們,我們應當彼此相愛,饒恕。從日常的生活中我們能否明白活出基督那捨命,寬恕的生命呢? 祈禱:親愛主,是祢先愛我們,赦免我們,使我們能夠明白愛,更有從祢而來的力量去愛,去寬恕,因我們根本沒有資格赦免,全因主祢的恩賜及慈愛。求主每日引導我們走到十字架,不忘記祢對我們的恩,祢對我們的義。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