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馬太福音 19:1-15

馬太福音 19:1-15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第一節【離開加利利】主耶穌結束了在加利利訓練門徒的事工,正在上耶路撒冷的途中,祂所走的是在耶路撒冷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道路。主耶穌這次前往耶路撒冷並未取道撒馬利亞,而是經過【約旦河外】希律安提帕管轄的比利亞。加利利山地由希律安提帕管轄,有許多外邦人雜居其間,是國際商路經過的地方。猶太地由羅馬巡撫直接管轄,中心是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的中心是聖殿,控制聖殿的是撒都該祭司貴族與公會,他們都是宗教和政治上的既得利益者。猶太拉比根據(申24:1)允許人休妻,但對當時休妻的合法理由爭論不休;成為有法利賽人來試探耶穌的把柄。主耶穌的答話,是要把人帶回【起初】的光景,回到神起初的定意。耶穌表示婚姻是神所命定的,並且神的命定是一男一女的關係。男女兩人一經婚姻的結合,在神眼裡就不再是兩個人,而是一個人。每一對夫妻都是【神配合的】在神面前都是【一體的】。因為他們的婚姻背負著神的見證,表達神要與人聯合的心意,不管人怎樣悖逆,神永遠不改變與人聯合的心意,所以【人不可分開】。摩西律法中休妻的條例(申24:1)並非【吩咐】連肯定都沒有,只不過是因為現實中不能避免休妻的事,需要保護被休妻子的權益。摩西準許人休妻,乃因人【心硬】並非神【起初】的心意,不是表示神喜悅人休妻。正當的離婚只有一種理由,就是有一方犯了淫亂,因為淫亂在神看,已經破壞了夫妻的合一。門徒的意思是說,人一旦結婚就要受到束縛,除非對方犯了淫亂,否則就無法得到釋放,這樣倒不如不結婚為妙。11節【這話】是指第10節門徒的話,也可能指主耶穌在第3- 9節關於婚姻的教導,特別是第9節。【惟獨賜給誰,誰才能領受】指人若想靠自己做到不離婚是困難的,但只要神賜給,就可以做到。12節【閹人】指有生理上的缺陷。【為天國的緣故自閹】指有人自願保持獨身,以免受家庭的分心。天國子民無論不離婚或不結婚,都需要接受十字架的對付,不堅持自己,單單領受和遵行神的旨意。【門徒就責備那些人】門徒是因認為小孩微小,幼稚,無知,不應為此小事阻延主耶穌上耶路撒冷的行程。但像小孩子【這樣的人】單純,謙卑,正是進天國的必要條件(18:3),是主所喜愛的。 思想: 婚姻是神對人美滿的心意,神是不希望人分開。神盼望人完全,這不等於人就是完全。成聖的路是有一段過程,人必須努力朝著神的目標直奔。但門徒不明白耶穌的心,不明白耶穌的愛,當人焦點漸漸模糊,在事奉上就會與人產生衝突。 祈禱: 親愛主,求祢幫助我們在生活中,與人有美好關係,縱使我們不懂得處理與人的關係,不懂得體諒,不懂得愛與關懷,就求主先引導我們的愛,祢的十字架底下,使我們沒有任何憂愁的,靠祢喜樂,幫助我們常作主喜悅的事情。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馬太福音 14:1-12馬太福音 14:1-12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第1節【那時】是馬太常用來承上啟下的詞(11:25,12:1),並不表示時間先後。此外,這裡的【那時】的原文是【At that kairōs moment】就是神運作的季節,就在此刻,神的工作開始了。【分封的王】指管理四分之一地區的地方長官。【希律】指大希律王的兒子希律安提帕,在大希律王死後,獲羅馬帝國授權統治加利利和比利亞(約旦河東南部),但他沒有真正得到【王】的稱號。異教徒的希律安提帕相信靈界的事,以為主耶穌不過是許多行異能者之一,並不認識祂是真神獨一的兒子。因此,單單行異能,仍不能叫人認識真神。【腓力】是希律的同父異母兄弟,又稱希律腓力一世,他沒有作王,住在羅馬。【希羅底】是大希律的孫女,先嫁給在羅馬的叔父腓力,後改嫁另一叔父希律安提帕。施洗約翰被囚在死海東岸的馬克路斯堡(Machaerus,《猶太古史記》卷18第5章)。希律安提帕強娶其同父異母兄弟之妻希羅底,違反摩西律法(利18:16)。施洗約翰的反對代表正統猶太人的看法,有損於希律安提帕在猶太人中的威望。希律起誓應許隨希羅底的女兒所求的給她,於是女兒就問媽媽希羅底,結果女兒向希律要求約翰的頭放在盤子上。【盤子】一種木製的扁平盤子,用來盛肉款客。希羅底的女兒是要殘忍地把【施洗約翰的頭】當作一道菜。(12)節為何馬太要特別記載這句呢?原因一,代表施洗約翰的時代結束;約翰是舊約最後一位先知,在新約則是救主的先鋒,而舊約來到這節經文表示完全結束。原因二,因為約翰是耶穌的先鋒,所以耶穌要等約翰舊約時代結束了,天國才能正式開始。就在這個時間點,是神作工的時刻。 思想: 現在的世代看似同樣面對很多的艱難,或許是政治上,社會的環境上,甚至在尋靈的境況上,但我們都要知道神作工的時刻開始了,神國度的權柄在我們中間一直作工。因此,我們要盡自己的責任,走在真理裡,認定神在工作,跟隨祂。在動盪的處境中,我們不被震動,因為神的國是不被震動的。 祈禱:親愛主,求祢幫助我們,以信心面對看似各樣的艱難;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都堅心信靠祢, 在動盪的處境中,不被震動,讓神的國度心意得以成就。阿們!

馬太福音 6:1-34馬太福音 6:1-34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1-18節:天國之王繼續教導天國子民在【施捨】【禱告】和【禁食】上如何【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5:20),天國子民的好行為應該叫人能看見(5:16),但【故意】叫人看見,為要得人的賞識,就成了表演。天國子民不是不能彼此鼓勵,稱讚,而是不能【故意】要得人的榮耀。【吹號】比喻做事時大造聲勢引人注意。【假冒為善】希臘文原意是【演員】指這些人就像演員戴著假面具在表演,報酬就是【要得人的榮耀】也就是將來再也沒有天父的獎賞了。如果要人的【左手】不知道【右手】所做的,除非心裡完全忘了,或者根本沒放在心上。天國子民的【施捨】是屬天的生命自然活出來的結果,不是刻意做出來的。(5-15節)表示禱告是人與神之間的相交。主耶穌是強調禱告是神的兒女與天父之間的專一交通,不可藉著對旁邊的人說話,藉著禱告來表白自己,介紹背景,教導別人。(7節)主耶穌並不是說不可為同一件事重複禱告,或者禱告中有重複。主耶穌是強調不可以無思想,機械式地禱告,因為天父所看重的是祂的兒女尋求祂,依靠祂的心,因我們所【需用】的,天父早已知道了。9-13節被稱為【主禱文】主耶穌親自給天國子民一個以天父為中心的禱告示範,讓門徒領會禱告的準確內容,而不是讓我們機械背誦。當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的時候,要省察自己有沒有站在兒子的地位上向父禱告,有沒有對天父的愛慕和敬畏當我們禱告【願人都尊祢的名為聖】的時候,要省察自己有沒有尊神的名為聖,活出聖潔的生活?前兩個【願】與猶太會堂裡使用的禱文Qaddish十分相像。14-15節是對12節的說明,主耶穌並不是說【饒恕人】是得救的前提條件,而是說天父既先赦免我們的罪,就要求蒙赦免的人儘自己的義務,也【饒恕人的過犯】表示我們所施的饒恕和所蒙的饒恕應該是成正比的(18:23- 35)。16-18節的禁食是為了在神前降卑自己,刻苦己身,放棄自己合法的享受,尋求神的憐憫和恩典,不是為了讓人稱讚自己虔誠。當時虔誠的法利賽人一個禮拜至少禁食兩次(路18:12),並刻意表現出來。【弄得難看】的字面意思是【裝扮得認不出來】表示或將頭遮蓋,或把臉塗抹上灰土,叫人認不出來。從6:197:12是主耶穌從正面教導一個門徒所應該有的【義】。地上的財富是不可靠的【蟲子咬】比喻環境的變遷會使財富貶值,銹壞】比喻財富本身會變質,耗損,【賊挖窟窿來偷】比喻財富會不知不覺流入別人的口袋。主耶穌不是叫我們不要儲蓄,而是叫天國子民不要只知道【為自己】積存錢財,而要為天國積攢,使用錢財, 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21節)。22-23節插入在這裡,是為了強調19-21節和後面24節兩段經文的意思,即對神要有專一的心。【眼睛就是身上的燈】眼睛是【窗】亮光通過它進入人體,眼睛也為身體辨別方向。22-23節如果用希伯來文的成語去理解,好的眼睛指【慷慨】壞的眼睛指【吝嗇】,主耶穌的意思就是【慷慨的人,活在光明里。吝嗇的人,活在黑暗中】。貪愛地上的錢財,就無法專一愛神。天國子民不能既愛神又愛錢財。(24-34節)耶穌教導門徒全然信靠真神, 我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25節)我們不需要憂慮;因為不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27節)所羅門的榮華還不如花一朵(29節)我們要知道神看重我們生命的貴重多過看重一朵花,這樣,何必為生活憂慮,【所以不要憂慮】(31節)。當我們不憂慮時,就懂得去尋求【先求神的國和他的義】(33節) 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思想: 若我們不斷憂慮,就做不了真正的施捨,禱告,禁食,因為當我們憂慮,服事瑪門,是沒法真正的施捨,禱告,禁食。所以一切的起點,是不要憂慮,要勝過憂慮。面對真切的需要,我是否願意,是否敢於憑著信心,把祂的國和祂的義當為最優先的事呢? 祈禱: 親愛主,求祢幫助我們,在每日的生活裡,能勝過一切的憂慮,不要憂慮錢財,也不要憂慮生命,教導我們學習如何服事神,敬拜神,見證神。好讓主祢提升我們的生命,使我們為主祢發出光芒。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