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馬太福音 23:1-12

馬太福音 23:1-12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1-12節是主耶穌【對眾人和門徒講論】要把【門徒】和那些渴慕主耶穌教導的【眾人】從法利賽人的律法重擔下釋放出來。當時猶太會堂裡設有【摩西位】用大塊岩石鑿成,講解律法的人坐在其上。【文士與法利賽人】對猶太祖宗的遺傳非常熱心,他們在摩西律法之外又加上歷代祖先遺傳的條例,教訓猶太人遵行。第3節【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指有關律法的教訓。【你們要謹守,遵行】在主耶穌復活之前,門徒和猶太人仍須謹守,遵行律法。文士和法利賽人雖然【能說不能行】但只要他們教導的是神的話語,聽的人仍要切實地去行。愛慕天國的人要單單注意神的話語,不要去注意傳神話語的人,即使傳神話語的人自己缺乏見證,神的話還是要切實遵行的。法利賽人將【難擔的重擔】指律法的重擔。他們用嚴苛的儀文條例來要求別人,自己只是做表面功夫,裡面卻沒有行出律法的實際。法利賽人能講對的事,但卻不能把對的事行出來,他們所作的不是因為敬畏神,而是為了表現自己,所以都成了虛假的儀文。【佩戴的經文】是猶太人根據【示馬】的字面教導【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申6:8),把四段經文(出13:1-10;出13:11-16;申6:4-9;申11:13-21)寫在小羊皮卷上,放在皮製的經文盒(Tefillin)裡。13歲以上的猶太男子通常攜帶兩個經文盒,禱告時用皮帶把它們分別綁在手臂上和前額上,提醒自己不可忘記神的話。【做寬了】的是指皮帶,但也有人認為指他們不只在禱告時戴,而且整天都戴著佩經盒。【衣裳的縹子】是猶太人根據【叫他們世世代代在衣服邊上做口子,又在底邊的口子上,釘一根藍細帶子】(民15:38)的字面教導,在外袍四角縫上的藍細帶子,提醒自己遵守神的誡命。這些作法都是為了塑造一個虔誠的形象,在猶太社會裡贏得尊敬。【筵席上的首座】代表屬世的地位【會堂裡的高位】代表屬靈的地位。【在街市上問他安】即在公眾面前被人奉承,尊重。【拉比】是猶太教中教師階級的尊稱,一般猶太人以此稱呼文士。只有主耶穌基督是天國子民的【拉比】【夫子】【師尊】所有的天國子民都是平等的【弟兄】關係,可以師兄帶師弟,但不可以把人當作屬靈權威。在主耶穌的講話中【父】從來都用來稱呼神,所以對任何人都不可使用。這是教導門徒不要讓任何地上的人在天國子民的心中取代天父的地位。也不可迷信盲從任何【師尊】的權威。【師尊】意思是【教訓者,詮釋者,引導者】是猶太人對拉比的尊稱。誰在教會中越能服事人,誰就越【為大】。【用人】意思是【執事,侍者,管家】。天國子民不必注意名分地位,不必計較人的讚賞或輕視。不可【自高】更要【自卑】指自我謙卑的態度,不是有自卑感。 思想: 我們作天國子民生活為人是把裡面屬天生命的實際活出來,顯明我們屬於主的生命,所做的不是給人看,換取人的榮耀,而是做在神的面前,單單尋求神的滿足。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成為我們生命的榜樣,求主幫助我們放下一切的虛假,驕傲,自我,帶領我們進入主的生命,使生命得以不斷轉化,成長,內心充滿基督生命的特質,以致活出表裡一致的屬主生活。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馬太福音 18:1-20馬太福音 18:1-2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本章記載主耶穌教導天國子民之間應有的關係。門徒問【天國裡誰是最大的】顯示他們一直思想的是自己在這榮耀與權柄中能佔有多少,卻不是思想如何尋求天國的榮耀,接受天國的權柄。【小孩子】在猶太社會裡是極小的,不受人重視和尊敬。人所思想的是怎樣得著天國裡最大的地位,主耶穌卻要他們思想怎樣才能進天國。如果進天國的條件都不符合,哪裡還談得上誰大誰小呢?【回轉】原文是被動語氣,表示【小孩的樣式】不是靠自己【裝作】的,而是生命被神【改變】的結果。小孩子的【謙卑】乃是誠實的【謙卑】人只有誠實地承認自己一無所有,才能單純地仰望神,接受神的權柄。【為我的名】指為榮耀歸主,為對方是屬主的。【接待】指歡迎,關心,樂意接納,主耶穌看重這樣單純向著祂的人。【將人絆倒】的主要原因,通常都是因為【自己】太強,沒有小孩的【謙卑】的樣式。活在【自己】裡的人,不是自傲就是自卑,不是【將人絆倒】就是被人絆倒。主看【絆倒人】是一件很嚴重的事。人之所以會被別人絆倒,固然有外面環境的原因,但首先是因為自己有容易【跌倒】的【手,腳,眼】實際上許多人是自己絆倒了自己。如果一個人不想被絆倒,首先不是把責任推給別人,而是要自己付出代價,接受主對付並除去自己身上任何會使自己【跌倒】的【手,腳,眼】竭力維持自己在神面前的謙卑和單純。9節比喻出天國還可以接受外面有殘缺的人,但不能接受裡面悖逆的生命。【地獄】一詞原為耶路撒冷城外一處深谷的地名,又叫【欣嫩子谷】(書18:16)。該處的火常年不止息,比喻地獄永遠的刑罰。在神眼中,人的價值高低,不在乎他的年紀大小,地位尊卑,學識高低,財富貧富,只要那人謙卑單純地尋求神,他們在天國中就是最大的。人子來為要拯救失喪的人;因此,12節的比喻是講給門徒聽的,告訴他們天父關懷所有的【小子】講的是【走迷了路】的羊,即失去方向的門徒。主耶穌不是說看重這隻迷羊過於其他九十九隻羊,而是說祂為一隻羊都不失喪而心滿意足。15節【得了你的弟兄】指將弟兄從罪裡挽回過來,照著天父的樣子來找回【走迷了路】的羊(10-14節)。這種牧者般的關懷與破壞性的批評指責的區別之一,就是先要私下相交,【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這另外的【一兩個人】不是為了作目擊見證,討回公道,而是為了幫助挽回弟兄,讓他被兩三個人的見證說服。【句句都可定準】表示見證人的話必須有份量。【教會】是信徒之間出事時的最後挽回機會,如果教會全體的力量仍無法幫助犯錯的弟兄,那麼他必定是墮落到完全自我的地步。這時就應該不再和他相交來往,一面叫他自覺羞愧(帖後3:14)一面免使教會的見證受到虧損。18節表示教會的權柄不是像地上的政權那樣管轄人的身體,而是執行天上的定意,宣告屬靈的釋放或捆綁。【同心合意】意思是【音調和諧,協奏,交響】。兩個人【同心合意】的禱告之所以有功效,是因為主與他們同在。【奉我的名聚會】原文是【被聚集在我的名裡】他們的聚會不是自己發起的,乃是被聖靈感動,離開個人的看法和立場,放棄自我,單純地歸屬並聯結於基督裡面。 思想:在教會裡只有基督的名,沒有其它的名。人若自己不先接受神的權柄,就不能執行神的權柄。教會就是活出這樣的實際來,屬天的權柄就可以在教會中顯明出來。我們願意與主【同心合意】把基督顯明出來,把天國的權柄顯明出來嗎? 祈禱:親愛主, 求祢幫助我們放下內心的爭競和比較,謙卑自己, 願意與主【同心合意】幫助我們追求屬神的生命,給予更多饒恕,恩典,好讓把基督顯明出來。阿們!

馬太福音 15:1-39馬太福音 15:1-39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1-20節)古人遺傳與潔淨的問題, 【古人的遺傳】指歷代猶太拉比對摩西律法的詮釋與引伸,以口傳方式保存下來,被法利賽人所恪守。法利賽人所指的【洗手】不是為了清潔,而是一種宗教禮儀。摩西律法規定祭司進聖所供職前必須洗手洗腳(出30:19)但這些口傳的規條卻擴大到一般百姓的生活細節。耶穌用法利賽人的教導例子來回答他們違犯神的诫命:【當孝敬父母】是十誡中人際關係的第一條, 【供獻】是將財物作一種許願式的奉獻,又稱【各耳板】(可7:11)。凡指定為【各耳板】的財產,父母親都沒有權利動用。當時有些猶太人常常藉口許願將家產獻給神,逃避供養父母的責任,自己卻以財產監管人自居,照舊享用其金錢。8節神看人裡面的實際比外面的言行更重要。【入口的】指食物(17節)。【污穢人】指使人成為世俗的或不潔淨的。【出口的】指從人心裡發出來的言語。耶穌表示人內心的不潔,乃是一切邪惡和污穢的根源。(21-31節)天國臨到外邦;【推羅、西頓】是位於加利利以北腓尼基境內(今黎巴嫩)的地中海港口市鎮,是被神咒詛的外邦人地(賽23)。主耶穌離開假冒為善,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退到被神咒詛之地,工作轉向外邦人,天國的工作範圍要擴展了。這位迦南婦人效法其他猶太人,以為稱主耶穌【大衛的子孫】會取悅祂。但主向迦南婦人指明【大衛的子孫】這名稱是專門為【以色列家迷失的羊】保留的。【狗】是當時猶太人對外邦人的蔑視,但是耶穌所用的原文卻不是這個【狗】字,祂所用的是指在家中的寵物狗,而這個婦人抓緊這個字並作出回應:你說我是狗嗎,我接受!只要我成為你家中那隻寵物狗,即使他只讓狗兒吃從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這是一個極度謙卑信心,她俯伏下來對耶穌真正敬拜的心表現出來。因此從那時候,耶穌使她女兒就好了。30節羅列的主耶穌治好的病痛,說明先知所預言彌賽亞將帶給以色列人的福份,外邦人也有分享的權利(賽35:5-6)。(32-39節)天上的糧臨到外邦,這是第二次餵飽眾人的神蹟,對像是剛【歸榮耀給以色列的神】(31節)的外邦人,顯明以色列人的彌賽亞所施予猶太人的恩惠,外邦人也可以享受。這次與上次不同(14:15)是主耶穌主動提議要幫這些人弄些吃的。儘管門徒們已有了上次的經驗,但還是只從提供食物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可能他們沒有期待主耶穌會為這群外邦人行使彌賽亞的權柄。37節七個籃子是外邦人常用的【籃子】是用燈芯草和藤條混織而成的貯物器具,比猶太人常用的【籃子】大(14:20)。與之前五餅二魚所餵飽的五千人不同,這四千人大部分正是被猶太人看似不潔淨的外邦人(31節)。 思想:經文要提醒我們,外表看來是好的,但裡面或是充滿污穢,因此,神要我們每日都要正視我們的心思意念,特別是心裡的不饒恕,埋怨,情慾等;但儘管是任何的身份背景只要我們向神敞開,神必幫助我們,潔淨我們。 祈禱:親愛主,求祢神幫助我們每日都保守自己的心,讓我們除去內心的黑暗,內心的不潔,更赦免我們人看似的好;赦免我們的虛假,讓我們心意更新而變化。願意信靠祢,順服祢。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