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馬太福音 4:1-11

馬太福音 4:1-11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聖靈剛剛降在主耶穌身上,接著就立刻引導祂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在建立天國的進程中,主耶穌受洗以後就主動受試探,主動迎戰,顯明天國之王的得勝。撒但【試探】的目的是要引誘主耶穌做錯事,在天國之王剛顯明身份的時候就立刻打敗祂。神不需要考驗祂的獨生子,但卻要主動藉著魔鬼的試探,向撒但和世界顯明得勝的主耶穌是配作天國之王的。【曠野】指猶大曠野,就在主耶穌受洗的約旦河西岸不遠。主耶穌不是在禁食期間餓了,而是【後來就餓了】。但此時主耶穌隱藏了祂的神性,完全站在人子的地位上,魔鬼才有機會試探祂。【禁食四十晝夜】和【最高的山】會使猶太讀者立刻聯想到西奈山上的摩西(出34:28)和往西奈山去的以利亞(王上19:8)的禁食,也會使猶太讀者聯想到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的四十年(申8:2- 3)認識到主耶穌才是得勝的真以色列。魔鬼並沒有質疑和挑戰主耶穌【神的兒子】的身份,而是用合情合理的理由引誘祂把【石頭變成食物】離開【人子】的地位,單單以【神的兒子】(3, 6節)的身份行事。主耶穌不是說人不需要食物,而是說人的生命裡最不能缺少的不是【食物】而是【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主耶穌也不是不能把【石頭變成食物】但祂知道這飢餓是神讓祂經歷的,為要表明凡【單靠食物】而不是【靠神口裡所出一切話】的人,就沒有活在神國的實際裡。魔鬼熟悉聖經,既然主耶穌靠著神的話得勝,魔鬼就引經據典地對付祂,張口就是【因為經上記著說】。牠的確是在說神的話,但卻不是為了叫神得榮耀,而是為了滿足人自己,所有叫人滿足而不叫神得榮耀的,都不是出於神。魔鬼斷章取義地引用聖經,故意在【祂的使者】和【用手托著你】之間略去【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詩91:11-12)以扭曲聖經的本意。主耶穌並不與撒但辯論,而是直截了當地向魔鬼宣告【不可試探主你的神】(申6:16)。【經上又記著說】單憑一處經文容易斷章取義,所以引用聖經必須與別處經文不衝突。【相信神】是神先說話,我們照著去做【試探主你的神】是神並未說話,人勉強神去做,實質是懷疑神。魔鬼帶著主耶穌上了當地一座最高的山,然後在異像中將【世上的萬國】和【萬國的榮華】指給主耶穌看。魔鬼知道地上【萬國的榮華】(8節)只是過眼雲煙,只是【眼目的情慾】所以牠捨得用這麼大的【善意】來交換神在人心中的地位,竊取神所該得的敬拜,讓人順服牠的權柄,阻攔神國的降臨,那才是牠真正想要的目標。主耶穌卻單純地註目神,專一地順從神,【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祂】(申6:13)不介意失去屬地的好處和方便,因此祂就不會被【眼目的情慾】所吸引,不讓任何神以外的人,事,物代替神。主耶穌斥退了魔鬼,第一次叫出了魔鬼的真名【撒但】說出了天國之王和世界之王的爭戰本質。魔鬼只是暫時離開耶穌,牠不會因為一時的失敗就停止抵擋神。 思想: 【試探】就是魔鬼把一些主意送進我們的心思裡,要叫我們懷疑神和神的作為,產生離棄神的意念。主耶穌三次都用【經上記著說】的話語勝過了魔鬼的試探,我們若不跟隨魔鬼的意見,人的意見去行動,而是單單順從神的話語去決定自己的道路,神的話語就能成為我們勝過試探的生命。 祈禱:親愛主耶穌,感謝祢為我們成為有血有肉的人,更經歷人一切的苦與痛,但更感謝祢勝過一切,勝過魔鬼,主祢就是我們得勝的生命,求主讓我們知道,主祢的救恩不是讓我們失敗,而是讓我們生命靠著祢的話得勝。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馬太福音 16:1-28馬太福音 16:1-2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 (1-4節)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試探耶穌;這些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並不是誠心實意要看神蹟,而是存了不信的心來想試探主耶穌。人所需要的不是多看神蹟,而是要接受救恩。(5-12節)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門徒忘了帶餅,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門徒的注意力全集中在【餅】上,所以不明白主耶穌的意思,以為主耶穌是說沒餅也別接受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救濟。門徒因為太定睛在【餅】上,所以不能領悟主耶穌隱喻的教訓;即使單從【餅】的角度看,也沒能從主耶穌餵飽眾人的神蹟中學到教訓。【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教訓】就是他們都不相信主耶穌是彌賽亞,對主耶穌持抵擋的態度,這使他們無法從主耶穌的教訓和神蹟中明白神的旨意,這就是他們的【酵】。(13-20)認信耶穌是基督;教會建造在磐石上。【凱撒利亞腓立比】位於加利利以北的黑門山麓,當地人崇拜各種外邦偶像。主耶穌特意帶領門徒們從加利利來到這裡,遠離猶太群眾,在外邦眾偶像之間問了兩個問題,為要讓門徒們正確地認識祂是誰。主耶穌直接問門徒【你們說我是誰】對主耶穌的二手認識【有人說】不算數,親身的認識【你們說】才算數。彼得一語道破主耶穌是誰,他所承認的彌賽亞【基督】,不只是一位以色列民族的解放者,更是【永生神的兒子】。彼得使用【永生】這個形容詞,是為了把真神與當地人敬拜的外邦假神區分開來。17節節是主耶穌正式確認祂是來做【基督】的【永生神的兒子】(16節)。而彼得之所以能認識基督,是因為父神藉著聖靈的感動與啟示;主藉著復活的生命建立祂的【教會】;【彼得】的意思是【磐石】。【教會】的意思是【召出來,會眾,聚集】【鑰匙】原文是複數,【家宰】是負責管鑰匙的(賽22:15,22),彼得是管理神家事的【家宰】,得著了天國的權柄。這權柄包括【捆綁】和【釋放,這兩個字是猶太拉比慣用的術語【捆綁】表示禁止,【釋放】表示許可。【捆綁】和【釋放】就是在地上執行天國的權柄,決定是神在天上作的,彼得只是執行,傳達的【家宰】接受福音的人要得著釋放,拒絕福音的人就繼續留在捆綁裡。主耶穌囑咐門徒【不可對人說祂是基督】因為其他猶太人是認定彌賽亞是他們民族的救星,要來率領猶太人反抗異族的統治。(21-28節)背起十架跟從主;彼得是剛剛才領受,跟著就向耶穌說萬萬不可,耶穌就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撒但】就是【敵對者,控告者】的意思。【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原文直譯【不思念神,只思念人】這是彼得被【撒但】利用的原因。十字架是天國顯現的道路,十字架顯明了基督,十字架也預備了配得天國的人。背十字架在人看是接受難處,在主看是藉著難處來拆毀人的【自我】。人裡面若是滿了世界,裡面再也沒有地位給主,就得不著主,得不著永生的生命。26節【賺,賠,益處】都是生意人熟悉的術語,主耶穌用這些通俗的語言,要這些加利利的漁夫,稅吏,可能還有生意人明白,神國是世界上最好的事業,最好的買賣,值得付上任何代價。十字架把主引進【祂父的榮耀裡】十字架也一樣把跟隨主的人引進主的榮耀裡。十字架彰顯了基督,引進了復活,帶進了榮耀與國度。 思想: 天國的落實,是要我們每個人都背起十字架來跟從耶穌,而不是跟從這個世界。在這個世代我們仍要防備法利賽人的那些虛假和撒都該人的那些對世俗價值觀的妥協,一方面想跟隨神,一方面仍想得著世界的利益。 祈禱: 親愛主耶穌,求祢幫助我們除去那些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求主幫助我們進入真理的生命,明白祢的心意,領受天國的權柄,更願意捨己跟隨祢,使基督的能力在我們身上顯明,一生榮耀祢見證祢。阿們!

馬太福音 26:1-30馬太福音 26:1-3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馬太福音】 【這一切的話】指主耶穌在橄欖山上最後向門徒啟示天國的進展(24:3-25:46),逾越節本來是羔羊被交和被殺,現在變成了人子被交和被釘,表明主耶穌就是【逾越節的羔羊】。【過兩天】是【後天】的意思,逾越節從正月(尼散月)十四日傍晚宰殺羔羊開始,吃逾越節晚宴已經是正月十五日(猶太人以日落開始算第二天)。【該亞法】是主後18-36年在任的大祭司,他們商議要用詭計拿住耶穌,殺祂,。縱使他們【恐怕民間生亂】但人的【詭計】終究仍為神所用,成就祂的計劃,更表示主耶穌很得民心,逾越節期間各地成千上萬的猶太人都上耶路撒冷來過節,不易維持秩序。【長大麻風的西門】早已被主耶穌治好了設宴待客.這【一個女人】就是伯大尼的馬利亞(約12:3)。【極貴的香膏】就是【真哪噠】一種由印度進口的甘松香油,價格昂貴。在宴席間以香膏塗抹貴賓是古代中東的習俗,不過使用如此昂貴的香膏顯得很奢侈。這香膏值三十兩銀子(約12:5)相當於普通人300天的工資,但人若被世俗價值的左右,就會將奉獻給基督這樣的【美事】視為【枉費】。但主耶穌不是否定【週濟窮人】的義務(申15:11),而是要門徒不要把人的需要看得高於主,只有做在主身上的【行善】才有永遠的價值。【真哪噠】可以用來膏抹尊貴的客人,也可以給死者膏身。伯大尼的馬利亞在主死之前,抓住機會膏了主。【這女人所行的】就是馬利亞因為被主的愛所摸著,不惜代價地愛主,【當下】是馬利亞膏抹主的時候,猶大卻出賣主。【三十塊】是指猶太銀子30舍客勒,相當於普通人120天的工資。馬利亞因為愛主,用300天工資的香膏來膏主,猶大因為愛錢,以120天工資的價格出賣了主,主耶穌在猶大和祭司長的眼中,不過如同一個【三十舍客勒】的奴隸(出21:32)。(17-30節)【逾越節的筵席】正是主耶穌【最後的晚餐】主耶穌要賦予【逾越節的筵席】嶄新的意義。除酵節共有七天,【除酵節的第一天】指正月十四日日落至十五日日落,也就是逾越節(出121:15-20)。猶太人在正月十四日傍晚宰殺逾越節的羊羔,晚上【吃逾越節的筵席】。20節【坐席】原意【斜倚】這是猶太人在逾越節筵席上的落座方式,表示從埃及被釋放得自由。主耶穌的話引用了詩41:9,表明祂心中的傷痛應驗了【連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過我飯的,也用腳踢我】。【同我沾手在盤子裡的】猶太人的逾越節筵席是大家共享羊肉,餅,苦菜等食物,各人拿一小塊餅蘸著盤裡的調味醬吃。25節猶大稱呼耶穌【拉比】並沒有像其他門徒那樣稱耶穌為【主】。這段對話很可能是私下進行的。主耶穌以【你說的是】表示利用對方問題中隱含的答案來答覆對方,肯定並接受其答案。【擘開】象徵祂的身體在十字架上裂開。【吃】象徵分享基督的所是。這【杯】是猶太人逾越節筵席上四杯酒的第三杯【救恩之杯】(Cup of Redemption)主耶穌自己很可能並沒有喝這第三杯,而是用這杯酒代表【立約的血】(28節)。馬太特別提到【使罪得赦】呼應一開始天使宣告的【因祂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1:21)。西乃之約以祭【立約的血】新約則以主耶穌流的寶血作為立約的憑據。主耶穌並沒有和門徒們一起喝這第四杯,而是說【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因為祂的第四杯不是【葡萄汁】而是十字架的痛苦(39節),最後,主耶穌獨自在十字架上喝完了這第四杯發酸的酒,就是【醋】(27:48)完成了真正的逾越節筵席。【他們唱了詩】猶太人在逾越節筵席結束時要唱【哈利路篇】即詩篇115至118篇。 思想:馬利亞在耶穌身上做了一件美事,就是為耶穌獻上香膏。為何她這樣做會得著耶穌的稱讚?因為是出於一份很大的愛,很深情的奉獻。猶大以三十舍客勒出賣了主, 當主耶穌藉逾越節的筵席主餐說明祂為我們付上的代價,期待我們與神立約,重新與主建立美善的關係的同時;我們對主的估價是多少呢? 祈禱: 親愛主,求祢幫助我們能夠看清生命中的價值,幫助我們明白神的話語和心意,並為神話語上代價,真心獻上,讓主的名在我們生命中得著最美的香氣。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