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 12:35-59

路加福音 12:35-59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35-40節從關於財富的教導延伸開來,提醒門徒要【警醒】(37,39節)等候主。【腰裡要束上帶,燈也要點著】(35節)比喻預備隨時行動,迎接主人。這位主人竟然違反常規,與警醒的僕人轉換位置【叫他們坐席,自己束上帶,進前伺候他們】(37節)。【或二更天來,或三更天來】(38節)指深夜或凌晨。 39-40節的比喻,是解釋什麼是【警醒】。賊並不會讓家主知道他什麼時候來,所以家主【不容賊挖透房屋】(39節)的唯一方法,就是隨時【警醒】。【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40節),所以得救的信徒不能高枕無憂,而要天天警醒【預備】(40節)無論是生活為人,還是對待錢財的態度,都要像基督今天就來。對於一個警醒等候主的人,基督無論何時再來,在他都是一樣的。彼得想確定這比喻裡的僕人是誰(41節)但主耶穌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誰是那忠心有見識的管家】(42節)。誰都可以進入神的國,作主的僕人和管家。問題是【誰是那忠心有見識的管家】呢?【管家】也是一個【僕人】(43節)並沒有自己的財產,他所管理的一切都是主人的。同樣,我們從神所得的一切恩賜,金錢也不屬於自己,所以不應該【為自己積財】(21節),而要照著神的心意使用(33節),這才是【警醒】( 37節)【預備】(47節)迎接主的態度。【主人要派他來管理一切的】(44節)比喻得勝的信徒將在國度裡【與基督一同作王】(啟20:4)。【僕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卻不預備,又不順他的意思行】(47節),就是【不忠心的人】(46)【那僕人必多受責打】(47)。他之所以被【重重地處治】(46節)不是因為做了錯的事,而是因為不做對的事。【那不知道的,做了當受責打的事,必少受責打】(48節)但卻不是免受責打。因為無知本身就是罪,不知道主人心意的僕人是不合格的。神的恩賜總是【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48節)不要與別人比較,而是單單與主對自己的託付比較。主耶穌來不是為幫人解決爭議,恢復太平,那祂來到底是要做什麼呢?現在,主的回答讓眾人大吃一驚:【你們以為我來,是叫地上太平嗎?我告訴你們,不是,乃是叫人紛爭】(51節)!主耶穌來,不是要做社會義工,解決家庭矛盾,而是要【把火丟在地上】(49節)。(50節)指主耶穌還沒有上十字架,要等到主耶穌死而復活之後,十字架的火才能完全丟下來。53節引自先知彌迦的預言:【兒子藐視父親;女兒抗拒母親;媳婦抗拒婆婆;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彌七6)。主耶穌在地上傳福音,相當於【將火丟在地上】(49節),每個人都要面臨選擇,即使是一家人,也可能因著不同的選擇而起紛爭(52-53節)。因此,福音很可能會加劇家庭衝突,而不是解決衝突。這個世代本來就是一個衝突的世代,福音只是揭開了世界的真相。以色列的西邊是地中海,海上的雲彩會帶來水分,所以【西邊起了雲彩】(54節)很可能就會下雨。以色列的南邊是沙漠【南風】(55節)是從沙漠刮來的熱風,所以起了南風,天氣就會燥熱。【半文錢】(59節)是【小錢Lepton】(二十一2),是猶太面額最小的銅幣。比喻最小的罪債。【不知道分辨這時候】(56節)指不知道分辨這時代的兆頭。【假冒為善的人】(56節)可以分辨天氣的變化(54-55節),卻不肯承認彌賽亞的時代已經來臨。因為【假冒為善】會使人瞎眼,所以他們能觀察天空,卻看不見屬天的事;他們能觀測風向,卻看不見屬靈的事。【你們為何不自己審量什麼是合理的呢】(57節)主耶穌指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每個人都有分辨對錯的能力。因此,在審判的時候,無知並不能成為藉口。58-59節的比喻是解釋怎樣才能【自己審量什麼是合理的】。主耶穌用這個比喻來提醒眾人應小心【分辨這時候】:在生命的終極法庭裡,指控我們的對頭是神,作出判決的法官是神,施行懲罰的差役也是神。 思想: 耶穌認為法利賽人既能從今世天色的情況預測晴雨並做好準備,當然就也必曉得趁著永世審判未臨之前就作好一切化解善惡對錯矛盾對立的準備工夫?究竟我們會否常常因著在生活上出現自以【小事聰明】變成【大事愚昧】呢? 祈禱:親愛主,求你記念我們現今身處的生活,每日都可能活在很多的虛假中,求你教導我們,更賜下智慧懂得好何分辨,使我們好好警醒等候主你。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路加福音 6:27-38路加福音 6:27-3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27-38節是【神國的律法】與【神國的百姓】(17-19節)前後呼應。只有遵行神國律法的人,才是神國的百姓。27-38節包括三個部分: 27-31節宣告【愛是神國最大的律法】。主耶穌從七個方面具體描述了這種愛:愛你們的仇敵(27b);善待恨你們的人(27c);為咒詛你們的祝福(28a);為凌辱你們的禱告(28b);不要報復(29節);不要償還(30節);愛人如己(31節)。32-36節宣告【愛是神國百姓的記號】。【罪人】(32,33,34節)指一切不順服神國律法的世人。【酬謝】(32,33,34節)原文為【恩惠,感謝】。凡是出於自我的愛,本質上都是利己的,不是為了滿足自我感受,就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 (32節)表示世人也愛那愛自己的人當他們認為別人配愛的時候,是博愛的。(33節)表示世人也善待那善待自己的人,當他們預期能有回報的時候,是良善的。 (34節)表示世人也藉給那能還錢的人,當他們確定沒有損失的時候,是慷慨的。37-38節宣告【愛是支取恩典的量器】。【不要論斷人,不要定人的罪】並不是讓我們妥協真理,而是要我們在【論斷,定罪】別人之前,先用同樣的標準來省察自己。在批評別人缺乏愛心之前,應當先反省自己的愛與世人有沒有區別(32 -34節)。我們若是【至高者的兒子】(35節),就應當像父神那樣滿了【慈悲】(36節)用公義來要求自己,用恩典來對待別人,就像神【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35節)。沒有真理的慈悲是盲目的,沒有慈悲的真理是冷酷的;一個人若是只有神的話語,沒有神的性情,真理就會成為【論斷】別人的工具,嚴以待人,寬以律己,自以為義,假冒為善,結果被神用同樣的標準【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37節)我們若不肯放過得罪自己的人,等於讓神也不要放過我們。【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38節)這句話是當時的一句諺語;【量器】指量取食物的器具。當我們用愛來對待別人的時候,神就必讓我們經歷更多的恩典。【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38節)比喻我們若給人以愛,也必從神那裡經歷神的恩典。【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38節)比喻神的恩典不會缺斤少兩,而是實實在在,遠遠超過我們的所求所想。 思想:今天,當我們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美德的時候,就應該誠實地省察自己:這種愛心是否需要神兒子的生命嗎?這種熱心是否需要順服基督的權柄嗎?我們的愛心1是否只是實際上是功利;只是用來事奉的工具,並非真實生命的發表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為我們活出最完美的人生,活出神美善的旨意,更藉著祢的生命活出真正的愛;求主使我們都活出主祢美善的樣式,更活出天父兒女的榜樣。阿們!

路加福音 23:13-25路加福音 23:13-25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LUKE 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路加福音】 【我也將你們告祂的事,在你們面前審問祂,並沒有查出祂什麼罪來】(14節),這是彼拉多第二次宣告耶穌無罪。【就是希律也是如此】(15節)表示連熟悉猶太律法和風俗的希律,也查不出耶穌的罪。【我要責打祂】(16節)並不是表示耶穌有罪,而是為了給猶太領袖出氣,好達成妥協。一個人若是在原則上妥協,就已經失敗了;因為妥協並不能達成目的,反而使猶太領袖們得寸進尺,絕不讓步。【除掉這個人!釋放巴拉巴給我們】(18節)眾人寧要罪人巴拉巴,不要義人耶穌。【巴拉巴】可能是奮銳黨的首領,曾經在叛亂中殺人(19節)。【巴拉巴】是真正的叛亂分子,但主耶穌不是;【巴拉巴】是一個假的彌賽亞,主耶穌卻是真的。眾人喊著【釘祂十字架!釘祂十字架】(21節)這就應驗了主耶穌對自己的預言(太20:19;26:2)。釘十字架是當時羅馬帝國最殘酷的死刑,只適用於殺人,叛亂等重罪犯人,羅馬公民依法規定是不可判處此極刑的。這些【眾人】(18節)竟然對自己的同胞如此殘酷,可見他們對主耶穌恨之入骨。這些要殺耶穌的【眾人】是【祭司長和官府並百姓】(13節),也就是猶太領袖和他們的支持者,其中不一定包括那些歡迎主耶穌進城、喜歡聽祂講道的百姓(27節)。【這人做了甚麼惡事呢?我並沒有查出祂什麼該死的罪來】(22節)這是彼拉多第三次宣告耶穌無罪。【他們大聲催逼彼拉多】(23節)顯示這群人很有影響力。彼拉多曾經兩度引起重大抗議事件(13:1)累積了不少民怨,所以他們威脅要舉報他:【你若釋放這個人,就不是凱撒的忠臣】(約19:12)。彼拉多不想處死耶穌,但眾人的聲音卻【得了勝】(23節)。【彼拉多這才照他們所求的定案】(24節)作出獎惡罰善的判決。這個判決既不是根據羅馬法律,也不是根據聖經真理,而是根據人民的意願。【任憑他們的意思行】(25節)也就是順應民意的呼聲【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23節)。 思想:或許彼拉多最終選擇就像今天的許多世人,為了【要叫眾人喜悅】(可15:15),只好犧牲真理原則;但又想在良心上撇清自己(太27:24),結果就活在自欺欺人裡面。我們又有否只選擇人,不選擇神呢? 祈禱: 親愛主,感謝你為我們死,更為我們受盡羞辱,是主你的無罪代替我們的罪,是主你受盡人的拒絕,使我們不再被神拒絕,願我們一生都選擇你,愛你。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