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回答說:惟願我的煩惱稱一稱,我一切的災害放在天平裡;現今都比海沙更重,所以我的言語急躁。因全能者的箭射入我身,其毒飲盡我的靈;神的驚嚇擺陣攻擊我。野驢有草,豈會叫喚?牛有料,豈會吼叫?物淡而無鹽,豈可吃嗎?蛋青有什麼滋味呢?看為可厭的食物,我心不肯挨近。
【約伯記】第6章是約伯對以利法第一次回應(第4-5章)的反駁。以利法試圖用神的公義與管教安慰約伯,但約伯感到這些話空洞且無助於他的痛苦。這段經文(6:1-7)是約伯表達內心深處的苦楚,揭示他對苦難的真實感受,並反駁以利法的論點。1-3節約伯開始回應,以強烈的情感表達自己的痛苦。他形容自己的煩惱重如[海沙],意思是自己的苦難巨大無比,遠超朋友所能想像。他甚至承認自己言語急躁,表明他的痛苦已經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有時候,我們在極度痛苦中也會像約伯一樣,說出一些衝動或抱怨的話。但神明白我們的掙扎,祂不會因我們的情緒而棄絕我們。我們應當學習像約伯一樣,把內心的痛苦向神傾訴,而不是壓抑自己。第4節[全能者的箭射入我身](ḥiṣṣê šadday,全能者的箭),箭象徵神的審判或試煉,毒(ḥēmâ,熱毒)侵蝕他的靈魂。當中原文重點:飲盡我的靈顯示痛苦深入內心。約伯認為他的苦難是來自神,他用[神的箭]來形容自己的遭遇,表示神親自讓他受苦。他的靈魂彷彿中了毒箭,內心充滿痛楚。此外,他形容神的驚嚇如同敵軍的陣勢攻擊他,使他完全無法承受。5-7節約伯用比喻來反駁朋友的指責。他指出,野驢和牛只有在飢餓時才會發出叫聲,這意味著他並不是無理取鬧,而是因為痛苦太大才會如此抱怨。接著,他形容朋友的話如同[無鹽的食物]或[蛋青],毫無味道,甚至令人厭惡,暗示朋友的安慰對他毫無幫助,反而讓他更加痛苦。
思想:在苦難中,我們也可能會像約伯一樣,覺得神似乎成了我們的敵人。然而,我們需要記住,神的心意不只是降下苦難,而是要透過試煉塑造我們,使我們更深經歷祂的恩典與信實。當我們安慰受苦的人時,我們是否真的理解對方的感受?還是只是一味地說一些[正確]的話,卻沒有帶來真正的幫助?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在愛中陪伴,而不是急著給出膚淺的答案。
祈禱: 親愛主,求祢赦免我常常用屬靈套話壓抑真實的痛苦。教我學習約伯在灰燼中的誠實,像詩人一樣傾心吐意。當你似乎隱藏時,給我抓住應許的毅力;當我陪伴傷心人時,賜我基督般溫柔的心腸。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