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那將要灰心,離棄全能者,不敬畏神的人,他的朋友當以慈愛待他。我的弟兄們變詐,像溪水,像溪水流乾的河道。這河因結冰發黑,有雪藏在其中;天氣漸暖就隨時消散,日頭炎熱便從原處乾涸。結伴的客旅離棄大道,順河偏行,到荒涼之地死亡。提瑪結伴的客旅瞻望,示巴同夥的人等候;他們因失了盼望就抱愧,來到那裡便失望。現在你們正是這樣,看見驚嚇的事便懼怕。
這段經文(6:14-21)轉向對朋友的失望,批評他們未能提供真正的支持。以利法的教條式安慰讓約伯感到被背叛,他用溪水乾涸的比喻來形容這種不可靠的友情。(14節)[敬畏]原文與以利法所說的敬畏是同一個詞,約伯是用同樣的語言回應以利法。14-21節以敬畏開始,以懼怕結束,是一個完整的段落。14節約伯強調,當一個人陷入極大痛苦時,他的朋友應該以慈愛對待他,而不是論斷或責備他。他的朋友本應安慰他,卻沒有這樣做,讓他更加孤立無援。15-17節約伯用[詭詐的溪水]來形容朋友的不可靠。他們看似能帶來安慰,但當他真正需要幫助時,他們卻像乾涸的河道一樣,沒有任何實際的支持。他們的關心是表面的,當困難來臨時,他們就消失了。18-21節約伯用商隊來比喻人們對溪水的期待。19節[提瑪][示巴]的客旅盼望溪水解渴,卻在荒涼中失望而死。這些地名(阿拉伯地區)象徵遠方的旅人,凸顯溪水的無用。旅行者本以為能在溪水邊找到補給,結果卻發現溪水已乾涸,只剩下絕望。同樣地,他原本期待朋友的安慰,但他們卻讓他大失所望,甚至因懼怕而遠離他。
思想:當我們身邊的人經歷苦難時,我們是否願意以憐憫的心去陪伴他們?還是急著給出我們自己的看法,甚至責備對方?真正的朋友不是論斷,而是用愛與耐心扶持軟弱的人。這更要提醒我們,在朋友痛苦時,不要因為害怕說錯話或不知如何幫助就選擇逃避。有時候,最好的安慰並不是言語,而是願意陪伴。
祈禱:慈愛的天父,當我如約伯般被朋友失望,求祢成為我的活水,滋潤我乾涸的心。教我以祢的愛待人,不在他人苦難前退縮。感謝祢永不離棄我。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