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算什麼,你竟看他為大,將他放在心上?每早鑒察他,時刻試驗他?你到何時才轉眼不看我,任憑我咽下唾沫呢?鑒察人的主啊,我若有罪,於你何妨?為何以我當你的箭靶,使我厭棄自己的性命?為何不赦免我的過犯,除掉我的罪孽?現在我將躺臥在塵土中,你要殷勤地尋找我,我卻不在了
這段經文(7:17-21)是約伯對神的直接控訴,將焦點從個人痛苦轉向與神的關係,質疑神為何如此關注他這微不足道的人。這段話語帶有諷刺與痛苦,反映他對苦難意義的困惑。這段經文是約伯對神發出的終極質問,包含三個銳利的問題;(17-18節)人算什麼?[為何不放過我?]; (21節)[為何不赦免? 17節人(ʾĕnôš,脆弱的人類;gādal,高舉),這句呼應詩篇 8:4,但語氣諷刺,質疑神的過度關注。(18節)約伯感覺神像嚴厲的考官,不斷[測試]他; 約伯將神的注意視為負擔,而非祝福。(19-20節)[吞滅]與[放過]的強烈對比;吞滅原指海怪吞噬(伯2:3),約伯感覺神如怪獸般對待他。 容我嚥下唾沫是最卑微的請求-求片刻喘息。(20節)約伯的困惑;若我有罪,為何不直接懲罰?若無罪,為何受苦?,約伯質疑他的罪如何影響神,並指自己成為箭靶。(21)[為何不赦免我的過犯,除掉我的罪孽];並不是約伯承認犯罪,否則他早已按照以利法的[認罪-赦免-蒙福]公式(5:17-20)重獲祝福(5:21-26)。約伯承認自己是個罪人,所以常為已知之罪和未知之罪獻祭(1:5)。但他卻不知道這次到底犯了什麼罪,甚至連獻祭也不管用,神竟然始終不肯赦免,以致他遭受如此沉重的苦難。21節為何不赦免我的過犯?,他預見死亡([躺臥在塵土]),質問神為何不寬恕。約伯的控訴指向罪與苦難的因果困惑,渴望赦免與釋放。約伯承認神是鑑察人的主,盼望神的眼目看顧自己(8、21節),但不想被神當作[仇敵]鑑察、試驗,而是當作密友來尋找。
思想:約伯的質問與詩篇 8:4形成對比;詩人讚嘆神的眷顧,約伯卻視之為折磨。我們是否也曾在苦難中誤解神的注意?神的[鑒察]並非審判,而是愛的凝視(詩篇 139:1-3)。約伯此刻看不到,但我們知道祂的關注最終帶來救贖(約伯 42:10)。約伯質疑罪與苦難的關聯,感到自己無辜卻成箭靶。這是許多人在苦難中的心聲;為何我受罰?約伯未得即時答案,但新約揭示主耶穌已成為我們的箭靶(以賽亞 53:5),承擔罪的後果。我們的苦難或許無解,但基督的愛給予意義。
祈禱:慈愛的天父,當我如約伯般質問祢的關注,求祢讓我看見祢的愛。赦免我的罪,醫治我的苦,賜我片刻喘息的平安。即使我躺臥塵土,感謝祢仍尋找我。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