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未記 利未記 9:1-24

利未記 9:1-24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

【利未記】【第八天 】 (1節 )就是 【 七天承接聖職 】 期滿之後 8:33),很可能是出埃及後第二年
正月初八 ,是神的百姓作為 【 祭司的國度 】 (出 19:6)團體敬拜的正式開始。亞倫到
【 第八天 】 才正式執行祭司的職務 ,表示人和祭壇都完全潔淨 (出 29:37)。摩西特
別用【牛犢 עֵגֶל 】來形容亞倫第一次為自己獻上的贖罪祭牲和為百姓獻上的燔祭
牲 (2,3節 )【牛犢 עֵגֶל 】原文在摩西五經裡只用來形容百姓在西奈山下所造的金牛
犢 (出 32:4)。亞倫在此之前唯一的一次獻祭 ,就是帶領百姓向金牛犢獻祭 (出 32:5-6)摩西提醒亞倫和百姓 ,不可再敬拜偶像。亞倫獻上【公綿羊】 (2節 )而不是【公
牛】 (1:3)作為燔祭 ,是提醒他思念代替順服的以撒被獻上的公綿羊 (創 22:13)亞倫
為 【 以色列人 】 獻上的贖罪祭牲 【 公山羊 】 (3節 ),是 【 官長 】 當獻的祭牲 (4:23),表
明這些 【 以色列人 】 是百姓的代表 ,所以亞倫必須吃這贖罪祭的祭肉 (10:18)。如果
是為以色列全會眾獻上的贖罪祭 ,必須用公牛犢 ,而且亞倫不可吃這贖罪祭的祭肉。
(5-7節 )這是摩西正式把主持獻祭的職責移交給亞倫。亞倫承接了祭司的職分 ,但
他所做的一切仍然不是根據自己 ,而是 【 照耶和華所吩咐的 】 。 【 為自己與百姓贖
罪 】 意思是為了以後能替百姓獻祭 ,亞倫要先為自己獻上 【 贖罪祭和燔祭 】 。亞倫
第一次執行獻祭 ,首先為自己獻上了 【 贖罪祭 】 (8節 )和 【 燔祭 】 (12節 ),表明了祭
司當有的事奉態度。亞倫 【 為自己作贖罪祭的牛犢 】 (8節 )的血 ,並沒有根據大祭
司贖罪祭的條例帶 進會幕抹在香壇上 (4:5-7)而是抹在燔祭壇上。可能因為此時祭
司還沒有進入會幕 ,所以會幕未曾受污染 ,不必用血潔淨香壇。 亞倫第一次執行獻
祭 ,為百姓獻上了【贖罪祭】 (15節 )【燔祭】 (16節 )【素祭】 (17節 )和【平安祭】
(18節 )。這 4個祭的順序和內容 ,表明了神的百姓所應活出的生活 。 亞倫 【 舉手 】
祝福 ,是代表神賜下應許 ,猶太傳統認為亞倫祝福的內容就是民 6:23-27。神將利未
人從百姓中分別出來 ,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他們 【 奉耶和華的名祝福 】 (申 21: 8)。
舊約只有這裡唯一一次提到 【 舉手 】 為人祝福 ,大祭司亞倫獻完當獻的祭 ,就 【 舉
手 】 為百姓祝福 ,然後 【 進入會幕 】 (23節 ) 。 23節這是摩西作為臨時祭司最後一
次進入會幕 ,也是亞倫作為正式的大祭司第一次進入會幕。會幕是神與摩西說話
的地方 (出 25:22;30:6,36)。摩西此後再進入會幕 ,是為了與神說話 ,而不是為了獻祭。
【 耶和華的榮光向眾民顯現 】 第一次是摩西立起帳幕 (出 40:34)第二次是大祭司
開始事奉 ,亞倫獻祭之後 ,才有 【 耶和華的榮光向眾民顯現 】【燒盡燔祭】表示神悅
納祭品 (士 6:21;王上 18:38)。【有火從耶和華面前出來】指從至聖所的約櫃出來 ,是蒙神悅 納的記號 ,因為大祭司亞倫所做的一切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的】 (6,7,10節 )。一旦祭司所做的【是耶和華沒有吩咐他們的】 (10:1)同樣也【有火從耶和華
面前出來】 (10:2)卻成了神的審判。 思想 : 神的榮光每一次向 百姓 顯現 ,都是因為
祂的心意滿足。神的心意滿足不在於人做了多少 ,而在於人完全按照祂的吩咐而
行。 我們願意在我們生命中 完全按照祂的吩咐而行 嗎 ?
祈禱
:親愛 主 ,祢是聖潔的 ,所以我們也要聖潔 ;願 我們獻上自己 ,成為活祭 ,活在 祢的
同在和榮耀 中更 彰顯祢的名 。 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利未記 4:1-35利未記 4:1-35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

【利未記】第四個祭是 【 贖罪祭 】 (3節 )是把祭牲的脂油和腰子 【 燒在燔祭
的壇上 】 獻給神 (10節 ),其它部分或者搬到營外燒掉 (12節 )或者由祭司吃掉 (6:26-30)。 【 贖罪祭 】 的功用是除去罪的影響 ,而不是除去罪 【 因為公牛和山羊的血 ,斷不
能除罪 】 (來 10:4)。 【 贖罪祭 】 是為了潔淨神的百姓 (12:8,14:9),使人 【 蒙赦免 】
(20,26,31,35節 )與神恢復 相 交 (16:19),讓神得以繼續與祂的百姓同住 (15:31)。 【 誤
犯 】 原文指 【 無心的過失或粗心的罪 ,因疏忽而造成的罪 】 原因是人肉體的軟弱 ,而不是故意悖逆、抵擋神。 【 贖罪祭 】 只對 【 誤犯 】 的罪有效。第一種犯罪是 【 受
膏的祭司犯罪 】 也就是屬靈的領袖大祭司 【 誤犯 】 了罪 (2節 )會影響到全體百姓 ,【 使百姓陷在罪裡 】 所以祭物的價值最高 ,是兩歲的 【 公牛犢 】 (3節 )。大祭司必
須 【 按手在牛的頭上 】 象徵在神面前承認自己的罪 ,並由無辜的祭牲代自己受懲
罰。 【 受膏的祭司 】 在這裡可能特指大祭司。 大祭司在會幕裡事奉神 ,他的罪也會
使會幕變得污穢 ,所以必須把血【帶到會幕】 (5節 ),潔淨【香壇】 ,恢復他在神面前
的屬靈功用。【燔祭壇】本是神追討人的罪的地方 ,但因著寶血的功用 ,卻成了成就
救贖的地方。 贖罪祭牲要在 【 營外潔淨之地 】 燒掉 ,象徵離開蒙恩的範圍。用來描
述獻祭 ,燒香的 【 燒 קָטַר 】 原文意思是 【 使祭物上升如煙 】 (10節 ),而本節的 【 燒 שָרַף 】
(創 11:3;出 12:10)原文意思是 【 焚燒 】 (出 32:20)並非為了獻給神 ,而是嚴肅地處置
獻祭後剩餘物品。第二種犯罪是 【 以色列全會眾 】 誤 犯了罪 (13節 )祭物的價值和
大祭司犯罪一樣 ,必須由 【 會中的長老 】 在神面前 【 按手在牛的頭上 】 (15節 ),代
表會眾在神面前認罪 ,其他的步驟與大祭司犯罪相同。全體所犯的罪與大祭司的
罪相等。 【 贖罪 】 (20節 )原文的意思是 【 遮蓋 】 (創 6:14的 【 抹上 】 )【 化解 】 (創
32:20的 【 解 】 )【 潔淨 】 (出 29:36)【 代替 】 這裡意思是 【 代替 】 。 第三種犯罪是
【官長】誤犯了罪 (22節 )必須由本人【按手在羊的頭上】 (24節 ),在神面前認罪。
【官長】是民間的領袖 ,他犯罪只會影響自己管理的會眾 ,所以使用的祭牲【公山
羊】 (23節 )在價值上也低於祭司和全民所用的【公牛犢】 (3節 )。【官長】由祭司
代贖 ,所以不需要【將血帶進會幕在聖所贖罪】 (6:30 ),但需要在【燔祭壇的四角】
(25節 )抹血 ,並且剩餘的祭牲肉要留給祭司和家中男子在聖所中吃 (6:25-27 )。用
作贖罪祭的【公山羊 שָעִיר 】原文指一種毛長而卷的山羊 (23節 )又被譯為野山羊
(賽 13:21,34:14)【鬼魔】 (17:7原文 )。而以色列人平時吃的 ,用來獻燔祭和平安祭
的【山羊 עֵז 】則是順毛的 (1:10;3:12)。第四種犯罪是百姓【誤犯了罪】 (27節 ),必須
由本人【按手 在贖罪祭牲的頭上】 (29、 33節 ),在神面前認罪。百姓犯罪只會影響
個人 ,家庭和周圍的人 ,所以可以根據經濟能力 ,用較便宜的【母山羊】 (28節 )【綿
羊羔】 (32節 )【兩隻斑鳩或是兩隻雛鴿】 (5:7)【細麵伊法十分之一】 (5:11)作為祭
物 ,其他步驟都與【官長】相同。 思想 : 不同的祭牲不是根據罪行的大小 ,而是根據
犯罪者的身分。因為不同身分的人犯罪 ,會帶來不同的影響 ,這正是 神追討的原則 ,因神清楚知道罪讓人不能到神的面前 ,我們必須按照每個人的罪 ,承認接受上主的
救恩 。 祈禱 :親愛主 ,祢最清楚明白罪的影響 ,罪的後果 ,不但讓我們失去生命 ,更失
去到祢面前的資格 ,求主赦免我們 ,每日都光照我們 ,使我們活在祢面前。阿們 !

利未記 6:1-13利未記 6:1-13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

【利未記】
人若虧欠了【 鄰舍 】 就是 【 干犯耶和華 】 (2節 )。因為在 【 愛人如己 】 (19:18)上出現了破口 ,就在愛神的心上出現了破口。凡人干犯了聖物或者干犯了耶和華的名 ,他就要獻上贖愆祭。贖愆祭有個特色 ,就是要償還他所拿的財物。 【 若有人犯罪 ,干
犯耶和華。 】 (2節 );神規定的 ,人做不到 ,他就要獻上贖愆祭。在六種事情上 ,包括:
鄰舍交給他的財物 ,交易上行詭詐 ,搶奪別人的財物 ,欺壓鄰舍 ,在撿了遺失的物件
上行詭詐 ,說謊起誓。如果干犯了他就要償還 ,要如數償還他所拿的 ,還要另加五分
之一。 百姓 若虧欠了人 【 在查出他有罪的日子 】 (5節 )就要認罪 ,歸還 ,並 【 另外加
上五分之一 】 賠償 ,然後才能獻上 【 贖愆祭 】 (6節 )。人若不用實際行動彌補虧欠 ,就不能 【 蒙赦免 】 。虧欠人的罪 ,不能只用鳥或細麵獻祭 ,必須用 【 沒有殘疾的公綿
羊 】 (6節 )。 8-13節是祭司獻上燔祭時所要遵守的條例。祭司即使是清掃 【 燔祭
灰 】 (10節 )穿著也要與獻祭時相同 ,表明這灰是聖潔的 ,所以應當 【 拿到營外潔淨
之處 】 (11節 )。祭司離開會幕的範圍 ,就要脫去聖衣 【 免得因聖衣使民成聖 】 (結
44:19)。 (12-13節 )【 壇上的火 ,要常常燒著 】提及 了三次 ;【 從晚上到天亮 】提及 了
兩次。祭司要經營這壇上的火 ,必須 24小時經營 ,表示祭司們晝夜都要為神的事工
儆醒 ,忠心 ;讓壇上的火不可熄滅 ,而且還要將燔祭 ,平安祭的脂油放在上面燒 ,讓火
不斷旺盛。因著每日早晚獻上燔祭 【 在壇上必有常常燒著的火 】 象徵神的百姓一
直在敬拜、順服神。神親自點燃了燔祭壇上的火 (9:24),象徵神與百姓一直同在。
猶太傳統認為 ,這火一直點到被擄巴比倫。
思想
:利未記中獻 祭祀有很多種 ,包括 :燔祭 ,素祭 ,平安祭 ,贖罪祭 ,贖愆祭。為甚麼要
百姓 獻那麼多 種的 祭呢?其實就是神讓 百姓 不論在那方面有過犯 ,都有出路。神
知道 百姓 一定會偏離標準 ,不達標。所以神就為 百姓 開一條出路 , 百姓可以彌補神
人之間的關係 ,讓關係重修。 神所重視的不是刑罰 ,更不是禮物 ,而是我們真誠的心 ,著緊於與神與人的關係。
祈禱
:親愛主 ,是祢最明白我們 ,最明白我們的軟弱 ,最明白我們的處境 ,或許我們都
未能掌握與人與神的關係 ,仍然會自我中心 ,求主光照我們 ,赦免我們 ,更讓我們順
服主祢的話引導我們走在主祢的出路中。阿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