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記 申命記 32:1-22

申命記 32:1-22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申命記】
1-43節這首歌被稱為【摩西之歌Song of Moses】是神為著將來的世代預備的一首屬靈的【流行歌曲】目的是讓人能朗朗上口,世代相傳。雖然這首歌裡有責備,但目的卻不是為了控訴,而是為了使悖逆的百姓的心靈甦醒。因此,摩西的話【淋漓如雨,滴落如露】(2節)充滿了恩典;【如細雨降在嫩草上,如甘霖降在菜蔬中】(2節)目的是要使枯乾的生命得滋潤。神挽回人的第一步,是向落到失敗中的百姓【宣告耶和華的名】(3節)也就是神自己的性情。百姓若在困苦中開始追念,嚮往神的【完全,公平,誠實,公義,正直】(4節)就能成為復興的開始。只要人一迴轉,神就會立刻【迴轉過來】(30:3)繼續作保護,拯救他們的【磐石】(4節)。神挽回人的第二步,是責備悖逆的百姓,讓他們認識自己的【乖僻彎曲】(5節)和【愚昧無知】(6節)的光景。神挽回人的第三步,是讓悖逆的百姓【追想】(7節)神揀選的歷史(8-9節),珍惜蒙揀選的地位。以色列是【獨居的民,不列在萬民中】(民23:9)並不屬於那70個邦國,而是被神揀選歸在祂自己名下作【耶和華的分】(9節)。神挽回人的第四步,是讓悖逆的百姓【追想】(7節)神救贖的歷史(10-14節),珍惜蒙救贖的恩典。並不是以色列人有什麼優點配得救贖,而是神在他們極其困苦的時候,救贖他們【看顧,保護,引導】他們(10-11節),領他們出埃及,進迦南,使他們能享用神的所有(13-14節)。無論是藉用百姓熟悉的傳說,還是埃及的偶像,都是用對比來強調神【獨自引導】(12節)以色列【並無外邦神與他同在】(12節)。因此,百姓若【偏向別神,事奉他們】(31:20),就分外可恥。神挽回人的第五步,是指出百姓失敗的根源就是離棄神(15-18節),好讓他們在哪裡跌倒,就從哪裡迴轉。百姓就像草場上任性頑梗的牲畜,因著神豐富的供應而長得【肥胖,粗壯,光潤】結果卻【踢跳,奔跑】(15節),反抗主人。百姓也常常在缺乏中埋怨神,等到富足了就【離棄造他的神】(15節),為了追求更大的富足而【敬拜別神】(16節)。【生你的】(18節)原文用來形容作父親,把神比喻為以色列的父親。【產你的】(18節)把神比喻為以色列的母親。神就像以色列的父母,但悖逆的百姓卻已經失去了作【祂的兒女】的資格(5節)神挽回人的第六步,是讓百姓認識離棄神的後果(19-22節)。人若離棄神,神就【要向他們掩面,看他們的結局如何】(20節),也讓人看到自己的結局如何,本相如何(20節)。百姓蒙福是因為神的記念,離棄神就堵住了神賜福的路,他們就會落在世人都要遭受的禍患之中。【不算為神】(21節)的指偶像,假神。【不成子民】(21節)的指外邦人,神要使用【不成子民】的外邦人來管教自己的【子民】(27節)。
思想: 神帶領著以色列,一直建立保護他們,是他們的父,他們的磐石。到以色列慢慢長大,祂攪動巢窩去訓練他們,並展開雙翅接住他們。神同樣獨自的引導我們。耶和華讓我們駕乘地的高處並樂意祝福我們。
祈禱:親愛天父,感謝祢成為我們的天父,不只祢要看顧我們,更要看顧我們,保護我們,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祢要如鷹攪動我們巢窩,在我們以上兩翅搧展,將我們背在兩翼之上。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申命記 10:1-22申命記 10:1-22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申命記】
十誡的內容與寫著十誡的石版【和先前的一樣】(1節),表明神對百姓的悅納也【和先前的一樣】這實在是神莫大的恩典。但神絕不要人在恩典中變得無知,因此,神把十誡【照先前所寫的,寫在這版上】(4節),要祂的百姓清清楚楚地知道,恩典並沒有廢去所立的約。人會悖逆,會愚昧,但神的【十條誡】(4節)卻不會改變,神的話語並不【與時俱進】祂絕不會因為世界越來越包容罪惡,而改變祂的公義和聖潔;也不會因為世界濫用愛心之名來行惡,而改變祂的慈愛和憐憫。第3節摩西【用皂莢木做了一櫃】安放兩塊石版,實際上花了很長時間。1-11節所扼要記載的幾件事並沒有嚴格地按照先後次序來敘述,而是從以色列人所共知的歷史中點出幾個重要的事實,來證明百姓沒有什麼值得自誇的。6-9節是一段插敘,用兩件事來證明,雖然神嚴肅地管教祂的百姓,但神悅納人的恩典和憐憫卻永遠常在:第一,雖然亞倫在西奈山犯了罪(9:20)但神仍然允許他繼續擔任大祭司的職分,並且讓他的兒子來繼承(6節),使中保的職分永遠常在。第二,利未人仍然在【抬耶和華的約櫃,又侍立在耶和華面前事奉祂,奉祂的名祝福】(8節)。10-11節是總結之前提到的摩西代求的結果(9:18-19,25)。人為甚麼應當甘心被神得著呢?第一個原因是因著神的愛。(15節)【但喜悅】原文是【只喜悅】。【將心裡的污穢除掉】(16節)原文是【為心行割禮】比喻改變內心,從心裡除掉污穢。人並不能靠自己的努力【將心裡的污穢除掉】(16節)只有體會到神的愛,願意以愛來回應神的愛的人。人之所以應當甘心被神得著,第二個原因是因著神的所是。神是大有能力,公義慈愛的獨一真神,只有【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19節)的人,才能體會到公義,慈愛的寶貴,因此渴慕神的公義和慈愛,承認唯有祂是配得敬拜,事奉的,所以甘心被神得著。【不以貌取人】的意思是【不看人的情面】;神【不以貌取人,也不受賄賂】(17節)【為孤兒寡婦伸冤】(18節),表明祂是公義的。神【又憐愛寄居的,賜給他衣食】(18節),表明祂是慈愛的。而因為百姓【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19節)才會渴慕公義和慈愛,也願意以公義和慈愛來待人。【指祂的名起誓】(20節)就是承認神有最大的權柄和能力【專靠祂】(20節)。人之所以應當甘心被神得著,第三個原因是因著神的所作。以色列人蒙神拯救(21節),又蒙神賜福(22節)。
思想:人跟從神的目的,不是為了得著神的恩典,而是要得著神;神救贖人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得著人的工作,而是要得著人。神所要得著的人,是甘心做這四件事的人;【敬畏神】【遵行祂的道】【愛祂】【盡心盡性事奉祂】(12節)。我們有否願意【敬畏,遵行,愛,事奉】我們的神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讓我們明白知道我們的生命要甘心【敬畏,遵行,愛,事奉】主祢,求祢每日都光照我們,使我們渴望每日都得著主祢。阿們!

申命記 17:14-20申命記 17:14-20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https://youtu.be/ov8knGfjARY


神在百姓中設立的第二種權柄是【王】(14節),14-20節是神關於君王的心意。君王的職分是世襲的,負責抵禦外敵,組織實施公共工程,遵照神的律法在地上執行行政,軍事的權柄。但【若說】(14節)一語表明,人間的【王】並不是神所命定的權柄,只是神所允許的權柄。【立王】(14節)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集中全國的力量來抵禦外敵,但【立王】也會成為百姓的重擔。以色列是【祭司的國度】(出19:6),因此他們在進入迦南之後的四百多年裡,並沒有【像四圍的國一樣】(14節)立王治理國家,而是接受神在士師(審判官)、祭司和先知之上親自作王,接受神親自的保護。神首先吩咐【不可立你弟兄以外的人為王】(15節),因為立約的百姓是屬神的,不能再被外邦人轄制帶領,跟隨別神。而即使是【從你弟兄中立一人】(15節),也不是根據人意,而是要立【神所揀選的人為王】(15節),因為神要藉著對君王的心意,來顯明將來國度的理想君王。神向將來百姓中的君王發表了三個禁令:1.【不可為自己加添馬匹】(16節)意思是不可倚靠增加軍事力量來增加自己的權力,以致忘了倚靠神。當時耕地用牛,運輸用驢,只有拉戰車需要用【馬匹】需要從當時最強大的國家埃及進口。【不可使百姓回埃及】(16節)意思是【不可為了加添馬匹而使百姓回埃及】從埃及進口馬匹,或與埃及結盟(賽31:1)。2.【不可為自己多立妃嬪】(17節)意思是不可與外邦國家建立結親聯盟,以致偏離神。古代中東的君王普遍以政治婚姻作為外交工具,以結親的方式建立聯盟關係,所以君王普遍【多立妃嬪】(17節)。3.【不可為自己多積金銀】(17節)意思是不可追求自己的虛榮,以致自高自大。君王積聚金錢、財富,可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和驕傲。(18節)【這律法書】可能指申命記或摩西五經。律法書的正式抄本由祭司保存(31:9)君王登基時,需要單獨【為自己抄錄一本】(18節)。以色列的君王在登基時也必須抄錄【這律法書】,作為與神之間的盟約(王下11:12)。【平生誦讀】(19節)原文是【一生的每一天都誦讀】。但在神的百姓中間,只有神才是真正的王,人間的君王只是執行神所賜予的權柄,並不是最高的權威。因此,君王必須明白神的心意和法則,帶頭【學習敬畏耶和華】、【謹守遵行這律法書上的一切言語和這些律例】(19節)。只有一位每天都【誦讀】律法的君王,才有可能讓神的話語不住地提醒和限制自己:神才是一切權柄,律法和恩典的源頭。這樣的君王才有可能拒絕權力、美色和金錢的試探,不但不【心高氣傲】(20節),而且能謙卑地【追求至公至義】(16:20)長久地活在神的祝福中【在國位上年長日久】(20節)。
思想:經文提醒我們一個不肯花時間【平生誦讀】律法書的人,就沒有資格作王;一個不肯花時間【平生誦讀】聖經的人,如何有力量從靈裡帶領事奉呢?我們哪一天不讀聖經;哪一天就可能【心高氣傲,偏左偏右】用自己的話來代替神的話,用自己的意思來代替神的意思,以致靈性死亡,沒有辦法讓神的權柄在自己的身上顯出。
祈禱:親愛天父,感謝祢留下聖經,祢的話給予我們,能讓我們學習,跟隨天父祢的旨意,更成為我們每日的力量及指引,求天父每日提醒我們,使我們每日渴慕天父祢的話語,活出天父的旨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