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馬太福音 8:17-34

馬太福音 8:17-34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第17節這個預言引自(賽53:4)。主的救贖大功,不只除去人的罪惡,並且還使人經歷祂生命的大能,軟弱變剛強,疾病得醫治。主耶穌【見許多人圍著祂】正是工作大有成效的時候,卻【吩咐渡到那邊去】。【那邊】是外邦人的地方【加大拉】通常猶太人是不願意去的,主耶穌藉此把那些真心願意跟隨祂的人從【許多人】中分別出來。第18-22節表示跟從耶穌要有的態度。有宗教地位的【文士】沒有蒙主呼召,卻主動要來跟從主。也許他是因為見到主耶穌會醫病趕鬼,想得些神奇的能力,好在宗教界中出人頭地。但主耶穌卻潑了他一頭冷水,讓他好好計算代價。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對於跟隨主是為得屬地好處的人,主要求他們必須有接受在地上一無所有的心志。另一個人對耶穌說:【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可能是當時的諺語,並不代表他父親已經死了,意思是先為父親養老送終,然後再來跟從主。主耶穌不是要天國子民不照顧地上家庭的需要,而是說不應該等到屬地的事務都辦妥了,然後才來跟從主。主耶穌要那位主動要求跟從祂的文士好好計算代價。第23-27節的【平靜風浪】是講耶穌的權柄。加利利海常常有突然而來的暴風,狂風由北面吹襲約旦河谷,經過狹谷時風勢加速,海面匉訇不平,對船隻十分危險。主耶穌是完全的人,雖然渡海只需要一、兩個小時,但祂因為整日的傳道,已經疲倦地睡著了。主耶穌責備門徒,是因為他們對祂的權柄(18節)失去了信心,以致看到環境就膽怯(25節)。主耶穌斥責風和海,是行使祂對大自然的權柄。風浪使門徒們更深地認識了天國之王的權柄。第28-34節記述這位有權柄的主能趕出污鬼。神的兒子表明污鬼比門徒更認識主耶穌的身份(27節)。【豬】在律法中是不潔淨的(利11:7),所以猶太人不養豬,這一大群豬是外邦人養的。主說【去吧】鬼才能行動,若主不允許,連鬼也不能隨便行動。主耶穌容許污鬼進入豬群,表明在最後的審判之前,那些不潔淨的地方是被允許作為邪靈活動的範圍的。撒但利用財物來控制人心,無論是得著或損失,都有可能使人拒絕主。【合城的人】一致拒絕主,可見他們關心財物比被鬼附的同胞更多。這裡並沒有提到那兩人痊癒後成了傳道人(可5:18-20),因為馬太記錄此事的重點是要表明天國的權柄勝過黑暗勢力的權柄。 思想: 許多人願意跟著耶穌,卻沒有信心,也不懂如何與神建立關係,做主門徒最重要的乃是在於有沒有主的呼召,不在於我們有沒有意願。因門徒的【小信】和百夫長【這麼大的信心】(10節)成為鮮明對比。信心大的人只需要主的話,小信的人是因為忘記了主的話。 祈禱: 親愛主,求祢赦免我們過去的小信心,求主加增我們的信心,使我們跟從神,使我們因著主祢有信心面對環境,平靜風浪,放下自我,就算枕首的地方也沒有,仍然願意跟從主祢。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馬太福音 10:1-42馬太福音 10:1-42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1-15節)接受耶穌差遣天國的使徒;第2-4節記載了十二個門徒的名稱及耶穌稱他們作使徒。【彼得】是亞蘭文【磯法】的希臘文,意思是【石頭】。主耶穌傳道,與門徒說話都是用當時猶太人在被擄回歸之後通用的亞蘭文,而不是希伯來文。【十二門徒】都是經過神的手安排的,包括賣主的猶大。他們領受了天上國度的權柄,耶穌就差遣他們出去,他們就成為使徒了,使徒就是【被差遣】的意思。(5-8節) 主耶穌的工人都帶著屬天的權柄,能讓人預嘗天國的實際,就是要恢復起初神造人的光景【醫治病人】使人靈命復甦【叫死人復活】罪得赦免【叫長大麻風的潔淨】脫離黑暗的權勢【把鬼趕出去】。【你們白白地得來,也要白白地捨去】因著主付出了代價,使徒白白地得著恩典,所以也該付出代價,好讓別人也能白白地得著福音。(9-10節) 主耶穌此時吩咐門徒不要隨身攜帶錢和日常生活必需品,是為了讓門徒們在實際的操練裡學習單單信靠主,經歷主的信實和供應。(11節) 【好人】原文是【配得的人】。天國的使徒不能論斷人,但天國使徒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在莊稼成熟的地方多做工作【住在他家裡】;在還沒有預備好的地方適當放手 【離開那家】(14節)。但人的判斷並不總是準確的,天國的使徒更重要的是忠心盡本分,把結果交給主(13節)。【把腳上的塵土跺下去】當時法利賽人離開外邦人地區時,做此動作表示與外邦人的不潔無分無關。聽見救恩的福音卻仍頑固拒絕的人,他們將來所要受的刑罰比無知的罪人更嚴重。(16-39節)天國的使徒必須愛基督勝過一切: (16-33節)表示勝過一切逼迫: 天國子民遭遇的迫害都是神允許的,為要成就神的旨意。主向使徒表明當遇見逼迫和反對的時候,千萬不要憑自己的血氣說話,聖靈自然會帶領怎麼說,說甚麼。耶穌勸勉使徒們不要害怕,面對一切逼迫要忍耐,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17-23節)。耶穌是使徒們的家主和老師,那些人逼迫耶穌,也會逼迫使徒,但不要懼怕(24-25節)原因是:第一.【因為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26節)【掩蓋的事】和【隱藏的事】指的是天國,天國的真理必定會被傳揚出去的;第二.【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正要怕他。】(28節)要怕是神,因為神是掌權的!麻雀的生死在神的手中(29節),何況耶穌的門徒呢?【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30節)神是如此細緻的愛惜,所以不用懼怕!(34-39節)表示天國的使徒必須愛基督勝過一切:愛基督要勝過愛父母,要背起十字架:愛基督要勝過一切錢財,一切的苦難。主耶穌不是說我們不應該愛父母,兒女,乃是說愛的次序應該有所調整。最後(40-42節)天國的使徒必須代表基督接待使徒的人就是接待主,換言之使徒就是代表主基督。誰接待天國的使徒,他就好比接待神一樣,必得著賞賜。 思想:天國之王不但自己親自顯明權柄,也將天國的權柄授予門徒去【收祂的莊稼】。主耶穌所召的工人,祂必負責賜給足夠的能力,主的呼召與託付從不超過祂恩典的預備。我們願意為主的天國作無槐的工人嗎? 祈禱: 親愛主,求祢施恩給我們,我們知道被神差遣是不容易的,作門徒必須要付代價,或許表示信主看似很容易的,服事主看似是艱難的,但卻是何等的甘甜。求主幫助我們忍耐到底,不要懼怕,更有信心,有愛神的心。阿們!

馬太福音 21:1-46馬太福音 21:1-46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伯法其意思是【初熟無花果之家】位於耶路撒冷東郊,橄欖山之東南.距離耶路撒冷大約兩公里,其實並不需要騎驢,而是【主要用它】因為主耶穌要特意安排一個謙卑的天國之王的入城儀式。【驢】是溫馴的動物,曾被用作君王的座騎(撒下16:2)。四福音中只有馬太福音提到有兩匹驢。主耶穌在伯法其打發門徒去對面的村子(1節),所以【對面村子】指伯大尼。主耶穌和門徒當天晚上出城往伯大尼住宿,可以順便把驢駒歸還主人。主耶穌第一次來的時候是謙卑地騎著驢駒引自賽62:11和亞9:9。民眾【把衣服鋪在路上】和【砍下樹枝來鋪在路上】都是向君王表示效忠致敬的舉動(王下9:13)。【和散那】是希臘文對希伯來文的音譯,意思是【求祢立刻拯救】(詩118:25)亦可轉用作稱頌的話; 群眾如此向主耶穌歡呼稱頌,是因為他們心中的彌賽亞將解放以色列民族,率領猶太人反抗羅馬帝國的統治,在地上建立彌賽亞國。天國之王即將上十字架【合城都驚動了】,耶路撒冷的居民們始終不認識主,不知道如何應對天國之王的造訪。當時聖殿的祭司允許商人在聖殿的外邦人院販賣獻祭用的牛羊鴿子及其他祭品;又因聖殿不收希臘和羅馬的錢幣,猶太人繳納丁稅或奉獻必須用指定的推羅舍客勒,所以有兌換銀錢的人提供方便。這類【買賣】表面似乎並無不妥,實際上已成為【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提前6:5)玷污了聖殿。主耶穌進殿和潔淨聖殿之間有一夜的間隔,表示祂的行動不是一時衝動,而是事先計劃的,讓人看到。天國之王一進入聖殿,就驅趕了在聖殿中不該有的,又把在聖殿中該有的顯明出來,醫治瞎子瘸子,使聖殿裡再有向神讚美的聲音。【伯大尼】意思是【無花果之家,苦難之家】位於耶路撒冷東郊,橄欖山之東南。主耶穌在受難周裡,每天晚上都出城到伯大尼去住宿。18-22節耶穌藉著無花果樹就立刻枯乾的事件,預言徒有儀文外表,沒有敬虔實際的的百姓將被棄絕;但門徒的注意力沒有在咒詛無花果樹的警告意義上,他們驚訝的是主耶穌話語的力量。主耶穌咒詛無花果樹並不是根據祂自己,乃是根據神的定意。因此禱告是要禱告進神的旨意裡去,而不是用禱告改變神的旨意。如果對神的旨意【有信心,不疑惑】連移山填海這樣不可能的事也會成為可能。23-27節是對於這些硬著心故意不認識主的領袖對主的質疑,主不正面回答他們的問題,而是用拉比在論戰時常常使用的反問法來回應他們。主耶穌反問他們施洗約翰的權柄來源;主的回答已經清楚地宣告:祂的權柄【是從天上來的】這個屬天的權柄是為了建立天國。28-44節耶穌說出葡萄園的比喻; 比喻猶太教的領袖,他們認出了神兒子的身份,卻拒絕祂,起意要殺祂。根據猶太律法,當地主不住在產權所在地時,園戶可以要求他們所耕種之地的所有權(他勒目Talmu, Baba Bathra, 35b, 40b )。如果土地的所有權不清楚,凡是曾經使用那塊地三年的人,可以在繼承人不在的情況下自行擁有它; 主耶穌被猶太教的領袖棄絕,且被釘在十字架上,神卻叫祂復活,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詩118:22-23)。【比喻】原文是複數詞,指上述兩個比喻。猶太教領袖明白了主的話語,卻沒有悔改的心。撒都該人與法利賽人平時彼此敵對,現在則是祭司長和法利賽人第一次合謀除掉主耶穌。
思想:主耶穌為神殿心裡焦急而採取潔淨的行動,以施洗約翰所仗之權柄點出自己權柄的根源,用兩個比喻說明在主眼裡誰是遵行主道,忠於所託的人。因我們要向神交賬,神給我們恩賜,生命,我們有否結出果子來歸給神呢?還是將主推出園外呢?
祈禱:親愛主,求祢幫助我們懂得摸著主祢的心意,更滿足我們的王,願意謙卑為主所用;幫助我們每日都調整生命的優次,因著信心為祢結出果子。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