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馬太福音 9:18-38

馬太福音 9:18-3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18-26節)記載耶穌醫治血漏及死人復活神蹟【管會堂的】是在猶太會堂裡主持崇拜秩序的人,在猶太人中有相當高的地位。這個管會堂的人不顧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在眾人面前拜主,表明他的謙卑與信心。按照律法【血漏】是不潔淨的,凡接觸患血漏的女人的,也會成為不潔(利15:25-30)可能因此這女人不想讓人知道,而偷偷來摸主耶穌的衣裳繸子。【繸子】是猶太人縫在外衣下擺的藍白色穗帶,代表律法613條誡命(民15:37-39)。這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那個死了的女孩剛好是十二歲(路8:42) 兩者都指向生命的喪失,馬太要用這兩個神蹟帶出天國之王生命的權能,祂要藉著這生命的權能建立祂的國度。【你的信救了你】說明她摸主衣裳繸子的行動,乃是出於裡面的信,是【信】而不是【摸】救了她。【女兒】這是四福音所記載的唯一被主耶穌如此稱呼的女人(路8:48;可5:34)。【吹手】是受僱在葬儀中吹笛致哀的人。【許多人亂嚷】是受僱在葬儀中為死者哀悼,哭叫的女人。血漏婦人的神蹟發生的時候沒有人注意到,但主耶穌卻堅持要使它變得眾所周知。叫人死裡復活是件大事,但主耶穌卻【攆出】看熱鬧的眾人。管會堂的請主耶穌為他女兒按手(18節)主卻直接拉著閨女的手叫她起來了。神不必按照人既定的方法行事,正如禱告不應限制主一定要怎麼做。(27-31節)記載耶穌醫治瞎子;【大衛的子孫】在當時是猶太人對他們所等候的彌賽亞特定的稱呼。這兩個瞎子只求主耶穌可憐他們,他們既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我標榜有何善行,瞎子們一路緊緊跟隨,一直跟著主耶穌進了房子,表明他們恆切的態度和有始有終的信心, 人看到的是瞎子們緊跟主的行為,主耶穌看到的卻是行為後面的信心。主耶穌在本章一再提到【信心】(2,22,28,29節)是因真正的信心一定會帶出外面的行為。靠著宣揚神蹟奇事來招徠好奇的群眾,正是人的慣常作法,但主耶穌的方法卻是【宣講天國的福音】(35節),因為神蹟奇事並不能使人悔改(34節)。天國子民不能只為了傳揚主的【名聲】掀起人情緒上的狂熱,而要使萬民真正認識主耶穌作祂的門徒。(32-34節) 記載耶穌醫治啞巴;主耶穌先叫死人復活(18-25節),再叫瞎眼得開(27-30節),最後叫啞巴開口。是因天國之王生命的大能不僅能對付死亡的權勢,更能醫治人生命中的殘缺。但當屬天的權柄顯出來的時候,就引動了黑暗權勢的抵擋,天國之王的權柄在神的百姓中引起了兩極分化。因此,法利賽人卻說:他是靠著鬼王趕鬼。(35-38節) 記載耶穌憐憫眾人,【就憐憫他們】主耶穌不是憐憫罪,而是憐憫罪人的困苦流離。【收祂的莊稼】原文是【到祂的收割裡】,即有分於祂的收割。莊稼的主人當然知道何時打發人出去收割自己的莊稼,但對於工人來說,更重要的是自己能被僱傭做工。 思想:神蹟真正的動力,是否信心?頭三個神蹟是要需要信心才成就出來,但第四個神蹟,趕出啞巴鬼的神蹟中,耶穌沒有談到這人或他的朋友有甚麼信心。原來神蹟發生的最大關鍵不只是信心,更是愛和憐憫,因愛能創造神蹟。 祈禱: 親愛主,求祢賜我們憐憫的心,讓我們行事為人都有主祢的心腸;幫助我們領受神的話語,作神所吩咐的事,更為主收割莊稼。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馬太福音 16:1-28馬太福音 16:1-28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 (1-4節)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試探耶穌;這些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並不是誠心實意要看神蹟,而是存了不信的心來想試探主耶穌。人所需要的不是多看神蹟,而是要接受救恩。(5-12節)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門徒忘了帶餅,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門徒的注意力全集中在【餅】上,所以不明白主耶穌的意思,以為主耶穌是說沒餅也別接受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救濟。門徒因為太定睛在【餅】上,所以不能領悟主耶穌隱喻的教訓;即使單從【餅】的角度看,也沒能從主耶穌餵飽眾人的神蹟中學到教訓。【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教訓】就是他們都不相信主耶穌是彌賽亞,對主耶穌持抵擋的態度,這使他們無法從主耶穌的教訓和神蹟中明白神的旨意,這就是他們的【酵】。(13-20)認信耶穌是基督;教會建造在磐石上。【凱撒利亞腓立比】位於加利利以北的黑門山麓,當地人崇拜各種外邦偶像。主耶穌特意帶領門徒們從加利利來到這裡,遠離猶太群眾,在外邦眾偶像之間問了兩個問題,為要讓門徒們正確地認識祂是誰。主耶穌直接問門徒【你們說我是誰】對主耶穌的二手認識【有人說】不算數,親身的認識【你們說】才算數。彼得一語道破主耶穌是誰,他所承認的彌賽亞【基督】,不只是一位以色列民族的解放者,更是【永生神的兒子】。彼得使用【永生】這個形容詞,是為了把真神與當地人敬拜的外邦假神區分開來。17節節是主耶穌正式確認祂是來做【基督】的【永生神的兒子】(16節)。而彼得之所以能認識基督,是因為父神藉著聖靈的感動與啟示;主藉著復活的生命建立祂的【教會】;【彼得】的意思是【磐石】。【教會】的意思是【召出來,會眾,聚集】【鑰匙】原文是複數,【家宰】是負責管鑰匙的(賽22:15,22),彼得是管理神家事的【家宰】,得著了天國的權柄。這權柄包括【捆綁】和【釋放,這兩個字是猶太拉比慣用的術語【捆綁】表示禁止,【釋放】表示許可。【捆綁】和【釋放】就是在地上執行天國的權柄,決定是神在天上作的,彼得只是執行,傳達的【家宰】接受福音的人要得著釋放,拒絕福音的人就繼續留在捆綁裡。主耶穌囑咐門徒【不可對人說祂是基督】因為其他猶太人是認定彌賽亞是他們民族的救星,要來率領猶太人反抗異族的統治。(21-28節)背起十架跟從主;彼得是剛剛才領受,跟著就向耶穌說萬萬不可,耶穌就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撒但】就是【敵對者,控告者】的意思。【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原文直譯【不思念神,只思念人】這是彼得被【撒但】利用的原因。十字架是天國顯現的道路,十字架顯明了基督,十字架也預備了配得天國的人。背十字架在人看是接受難處,在主看是藉著難處來拆毀人的【自我】。人裡面若是滿了世界,裡面再也沒有地位給主,就得不著主,得不著永生的生命。26節【賺,賠,益處】都是生意人熟悉的術語,主耶穌用這些通俗的語言,要這些加利利的漁夫,稅吏,可能還有生意人明白,神國是世界上最好的事業,最好的買賣,值得付上任何代價。十字架把主引進【祂父的榮耀裡】十字架也一樣把跟隨主的人引進主的榮耀裡。十字架彰顯了基督,引進了復活,帶進了榮耀與國度。 思想: 天國的落實,是要我們每個人都背起十字架來跟從耶穌,而不是跟從這個世界。在這個世代我們仍要防備法利賽人的那些虛假和撒都該人的那些對世俗價值觀的妥協,一方面想跟隨神,一方面仍想得著世界的利益。 祈禱: 親愛主耶穌,求祢幫助我們除去那些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求主幫助我們進入真理的生命,明白祢的心意,領受天國的權柄,更願意捨己跟隨祢,使基督的能力在我們身上顯明,一生榮耀祢見證祢。阿們!

馬太福音 14:13-36馬太福音 14:13-36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 13節從此以後,主耶穌更多地到希律安提帕的轄區之外傳道,盡量避開大量群眾,把工作的重心放在造就門徒的事上。【野地】並非是曠野,而是在加利利海東北岸伯賽大附近,在腓力二世的轄區之內。【天將晚的時候】猶太人的傍晚從下午三時開始,晚上從下午六時日落之後開始。這裡離附近的鄉鎮並不太遠,這些人可以回家吃飯,少吃一頓也沒有問題。但主耶穌說【你們給他們吃吧】與其說是為解決人們身體的需要,不如說是逼著門徒們轉向祂,認識並經歷這位滿有憐憫和能力的主。主耶穌像當年以利沙一樣指示門徒怎樣做(王下4:42-43)有意要他們親自參與,記住並學到功課。於是吩咐眾人坐在草地上【坐】直譯【斜倚】是古代以色列人參加正式筵席的標準姿勢(約13:25)。【祝福】是謝飯儀式,由猶太家庭的家長來做。這不是一次隨意的聚餐,而是聖餐和彌賽亞筵席的預演。聖經對兩次餵飽眾人(本節,15:36)和最後的晚餐(26:26,可14:22,路22:19,林前11:23-24)的描述,用的都是同樣四個動詞:【拿著】【祝福】【擘開】【遞給】。這是猶太人每日三餐的儀式,但對天國子民卻有更深的意思,無論是在野地裡進餐,還是最後的晚餐,人們所想到的必是那最大的筵席,那時天國之王將以主人的身份,接待祂在萬邦萬族中的全體子民。門徒所收回來的【十二個籃子】比所擺上的【五個餅、兩條魚】多得多。【籃子】指猶太人隨身攜帶,可掛在臂上盛載食物和雜物的柳條籃,可能12個門徒把剩下的零碎裝滿了各自的籃子。按當時猶太人的規矩,在公共場合不允許婦女和小孩與男人一同進食,因此婦孺必須另聚一處領受餅和魚,人數不詳。馬太在此特別提及【婦女孩子】是仿照出12:37,表示婦孺之數要另加在神的百姓數目之上。22節【催】原意是【強迫】語氣很重。眾人對主耶穌餵飽他們的反應是一致稱頌祂為【那要到世間來的先知】要【強逼祂作王】,做他們的政治領袖。門徒們也很有可能產生同樣錯誤的認識,所以主耶穌催他們迅速離開。散了眾人以後,祂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只有祂一人在那裡(23節)。【四更天】即指凌晨三時至六時。【放心】並不是說危機不存在了,而是說有主耶穌在,無須害怕。彼得有真信心,所以敢下海行走。但人若對主的信實認識得還不夠,就會缺乏足夠的信心來持定主的話【你來罷】,一看環境【見風甚大】裡面便動搖起來【就害怕】,外面的環境也就會更惡劣【將要沉下去】。但在軟弱中若呼求【主啊,救我】,就必蒙主拯救。主先伸手拉住彼得,然後才責備他。【小信】是看環境的信心,因為一看環境,就會產生【疑惑】。憑信心生活的人,應該單單仰望神,而不注目於環境。神特意讓門徒們經歷這些難處,為了讓他們認識屬天的權柄,認識主耶穌【真是神的兒子】只有神的兒子才能顯明屬天的權柄。(34節)【革尼撒勒地方】是加利利海西岸近北端的一片平原地區。主耶穌又回到希律安提帕的轄區,說明祂之前【獨自退到野地裡去】並不是因為害怕政治鎮壓(13節)。(35節)這裡的人非常熱心,他們打發人到周圍去找來所有的病人,把他們帶到主耶穌那裡得醫治。病人雖然得了醫治,但還是沒有人認識主是誰。人只有在裡面遇見了主,才能真實地接觸屬天的權柄。 思想: 人們縱使經歷偉大的神蹟後,人們只是認定主耶穌是【那要到世間來的先知】無可否認,信耶穌與否,人人都有誤區和盲點,門徒在波浪搖撼誤把耶穌當鬼怪,誤把好心當惡意,驚慌失措,喊叫起來!信心源於個人與主面對面的經歷。信心不僅是一次過從無到有的拾取,也是一輩子從小到大的增長!彼得透過自己刻骨銘心【主啊救我】的經歷,最重要的學習並非【有耶穌今生就必逢凶化吉】;而是【耶穌果然是天地的主宰,果然是千真萬確的真神】! 祈禱: 親愛主,求祢賜我們信心,幫助我們超越對主祢自以為的認識,教導我們懂得以信心面對艱難;求主幫助我們真正認識祢是我們真正的主。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