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馬太福音 13:1-24

馬太福音 13:1-24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13章主耶穌用八個比喻來解釋人們為甚麼會對天國有不同的態度,所以這些比喻被稱為【天國的比喻】。當主耶穌的家人來了以後(12:46),祂就【從房子裡出來】教導更多的人。【坐下】是當時猶太拉比教導人時的標準姿勢,這表明主耶穌的權柄已經被門徒以外的許多普通猶太人所承認。對眾人講比喻,包括:(1-9節)撒種的比喻;(10-17節)對門徒的解釋,包括:用比喻的目的;(18-23節)解釋撒種的比喻;(24-30節)對眾人講比喻,包括:稗子的比喻;(31-32節)芥菜種的比喻;(33節)面酵的比喻;(4-10節)這段對話是門徒和主耶穌在船上進行的,船已劃離了岸邊的群眾。聽眾中顯然有些人無法領悟比喻的意義。由於神的選民對天國的拒絕,天國進行的方式變了,起初主耶穌宣告【天國近了】現在卻成了【奧秘】。主耶穌從此對門徒和群眾採取不同的教導方式,只要有眾人跟著,祂就只用比喻的方式對他們說(34節)一直到馬太福音結束。此後主耶穌一切明明白白的教訓只說給門徒聽,而且內容的範圍也不斷擴大。【比喻】使無心追求天國的人【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14節),因為對於敵對者和僅僅出於好奇的人來說,這些比喻只不過是些故事罷了。而對於有心追求天國的人,【比喻】使他們容易記憶,容易明白,又隨時可以問(36,51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因存心正確,而在真理上有所領悟,有所得著的,還會繼續不斷的得著更多。【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凡因存心不正確,以致對真理似懂非懂的,則他所以為懂得的,也要歸於無有。13-15節引自賽六9-10。【因】表明【比喻】是眾人麻木不仁,全無反應的結果。17-19節表示【路旁】的心,無心接受天國的道理,聽了卻不去行,就不能真正【明白】,所以很容易被撒但奪去。21節是天國的道理若沒有進到我們心裡,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心裡就【沒有根】,一時的熱心也【不過是暫時的】。而【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可4:19)都會阻擋人活出天國的實際。人只有真正明白【領受】天國的道理,才能【結實】,讓神的話從我們身上活出來。主耶穌用撒種的比喻說明,為甚麼天國的好消息所得到的反應是如此不同(十一至十二章)。 思想: 經文讓我們明白耶穌的憐憫,祂提醒警告眾人,聽道時不要成為頭三種,使人聽後會反省,這就是聽了而明白。我們都要成為好土,把道聽得明白,以致我們結果子。我們更要知道縱然四種土壤仇敵都可以工作,但主耶穌必在當中保護我們,因我們是在耶穌基督裡面,天國的道理也在常我們裡面。 祈禱: 親愛主,求祢使用我們每日都樂意聽從祢的話,讓我們的內心成為好土,為主祢多結果子;求主保守我們時刻活在主祢裡面,讓神的道也栽種在我們心裡。阿們!Lam HungPong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馬太福音 18:1-20馬太福音 18:1-2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本章記載主耶穌教導天國子民之間應有的關係。門徒問【天國裡誰是最大的】顯示他們一直思想的是自己在這榮耀與權柄中能佔有多少,卻不是思想如何尋求天國的榮耀,接受天國的權柄。【小孩子】在猶太社會裡是極小的,不受人重視和尊敬。人所思想的是怎樣得著天國裡最大的地位,主耶穌卻要他們思想怎樣才能進天國。如果進天國的條件都不符合,哪裡還談得上誰大誰小呢?【回轉】原文是被動語氣,表示【小孩的樣式】不是靠自己【裝作】的,而是生命被神【改變】的結果。小孩子的【謙卑】乃是誠實的【謙卑】人只有誠實地承認自己一無所有,才能單純地仰望神,接受神的權柄。【為我的名】指為榮耀歸主,為對方是屬主的。【接待】指歡迎,關心,樂意接納,主耶穌看重這樣單純向著祂的人。【將人絆倒】的主要原因,通常都是因為【自己】太強,沒有小孩的【謙卑】的樣式。活在【自己】裡的人,不是自傲就是自卑,不是【將人絆倒】就是被人絆倒。主看【絆倒人】是一件很嚴重的事。人之所以會被別人絆倒,固然有外面環境的原因,但首先是因為自己有容易【跌倒】的【手,腳,眼】實際上許多人是自己絆倒了自己。如果一個人不想被絆倒,首先不是把責任推給別人,而是要自己付出代價,接受主對付並除去自己身上任何會使自己【跌倒】的【手,腳,眼】竭力維持自己在神面前的謙卑和單純。9節比喻出天國還可以接受外面有殘缺的人,但不能接受裡面悖逆的生命。【地獄】一詞原為耶路撒冷城外一處深谷的地名,又叫【欣嫩子谷】(書18:16)。該處的火常年不止息,比喻地獄永遠的刑罰。在神眼中,人的價值高低,不在乎他的年紀大小,地位尊卑,學識高低,財富貧富,只要那人謙卑單純地尋求神,他們在天國中就是最大的。人子來為要拯救失喪的人;因此,12節的比喻是講給門徒聽的,告訴他們天父關懷所有的【小子】講的是【走迷了路】的羊,即失去方向的門徒。主耶穌不是說看重這隻迷羊過於其他九十九隻羊,而是說祂為一隻羊都不失喪而心滿意足。15節【得了你的弟兄】指將弟兄從罪裡挽回過來,照著天父的樣子來找回【走迷了路】的羊(10-14節)。這種牧者般的關懷與破壞性的批評指責的區別之一,就是先要私下相交,【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這另外的【一兩個人】不是為了作目擊見證,討回公道,而是為了幫助挽回弟兄,讓他被兩三個人的見證說服。【句句都可定準】表示見證人的話必須有份量。【教會】是信徒之間出事時的最後挽回機會,如果教會全體的力量仍無法幫助犯錯的弟兄,那麼他必定是墮落到完全自我的地步。這時就應該不再和他相交來往,一面叫他自覺羞愧(帖後3:14)一面免使教會的見證受到虧損。18節表示教會的權柄不是像地上的政權那樣管轄人的身體,而是執行天上的定意,宣告屬靈的釋放或捆綁。【同心合意】意思是【音調和諧,協奏,交響】。兩個人【同心合意】的禱告之所以有功效,是因為主與他們同在。【奉我的名聚會】原文是【被聚集在我的名裡】他們的聚會不是自己發起的,乃是被聖靈感動,離開個人的看法和立場,放棄自我,單純地歸屬並聯結於基督裡面。 思想:在教會裡只有基督的名,沒有其它的名。人若自己不先接受神的權柄,就不能執行神的權柄。教會就是活出這樣的實際來,屬天的權柄就可以在教會中顯明出來。我們願意與主【同心合意】把基督顯明出來,把天國的權柄顯明出來嗎? 祈禱:親愛主, 求祢幫助我們放下內心的爭競和比較,謙卑自己, 願意與主【同心合意】幫助我們追求屬神的生命,給予更多饒恕,恩典,好讓把基督顯明出來。阿們!

馬太福音 14:1-12馬太福音 14:1-12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第1節【那時】是馬太常用來承上啟下的詞(11:25,12:1),並不表示時間先後。此外,這裡的【那時】的原文是【At that kairōs moment】就是神運作的季節,就在此刻,神的工作開始了。【分封的王】指管理四分之一地區的地方長官。【希律】指大希律王的兒子希律安提帕,在大希律王死後,獲羅馬帝國授權統治加利利和比利亞(約旦河東南部),但他沒有真正得到【王】的稱號。異教徒的希律安提帕相信靈界的事,以為主耶穌不過是許多行異能者之一,並不認識祂是真神獨一的兒子。因此,單單行異能,仍不能叫人認識真神。【腓力】是希律的同父異母兄弟,又稱希律腓力一世,他沒有作王,住在羅馬。【希羅底】是大希律的孫女,先嫁給在羅馬的叔父腓力,後改嫁另一叔父希律安提帕。施洗約翰被囚在死海東岸的馬克路斯堡(Machaerus,《猶太古史記》卷18第5章)。希律安提帕強娶其同父異母兄弟之妻希羅底,違反摩西律法(利18:16)。施洗約翰的反對代表正統猶太人的看法,有損於希律安提帕在猶太人中的威望。希律起誓應許隨希羅底的女兒所求的給她,於是女兒就問媽媽希羅底,結果女兒向希律要求約翰的頭放在盤子上。【盤子】一種木製的扁平盤子,用來盛肉款客。希羅底的女兒是要殘忍地把【施洗約翰的頭】當作一道菜。(12)節為何馬太要特別記載這句呢?原因一,代表施洗約翰的時代結束;約翰是舊約最後一位先知,在新約則是救主的先鋒,而舊約來到這節經文表示完全結束。原因二,因為約翰是耶穌的先鋒,所以耶穌要等約翰舊約時代結束了,天國才能正式開始。就在這個時間點,是神作工的時刻。 思想: 現在的世代看似同樣面對很多的艱難,或許是政治上,社會的環境上,甚至在尋靈的境況上,但我們都要知道神作工的時刻開始了,神國度的權柄在我們中間一直作工。因此,我們要盡自己的責任,走在真理裡,認定神在工作,跟隨祂。在動盪的處境中,我們不被震動,因為神的國是不被震動的。 祈禱:親愛主,求祢幫助我們,以信心面對看似各樣的艱難;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都堅心信靠祢, 在動盪的處境中,不被震動,讓神的國度心意得以成就。阿們!